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付终端以及支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1919发布日期:2018-10-16 20:3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付终端以及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移动支付的定义,国内外移动支付相关组织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行业内比较认可的为移动支付论坛(MobilePaymentForum)的定义: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以及移动PC等。

利用这种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均可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很便利。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电商,掌中充值,掌中视频等属于远程支付。

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即为扫码支付,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扫码进行资金的转移。这种方式中,现有二维码支付扫描终端可以扫描手机或纸质二维码,并识别解码为支付方具体信息,再通过通讯设备、网络线路将支付方与收款方具体信息传输到支付服务平台,完成身份与金融账户核对,发生支付行为,或终止支付行为。

但是,在这种支付过程中,却缺乏了身份验证机制,所以会导致支付过程具有一定资金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付终端以及支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动支付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付终端,包括扫码器、人脸扫描器和中央控制器;

所述扫码器,用于获取用户的扫码信息;

所述人脸扫描器,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面部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人脸扫描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当前面部信息,并将该当前面部信息与预存面部信息做对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扫码器和人脸扫描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支付的过程,其中,扫码器可以扫描条形码,包括了二维码或一维码,而所述人脸扫描器可以相配合的在扫码器扫描条形码时,对当前支付用户的面部信息进行扫描,通过当前面部信息对支付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通过中央控制器将当前面部信息与预存面部信息做对比,判断当前支付用户的身份,以保证账户资金的安全,提高移动支付的资金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预存面部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预存面部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扫码器电连接,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扫码信息;和\或,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人脸扫描器电连接,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当前面部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无线模块;

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扫码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扫码信息并将所述扫码信息发送至预设验证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照明组件;

所述照明组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开关控制器;

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人脸扫描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人脸扫描器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发声装置;

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扫码器包括二维码扫描器或一维码扫描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支付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付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支付终端,该支付终端采用了扫码器和人脸扫描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支付的过程,其中,扫码器可以扫描条形码,包括了二维码或一维码,而所述人脸扫描器可以相配合的在扫码器扫描条形码时,对当前支付用户的面部信息进行扫描,通过当前面部信息对支付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通过中央控制器将当前面部信息与预存面部信息做对比,判断当前支付用户的身份,以保证账户资金的安全,提高移动支付的资金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一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二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三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四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五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六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七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八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扫码器;2-人脸扫描器;3-中央控制器;

4-存储器;5-无线模块;6-照明组件;

7-开关控制器;8-显示器;9-发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一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终端,包括扫码器1、人脸扫描器2和中央控制器3;

所述扫码器1,用于获取用户的扫码信息;

所述人脸扫描器2,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面部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器3与所述人脸扫描器2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当前面部信息,并将该当前面部信息与预存面部信息做对比。

本申请提供的这种支付终端采用了扫码器1和人脸扫描器2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支付的过程,其中,扫码器1可以扫描条形码,包括了二维码或一维码,而所述人脸扫描器2可以相配合的在扫码器1扫描条形码时,对当前支付用户的面部信息进行扫描,通过当前面部信息对支付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通过中央控制器3将当前面部信息与预存面部信息做对比,判断当前支付用户的身份,以保证账户资金的安全,提高移动支付的资金安全性。

所以,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所述支付终端的人脸扫描器2扫描当前支付用户的面部,获取当前用户的当前面部信息,在此同时,或者在此之后均可以利用扫码器1来扫描用户提供的支付码,这样的话,人脸扫描器2所获取的当前面部信息就可以用来验证支付用户的身份,例如,所述中央控制器3会获取所述当前面部信息,并与事先存储或获取到的预存面部信息作对比。

当当前面部信息与预存面部信息对比成功,即可以证明支付身份合格,也即验证通过,这样便可以进行后续的支付流程。通过这种身份验证与扫码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防止盗用支付码付款,造成资金盗刷的危险。

其中,所述支付码包括了二维码或者一维码等可以实现支付的支付码。

另外,所述预存面部信息可以以现有的方式预存好或者网络实时获取等方式获得。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二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存储器4;

所述存储器4,用于存储所述预存面部信息;

所述中央控制器3与所述存储器4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预存面部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存储器4来存储预存面部信息,另外,该存储器4也可以与网络连接,实时更新更多的预存面部信息,以保证能够服务更多的用户。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三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存储器4;

所述存储器4与所述扫码器1电连接,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扫码信息;和\或,所述存储器4与所述人脸扫描器2电连接,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当前面部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4可以用来存储扫码后获得的扫码信息,以待身份验证通过后再进行支付流程。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四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无线模块5;

所述无线模块5与所述扫码器1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扫码信息并将所述扫码信息发送至预设验证端。

在该实施例中,扫码器1对支付码扫描并获取了扫码信息以后,也可以通过无线模块5将扫码信息传送给预设验证端,进行后续的支付流程。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五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照明组件6;

所述照明组件6与所述中央控制器3电连接。

利用所述照明组件6可以在扫码器1进行扫码的时候提供明亮合适的扫描环境。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六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开关控制器7;

所述开关控制器7与所述人脸扫描器2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人脸扫描器2的开启和关闭。

利用所述开关控制器7可以任意的控制所述人脸扫描器2的开启或关闭,因为,在支付扫描之前还无法确定具体通过何种方式支付,或者是否利用人脸扫描器2进行身份验证,所以说,为了节省能源、避免无效扫描,就可以人为的控制人脸扫描器2的开启或关闭,这样的话,就能够随意选择支付模式。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七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显示器8;

所述显示器8与所述中央控制器3电连接。

利用显示器8可以实时的显示支付流程的每一步骤内容。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终端的第八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付终端,还包括发声装置9;

所述发声装置9与所述中央控制器3电连接。

利用显示器8可以实时的对支付流程的每一步骤内容进行播报。

可选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扫码器1包括二维码扫描器或一维码扫描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支付终端。

由于所述支付终端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所以,任何有关于所述支付终端的技术内容均可参考前文对于所述支付终端的记载即可。

由上可知,所述支付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支付终端,该支付终端采用了扫码器1和人脸扫描器2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支付的过程,其中,扫码器1可以扫描条形码,包括了二维码或一维码,而所述人脸扫描器2可以相配合的在扫码器1扫描条形码时,对当前支付用户的面部信息进行扫描,通过当前面部信息对支付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并通过中央控制器3将当前面部信息与预存面部信息做对比,判断当前支付用户的身份,以保证账户资金的安全,提高移动支付的资金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