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5026发布日期:2019-01-18 23:1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用户使用手指敲击按键进行信息的输入,由于手指与按键接触频繁,按键上很容易留下汗液或油脂等污渍,尤其是当空气中的灰尘落在键盘上并与污渍结合后,容易形成更加难以清除的顽固污渍,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而根据键盘的用途如办公或游戏,其各个按键的使用频率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对键盘进行清洁时,无法对使用频率高的按键进行侧重清洁,导致清洁效果不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清洁效果好的机械式自洁净键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多个按键,所述按键包括触发件和键帽,所述触发件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键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与触发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键帽内转动连接有三根定位轴,三根所述定位轴呈三角形分布,三根所述定位轴外绕设有同一条转动带,所述键帽的上端设有与转动带相对应的开口,所述转动带的上表面与键帽的上表面平齐,三根所述定位轴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摩擦轮和单向轴承,所述摩擦轮的侧壁与转动带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单向轴承外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键帽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键帽的下端面上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收纳槽内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用于对齿条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连接块内设有盛液腔,所述盛液腔内填充有清洁液,所述盛液腔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板,所述吸水板的上端贯穿盛液腔并与转动带的外侧壁相抵接触。

在上述的机械式自洁净键盘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齿条上端的第一永磁块,所述收纳槽的槽底面嵌设有第二永磁块,所述第一永磁块和第二永磁块之间同极相斥。

在上述的机械式自洁净键盘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齿条上端的弹性波纹管,所述弹性波纹管密封设置,所述弹性波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管和单向排气管,所述单向进气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单向排气管的输出端位于键帽内并正对转动带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机械式自洁净键盘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齿条、齿轮、单向轴承和摩擦轮,在按键按下和回弹的过程中,会带动摩擦轮朝一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转动带发生转动,配合清洁液和吸水板,能够对转动带进行清洗,保持键盘的洁净和卫生。

2、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波纹管,在实现键帽自回弹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单向进气管从外部吸气,并通过单向排气管吹在转动带的表面,加速转动带表面清洁液的风干,提高洁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实施例1中键帽的结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实施例2中键帽的结构透视图。

图中,1底板、2按键、3触发件、4键帽、5连接块、6定位轴、7转动带、8中心轴、9摩擦轮、10单向轴承、11第一齿轮、12转轴、13第二齿轮、14收纳槽、15齿条、16盛液腔、17吸水板、18第一永磁块、19第二永磁块、20弹性波纹管、21单向进气管、22单向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机械式自洁净键盘,包括底板1和安装在底板1上的多个按键2,按键2包括触发件3和键帽4,当触发件3向下按压时,会发送输入信号,由于触发件3为键盘领域,尤其是机械键盘领域的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触发件3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键帽4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下端与触发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键帽4内转动连接有三根定位轴6,三根定位轴6呈三角形分布,三根定位轴6外绕设有同一条转动带7,需要说明的是,键帽4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与转动带7相匹配的弧形凹槽,转动带7与弧形凹槽之间留有微小间隙,间隙的宽度可为0.5-1mm,键帽4的上端设有与转动带7相对应的开口,转动带7的上表面与键帽4的上表面平齐(如图2所示)。

三根定位轴6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8,即中心轴8的轴心线位于三根定位轴6圆心连线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点处,中心轴8上同轴固定连接有摩擦轮9和单向轴承10,单向轴承10的单向转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摩擦轮9的侧壁与转动带7的内侧壁相接触,单向轴承10外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键帽4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3,键帽4的下端面上设有收纳槽14,收纳槽14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齿轮13相匹配的开口,收纳槽14内设有与第二齿轮13相啮合的齿条15,齿条15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收纳槽14内设有用于对齿条15复位的复位机构,连接块5内设有盛液腔16,盛液腔16内填充有清洁液,盛液腔16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补充口,用于对清洁液进行补充,清洁液的具体成分与消毒液成分类似,盛液腔16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板17,吸水板17可采用硬质海绵板,吸水板17的上端贯穿盛液腔16并与转动带7的外侧壁相抵接触。

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齿条15上端的第一永磁块18,收纳槽14的槽底面嵌设有第二永磁块19,第一永磁块18和第二永磁块19之间同极相斥,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永磁块18和第二永磁块19的作用下,键帽4会保持悬浮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齿条15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以当键帽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第三齿轮13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1通过单向轴承10与中心轴8同轴固定连接,且单向轴承10的转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所以当键帽4在往下按压时,中心轴8保持静止状态,摩擦轮9不会发生转动,且此时,第一永磁块18和第二永磁块19相互靠近,相互排斥;松开键帽4后,在第一永磁块18和第二永磁块19的作用下,会使键帽4复位,此时单向轴承10带动中心轴8转动,中心轴8带动摩擦轮9转动,摩擦轮9带动转动带7发生转动,将转动带7上表面被污染的部分转动至键帽4内,同时使转动带7下表面被吸水板17清洁后的部分转动至键帽4的上侧,实现键帽4的自清洁。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齿条15上端的弹性波纹管20,弹性波纹管20密封设置,弹性波纹管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气管21和单向排气管22,单向进气管21的输入端与外部相连通,单向排气管22的输出端位于键帽4内并正对转动带7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单向进气管21和单向排气管22均可通过单向阀实现单向输气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可利用弹性波纹管20自身的弹性实现键帽4的复位,同时,在弹性波纹管20收缩的过程中,会将弹性波纹管20内的气体从单向排气管22排出,对转动带7的表面进行吹干,能够避免出现键盘敲击速度过快,导致转动带7表面清洁液不易挥发造成残留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