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403发布日期:2018-09-11 22:2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务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



背景技术:

服务器是指在局域网中,一种运行管理软件以控制对网络或网络资源(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进行访问的计算机,并能够为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资源使其犹如工作站那样地进行操作。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有1U(1U=1.75英寸=4.45CM)、2U、4U等规格。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常见的一种1U服务器,这种服务器的背板11上设置多种接线端口31。在加工这种服务器的背板11时通常需要在服务器的背板11上开设预留孔,以安装接线端口31。当个别接线端口31出现损坏或者故障需要维修更换时,只能整体拆除服务器的背板11,增加了维修更换的难度和时间成本,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其具对接线端口的维修更换方便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凹陷形成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安装块;每一所述安装块上均设置有锁固装置和用于连接设备的接线端口;所述沉槽的底壁设置有与壳体内腔连通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块插入沉槽后,通过锁固装置即可将安装块固定。需要对接线端口进行维修更换时,解除锁固装置的固定作用,从沉槽内抽出安装块,即可对相应的接线端口进行维修更换,无需整体拆除服务器的背板或者外壳,整个过程简单、便捷。沉槽底壁上的通孔供接线端口与服务器内部主板之间连接的导线穿过,相应的导线可以预留一定长度,更利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装置包括多根沿安装块厚度方向设置的且一端伸出安装块的插杆,每根所述插杆上均固定设置有卡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供卡块移动的让位腔,所述沉槽的侧壁上开有供所述卡块卡入的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插杆使卡块卡入卡口内即可将安装块固定;需要拆除安装块时,转动插杆使卡块随插杆转动脱离卡口,移动至容置腔内,即可接触对安装块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伸出安装块的末端设置有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块可以方便地转动插杆,以使卡块卡入或者脱离卡口,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内设置有供插杆远离凸块的一端插入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弹力方向与插杆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凸块可以使卡块在容置腔内沿插杆轴向移动,进而与卡口对准,转动即可可入卡口。此时,容置腔内的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插杆具有向凸块方向移动趋势,使得卡块能始终与卡口卡紧,不会因插杆的自转而脱离卡口。同时,由于弹性件的存在,不施加外力时卡块始终位于让位腔内,安装安装块时,不妨碍安装块插入沉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呈圆柱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状的凸块更容易转动,便于安装或者拆除安装块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增摩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摩凸纹增加了凸块侧面的静摩擦系数,利于转动插杆时施力。

进一步地,同一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两根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插杆即可满足对安装块的固定需求,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沉槽的底壁设置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可以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可以增加安装块安装在沉槽内时的稳定性,不易出现松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接线端口设置在可拆卸的安装块上,需要对相应的接线端口进行维修更换时拆除相应的安装块即可,无需对服务器的背板或者壳体进行整体拆除,操作简单、便捷;

2、带有卡块的插杆与沉槽侧壁上的卡口配合,可以方便地对安装块进行安装或者拆除;

3、弹性件的设置使得卡块卡入卡口内后不易松动脱离,对安装块的安装更为稳固;同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插杆不会自转使得卡块始终位于让位腔内,将安装块插入沉槽内时,不会妨碍安装块的插入。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1U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的剖视图一;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的剖视图二;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壳体;11、背板;2、沉槽;21、卡口;22、垫片;23、通孔;3、安装块;31、接线端口;32、让位腔;33、容置腔;331、弹性件;4、插杆;41、卡块;42、凸块;421、增摩凸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便于维修更换接线端口的1U服务器,参照图2,其包括壳体1,壳体1的背板11上凹陷形成有沉槽2。沉槽2内可拆卸设置有安装块3,安装块3上设置有接线端口31。本实施例中只设置有一处沉槽2,根据设计需要也可以设置多处沉槽2及相应的安装块3.

参照图3和图4,沉槽2的底壁上开有供导向穿过的通孔23,通孔23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

参照图3和图4,安装块3上沿安装块3的厚度方向设置有两根可以转动的插杆4,插杆4分别位于安装块3长度方向的两端。

参照图5,插杆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扇形的卡块41,安装块3上相应位置开有供卡块41移动的让位腔32。让位腔32在安装块3的侧面上形成有开口。沉槽2的侧壁上开有供卡块41卡入的卡口21,让位腔32的宽度大于卡口21的宽度。安装块完全插入沉槽2时,卡口21和让位腔32靠近通孔23一侧的侧壁相齐平。让位腔32的沿插杆4长度方向的厚度至少为卡块41厚度的两倍。

参照图5,插杆4一端插入安装块3内,另一端伸出安装块3外。安装块3内设置有容置腔33,容置腔33内设置有弹性件331。插杆4插入安装块3内的一端延伸至容置腔33内,且端部与弹性件331固定连接。弹性件331具有将插杆4向背离通孔23的方向弹出的趋势。

参照图5,插杆4伸出安装块3的末端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2,凸块42的周缘设置有增摩凸纹421。如图6和图7所示,利用凸块42可以驱动插杆4带动卡块41转动,进而使卡块41卡入沉槽2侧壁上的卡口21,即可将安装块3固定。

参照图5,沉槽2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垫片22,安装块3插入沉槽2后,垫片22可以起到增加安装块3安装稳定性的作用,使得安装块3安装在沉槽2内后不会松动。

工作原理如下:

安装安装块3时,将安装块3对准沉槽2插入。推抵插杆4端部的凸块42,使插杆4位于容置腔33内的一端推抵压缩弹性件331,卡块41随之在让位腔32内移动至与卡口21对应处。此时,转动凸块42,即可使插杆4带动卡块41转动并卡入卡口21。在弹性件331的作用,插杆4具有向背离容置腔33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得卡块41能与卡口21抵紧,不会因插杆4自转而从卡口21内脱离。

需要更换接线端口31的类型或者对接线端口31进行维修时,反向转动凸块42,弹性件331恢复形变,卡块41脱离卡口21,对安装块3的固定作用即接触。此时可以方便地对接线端口31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无需整体拆除1U服务器的壳体1或者背板11,维修/更换方便、省时省力。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