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38732发布日期:2019-03-30 08:28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仓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和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物体出入库的识别、记录和更新,一般采用人工或自动识别的方式,当数量较多时,例如100件以上的物品同时进行出、入库的话,采用人工识别和记录,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而目前采用自动化识别方式,一般是通过阅读器或扫描设备的使用,读取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来实现物体识别和记录等工作,但是通过阅读器扫描识别,大都需要对物品逐个识别并读取电子标签上的信息,效率提升不高,并且由于物品堆放太多,往往会产生屏蔽,另外由于放置方向、干扰等问题,造成遗漏、识别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由发射装置发出的唤醒信号;根据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确定电子标签被唤醒时的唤醒时刻和物体的位置;电子标签依次接收多个发射装置发射的唤醒信号;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每个位置;根据多个唤醒时刻的先后,确定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根据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

通过获取发射装置发出的唤醒信号,唤醒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有利于电子标签在被唤醒后识别自身所处位置,或者说物体所处的位置,这样,将每个物体的位置识别工作,由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来执行,从而可以在大批物体同时出入库时,各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在被同时唤醒后,同时对自身位置进行识别,并根据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的先后顺序,判断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从而避免了逐个对物体上电子标签进行扫描或读取,极大地提升了出入库的工作效率,还避免了遗漏或者错误识别,另外,这种唤醒的方式,不易受到放置方向、干扰等因素影响。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中的电子标签为有源电子标签,以确保在物体出入库时,物体上的电子标签能够获取唤醒信号,并对自身位置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多个位置包括设于仓库门位置处的第一位置,和设于仓库门外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的编号为奇数,第二位置的编号为偶数;唤醒信号中包括位置的编号;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每个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每个唤醒信号中的位置的编号,判断编号的奇偶性;若编号为奇数,则物体位于第一位置处;若编号为偶数,则物体位于第二位置处。

通过采用奇数和偶数来区分仓库的内外,再通过判断位置编号的奇偶性来确定物体位置,这样的方式简单,运算效率高,错误率低。

可选地,多个唤醒信号强度不同;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每个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唤醒信号,确定唤醒信号的强度;将每个唤醒信号的强度与多个预设强度进行比较,确定与每个唤醒信号对应的预设强度;根据每个预设强度,确定与每个预设强度对应的预设位置;根据预设位置,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位置。

可选地,唤醒信号包括低频信号、高频信号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唤醒信号为低频信号,低频信号的范围为110~150khz;采用低频信号,其抗屏蔽性能、绕射效果好,可以有效的穿透铝箔等金属,更容易被堆放在一起的多个物体同时接收,避免遗漏,信号不容易被堆放过多的物体阻挡或者屏蔽,接收效率高。

进一步地,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还包括: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后,将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进行存储并发送至终端设备,以更新仓库内的多个物体的库存信息。

将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进行存储,便于随时从设于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中获取该物体的相关信息;将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发送到终端设备,便于统一记录、更新物体的出入库信息,提升仓储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包括:多个发射装置,分别设于仓库门的内外不同位置处,发射装置用于发出唤醒信号;多个电子标签,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电子标签包括:3d天线,设于电子标签内,3d天线用于获取唤醒信号;唤醒芯片,唤醒芯片的输入端与3d天线的输出端相连,唤醒芯片用于在3d天线获取到唤醒信号时,唤醒设于物体上的电子标签;第一单片机,与唤醒芯片的输出端相连,第一单片机用于确定电子标签被唤醒时的唤醒时刻和物体的位置;第一单片机还用于根据多个唤醒时间的先后,确定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第一单片机还用于根据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

通过在仓库门的内外不同位置处,设置多个发射装置,并在电子标签内设置唤醒芯片,便于通过唤醒电子标签的方式,使电子标签自行识别物体的出入库状态,从而将现有技术中,单独由读写器执行的工作任务,转由多个电子标签同时执行,从而可以大幅提升物体出入库的效率,降低错误识别率和遗漏。

具体地,通过在不同位置唤醒设于物体上的电子标签,即在物体出入库时,物体上的电子标签经过不同位置时能够被不同的发射装置唤醒,从而识别在每个唤醒时刻物体所在位置,进而通过多个位置的识别和顺序的判断,确定出物体的出入库方向,这样,每个物体的出入库方向判断由设于其上的电子标签识别,从而多个物体的出入库方向识别可以同时进行,进而可以大幅提升出入库的工作效率,降低识别的错误率和遗漏率。

优选地,发射装置为低频发射装置,低频信号的范围为110~150khz;信号发射的时间间隔为10ms~500ms,优选为200ms。

更具体地,电子标签为有源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采用3d天线,即在三个方向上都有接收天线,再结合通过发射装置唤醒的方式,使得物体按照任意方向放置都能获取到发射装置发射的信号,识别率能够达到100%,大幅降低了对于物体堆放顺序、堆放方式、堆放数量的要求和限制,进一步地提升了批量物体出入库时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位置包括设于仓库门位置处的第一位置,和设于仓库门外的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的编号为奇数,第二位置的编号为偶数;唤醒信号中包括位置的编号;第一单片机还具体用于判断唤醒信号中的位置的编号的奇偶性;若编号为奇数,则物体位于第一位置处;若编号为偶数,则物体位于第二位置处。

可选地,多个唤醒信号强度不同;第一单片机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唤醒信号,确定唤醒信号的强度;电子标签还包括:存储器,与第一单片机相连,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预设强度,以及与每个预设强度对应的预设位置;第一单片机还用于:将每个唤醒信号的强度与多个预设强度进行比较,确定与每个唤醒信号对应的预设强度;根据每个预设强度,确定与每个预设强度对应的预设位置;根据预设位置,确定物体在与每个唤醒信号对应的唤醒时间时的位置。

可以理解地,在电子标签中还包括有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预设强度以及与每个预设强度对应的预设位置,这样便于第一单片机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的强度确定与其对应的物体位置,判断方式简单快捷,提升判断效率,还便于采用结构和配置较为简单的第一单片机,有利于电子标签的小型化或者微型化,节省空间和成本。

可选地,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还包括:云平台,用于存储和更新仓库内的多个物体的库存信息;存储器,还用于存储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电子标签还包括:第一传输器,第一传输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相连,第一传输器的输出端还与云平台相连,第一传输器用于将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以存储和更新仓库内的多个物体的库存信息。

通过云平台、第一传输器和存储器的设置,便于将多个物体的出入库信息发送给云平台,以便保证库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有利于通过云平台建立运算速度更快,存储量更大的控制中心,进一步提升仓储智能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存储器内存储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便于随时通过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查询该物体的物流信息,实现全线路的追溯功能,从而进一步保证物体出入库的智能化管理的高效和准确。

可选地,电子标签还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一显示部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相连,第一显示部用于显示电子标签的状态信息;第一按键部,第一按键部的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相连,第一按键部用于向第一单片机输入指令;第一电源部,与第一单片机、第一显示部、第一按键部、第一传输器、唤醒芯片相连,第一电源部用于向电子标签供电。

可选地,电子标签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相连,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传感器的探头包括内置探头、外置探头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者的组合。

通过在电子标签中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每个物体的温度和湿度,进一步提高了对仓库中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尤其对于一些需要保持在特定温湿度下的物体,可以更为方便地实时获取其温湿度情况,保证物体在适当的温湿度下保持稳定的质量状态。

可选地,温湿度传感器的探头可以是内置或外置的单探头,或双探头,双探头的形式包括双内置、双外置、一内置一外置中的任意一种。外置探头可以伸出到低温、高温、有屏蔽等的箱子里。

本发明通过发射装置发出唤醒信号,有利于使多个物品上的电子标签能够同时接收到唤醒信号而同时被唤醒,电子标签被唤醒后自动识别唤醒时刻和物体所在的位置,这样的出入库方向识别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阅读器逐个读取电子标签上的信息的方式而言,效率大幅提高,在多个物体堆放在一起同时出入库时,每个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可以被设于每个物体上的被唤醒后的电子标签各自独立地识别和确定,从而大幅提高了物体批量出入库的识别率和准确率,避免遗漏,还可以提升物体出入库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且由于电子标签是被唤醒而不是被阅读器逐个读取,还可以降低对电子标签粘贴的位置的准确度要求和物体堆放的规范性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还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通过阅读器逐个阅读电子标签的方式,有可能因为附近物体上的电子标签距离太近而错误读取或者重复读取,而本发明通过唤醒电子标签后各自独立确定每个物体位置的方式,可以避免错误读取或重复读取,大幅提升了物体识别和出入库方向判断的准确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第一单片机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唤醒芯片和3d天线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第一传输器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存储器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第一显示部的电路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第一按键部的电路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装置的第二单片机的电路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装置的低频发射模块和低频天线的电路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装置的第二传输器的电路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装置的第二按键部的电路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装置的第二显示部的电路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射装置的第二电源部的电路图。

其中,图1至图1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电子标签,1003d天线,102唤醒芯片,104第一单片机,106存储器,108第一传输器,110第一显示部,112第一按键部,114第一电源部,115电池,116温湿度传感器,20第一发射装置,200第二电源部,202第二单片机,204第二传输器,206低频发射模块,207低频天线,208第二显示部,210第二按键部,22第二发射装置,30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100:获取由发射装置发出的唤醒信号;

唤醒信号可以一对一发射,也可以一对多发射,因此,通过获取发射装置发射的唤醒信号,相对于扫描或者阅读器阅读的方式,被唤醒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即可以在同一时间针对多个对象进行唤醒,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地,发射装置设于仓库门或仓库门附近位置处,或者说是在物体出入库的必经位置处,这样能够确保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能够获取到唤醒信号,还可以缩短发射距离,提升唤醒的灵敏度。

可选地,唤醒信号按照固定间隔时间进行发射,间隔时间的范围为10ms~500ms,优选为200ms。

步骤102:根据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

通过在待出入库的物体上设置能够获取唤醒信号的电子标签10,便于在物体经过发射装置时,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能够获取到唤醒信号而被唤醒,这样便于通过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主动进行其位置的识别工作,而不是通过阅读器或扫描对各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进行读取或扫描,使得多个物体同时经过发射装置所在的位置处时,在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都能够被唤醒而各自独立进行工作,避免错误识别或者遗漏的情况,大幅提升了批量物体出入库效率和识别的准确率,以及降低识别的遗漏率。

步骤104:确定电子标签10被唤醒时的唤醒时刻和物体的位置;

通过确定电子标签10被唤醒时唤醒时刻和物体所在的位置,便于为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提供基础数据;另外,这种通过发射唤醒信号唤醒电子标签10的方式,还有利于仓储物体的快速查找。

步骤106:电子标签10依次接收多个发射装置发射的唤醒信号;

步骤108:根据每个唤醒信号,确定物体在每个唤醒时刻的每个位置;

步骤110:根据多个唤醒时刻的先后,确定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

步骤112:根据物体经过多个位置的顺序,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

通过在物体出入库的必经线路上的不同位置处设置多个发射装置,这样,在物体经过这些不同位置处时,设于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能够被多次唤醒,并在每个唤醒时刻确定物体的位置,进而通过物体按照经过这些不同位置的先后顺序,可以判断出物体是出库还是入库。

唤醒电子标签10,然后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并在多次唤醒后通过物体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的不同顺序来判断出入库方向,由于是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独立地确定位置和所经过位置的顺序,即每个物体的出入库方向是由各自的电子标签10进行独立判定的,而不是通过阅读器或扫描设备逐个扫描电子标签10,这样在多个物体同时出入库时,将原本由阅读器或扫描设备要完成的工作,由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分别承担,从而提升了物体识别的准确率以及物体出入库方向判定的准确率,避免了遗漏,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同一个出入库通道内,或者说同一个仓库门处,同时有两批物体,一批物体出库,另一批物体入库,这种情况,采用本申请中唤醒电子标签10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识别和判断所有这两批物体的出入库方向,极大地提升了出入库工作效率和操作的便利性。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阅读器或扫描设备逐个对物体进行扫描,读取各物体上电子标签10信息的技术方案,效率低下,且容易受到附近其它电子标签10的干扰造成错误读取。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200:获取由第一发射装置发出的第一唤醒信号;

第一发射装置设于第一位置处,第一位置位于仓库门处,物体经过仓库门时,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可以获取到第一发射装置20发出的第一唤醒信号,如果是多个物体,则多个物体此时都可以同时获取到第一唤醒信号。

优选地,第一发射装置发射的信号为低频信号,或者说,第一发射装置为低频发射装置。

步骤202:根据第一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

步骤204:确定电子标签10被唤醒时的第一唤醒时刻和物体的位置编号;

对每个发射装置所在位置都进行编号,每个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唤醒信号中均包括该位置编号,这样,物体经过该发射装置时,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被唤醒的同时,还可以接收到该位置的编号,即物体所在处的位置编号,从而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在本申请中,第一位置的编号为奇数1;

第一唤醒信号内包括位置编号,这样通过编号的方式来表达物体的位置,有利于简化电脑程序,提升运算速度,进而有利于简化第一单片机104的结构和配置,从而在保证运算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降低成本和减小第一单片机104的体积而节省空间。

步骤206:根据位置编号的奇偶性确定物体在第一唤醒时刻的位置;

判断一个数字的奇偶性,不需要在第一单片机104中预存一个数据库,判断的逻辑更为简单,因此,根据位置编号的奇偶性判断来确定物体在第一唤醒时刻的位置,判断逻辑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运算,因此可以简化每个电子标签10上的第一单片机104的结构,降低第一单片机104的成本,减小第一单片机104的占用空间。

具体地,在第一唤醒时刻,获取的第一唤醒信号中的位置编号为1,是奇数,因此可以确定物体在第一位置,即位于仓库门处。

步骤208:获取由第二发射装置22发出的第二唤醒信号;

第二发射装置22设于第二位置处,第二位置设于仓库门外,与第一位置相距5米。

优选地,第二发射装置发射的信号为低频信号,或者说,第二发射装置为低频发射装置。

步骤210:根据第二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

步骤212:确定电子标签10被唤醒时的第二唤醒时刻和物体的位置编号;

第二位置的编号为2。

步骤214:根据位置编号的奇偶性确定物体在第二唤醒时刻的位置;

电子标签10所获取的第二唤醒信号中的位置编号2为偶数,因此,确定物体位于第二位置处,即位于仓库门外。

步骤216:根据物体经过两个位置的顺序,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

物体先经过位于仓库门处的第一位置,再经过仓库门外的第二位置,因此,确定物体为出库。

可以理解地,如果在第一唤醒时刻,电子标签10所获取的第一唤醒信号中的位置编号为2,而在第二唤醒时刻,获取的第二唤醒信号中的位置编号为1,则其在第一唤醒时刻的位置为第二位置;在第二唤醒时刻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即物体先经过仓库门外的第二位置,后经过仓库门处的第一位置,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为入库。

进一步地,如果有多个物体同时从不同方向出入库,例如两批物体,一批物体出库,另一批物体入库,由于采用了低频发射装置发射唤醒信号,使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各自识别物体的位置,从而使得这两批物体在通过仓库门位置处时都不需要停留等待扫描或者被读取数据,而是按照整车运输方式出入仓库门即可,大幅提升了物体出入库效率,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降低了遗漏率。

更进一步地,如果仓库有多个大门,每个发射装置所在大门位置处的位置编号均为奇数,每个大门外的发射装置所在位置处均为偶数,无论这些位置编号的数值是否相同,均可以通过位置编号的奇偶性及其顺序快速地判断出物体的出入库方向,无需预存每个位置编号对应的位置信息,从而简化了物体位置判断的逻辑。

可以理解地,在仓库具有多个大门时,在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编号的同时,对每个位置采取不同数值的编号,并建立与位置编号对应的位置数据库,则在进行物体出入库方向判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位置编号对应的位置数据库,确定每个物体具体的出入库路线,以便于事后的追溯管理。

具体地,例如仓库具有2个大门,1号门位置处的编号为11,1号门外的位置处编号为12;2号门位置处的编号为21,2号门外位置处的编号为22;a物体从1号门入库,其入库路线即可通过编号1211体现,其出库从2号门出库,出库路线可通过编号2122体现,这样便于在需要进行追溯管理时,可以快速的确定a物体的出入库路线,同时,在a物体出入库方向的判定上,仅需要通过对位置编号的奇偶性及其顺序进行判断,或者直接判断最后所经过的位置处的编号的奇偶性,来确定出入库方向,大幅简化了判断逻辑。

步骤218:存储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

在电子标签10中存储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有利于随时通过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查询追溯物体的物流路径,提升仓储管理的便利性。

步骤220:向云平台30发送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

通过向云平台30发送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将多个物体的出入库信息发送给云平台30,以便保证库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有利于通过云平台30建立运算速度更快,存储量更大的控制中心,进一步提升仓储智能管理工作的效率。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300:获取由第一发射装置20发出的第一唤醒信号;

步骤302:根据第一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

步骤304:确定电子标签10被唤醒时的第一唤醒时刻和第一唤醒信号的强度;

确定第一唤醒信号的强度,不需要在第一唤醒信号中另外添加其它信息,可以简化对发射装置的设置或者配置要求,降低操作难度或者降低设备成本。

步骤306:确定与第一唤醒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一预设强度;

在系统中预存多个预设强度,在收到第一唤醒信号并确定其强度后,通过简单的大小对比,即可确定出与其对应的第一预设强度,这样的判断方式简单便捷高效。

步骤308:根据第一预设强度,确定与第一预设强度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

步骤310:根据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物体在第一唤醒时刻的位置;

在系统中预存与每个预设位置对应的预设强度,只要确定了与收到的唤醒信号的强度对应的预设强度,即可快速确定预设位置,即物体所在的位置,这样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式快速简单。

步骤312:获取由第二发射装置22发出的第二唤醒信号;

步骤314:根据第二唤醒信号唤醒设于待出入库的物体上的电子标签10;

步骤316:确定电子标签10被唤醒时的第二唤醒时刻和第二唤醒信号的强度;

步骤318:确定与第二唤醒信号的强度对应的第二预设强度;

步骤320:根据第二预设强度,确定与第二预设强度对应的第二预设位置;

步骤322:根据第二预设位置,确定物体在第二唤醒时刻的位置;

步骤324:根据物体经过两个位置的顺序,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

步骤326:存储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

步骤328:向云平台30发送物体的出入库方向信息。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包括设于仓库门位置处的第一发射装置20、仓库门外5米处的第二发射装置22、电子标签10、云平台30,其中,两个发射装置均为低频发射装置,发射装置所发射的信号,按照类别区分,还可以是红外线信号发射装置或磁场发射装置。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10包括3d天线100、唤醒芯片102、第一单片机104、存储器106、第一传输器108、第一显示部110、第一按键部112、第一电源部114以及温湿度传感器116。如图5所示,在电子标签10内,第一电源部114向各个部件供电;3d天线100的输出端与唤醒芯片102的输入端相连,以将获取的唤醒信号发送给唤醒芯片102,唤醒芯片102的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104相连,以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唤醒电子标签10;第一单片机104用于根据唤醒信号确定物体的出入库方向;存储器106与第一单片机104相连,用于存储物体的出入库信息;第一传输器108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104相连,第一传输器108的输出端与云平台30相连,以将物体的出入库信息发送给云平台30;第一显示部110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104相连,第一显示部110用于显示物体的状态等信息,例如物体的名称、数量、入库时间或者温度、湿度等信息;第一按键部112的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104相连,用于向第一单片机104输入操作指令;温湿度传感器116的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104相连,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湿度。

如图6至图12所示,更具体地,第一单片机104的型号为stm32l151cbt6,唤醒芯片102的型号为as3933-btst,如图6和图7所示,唤醒芯片102的第14引脚作为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104的第32引脚相连;如图6和图9所示,存储器106的型号为24c256,并通过其第5引脚和第6引脚分别与第一单片机104的第21引脚和第22引脚相连;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传输器108的型号为syn480r,第一传输器108的第5引脚作为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104的第17引脚相连;如图11、图12所示,第一显示部110通过pb1接口与第一单片机104的第19引脚相连,第一按键部通过pa8接口与第一单片机104的第29引脚相连;如图10所示,温湿度传感器116的型号为ds18b20,通过pb0和pa1两个接口分别与第一单片机104的第18引脚和第11引脚相连,且第一单片机104的第1引脚通过电容c10接地,第21引脚和第35引脚直接接地,第2引脚和第33引脚悬空;唤醒芯片102的第12引脚悬空。

可以理解地,第一传输器108的输出端与云平台30的连接方式,包括无线wifi、蓝牙等等多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13至图18所示,可以理解地,第一发射装置20和第二发射装置22中的任意一个,都包含有第二电源部200、第二单片机202、第二传输器204、低频发射模块206、低频天线207和第二显示部208,以及第二按键部210。

具体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低频发射模块206通过接口pwm与第二单片机202的第16引脚相连,低频发射模块206的输出端与低频天线207的输入端相连,以便在第二单片机202的控制下每隔一个预设时间向外发射低频信号,以唤醒设于物体上的电子标签。如图16、图17所示,第二显示部208通过接口led0与第二单片机202的第13引脚相连,第二按键部210通过接口key0与第二单片机202的第18引脚相连,且第二显示部和第二按键部通过vcc接口相连,这样便于通过第二按键部210向第二单片机202输入指令,并在第二显示部208上查看指令执行情况,以便于提升对发射装置操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如图15所示,第二传输器204通过int接口与第二单片机202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电路结构和硬件配置,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在上述硬件配置和电路结构下更便捷地开发出本技术方案中的智能出入库管理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唤醒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使电子标签对物体的出入库方向进行识别,使仓库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且将一个阅读器或扫描设备的工作分担到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上,大幅提升了物体出入库时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可以在每个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中记录每个物体的出入库信息,以及在云平台上记录多个物体的出入库信息,从而可以实现物体流通轨迹的完整记录并便于快速查询,提升了仓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