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内部循环节能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441发布日期:2018-12-07 22:1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内部循环节能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计算机内部循环节能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脑主板和电路板散热性的好坏是影响电脑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电脑散热器多是利用热传导、热辐射和空气流动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常见的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和风扇,通过压固和铆接等方式,将散热片与主板直接接触,然后利用风扇转动引起的空气流动来将电脑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发散出去,风扇功率较小时不能将内部热量散发出去,风扇功率较大时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计算机内部循环节能散热器,采用散热装置的设计通过离心风机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外壳内部,空气经水冷系统降温打入机箱底部进行散热降温,离心风机高功率工作时噪音小,解决了普通风扇在较大功率工作时噪音较大的问题;分风箱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冷风打散,实现均匀布风的作用,冷却散热效果更好;隔风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冷风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向上运动散发到外部影响散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箱、散热装置和分风箱;散热装置螺丝固定设置在机箱内部底端;分风箱固定设置在散热装置两侧;机箱两侧中部下方均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和散热装置的进风处相对应;散热装置包括水箱、外壳和水管;水箱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中间位置;水箱底部固定设置有水泵;外壳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冷却器;冷却器、水泵和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外壳两侧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两侧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处在外壳内部安装有蜗壳;蜗壳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离心风扇。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装置顶部固定设置有隔风板;隔风板两侧向下弯曲;弯曲角度为30度。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分风箱包括外框、第一分风板和第二分风板;第一分风板固定焊接在外框内部左侧;第二分风板固定焊接在外框内部右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分风板和第二分风板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分风板和第二分风板两侧均向外部弯曲;弯曲角度为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散热装置的设计通过离心风机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外壳内部,空气经水冷系统降温打入机箱底部进行散热降温,离心风机高功率工作时噪音小,解决了普通风扇在较大功率工作时噪音较大的问题;2、分风箱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冷风打散,实现均匀布风的作用,冷却散热效果更好;3、隔风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冷风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向上运动散发到外部影响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计算机内部循环节能散热器的总装配等轴侧视图。

图2为计算机内部循环节能散热器的散热装置结构图。

图3为计算机内部循环节能散热器的分风箱焊接结构图。

图中:1、机箱;101、通风口;2、散热装置;201、水箱;202、外壳;203、水泵;204、冷却器;205、水管;206、排风口;207、进风口;208、蜗壳;209、离心风扇;210、隔风板;3、分风箱;301、外框;302、第一分风板;303、第二分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所示,包括机箱1、散热装置2和分风箱3;散热装置2螺丝固定设置在机箱1内部底端;分风箱3固定设置在散热装置2两侧;机箱1两侧中部下方均设置有通风口101;通风口101和散热装置2的进风处相对应;散热装置2包括水箱201、外壳202和水管205;水箱201固定设置在外壳202内部中间位置;水箱201底部固定设置有水泵203;外壳202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冷却器204;冷却器204、水泵203和水箱201之间通过水管205连接;外壳202两侧设置有排风口206;排风口206两侧设置有进风口207;进风口207处在外壳202内部安装有蜗壳208;蜗壳208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离心风扇209;散热装置2顶部固定设置有隔风板210;隔风板210两侧向下弯曲;弯曲角度为30度;分风箱3包括外框301、第一分风板302和第二分风板303;第一分风板302固定焊接在外框301内部左侧;第二分风板303固定焊接在外框301内部右侧;第一分风板302和第二分风板303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分风板302和第二分风板303两侧均向外部弯曲;弯曲角度为45度。

使用时,步骤一,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装置2工作时,离心风机的电机启动带动离心风扇209转动,离心风扇209在转动的过程中将蜗壳208内部的空气甩到蜗壳208内部外侧,空气在向外侧运动的过程中,蜗壳208中部的气压减小,蜗壳208外侧的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被吸入蜗壳208内,最终经过蜗壳208的出风口打入外壳内部,蜗壳208的出风口竖直向下,可以防止风经离心风机后直接从外壳202的排风口206排出,水泵203工作将水箱201内的水抽出通过水管205打入两侧的冷却器204,冷却器204将外壳202内部降温,外部空气进入外壳202内部时遇冷降温排出。

步骤二,如图1-3所示,冷空气排出后,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向上运动,经机箱1的出口排出,冷却效果不太好;隔风板210两侧向下弯曲;弯曲角度为30度,可以将排出冷空气向下部导流到机箱1内部底端两侧,使散热效果更好;经外壳202两侧排风口排出的冷风进入分风箱3,因第一分风板302和第二分风板303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分风板302和第二分风板303两侧均向外部弯曲;弯曲角度为45度,所以冷风首先经过第二分风板303,因弯曲角度为45度,冷风向第二分风板303两侧运动实现初步分离,然后冷风进入第一分风板302,同理经过第一分风板302作用实现二次分离,最终实现排出的冷风更加均匀,散热冷却效果更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