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2731发布日期:2019-01-14 18:06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相互独立,业务相对集中和孤立,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交叉仅仅是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指标展现,没有过多的交叉和交集,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相对的形成了单独的业务系统,没能从更本上解决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数据和信息全部沉睡在相应的业务系统,没有很好的集中、统计,不能给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帮助,不能从数据中分析问题,仅仅实现了系统为业务服务、业务驱动人员工作,相应的数据分析只是在单个的业务系统展开,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不存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不能从大量的业务中积累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服务、以及决策指导业务、业务驱动人员、人员产生数据、数据提供决策的良性循环。

现阶段的各个企业基层统战普遍存在的“基础信息掌握不准确、开展日常活动不便捷、服务对象诉求渠道不畅通和工作人员学习缺平台”等共性难题。

因此,需要致力于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办事质效的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来克服目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该方案通过基础数据库模块、动态信息发布模块、互动交流模块、组织活动模块、在线服务模块、在线投票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等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是本申请方案的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并且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办事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库模块、动态信息发布模块、互动交流模块、组织活动模块、在线服务模块、在线投票模块和数据统计模块;

所述基础数据库模块用于建立企业工作人员及其部门的信息库,采集工作人员及其部门完备的基础信息,满足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在管理、查询、统计、名册输出等方面的需要,建立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的信息标准体系,使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的基础信息更加全面,动态更新更加及时,实际需求更加清楚,提高企业统战工作平台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所述动态信息发布模块用于企业政策的及时发布与传达,还用于所属企业的个人相关工作及活动动态的发布;且所述动态信息发布模块后台发布后可一键同步到企业公众号,有利于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做到及时沟通;

所述互动交流模块用于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之间进行工作交流和互相学习,且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互动交流可获得相应的积分,有利于解决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等学习缺乏载体、少平台的问题;

所述组织活动模块用于开展企业统战活动,并自动记录该企业统战活动的参与情况,且参与该企业统战活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会获得相应的积分,有利于该企业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所述在线服务模块用于本统战工作平台的所有工作人员向管理人员反应工作困难情况和个人建议,管理人员在线协助工作人员解决相应的问题;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事件,则记录并向企业领导人发送诉求,为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了一座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桥梁,有利于改善企业统战平台的工作风气;

所述在线投票模块用于统战工作人才的选拔,系统向本统战工作平台的所有工作人员发送投票信息,工作人员则在线向认可的选拔人才投票,系统会自动及时更新投票结果并将最终投票结果推送给每一位参与投票的工作人员,积极公正投票者获得相应的积分,消极恶意投票者将被扣取相应积分,使有能力受欢迎的人才能够顺利晋升,使工作人员都具有更大的工作热情,积极努力的工作,争取获得晋升;

所述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和积分获得情况,由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检阅,综合评估每个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贡献。

进一步的,还包括平台运行保障模块,所述平台运行保障模块用于保障本统战工作平台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隐私管理模块,所述安全隐私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安全隐私情况,所述安全隐私管理模块具体包括人员管理单元、岗位管理单元、账号管理单元、认证管理单元、资源权限管理单元和平台审计管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人员管理单元用于维护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的详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岗位管理单元用于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本统战工作平台的所述访问权限包括工作人员权限、管理人员权限和企业领导人权限。

进一步的,所述账号管理单元用于统一集中管理本统战工作平台的账号。

进一步的,所述认证管理单元用于设置不同形式的认证方式,所述认证方式包括静态口令认证方式、具有双因子的认证方式和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资源权限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账号管理单元所管理的账号关于本统战工作平台中的各个资源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审计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账号管理单元所管理的各个账号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生成与各个账号对应的行为日志。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基础数据库模块、动态信息发布模块、互动交流模块、组织活动模块、在线服务模块、在线投票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等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是本申请方案的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并且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办事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企业基础信息掌握不准确、开展日常活动不便捷、服务对象诉求渠道不畅通和工作人员学习缺平台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基础数据库模块、动态信息发布模块、互动交流模块、组织活动模块、在线服务模块、在线投票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等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是本申请方案的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并且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办事质量和效率。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中的只是本发明应用的一个示例,对本发明的原理没有本质性的约束。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统战工作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库模块、动态信息发布模块、互动交流模块、组织活动模块、在线服务模块、在线投票模块和数据统计模块;

所述基础数据库模块用于建立企业工作人员及其部门的信息库,采集工作人员及其部门完备的基础信息,满足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在管理、查询、统计、名册输出等方面的需要,建立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的信息标准体系,使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的基础信息更加全面,动态更新更加及时,实际需求更加清楚,提高企业统战工作平台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所述动态信息发布模块用于企业政策的及时发布与传达,还用于所属企业的个人相关工作及活动动态的发布;且所述动态信息发布模块后台发布后可一键同步到企业公众号,有利于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做到及时沟通;

所述互动交流模块用于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之间进行工作交流和互相学习,且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互动交流可获得相应的积分,有利于解决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等学习缺乏载体、少平台的问题;

所述组织活动模块用于开展企业统战活动,并自动记录该企业统战活动的参与情况,且参与该企业统战活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会获得相应的积分,有利于该企业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所述在线服务模块用于本统战工作平台的所有工作人员向管理人员反应工作困难情况和个人建议,管理人员在线协助工作人员解决相应的问题;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事件,则记录并向企业领导人发送诉求,为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了一座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桥梁,有利于改善企业统战平台的工作风气;

所述在线投票模块用于统战工作人才的选拔,系统向本统战工作平台的所有工作人员发送投票信息,工作人员则在线向认可的选拔人才投票,系统会自动及时更新投票结果并将最终投票结果推送给每一位参与投票的工作人员,积极公正投票者获得相应的积分,消极恶意投票者将被扣取相应积分,使有能力受欢迎的人才能够顺利晋升,使工作人员都具有更大的工作热情,积极努力的工作,争取获得晋升;

所述数据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和积分获得情况,由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检阅,综合评估每个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贡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平台运行保障模块,所述平台运行保障模块用于保障本统战工作平台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全隐私管理模块,所述安全隐私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安全隐私情况,所述安全隐私管理模块具体包括人员管理单元、岗位管理单元、账号管理单元、认证管理单元、资源权限管理单元和平台审计管理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员管理单元用于维护本统战工作平台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的详细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岗位管理单元用于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本统战工作平台的所述访问权限包括工作人员权限、管理人员权限和企业领导人权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账号管理单元用于统一集中管理本统战工作平台的账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认证管理单元用于设置不同形式的认证方式,所述认证方式包括静态口令认证方式、具有双因子的认证方式和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资源权限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账号管理单元所管理的账号关于本统战工作平台中的各个资源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审计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账号管理单元所管理的各个账号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生成与各个账号对应的行为日志。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