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戒指U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6941发布日期:2019-01-05 09:0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戒指U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戒指u盘。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人们平时经常使用的u盘,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总所周知,u盘包括两部分,即用于存储数据的u盘主体及用于保护u盘主体的数据传输端的u盘盖。在u盘未使用时,所述u盘盖套接于上述u盘主体的数据传输端,从而可有效地对数据传输端进行保护;当需要使用u盘时,便将u盘盖取下,此时u盘盖与u盘主体分离。

这种u盘虽然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但是这种u盘易于丢失,尤其是对那些健忘的人,尤其是u盘中有重要文件时,易于酿成大错。专利cn207008668u公开了一种具有wifi功能的防漏拔戒指u盘,包括戒指环和u盘主体,所述戒指环上设有u盘插盘,所述u盘插盘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设有弹力开关,所述弹力开关控制有显示灯,所述显示灯位于所述u盘插盘的上表面,所述显示灯连有微型电源,所述微型电源位于u盘插盘内部,所述u盘主体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伸出所述u盘主体的外面并插入插槽内实现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usb储存模块和wifi模块。但是,上述专利中的u盘暴露于空气中,容易积聚灰尘,或是因意外情况接触水,容易损坏;而且上述u盘与戒指相对独立,使用过程中易于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戒指u盘,用于解决现有u盘盖与u盘主体分离,u盘易于丢失;或是ic卡式的u盘易于损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戒指u盘,包括戒指环、与所述戒指环磁性连接的u盘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主体包括底盒,所述底盒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与底盒磁性连接的盖板;所述底盒内设有与所述底盒活动连接的滑移u盘组件和翻转u盘组件。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第一种使用方式是使用过程可以直接手动移动滑移u盘组件直接将u盘移出底盒,第二种使用方式是将盖板打开,将翻转u盘组件从底盒内翻转180°,使得翻转u盘组件部分置于底盒外部,正常连接与其他设备端口,正常使用。u盘主体与戒指环磁性固定连接,防止u盘组件丢落,通过戒指环套于手指上,也进一步减小戒指丢失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相对的两侧设有便于所述滑移u盘组件移动的通槽,所述通槽靠近底盒端面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移u盘组件的凹槽。所述通槽便于滑移u盘组件在通槽处前后移动,当滑移u盘滑移至合适位置,将其固定于凹槽处,进而整个滑移u盘组件位置固定,可以正常使用滑移u盘组件,防止滑移u盘组件与设备端口连接时后移。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u盘组件包括与通槽滑动连接的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两端的移动块、位于滑杆外壁的u盘槽、位于u盘槽内的第一u盘;所述滑杆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u盘槽和部分滑杆置于底盒内部,u盘槽内放置有第一u盘,移动块与滑杆固定连接,进而手动控制移动块在通槽内移动,滑移至凹槽处,将滑杆固定于凹槽处,第一u盘伸出底盒,即可使用,凹槽将滑杆固定,避免u盘与设备端口连接时滑移u盘组件后退。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u盘组件包括与远离通槽处的所述底盒一侧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的旋钮、位于连接杆外壁的u盘槽,位于u盘槽内的第二u盘。使用前将盖板打开,所述连接杆在底盒上的相对位置固定,通过旋钮转动连接杆,进而带动固定于连接杆上的u盘槽转动,旋钮转动180°,进而第二u盘旋转180°,第二u盘置于底盒外部,盖上盖板,即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u盘槽为橡胶弹性材质,u盘槽上设有与第一u盘和第二u盘过盈配合的缩紧口。

进一步地,滑杆和连接杆在底盒的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滑杆为方柱形,连接杆为圆柱形。方柱形的滑杆只能在通槽处滑移,固定性好;圆柱形的连接杆便于旋钮控制旋转角度,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与滑杆和连接杆平行的两侧设有便于u盘移动和翻折缺口。其中一个缺口便于滑移u盘组件中的第一u盘伸出底盒,另一个缺口,当翻转u盘组件翻转后,翻折的第二u盘处于水平状态,便于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底盒为不锈钢材料,盖板、滑杆、连接杆均为磁性材料。金属材料与磁性材料相互配合,结构简单,贴合紧密,便于使用。滑杆既可以在通槽处滑移也可以固定与凹槽处;盖板可以直接放在底盒上,不易丢落。

本技术方案创造性地将戒指环和u盘设计为一体,戒指环方便使用者直接取带,不易丢失,且戒指环简洁美观,适宜推广于大众。同一底盒内既设有滑移u盘组件,又设有翻转u盘组件,同一底盒内两个不同的u盘组件,两种使用方式避免其中任一个出现问题影响使用,可以替换,减小无端损失。上述滑移u盘组件,可以在不打开盖板时,直接推动移动块将u盘槽内的第一u盘推出使用。翻转u盘组件使用前需要将盖板打开,通过旋转旋扭,此时与盖板面平行朝向底盒内的第二u盘在旋钮的驱动下,旋转180°,所述第二u盘朝向底盒外壁,通过底盒上的缺口水平放置,连接设备端口正常使用。无论是第一u盘还是第二u盘和u盘槽均是活动连接,u盘夹在u盘槽内,可以随时取出;这就避免了u盘临时损坏的没有备用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新型戒指u盘的滑移u盘组件和翻转u盘组件的双u盘设计,增加所述戒指u盘的多样化使用,且一般使用其中一种u盘组件,另一种u盘组件也可以储存一个备用u盘,防止其中一个丢落或是损坏的异常情况;

(2)本发明新型u盘均是放置于u盘槽内,此设计可以随时更换损坏或是容量不足的u盘,延长所述戒指u盘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新型戒指u盘通过戒指环的设计,使得u盘可以随身携带,不易丢失,且不占空间,易于翻找;且戒指的设计,外观美丽精巧,充满设计感,时尚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新型戒指u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戒指环,2-底盒,3-开口,4-盖板,5-滑移u盘组件,6-翻转u盘组件,7-通槽,8-凹槽,9-滑杆,10-移动块,11-第一u盘,12-连接杆,13-旋钮,14-缺口,15-第二u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戒指u盘,包括戒指环1、与所述戒指环1磁性连接的u盘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主体包括底盒2,所述底盒2顶部设有开口3,所述开口3处设有与底盒2磁性连接的盖板4;所述底盒2内设有与所述底盒2活动连接的滑移u盘组件5和翻转u盘组件6。第一种使用方式是使用过程可以直接手动移动滑移u盘组件5直接将u盘移出底盒2,第二种使用方式是将盖板4打开,将翻转u盘组件6从底盒2内翻转180°,使得翻转u盘组件6部分置于底盒2外部,正常连接与其他设备端口,正常使用。u盘主体与戒指环1磁性固定连接,防止u盘组件丢落,通过戒指环1套于手指上,也进一步减小戒指丢失的可能性。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底盒2相对的两侧设有便于所述滑移u盘组件5移动的通槽7,所述通槽7靠近底盒2端面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移u盘组件5的凹槽8。所述通槽7便于滑移u盘组件5在通槽7处前后移动,当滑移u盘滑移至合适位置,将其固定于凹槽8处,进而整个滑移u盘组件5位置固定,可以正常使用滑移u盘组件5,防止滑移u盘组件5与设备端口连接时后移。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所述滑移u盘组件5包括与通槽7滑动连接的滑杆9、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9两端的移动块10、位于滑杆9外壁的u盘槽、位于u盘槽内的第一u盘11;所述滑杆9与所述凹槽8过盈配合。u盘槽和部分滑杆9置于底盒2内部,u盘槽内放置有第一u盘11,移动块10与滑杆9固定连接,进而手动控制移动块10在通槽7内移动,滑移至凹槽8处,将滑杆9固定于凹槽8处,第一u盘11伸出底盒2,即可使用,凹槽8将滑杆9固定,避免第一u盘11与设备端口连接时滑移u盘组件5后退。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所述翻转u盘组件6包括与远离通槽7处的所述底盒2一侧转动连接的连接杆12、与所述连接杆12两端固定连接的旋钮13、位于连接杆12外壁的u盘槽,位于u盘槽内的第二u盘15。使用前将盖板4打开,所述连接杆12在底盒2上的相对位置固定,通过旋钮13转动连接杆12,进而带动固定于连接杆12上的u盘槽转动,旋钮13转动180°,进而第二u盘15旋转180°,第二u盘15水平置于底盒2外部,盖上盖板4,即可使用。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4,所述u盘槽为橡胶弹性材质,u盘槽上设有与第一u盘11和第二u盘15过盈配合的缩紧口。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4,滑杆9和连接杆12在底盒2的同一水平高度。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4,滑杆9为方柱形,连接杆12为圆柱形。方柱形的滑杆9只能在通槽7处滑移,固定性好;圆柱形的连接杆12便于旋钮13控制旋转角度,方便使用。

实施例8

基于实施例4,所述底盒2与滑杆9和连接杆12平行的两侧设有便于u盘移动和翻折缺口14。其中一个缺口14便于滑移u盘组件5中的第一u盘11伸出底盒2,另一个缺口14,当翻转u盘组件6翻转后,翻折的第二u盘15处于水平状态,便于正常使用。

实施例9

基于实施例4,底盒2为不锈钢材料,盖板4、滑杆9、连接杆12均为磁性材料。金属材料与磁性材料相互配合,结构简单,贴合紧密,便于使用。滑杆9既可以在通槽7处滑移也可以固定与凹槽8处;盖板4可以直接放在底盒2上,不易丢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