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象限多点红外体感操作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2261发布日期:2018-09-28 19:57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象限多点红外体感操作器件,属人机交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继鼠标和多点触摸之后,体感交互被称之为“第三次人机交互革命的原点”。人机体感交互的出现是人与机器对话方式回归自然的重要转折,体现了人们对“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的不断追求。传统人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只局限于鼠标与键盘,正是由于这种传输方式的单一性阻碍了人机交互的进一步发展,人机交互中输入输出效率之间的差距变的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更高层次的人机交互理念对交互方式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众多科研人员开始对新的交互技术的多通道界面展开研究,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手势输入、语音识别及感觉反馈等方面。

工作原理: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 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相应信号。

热释电效应: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于热变化而产生的电极化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的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的体感操作器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象限多点红外体感操作器件,包括自带供电电源接口和启动开关的信号处理器,还包括若干并联的热释电器件,每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电源正极引脚和电源负极引脚通过外部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供电电源接口正负极电路连接,每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电源正极引脚和电源负极引脚之间还连接有陶瓷电容,每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串联的电阻及信号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跳线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处理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HC6800-EM3。

进一步地,所述热释电器件的工作电压为3-15V。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部电路为印刷电路或面包板。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跳线接口通过连接排线连接电阻及各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信号输出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有热释电器件,可灵敏的感应人体红外信号,可有效的将人体的手势信息传送到单片机中,与单片机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操作更加灵活,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四象限多点红外体感操作器件,包括自带供电电源接口和启动开关的信号处理器,所述的信号处理器为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HC6800-EM3 V2.2,还包括五个并联的热释电器件,具体数量可更具需要适当增减,所述热释电器件的工作电压为5V。

每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电源正极引脚和电源负极引脚通过外部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供电电源接口正负极(JPWR接口,电压为5V)电路连接,所述的外部电路为印刷电路或面包板。每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电源正极引脚和电源负极引脚之间还连接有10uF的陶瓷电容,每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串联的电阻及信号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跳线接口JP10接口,各电阻的电阻值为10K,为保证线路紧凑易维护,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跳线接口通过连接排线连接电阻及各个所述的热释电器件的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有电极、热释电器件,能灵敏的感应人体的动作,可有效的将人体的动作和信息反映到信号处理器中,与信号处理器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操作更加灵活,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