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养殖信息监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92617发布日期:2019-03-13 23: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养殖信息监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养殖监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养殖信息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家禽是食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家禽养殖市场前景稳定而广阔,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很多养殖户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通过喂养带有激素的饲料或者药品来对家禽进行催肥,人类如果食用了这样的家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虽然,我国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完善,但是激素检测还没有明确标准,而且很多不法商家存在偷检漏检,弄虚作假的行为,导致家禽肉制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而如何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率,降低工作强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家禽肉制品的质量、提高对家禽养殖、物流监管是目前养殖户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养殖信息监管方法,能对养殖、屠宰、收运进行全程监控和溯源,做到从养殖到市场全程监控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养殖信息监管方法,针对全县构建全县养殖行业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现场调查全县养殖场及屠宰场设施基本信息,排查养殖行业领域日常生产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防控重点,梳理整合养殖设施专题数据资源,形成一个养殖设施数据中心,为养殖行业在线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利用智能传输终端,将全县养殖行业地理信息数据库所采集到各方面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县级监测服务平台,对生产环境和管理进行数字化监督;对于收运车辆,用于病死禽兽的收运,将各区域病死禽兽运送至最近的收集站,各收运车辆上均安装带4g通讯模块的gps车载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以记录、传输收运轨迹及车内视频图像,通过互联网数据上传到县级监测服务平台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全县养殖行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养殖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屠宰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内容,涉及全县养殖场、屠宰场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外业测绘、内业建库和服务发布。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包括;养殖企业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全县养殖经营企业空间位置,调查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企业法人、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企业简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所属乡镇、下属场站,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养殖场责任范围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养殖场用地边界划定的责任范围,并逐个以责任范围图形为载体,承载使用单位、四至范围、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建筑密度的信息要素;养殖场内摄像头地理信息数据:调查养殖场内摄像头空间位置、监控范围信息;养殖场内传感器监控点位:将养殖场平面图矢量化并标记场内传感器监测点位,传感器上下游监测关系,按照统一标准,对传感器做唯一编码,测量传感器空间位置,调研传感器品牌、型号、生产厂商、出厂日期、所在场站、监测设备目录、两级预警阈值、所在位置描述、功能描述,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屠宰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包括;屠宰企业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全县屠宰经营企业空间位置,调查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企业法人、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企业简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所属乡镇、下属场站,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屠宰场责任范围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屠宰场用地边界划定的责任范围,并逐个以责任范围图形为载体,承载使用单位、四至范围、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建筑密度的信息要素;屠宰场内摄像头地理信息数据:调查屠宰场内摄像头空间位置、监控范围信息;屠宰场内传感器监控点位:将屠宰场平面图矢量化并标记场内传感器监测点位,传感器上下游监测关系,按照统一标准,对传感器做唯一编码,测量传感器空间位置,调研传感器品牌、型号、生产厂商、出厂日期、所在场站、监测设备目录、两级预警阈值、所在位置描述、功能描述,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传输终端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报警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实时监控模块、统计报表模块、任务调度模块和系统配置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完成对全县养殖经营企业传感设备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目录梳理、数据建库、实时接入、汇总整合的工作,具有数据实时显示、统计分析和报警督查;报警模块:对养殖设施温度、空气质量各项监测指标设置企业报警阈值和行业报警阈值,当监测数据突破报警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并记录相关报警信息;设备管理模块:对养殖经营企业各传感监测设备及相关参数进行管理,方便后期对传感监测设备的修改维护;实时监控模块:对养殖经营企业监测系统或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掉线或数据上报异常进行报警提醒;统计报表模块:可根据实际监测要求,形成按行政区域、设备类型、企业类型、时间阶段、报警信息的方式进行报表统计;

任务调度模块:能够提供高、中、底不同优化等级的,可打断、不可打断类型的任务调度,帮助提升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转;系统配置模块:能够对系统运行情况、监测日志、环境参数的信息进行查看、配置、系统运行数据备份。

进一步地,所述县级监测服务平台包括视频监控、信息填报、后台统计和数据集成可视化;视频监控:基于b/s模式构建的视频业务系统的应用功能统一化的展示聚合界面的集合,能够实现应用功能的动态扩展和部署,还能实现实时预览、录像视频回放;信息填报:基于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进行信息填报,包括病害猪及其他产品确认和无害化处理记录表、生猪宰前检验记录表、生猪进场验收记录表、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保养记录表、收运车辆辆消毒记录表、生猪屠宰和宰后检验记录表、待宰生猪“瘦肉精”检测记录表、生猪出场验收记录表,实现记录表的填报、查询、任务提醒、通知公告、专家服务、技术推广的操作;

后台统计:基于县级管理部门的管理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实现图表统计及结果导出、打印功能;数据集成可视化:包含地图基本功能、查询分析功能、大屏展示功能、对外共享交换功能、平台管理功能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收运车辆采用密闭式专用收运车,运输过程中不能出现滴漏、撒落及异味泄露,病死动物的收运采用提桶装料方式和顶部进料方式,所述收运车侧面装有液压系统控制的标准桶提升装置,病死动物物料由提升装置投放到装载容器罐体,提升装置与240l标准垃圾桶配套使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殖监测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域养殖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引擎和基础支撑,实现区域内养殖行业信息资源目录的梳理和统一管理及服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的服务,充分利用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3s等信息化技术有效整合各级养殖资源,以顶层设计方式建成“一个标准一个中心n个应用”,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形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养殖大数据中心。构建互联共享的“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最终实现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政府决策监管和社会公众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养殖信息监管方法,针对全县构建全县养殖行业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现场调查全县养殖场及屠宰场设施基本信息,排查养殖行业领域日常生产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防控重点,梳理整合养殖设施专题数据资源,形成一个养殖设施数据中心,为养殖行业在线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利用智能传输终端,将全县养殖行业地理信息数据库所采集到各方面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县级监测服务平台,对生产环境和管理进行数字化监督;对于收运车辆,用于病死禽兽的收运,将各区域病死禽兽运送至最近的收集站,各收运车辆上均安装带4g通讯模块的gps车载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以记录、传输收运轨迹及车内视频图像,通过互联网数据上传到县级监测服务平台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全县养殖行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养殖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屠宰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内容,涉及全县养殖场、屠宰场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外业测绘、内业建库和服务发布。

养殖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包括:(1)养殖企业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全县养殖经营企业空间位置,调查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企业法人、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企业简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所属乡镇、下属场站等,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2)养殖场责任范围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养殖场用地边界划定的责任范围,并逐个以责任范围图形为载体,承载使用单位、四至范围、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建筑密度的信息要素;(3)养殖场内摄像头地理信息数据:调查养殖场内摄像头空间位置、监控范围信息等;(4)养殖场内传感器监控点位:将养殖场平面图矢量化并标记场内传感器监测点位,传感器上下游监测关系,按照统一标准,对传感器做唯一编码,测量传感器空间位置,调研传感器品牌、型号、生产厂商、出厂日期、所在场站、监测设备目录、两级预警阈值、所在位置描述、功能描述等,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

屠宰场内部数据调查与建库包括;(1)屠宰企业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全县屠宰经营企业空间位置,调查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企业法人、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企业简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所属乡镇、下属场站等,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2)屠宰场责任范围地理信息数据:测量屠宰场用地边界划定的责任范围,并逐个以责任范围图形为载体,承载使用单位、四至范围、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建筑密度等信息要素;(3)屠宰场内摄像头地理信息数据:调查屠宰场内摄像头空间位置、监控范围信息等;(4)屠宰场内传感器监控点位:将屠宰场平面图矢量化并标记场内传感器监测点位,传感器上下游监测关系,按照统一标准,对传感器做唯一编码,测量传感器空间位置,调研传感器品牌、型号、生产厂商、出厂日期、所在场站、监测设备目录、两级预警阈值、所在位置描述、功能描述等,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质检、数据入库、建立索引、配置符号、切片、发布地图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传输终端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报警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实时监控模块、统计报表模块、任务调度模块和系统配置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完成对全县养殖经营企业传感设备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目录梳理、数据建库、实时接入、汇总整合的工作,具有数据实时显示、统计分析和报警督查;报警模块:对养殖设施温度、空气质量各项监测指标设置企业报警阈值和行业报警阈值,当监测数据突破报警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并记录相关报警信息;设备管理模块:对养殖经营企业各传感监测设备及相关参数进行管理,方便后期对传感监测设备的修改维护;实时监控模块:对养殖经营企业监测系统或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掉线或数据上报异常进行报警提醒;统计报表模块:可根据实际监测要求,形成按行政区域、设备类型、企业类型、时间阶段、报警信息等方式进行报表统计;

任务调度模块:能够提供高、中、底不同优化等级的,可打断、不可打断类型的任务调度,帮助提升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转;系统配置模块:能够对系统运行情况、监测日志、环境参数等信息进行查看、配置、系统运行数据备份等。

进一步地,所述县级监测服务平台包括视频监控、信息填报、后台统计和数据集成可视化;视频监控:基于b/s模式构建的视频业务系统的应用功能统一化的展示聚合界面的集合,能够实现应用功能的动态扩展和部署,还能实现实时预览、录像视频回放,gis服务地图对接模块支持多种电子地图,如百度、谷歌地图,支持多种设备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展现,可以查看设备的属性信息,打开实时视频,在地图上显示报警提示等;信息填报:基于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进行信息填报,包括病害猪及其他产品确认和无害化处理记录表、生猪宰前检验记录表、生猪进场验收记录表、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保养记录表、收运车辆辆消毒记录表、生猪屠宰和宰后检验记录表、待宰生猪“瘦肉精”检测记录表、生猪出场验收记录表,实现记录表的填报、查询、任务提醒、通知公告、专家服务、技术推广的操作;后台统计:基于县级管理部门的管理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如八大类报表、养殖信息、收运信息等,实现图表统计及结果导出、打印等功能;数据集成可视化:包含地图基本功能、查询分析功能、大屏展示功能、对外共享交换功能、平台管理功能等应用;地图基本功能:包括图层控制、书签视图、视图控制等功能;查询分析功能:包括选择查看、定位查询、地图导出、距离量算、面积量算、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大屏展示功能,包括:(1)大屏监控:实现养殖行业的可视化大屏展示,从全域一张图上展示全县养殖经营企业以及场站设施的空间分布,实时展示企业各项指标和在线监测情况;(2)大屏关联展示:能够实现养殖设施与空间位置、场站与养殖设施、监测数据与场站的层层关联;(3)大屏指挥:在一张图上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决策服务,整合县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加工和无害化处理等业务系统,实现畜牧业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了解灾害或疫情发生情况和影响范围,实现灾变预警和应急处置;(4)对外共享交换:数据集成可视化子系统能够对外提供相关数据资源;(5)平台管理功能:包括统一用户认证、统一组织机构管理、统一权限授权、统一日志管理、统一时间管理等功能。

进一步地,由取得许可的会昌县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厂组建收运车队进行病死禽畜的收运,收运车辆采用密闭式专用收运车,运输过程中不能出现滴漏、撒落及异味泄露。

病死动物的收运采用提桶装料方式和顶部进料方式。

收运车侧面装有液压系统控制的标准桶提升装置,病死动物物料由提升装置投放到装载容器罐体,提升装置与240l标准垃圾桶配套使用。

为了规范病死禽畜的接收流程和防止疫病传播,制定以下规则:(1)收集站与养殖户办理货物接收时,必须现场填写《会昌县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证明》,养殖户确认信息无误后,签字确认;(2)货物接收时,收集站为养殖户开出三联收据,一联交由养殖户保管,其余两联联收运人员留存;(3)货物接收时,严禁直接接触病死动物尸体,如需接触,必须佩带安全手套,并做好消毒工作;(4)收集站在办理完成货物接收后,做好站内登记记录工作,并将每日记录结果发送至处理厂;(5)货物交接完成,收集站用便携式喷雾消毒器对收运车辆辆及交接场地消毒,要做到均匀消毒,无遗留死角。

为了规范病死禽畜的转运流程和防止疫病传播,制定以下规则:(1)收集站与收运车辆主交接时,需清点交接货物数量,收取对应的《会昌县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证明》。

(2)确认数量无误后,收运车辆主在收据上签字确认,收集站将收据中的一联交接给收运车辆,自留一联,以备日后对账。

(3)货物接收时,严禁直接接触病死动物尸体,如需接触,必须佩带安全手套,并做好消毒工作。

(4)收运人员在办理完成货物交接后,收集站人员登记记录,并反馈信息至处理厂。

(5)所有货物交接完成,收集站使用便携式喷雾消毒器将交接场地均匀消毒,务必不留死角。

为了规范病死禽畜的入厂流程和防止疫病传播,制定以下规则:(1)收运车辆入厂必须通过防疫区大门及消毒间进入厂区,平板车出厂也必须通过防疫区大门及消毒间,并在消毒间消毒后才可出厂。

(2)前处理车间工作人员负责对入厂的病死禽畜核对数量,大小,并签收收据及《会昌县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证明》留档。

(3)货物接收时,严禁直接接触病死动物尸体,如需接触,必须佩带安全手套,并做好消毒工作。

(4)收运车辆收运人员在办理完成货物交接后,前处理人员签字确认货物交接完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