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与降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69943发布日期:2019-04-20 05:4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与降噪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与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视频监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领域,成为公安机关辨识违法嫌疑人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白天光照良好的情况下,采集得到的视频图像可满足应用要求,而在傍晚或夜间采集的图像质量严重恶化,图像呈现大量暗区,且包含噪声,导致图像内容模糊不清,细节丢失;在夜晚人工光源下,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又会出现高光区,使图像整体亮度不均匀,这些问题都给夜间视频图像的人脸辨识带来巨大挑战,因此研究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与降噪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图形增强与降噪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直方图的增强与降噪方法、基于同态滤波的增强与降噪方法和基于retinex理论的增强与降噪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基于直方图的增强算法没有考虑图像的频率及细节信息,容易出现过增强,增强后会减弱图像的层次感;基于同态滤波的增强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假设光照均匀,对高光区和暗区图像增强效果很差;基于retinex理论的增强方法基于照明-反射模型,这类算法在图像边缘区存在光晕问题,且照射分量难以估计,使图像增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与降噪方法,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与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读取图像到计算机;

傍晚或夜晚,在人工光源情况下,使用连接摄像头的计算机连续采集人脸视频并存储在计算机内,从存储的视频中抽取一帧夜间人脸图像,存储为bmp格式,记为i(x,y);

步骤2:图像空间转换;

对于待处理图像i(x,y),将其从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在转换后的hsv空间中,记色调分量为h(x,y)、饱和度分量为s(x,y)、亮度分量为v(x,y);

步骤3:对亮度分量v(x,y)进行bemd分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初始化分解层数n=5;令e(x,y)=v(x,y);k=0;i=1;

步骤3.2:令k=k+1;e(x,y)为二维信号,其包络曲面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记为e+(x,y)和e-(x,y),将二者的均值作为e(x,y)的包络均值,即:

步骤3.3:使用e(x,y)减去包络均值,得到:

步骤3.4:判断是否为imf分量,定义imf分量的判定特征指数sd为:

imf分量的判定特征指数sd<0.25;

如果k=1或者sd≥0.25,则不符合imf分量的定义,需重复上述过程,此时令然后转步骤3.2;

否则,符合imf的定义,转步骤3.5;

步骤3.5:计算图像分量v(x,y)的第i阶imf分量,即:

步骤3.6:将imfi(x,y)从图像e(x,y)中分离,得到余项r(x,y),即:

r(x,y)=e(x,y)-imfi(x,y)(5);

步骤3.7:如果i≤n,则将余项r(x,y)作为新信号,即令e(x,y)=r(x,y),重复步骤3.2至步骤3.7,直至i>n,然后转步骤3.8;

步骤3.8:将亮度分量v(x,y)进行分解,得到:

此时亮度分量v(x,y)分解得到5个imf和一个余项r(x,y),即6个频带;对分解得到的6个频带转步骤4处理:

步骤4:对分解得到的低频imf分量和余项r(x,y)进行消噪滤波,去除照射分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定义滤波器,如公式(7)所示:

式中,g(x,y)为滤波器输出结果,表示输出(x,y)位置的像素值g依赖于邻域内像素值f的加权组合,(k,l)表示像素(x,y)的邻域像素位置;权重系数w(x,y,k,l)等于空间域核d(x,y,k,l)和值域核r(x,y,k,l)的乘积,即:

w(x,y,k,l)=d(x,y,k,l)·r(x,y,k,l)(8);

其中,

则有:

式中,σd为空间域方差,σr为值域方差;

步骤4.2:利用公式(7)定义的滤波器分别对低频imf分量imf4(x,y)、imf5(x,y)和余项r(x,y)进行滤波处理,消除噪声成分,滤波后的结果记为:imf4′(x,y),imf5′(x,y),r′(x,y);

步骤5:对分解得到的高频imf分量imf1(x,y),imf2(x,y),imf3(x,y)分别进行边缘、纹理细节信息自适应增强与降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分别对高频imf分量imf1(x,y),imf2(x,y),imf3(x,y)进行小波分析;

步骤5.2:利用式(12)对小波系数进行自适应调节:

f(w)=a[sigm(c(w-b))-sigm(-c(w+b))](12);

其中,

式(12)、(13)中,w为小波系数,f(w)为增强后的小波系数,b和c为控制增强幅度的参数;

步骤5.3:重构增强后的小波系数,得到边缘、纹理细节信息自适应增强后的高频子带imf1′(x,y),imf2′(x,y),imf3′(x,y);

步骤6:重构经步骤4、5处理后的imf分量,得到新的图像分量v′(x,y);

按照式(14)重构经过步骤4、步骤5处理后的低、高频子带,得到去除照射分量和边缘细节信息增强的图像分量,记为v′(x,y):

步骤7:对新的图像分量v′(x,y)进行对比度自适应增强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计算图像分量v′(x,y)的灰度统计直方图:

式中,sk为图像分量v′(x,y)的第k级灰度值,nk是灰度值sk的像素个数,n是像素总数,l是图像的灰度级总数;

步骤7.2:计算图像分量v′(x,y)的灰度累积概率密度p′(sk):

步骤7.3:建立灰度值映射,即:

sk′=μ×(l-1)×p′(sk),k=0,1,2,...,l-1(17);

式中,μ为灰度映射系数;

步骤7.4:将图像分量v′(x,y)中的灰度值sk变换成s′k,得到对比度增强后的图像分量v″(x,y);

步骤8:对分量h(x,y),s(x,y)分别进行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处理,得到降噪后的分量h′(x,y)、s′(x,y);

步骤9:将对比度增强后的图像分量v″(x,y)与降噪后的分量h′(x,y)、s′(x,y)重构,得到去噪与增强后的图像,即:

i′(x,y)=h′(x,y)+s′(x,y)+v″(x,y)(18);

将经过处理的图像i′(x,y)从hsv空间转换到rgb空间;

至此,完成了夜间人脸视频图像的增强处理。

优选地,在步骤4.1中,取σd∈[3,5],σr∈[0.05,0.15]。

优选地,在步骤5.2中,取b=0.4,c=50。

优选地,在步骤7.3中,取μ∈[0.85,0.95]。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根据夜间人脸视频图像的特点,首先将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设计bemd分解算法将图像v分量的高、低频分量进行有效分离,对低频分量设计专用滤波器滤除噪声并去除照射分量,对高频分量设计算法增强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根据直方图分布特点设计算法对v分量进行对比度自适应增强,实现夜间人脸图像对比度的自适应增强;本方法在有效增强图像对比度的同时可锐化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有效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且能够去除夜间人脸图像增强中的光晕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像素(x,y)与邻域像素(k,l)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夜间人脸图像转换到hsv空间的结果示意图;

图3(a)为夜间人脸图像;图3(b)为图像(a)的h分量示意图;图3(c)为图像(a)的s分量示意图;图3(d)为图像3(a)的v分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像v分量经过bemd分解后生成的imf示意图;

图4(a)为imf1(x,y)的示意图;图4(b)为imf2(x,y)的示意图;图4(c)为imf3(x,y)的示意图;图4(d)为imf4(x,y)的示意图;图4(e)为imf5(x,y)的示意图;图4(f)为余项r(x,y)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经过降噪与增强处理后的imf示意图;

图5(a)为处理后的imf1(x,y)的示意图;图5(b)为处理后的imf2(x,y)的示意图;图5(c)为处理后的imf3(x,y)的示意图;图5(d)为处理后的imf4(x,y)的示意图;图5(e)为处理后的imf5(x,y)的示意图;图5(f)为处理后的余项r(x,y)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经过降噪与增强处理后的h、s、v分量及h、s、v分量的合成结果示意图;

图6(a)为降噪后的h分量;图6(b)为降噪后的s分量;图6(c)为降噪后的v分量;图6(d)为合成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夜间人脸视频图像增强与降噪方法,其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读取图像到计算机;

傍晚或夜晚,在人工光源情况下,使用连接摄像头的计算机连续采集人脸视频并存储在计算机内,从存储的视频中抽取一帧夜间人脸图像,存储为bmp格式,记为i(x,y);该图像包含有大量噪声且人脸细节信息较为模糊,且图像内容较暗,如图3(a)所示;

步骤2:图像空间转换;

对于待处理图像i(x,y),将其从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在转换后的hsv空间中,记色调分量为h(x,y)、饱和度分量为s(x,y)、亮度分量为v(x,y),如图3(b)、(c)、(d)所示;

步骤3:对亮度分量v(x,y)进行bemd分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初始化分解层数n=5;令e(x,y)=v(x,y);k=0;i=1;

步骤3.2:令k=k+1;e(x,y)为二维信号,其包络曲面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记为e+(x,y)和e-(x,y),将二者的均值作为e(x,y)的包络均值,即:

步骤3.3:使用e(x,y)减去包络均值,得到:

步骤3.4:判断是否为imf分量,定义imf分量的判定特征指数sd为:

imf分量的判定特征指数sd<0.25;

如果k=1或者sd≥0.25,则不符合imf分量的定义,需重复上述过程,此时令然后转步骤3.2;

否则,符合imf的定义,转步骤3.5;

步骤3.5:计算图像分量v(x,y)的第i阶imf分量,即:

步骤3.6:将imfi(x,y)从图像e(x,y)中分离,得到余项r(x,y),即:

r(x,y)=e(x,y)-imfi(x,y)(5);

步骤3.7:如果i≤n,则将余项r(x,y)作为新信号,即令e(x,y)=r(x,y),重复步骤3.2至步骤3.7,直至i>n,然后转步骤3.8;

步骤3.8:将亮度分量v(x,y)进行分解,得到:

此时亮度分量v(x,y)分解得到5个imf和一个余项r(x,y),即6个频带,如图4所示;对分解得到的6个频带转步骤4处理:

步骤4:对图4(d),(e),(f)中的低频imf分量和余项r(x,y)进行滤波,去除照射分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定义滤波器,如公式(7)所示:

式中,g(x,y)为滤波器输出结果,表示输出(x,y)位置的像素值g依赖于邻域内像素值f的加权组合,(k,l)表示像素(x,y)的邻域像素位置;权重系数w(x,y,k,l)等于空间域核d(x,y,k,l)和值域核r(x,y,k,l)的乘积,即:

w(x,y,k,l)=d(x,y,k,l)·r(x,y,k,l)(8);

其中,

则有:

式中,σd为空间域方差,σr为值域方差;特别地,取σd∈[3,5],σr∈[0.05,0.15]。

步骤4.2:利用公式(7)定义的滤波器分别对低频imf分量imf4(x,y)、imf5(x,y)和余项r(x,y)进行滤波处理,消除噪声成分,滤波后的结果记为:imf4′(x,y),imf5′(x,y),r′(x,y);如图5(d),(e),(f)所示;

步骤5:对图4(a),(b),(c)中的高频imf分量imf1(x,y),imf2(x,y),imf3(x,y)分别进行边缘、纹理细节信息自适应增强与降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分别对高频imf分量imf1(x,y),imf2(x,y),imf3(x,y)执行小波分析;

步骤5.2:利用式(12)对小波系数进行自适应调节,

f(w)=a[sigm(c(w-b))-sigm(-c(w+b))](12);

其中,

式(12)、(13)中,w为小波系数,f(w)为增强后的小波系数,b和c为控制增强幅度的参数;特别地,取b=0.4,c=50。

步骤5.3:重构增强后的小波系数,得到边缘、纹理细节信息自适应增强后的高频子带imf1′(x,y),imf2′(x,y),imf3′(x,y);如图5(a),(b),(c)所示;

步骤6:重构分量v′(x,y);

按照式(14)重构图5中所有经过处理的imf分量和余项,得到去除照射分量和边缘细节信息增强的图像分量,记为v′(x,y):

步骤7:对图像分量v′(x,y)进行对比度自适应增强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计算图像分量v′(x,y)的灰度统计直方图:

式中,sk为图像分量v′(x,y)的第k级灰度值,nk是灰度值sk的像素个数,n是像素总数,l是图像的灰度级总数;

步骤7.2:计算图像分量v′(x,y)的灰度累积概率密度p′(sk):

步骤7.3:建立灰度值映射,即:

sk′=μ×(l-1)×p′(sk),k=0,1,2,...,l-1(17);

式中,μ为灰度映射系数,特别地,取μ∈[0.85,0.95];

步骤7.4:将图像分量v′(x,y)中的灰度值sk变换成s′k,得到对比度增强后的图像分量v″(x,y);如图6(c)所示;

步骤8:对分量h(x,y),s(x,y)分别进行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处理,得到降噪后的分量h′(x,y)、s′(x,y);如图6(a)、(b)所示;

步骤9:将对比度增强后的图像分量v″(x,y)与降噪后的分量h′(x,y)、s′(x,y)重构,即将图6中(a)、(b)、(c)三图重构,得到去噪与增强后的图像,如图6(d)所示,即:

i′(x,y)=h′(x,y)+s′(x,y)+v″(x,y)(18);

将经过处理的图像i′(x,y)从hsv空间转换到rgb空间;

至此,完成了夜间人脸视频图像的增强处理。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