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写字板及移动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2310发布日期:2019-01-22 19:0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写字板及移动终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写字板及移动终端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科技发达,各种新技术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依旧有一部分人习惯使用传统工具。

在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群体(例如老年人、书法爱好者等等)对采用传统纸笔进行书写记录情有独钟。但是,传统的纸笔在日常使用中存在浪费且不环保的缺点,而且,为了使用随身携带纸笔对于现代高节奏化的生活存在诸多不便。

考虑到上述缘由,需要提出一种既能满足书写需求又可以方便现代人日常携带的写字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写字板及移动终端系统,在满足现代社会人们书写需求的同时方便携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写字板,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用于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的柔性写字板组件,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具有卷收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一工位和展开铺设于所述移动终端屏幕表面的第二工位,处于第二工位的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形成用于笔书写的承载面;

用于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主板的笔迹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笔在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上的书写轨迹。

上述柔性写字板,移动终端正常使用时,柔性写字板组件处于第一工位,卷收于移动终端的底部,不影响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当用户想要体验书写时,操作柔性写字板由第一工位转变为第二工位,使得柔性写字板组件铺设于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用户可以在柔性写字板组件形成的承载面上用笔进行书写,在此过程中,笔迹识别装置识别书写的笔迹并将该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的主板,与移动终端的主板实现信息交互,将书写的信息传送到移动终端进行信息的识别录入。

可选地,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包括柔性布、卷绕轴以及驱动件;

所述卷绕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所述柔性布的首端连接于连接轴;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绕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卷绕或展开所述柔性布。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卷弹簧,所述卷弹簧环绕连接于所述卷绕轴。

可选地,所述柔性布的材质为导电纤维布。

可选地,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配合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锁定于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配合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锁定于第二工位。

可选地,所述笔迹识别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的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以在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摄像头的镜头能够面向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铰接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所述摄像头能够旋转以调节所述摄像头的镜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表面之间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笔迹识别装置还包括主控器和存储模块;

所述主控器连接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之间;

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主控器相连接,用于存储字体。

可选地,所述笔迹识别装置还包括字体库模块和匹配选择模块;

所述字体库模块与所述主控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器的指令建立字体库;

所述匹配选择模块连接于所述主控器与所述字体库模块之间,用于根据主控器的指令选择调用所述字体库模块中的字体。

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柔性写字板;

所述柔性写字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所述笔迹识别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写字板安装于移动终端后处于第一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写字板安装于移动终端后处于第二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写字板笔迹识别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写字板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写字板,包括:用于安装于移动终端3的柔性写字板组件1,柔性写字板组件1具有卷收于移动终端3底部的第一工位和展开铺设于移动终端3的屏幕31表面的第二工位,处于第二工位的柔性写字板组件1形成用于笔书写的承载面;用于连接移动终端3主板的笔迹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的书写轨迹。

上述移动终端3可以是现代社会的电子通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也可以是普通的电子设备,例如电子书、影音播放器等等。由于手机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对其越来越依赖,基本都会随身携带,所以本发明所提供的柔性写字板主要以手机为移动终端3的典型进行实施例的阐释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此处的移动终端3的底部和顶部是以该移动终端3在正常使用中的惯常角度区分,例如,手机的顶部指用户正常手持手机使用时的上方,一般为设置听筒的一端,手机的底部则是相对顶部的另一端,一般为设置话筒的一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柔性写字板组件1安装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为了满足使用需求且便于携带,柔性写字板组件1的结构为可收卷的结构。具体地,柔性写字板组件1的第一端连接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第二端可以相对第一端收卷成卷并固定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此时,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一工位,收卷后的柔性写字板组件1体积缩小,相对于移动终端3体积较小,不会影响移动终端3的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柔性写字板组件1写字时,将柔性写字板组件1的第二端相对第一端展开,并铺陈在移动终端3的屏幕31表面,此时的柔性写字板组件1相当于平整的“纸”,此时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二工位,用户可以用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进行书写,满足书写需求。

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二工位,用户用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书写时,笔迹识别装置用于捕捉识别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的运动轨迹,笔的运动轨迹就是带有用户自己书写风格的字体,笔迹识别装置将捕捉到的笔迹信息与移动终端3的主板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对移动终端3的信息输入。其中,此处的信息录入一般是与移动终端3内文字编辑领域的功能结构相关,例如文字通讯软件短信以及文字记录软件备忘录等。

其中,当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二工位铺设于移动终端3的屏幕31上,用户操作移动终端3时,移动终端3的重力传感器根据用户的手势判断水平亮屏,并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屏幕31的亮度,方便用户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进行书写,同时也方便笔迹识别装置的信息捕捉。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写字板,移动终端3正常使用时,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一工位,卷收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不影响移动终端3的正常使用;当用户想要体验书写时,操作柔性写字板组件1由第一工位转变为第二工位,使得柔性写字板组件1铺设于移动终端3的屏幕31表面,用户可以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形成的承载面上用笔进行书写,在此过程中,笔迹识别装置识别书写的笔迹并将该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3的主板,与移动终端3的主板实现信息交互,将书写的信息传送到移动终端3进行信息的识别录入。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写字板组件1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用于配合移动终端3将柔性写字板组件1锁定于第一工位,第二固定件用于配合移动终端3将柔性写字板组件1锁定于第二工位。

当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一工位,整个柔性写字板组件1位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为了防止柔性写字板组件1在意外情况下的放卷,可以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设置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可以与移动终端3上原始的某些结构相匹配连接,也可以是在移动终端3上进行匹配第一固定件的结构设计,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固定件与移动终端3的匹配连接,以使柔性写字板组件1锁定于第一工位即可。例如,在移动终端3的底部一般具有结构孔,第一固定件为设置于柔性写字板组件1第二端能够与上述结构孔对应钩合的卡钩;或者,在移动终端3的底部设置有磁性区,第一固定件为设置于柔性写字板组件1第二端的铁片;或者,第一固定件为能够可拆卸地穿过移动终端3底部结构与连接柔性写字板组件1的连接件。

同样地,当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二工位,整个柔性写字板组件1铺设于移动终端3的屏幕31表面,为了防止柔性写字板组件1在意外情况下的收卷,可以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设置第二固定件。第固定件可以与移动终端3上原始的某些结构相匹配连接,也可以是在移动终端3上进行匹配第二固定件的结构设计,只要能够实现第二固定件与移动终端3的匹配连接,以使柔性写字板组件1锁定于第二工位即可。例如,在移动终端3的顶部一般具有结构孔,第二固定件为设置于柔性写字板组件1第二端能够与上述结构孔对应钩合的卡钩;或者,在移动终端3的顶部设置有磁性区,第二固定件为设置于柔性写字板组件1第二端的铁片;或者,第二固定件为能够可拆卸地穿过柔性写字板组件1与移动终端3顶部结构连接的连接件。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写字板组件1包括柔性布、卷绕轴以及驱动件;卷绕轴可转动地设置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柔性布的首端连接于连接轴;驱动件用于驱动卷绕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卷绕或展开柔性布。

卷绕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柔性布的首端边缘沿卷绕轴轴向连接卷绕轴,当卷绕轴绕自身轴线旋转,能够带动柔性布实现卷绕或展开。设定卷绕轴绕第一方向旋转,柔性布收卷,当柔性布完全收卷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为第一工位;当卷绕轴绕第二方向旋转,柔性布放卷,当柔性布铺设于移动终端3的屏幕31上,为第二工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卷绕轴的两端枢接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且卷绕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边缘。

其中,卷绕轴的转动由驱动件控制,驱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对卷绕轴的驱动也存在多种方式,举例说明。

例如,驱动件为卷弹簧,该卷弹簧环绕连接于卷绕轴。这种结构中,当处于第一工位,卷弹簧处于防松状态。当柔性布由第一工位转换为第二工位,柔性布的放卷展开需要外力驱动,例如用户用手牵拉柔性布的末端使得卷绕轴向第二方向转动同时带动卷弹簧卷绕蓄力;当柔性布由第二工位转换为第一工位,用户防松柔性布,卷弹簧释放能量,带动卷绕轴向第一方向旋转实现柔性布的收卷。

或者,驱动件为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卷绕轴,电机正转,卷绕轴向第一方向旋转,柔性布收卷;电机反转,卷绕轴向第二方向旋转,柔性布放卷。这种结构中,电机的动作可以独立控制,也可以由移动终端3的主板控制。而电机的电源可以是独立匹配的电源供电,也可以是移动终端3的电源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终中柔性布的材质为导电纤维布,而用于在柔性布上书写的笔可以用任何笔形的物品。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笔迹识别装置包括用于与移动终端3的主板连接的摄像头21;如图1至图3所示,摄像头21可活动地设置于移动终端3的顶部,以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处于第二工位时摄像头21的镜头能够面向柔性写字板组件1。

摄像头21实时捕捉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移动的轨迹图像,将该图像信息及时传输到移动终端3的主板,由移动终端3的主板识别录入。

摄像头21的可活动设置,是为了与方便摄像头21镜头的活动,此处的摄像头21既可以用作移动终端3摄像作业,也可以用于捕捉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的轨迹。当摄像头21用于捕捉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的轨迹图像时,如图3所示,摄像头21的镜头需要朝向移动终端3的屏幕31方向并突出于柔性写字板组件1的屏幕31,以方便镜头进行图像捕捉。当摄像头21用于移动终端3的摄像,镜头可以向前实现自拍,也可以向后实现正常角度拍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摄像头21铰接于移动终端3的顶部,摄像头21能够绕旋转以调节摄像头21的镜头与移动终端3的屏幕31表面之间的夹角。

此处,摄像头21自身可以设置有用于枢接移动终端3的连接轴,该连接轴平行于移动终端3顶部的边缘,摄像头21的镜头所在平面平行于该连接轴,当摄像头21绕连接轴旋转,摄像头21的镜头与移动终端3屏幕31表面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

当然,摄像头21也可以通过外部的铰接轴实现与移动终端3的铰接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笔迹识别装置还包括主控器22和存储模块23;其中,主控器22连接于摄像头21与移动终端3的主板之间;存储模块23与主控器22相连接,用于存储字体。

摄像头21捕捉到的图像信息即用户的字体,存储装置能够将用户个人的姿态依据主控器22的指令进行存储,方便后续调用。

主控器22用于对摄像头21捕捉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并转换为移动终端3的主板可以识别的文字传输到移动终端3的主板,实现信息录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笔迹识别装置还包括字体库模块24和匹配选择模块25;其中,字体库模块24与主控器22相连接,用于根据主控器22的指令建立字体库;匹配选择模块25连接于主控器22与字体库模块24之间,用于根据主控器22的指令选择调用字体库模块24中的字体。

在用户使用柔性写字板组件1初次书写某个字时,主控器22会对接收到的字体进行记忆存储到存储模块23,并根据用户的书写习惯存储字体后用字体库模块24建立字体库,随着积累,字体库模块24内存储的字体会逐渐丰富,方便用户后期调用。

在使用中,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字体库模块24的字体或者是选用移动终端3系统字体,此时,匹配选择模块25根据主控器22的指令选择是否调用字体库模块24中的字体录入到移动终端3的主板中,以在移动终端3的屏幕31中显示。

请参照图5,现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写字板的工作流程做以详细介绍。用户在需要使用该柔性写字板时,会先拿起移动终端,此时移动终端重力感应亮屏,用户解锁屏幕后进入文字编辑界面,选择调出柔性写字板组件1,柔性写字板组件1由第一工位转换为第二工位,并在第二工位锁定。此时,柔性写字板组件1铺设于移动终端3的屏幕31表面,用户用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进行书写,摄像头21捕捉笔在柔性写字板组件1上的移动轨迹,并将图片信息传送到主控器22存储到存储模块23,用户指令主控器22选择是否采用系统默认字体。当选择系统默认字体,主控器22直接将摄像头21采集的图片信息转换为系统字体并传输到移动终端3的主板,最终以系统默认的字体在屏幕31显示;当用户指令主控器22不选择系统默认字体,主控器22判别是否为初次书写,如果是初次书写,主控器22指令字体库模块24创建字体库并将存储模块23中的字体存储到字体库模块24中形成字体库,如果不是初次书写,主控器22指令匹配选择模块25匹配调用字体库模块24中的字体,主控器22将最终的字体输送到移动终端3的屏幕31显示。用户可以选择保存编辑的草稿,或者转存在默认格式,采用柔性写字板的流程结束,用户关闭柔性写字板,柔性写字板组件1由第二工位转换为第一工位。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3系统,包括移动终端3以及上述任一种柔性写字板;其中,柔性写字板组件1设置于移动终端3的底部,笔迹识别装置与移动终端3的主板相连接。该移动终端3系统将移动终端3与柔性写字板巧妙结合,能够取得上述柔性写字板所能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满足现代社会用户对手动书写需求的基础上还方便携带,不会对用户造成负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