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0483发布日期:2019-02-22 20:1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属于性能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智能设备,依赖于手机而产生的各种应用也是日新月异。随着手机的性能参数提高,用户对于应用在手机客户端的表现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手机客户端性能测试和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它直接影响着用户对应用的体验。往往性能测试需要长期进行,在这过程中手机可能会被人使用,一些系统的环境设置和软件的安装卸载会发生变化。当需要再进行下一轮性能测试时,系统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到性能测试的数据获取。如果使用传统的系统备份工具,会消耗较多的时间和占用设备较多的存储空间,目前一些较少存储空间的手机就无法满足这需求。传统的系统备份存在以下缺点:a.备份与还原系统的时间较长;b.占用的储存空间较大;c.备份的文件一般保存到本地,有可能因手机损坏或刷机等其他原因,导致备份文件的清除,使系统无法还原。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保证前后两次性能测试使用的环境一致,减少两次使用的环境差异,并减少备份对存储空间的占用量。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使用测试终端对某一应用程序进行性能测试时,通过如下步骤获得测试环境记忆数据:根据测试终端硬件信息、待测试应用程序信息和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建立第一记忆列表;根据测试终端的系统设置属性数据,建立第二记忆列表;根据测试终端当前已安装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建立第三记忆列表;当再次使用相同测试终端对相同应用程序进行性能测试时,通过如下步骤恢复测试终端的测试环境:读取当前测试终端的硬件信息和待测试应用程序信息,与第一记忆列表进行匹配对比;若匹配成功则根据用户自定义选择,根据三张记忆列表从服务器恢复测试环境相应项;若匹配失败则将该次测试作为新的测试并获取测试环境记忆数据。进一步,三张记忆列表保存在本地和/或云端服务器。进一步,所述已安装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名称、版本号。进一步,用户自定义选择项包括恢复系统设置、恢复应用程序和恢复内存占用量,用户可自定义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多项。进一步,当根据用户选择恢复测试环境相应项之前,还包括:读取本次测试的测试终端的系统设置属性数据、已安装应用程序信息和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将读取的本次测试的测试环境数据与上一次测试的测试环境数据的三张记忆列表中的相应数据进行匹配对比;若两次测试环境数据无变化,则不进行恢复操作,否则执行对应的恢复操作。进一步,当用户选择恢复应用程序后,还包括:获取本次测试时已安装应用程序与上一次测试环境数据的第三记忆列表中已安装应用程序存在差异的个数;将获取的存在差异的应用个数与预设数值进行对比,若存在差异的应用个数不大于预设数值,则根据第三记忆列表从应用商店下载并恢复存在差异的应用程序;若存在差异的应用个数大于预设数值,则发出恢复出厂设置的确认提示,供用户选择是否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并且在恢复出厂设置后,从应用商店下载并恢复第三记忆列表中所有记录的已安装应用程序。进一步,在恢复出厂设置后,还根据第二记忆列表恢复系统设置。进一步,当用户选择恢复内存占用量后,还包括:获取当前内存占用量,并与第一记忆列表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进行对比,若当前内存占用量低于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则进行内存填充操作,使当前内存占用量达到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若当前内存占用量高于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则先进行内存清理后再填充内存至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通过使用列表的形式记录下前一次测试环境的相关信息,不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对测试系统及应用进行备份,节省了测试终端存储空间,节约了备份用时,满足了小容量手机恢复测试环境的需求,当需要恢复测试环境时,将当前测试环境信息与列表记录的信息进行匹配比对,根据匹配结果执行对应恢复操作,无需每次都进行全恢复,节约了系统恢复时长,且过程简单且自动化,无需过多专业知识即可完成,并且通过该记忆及恢复方法减小了前后测试环境的差异,使测试结果更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适用于应用性能测试领域。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测试环境记忆及恢复方法,测试终端可以是pc、平板电脑、手机或其他能够运行待测试应用程序的智能设备,这里以手机作为测试终端为例,使用手机对某一应用程序进行性能测试时,通过如下步骤获得测试环境记忆数据:s11、根据手机硬件信息、待测试应用程序信息和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建立第一记忆列表;s12、根据手机的系统设置属性数据,建立第二记忆列表;s13、根据手机当前已安装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建立第三记忆列表;由于测试环境备份仅以记忆列表记录测试环境的相关信息,并不将系统及安装的应用程序备份到本地,使得备份时间大大缩短,并且由于列表占用存储空间极小,对于小容量手机难以备份的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当再次使用相同手机对相同应用程序进行性能测试时,通过如下步骤恢复手机的测试环境:s21、读取当前手机的硬件信息和待测试应用程序信息,与第一记忆列表进行匹配对比;s22、若匹配成功则根据用户自定义选择,根据三张记忆列表从服务器恢复测试环境相应项;s23、若匹配失败则将该次测试作为新的测试并获取测试环境记忆数据。由于从服务器恢复,即使手机损坏或误操作格式化了系统,也可以通过服务器进行恢复,无需担心本地备份被删除导致无法恢复的情况出现。进一步,三张记忆列表保存在本地和/或云端服务器。本地的记忆列表省去了从服务器下载的步骤,使恢复过程更简单,但为了保险,在云端服务器也保存一份记忆列表备份,从而防止本地的记忆列表损坏造成匹配失败的情况发生,当本地匹配失败则继续从云端服务器搜索记忆列表进行匹配对比。进一步,所述已安装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名称、版本号。基本信息可以只包括应用名称和版本号,但是为了更准确,防止下载到一些恶意冒名的应用软件,还可以记录下应用程序的文件大小、文件类型、开发者名称等用于辨识应用程序的其他信息。进一步,用户自定义选择项包括恢复系统设置、恢复应用程序和恢复内存占用量,用户可自定义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有时,用户可能需要测试某项设置、应用或内存占用对性能测试带来的影响,需要保持两次测试环境中该因素不同,其他因素相同,则通过自定义选择恢复项可以满足到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当根据用户选择恢复测试环境相应项之前,还包括:读取本次测试的手机的系统设置属性数据、已安装应用程序信息和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将读取的本次测试的测试环境数据与上一次测试的测试环境数据的三张记忆列表中的相应数据进行匹配对比;若两次测试环境数据无变化,则不进行恢复操作,否则执行对应的恢复操作。因为要进行测试环境恢复,那么为了尽可能减少恢复所用时长,对于两次测试没有变化的地方就可以不用进行恢复操作,因此在进行恢复操作之前,需要读取本次测试环境并与记忆列表记录的上次的测试环境进行匹配对比找出两次测试环境有变化的地方,并根据用户选择的恢复项进行对应的恢复操作,若两次测试环境完全相同,那么则直接跳过恢复步骤,提示测试环境恢复成功。进一步,当用户选择恢复应用程序后,还包括:获取本次测试时已安装应用程序与上一次测试环境数据的第三记忆列表中已安装应用程序存在差异的个数;将获取的存在差异的应用个数与预设数值进行对比,若存在差异的应用个数不大于预设数值,则根据第三记忆列表从应用商店下载并恢复存在差异的应用程序;若存在差异的应用个数大于预设数值,则发出恢复出厂设置的确认提示,供用户选择是否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并且在恢复出厂设置后,从应用商店下载并恢复第三记忆列表中所有记录的已安装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当两次测试环境安装的应用程序存在较多个有变化时,直接进行恢复出厂设置,再根据记忆列表的记录进行快速恢复,比一个一个应用程序对比恢复更快,但是因为恢复出厂设置会将系统设置也恢复,因此进行了恢复出厂设置后还会根据记忆列表记录的系统设置数据对系统设置进行恢复。进一步,当用户选择恢复内存占用量后,还包括:获取当前内存占用量,并与第一记忆列表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进行对比,若当前内存占用量低于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则进行内存填充操作,使当前内存占用量达到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若当前内存占用量高于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则先进行内存清理后再填充内存至记录的测试前内存占用量。这里填充内存并不要求和上次测试时内存占用情况一模一样,不需要达到哪个应用占用了多少内存这种程度,那样会增加恢复难度和恢复时长,这里只需要内存总的占用量达到和上次测试时一致,可以使用任意能达到填充内存需求的数据进行内存填充。下面以具体例子进行说明,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实施例一,进行测试环境记忆,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启动性能监测工具并登录账号,这里性能监测工具以testplus助手为例,选择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应用程序,点击“确定”按钮,返回性能监测主界面,界面的左下方会成功显示待检测的应用程序图标。此时性能监测工具会自动扫描内存,计算出当前设备的内存使用情况并显示出来。同时在本地(性能监测工具安装目录下)以文本或列表或日志等形式记录上内存的使用数值情况。这里的测试终端设备信息、性能监测工具、测试前内存占用情况,这些记录在第一记忆列表中,如表1所示。手机型号小米6手机系统miui7.5.7.0性能监测工具名称testplus助手待测试应用程序名称qq测试前内存占用情况512m表1第二步:点击性能监测界面的应用程序图标,性能监测工具会自动启动并监测对应的应用程序,同时性能监测工具会自动隐藏到后台,显示出结束监测按钮并以悬浮窗显示在界面上。第三步:操作待测试应用程序的每一秒,后台都会自动记录上该检测程序的各项性能指标(例如cpu、内存、耗电量、流量消耗、cpu温度等),这些性能指标参数可以记录在第一记忆列表,也可以单独记录在一张性能测试结果参数列表中,根据需要设置保存路径即可。第四步:点击界面上的“结束”监测按钮,会打开测试结果报告界面。第五步:报告界面的下方,点击“备份系统记忆”按钮。会以三步的操作完成记忆记录。1)在本地(性能监测工具安装目录下)新建第二记忆列表,用于记录当前系统设备的系统设置属性,自动通过设备的系统设置记录“显示”、“声音和振动”、“同步”和“定位服务”等属性,过程中显示loading效果,无法进行其他操作,记录的系统设置示例如表2所示。表22)在本地(性能监测工具安装目录下)新建第三记忆列表,自动通过设置->应用管理,记录当前设备已安装的应用程序名称、版本号等信息,过程中显示loading效果,无法进行其他操作,已安装的应用程序信息示例如表3所示。表3第六步:完成记忆后,点击“上传”按钮,即可将上述三张记忆表上传到服务器中,同时本地也保存一份记录。实施例二,当需要进行测试环境恢复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择加载待测试应用程序后,返回性能监测主界面,程序会根据当前待测试应用程序和手机设备信息,自动检测上一次手机的各记忆列表,进行对比匹配(先通过本地搜索,与上一次测试的第一记忆列表的内容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相同,若发现不一致,再搜索服务器保存的第一记忆列表,进行对比匹配,如果匹配成功,下载各记忆列表到本地),若匹配成功,则提示是否恢复上一次测试环境;若匹配失败则将本次测试作为新的一轮性能检测,执行测试环境记忆,从实施列一的第一步开始。第二步:若点击“是”按钮,系统会自动进行“系统设置”和“应用管理”两项的记录并建立对应的新的记忆列表,完成后,会跟上一次的对应记忆列表进行对比,并弹出恢复建议界面(选项包括恢复系统设置、恢复应用程序和恢复内存占用量,可多选),根据需求可做出人性化的恢复操作;勾选相应恢复选项后,点击恢复按钮,则自动开始进行恢复操作。第三步:若选择了恢复应用程序选项,则读取前后两份“记忆设置列表三”的内容,自动整理出差异,如果应用程序的差异(版本号、数量)少于预设数值时,会根据差异列表自动卸载或安装应用程序,差异列表示例如表4所示。表4如果应用程序的差异数超过预设数值时,会提示进行更有效的恢复出厂设置操作,此时点击“确定”按钮,手机会马上进入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两次测试时已安装的应用程序对比无变化,则不会进入恢复出厂设置和恢复应用程序的操作。第四步:完成恢复出厂设置后,由于系统设置也被还原,因此会根据第二记忆列表的记录自动恢复手机“系统设置”的各项属性(例如亮度、声音等)。第五步:根据第三记忆列表的记录自动从服务器(应用商店)中逐个将软件下载到本地并进行安装。第六步:完成所有的软件安装后,重新启动性能监测工具并手动加载待测试应用程序,返回性能监测主界面,性能监测工具会将当前手机扫描内存与第一记忆列表的内存占用量进行对比,假如本次内存占用320m,发现内存比上一次测试时内存占用(512m)要少,则会进行内存的填充,将内存占用数值填充到512m。如果本次内存占用多于512m,则会先进行内存清理再进行内存填充,保证两次测试的内存占用量是一致的。第七步:完成测试环境恢复。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