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3407发布日期:2019-04-17 05:0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其操作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现有的数控机床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设计,数控机床系统常常因为非授权人员的不正当使用,致使机床关键加工程序、控制参数丢失以及机床的损坏,数控机床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管理和维护。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提升现有数控机床的操作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其中,包括:身份识别装置、操作面板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和操作面板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数据库内预先储存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比对以及加载相应的控制权限;

所述操作面板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权限生成相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的数控机床系统,其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当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控制装置数据库内预先储存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比对不一致时进行报警。

所述的数控机床系统,其中,还包括: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加工装置用于接收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工件进行加工。

所述的数控机床系统,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装置、rfid身份识别装置、二维码识别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

一种数控机床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数控机床系统的身份识别装置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将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控制装置数据库内预先储存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比对;

当比对通过时,根据比对一致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加载相应的控制权限;

操作面板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权限加载生成的操作界面。

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操作面板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权限生成相应的操作界面具体包括:

操作面板装置对操作界面上与所述控制权限无关的操作模块进行隐藏;

操作面板装置对操作界面上的操作模块进行重新布局。

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数控机床系统的身份识别装置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之前包括:

预先在控制装置的数据库内储存有被允许操作数控机床系统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配置与其对应的控制权限;

将所述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权限进行绑定,并记录在控制装置的数据库内。

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根据所述授权操作人员身份信息配置与其对应的控制权限具体包括:

获取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中的职务信息;

根据所述职务信息配置相应的控制权限。

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操作面板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权限生成相应的操作界面之后还包括:

操作面板装置接收用户在操作界面输入的加工参数,生成相应的加工路径信息,并将所述加工路径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加工路径信息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加工装置对工件进行加工。

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控制装置将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控制装置数据库内预先储存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比对之后还包括:

当比对未通过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数控机床系统包括:身份识别装置、操作面板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在数控机床系统上设置的身份识别装置来辨识操作人员的身份,并且根据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获取相应的控制权限加载相应的操作界面,实现了数控机床系统操作人员的分权限管理,极大的提升了现有数控机床系统的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数控机床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包括:身份识别装置10、操作面板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30,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和操作面板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数据库内预先储存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比对以及加载相应的控制权限;

所述操作面板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权限生成相应的操作界面。

本发明的数控机床系统,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装置、rfid身份识别装置、二维码识别装置以及人脸识别装置。身份识别装置能够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比如采集指纹、扫描二维码等,获得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控制装置为数控机床内设置的控制器和储存器,储存器内储存有用于各装置的驱动以及控制指令,同时还存储有被允许操作数控机床系统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有姓名信息、工号信息、职务信息、人脸信息、指纹信息等,加工装置有电主轴和刀具组成,操作面板装置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有操作界面,操作界面由不同的操作模块组成,操作模块能够进行隐藏和位置调整,操作界面上可以输入加工参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数控机床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40,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当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控制装置数据库内预先储存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比对不一致时进行报警。其中,报警装置包括有蜂鸣器以及报警指示灯,优选的也可以采用音箱语音进行报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数控机床系统还包括:加工装置50,所述加工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加工装置用于接收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中,加工装置可以为现有任意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内的电主轴系统,电主轴系统上设置有多个刀具,能够用于工件的加工。

此外,参见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0、数控机床系统的身份识别装置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

s200、控制装置将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控制装置数据库内预先储存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进行比对;

s300、当比对通过时,根据比对一致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加载相应的控制权限;

s400、操作面板装置根据所述控制权限生成相应的操作界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权限包括设定加工参数的权限、更改系统参数的权限、管理数控机床系统后台的检修和维护的权限以及添加和删除操作人员的权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

s410、操作面板装置对操作界面上与所述控制权限无关的操作模块进行隐藏;

s420、操作面板装置对操作界面上的操作模块进行重新布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100之前包括:

s10、预先在控制装置的数据库内储存有被允许操作数控机床系统的授权操作人员身份信息;

s20、根据所述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配置与其对应的控制权限;

s30、将所述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控制权限进行绑定,并记录在控制装置的数据库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

s21、获取授权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中的职务信息;

s22、根据所述职务信息配置相应的控制权限。

比如,数控机床的维护者,则分配有管理数控机床系统后台的检修和维护的权限,普通的操作员工,则分配有设定加工参数的权限,数控机床的管理者,则分配有添加和删除操作人员的权限以及更改系统参数的权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

s500、操作面板装置接收用户在操作界面输入的加工参数,生成相应的加工路径信息,并将所述加工路径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

s600、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加工路径信息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加工装置对工件进行加工。

所述加工路径信息包括工件的加工顺序、刀具信息以及刀具的移动路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200之后还包括:

当比对未通过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数控机床系统包括:身份识别装置、操作面板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在数控机床系统上设置的身份识别装置来辨识操作人员的身份,并且根据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信息获取相应的控制权限加载相应的操作界面,实现了数控机床系统操作人员的分权限管理,极大的提升了现有数控机床系统的操作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