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尺寸非居边投影的电子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5680发布日期:2018-11-13 22:0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白板本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尺寸非居边投影的电子白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白板本体及LCD一体机已投入使用,如于2016-06-01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5281444U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带液晶触摸屏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本体,包括架体及设置与架体上的电子白板本体主体,所述电子白板本体主体包括一触摸显示屏,所述电子白板本体主体的背面设有一电脑主板,所述触摸显示屏包括一液晶显示屏及设置在液晶显示屏前方的电容式触控屏。又如于2015-06-17公开、公开号为CN204406365U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交互式电子白板本体及LCD一体机及实现普通荧光书写板的方法,包括:壳体、平板显示器、用以驱动和控制显示器的显示器主板、触摸屏、以及与触摸屏电连接的电脑主板,触摸屏安装在平板显示器前部,电脑主板与显示器主板电连接。

其具有反应速度快、精度高、寿命长,不受触摸力度大小和电流、电压干扰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学校教育、商务会展、网络互动、办公指挥等。它内置计算机、集计算机与液晶显示于一体,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度、交互触摸等许多特点,深受学校广大师生、与会人员的普遍喜爱。

其中,触控屏的实现一般采用红外光学(或红外光LED点阵)触控,如公开号为105589606A、公开日为2016-05-18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带视讯交流功能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本体,其中电子白板本体采用红外线电子触控板,该红外电子触控白板包括至少两个红外摄像头、光学反射条,至少两个红外摄像头设置在电子白本体对的框架的拐角处,光学反射条设置在电子白板本体的框架的四条边上,每个红外摄像头内具有LED光源,LED光源能射向对面的光学反射条,内置有该LED光源的红外摄像头接收光线反射,相邻的两个红外摄像头将观测到的信号传送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通过计算触控点在光学反射条的数据,继而得到触控坐标。

产品规格多样化和超大尺寸需求正不断增加,如于2018.03.23公开、公开号为107831952A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一种非居边投影一体式电子触控白板,公开了手写区、触控区,所述电脑主机PC将所述电子白板本体分隔呈左手写区、右手写区以及中间触控区,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在中间触控区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同一端,所述红外摄像头朝向所述中间触控区。而实现红外触控的光学反射条设置在电子白板本体的四周边框上,若将电子白板本体设置呈较大尺寸,则会因对角线过长,其光感应较弱,继而影响了红外光学触控的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电子白板本体设置呈超大尺寸、也不会影响红外光学触控的超大尺寸非居边投影的电子白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大尺寸非居边投影的电子白板,包括电子白板本体、电脑主机PC、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红外摄像头、光学反射条、投影仪,所述电脑主机PC、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均内置在电子白板本体内,所述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和投影仪分别与所述电脑主机PC通过线路相接,所述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连接红外摄像头,所述电脑主机PC将所述电子白板本体分隔呈手写区以及触控区,所述电子白板本体的四周具有边框,所述手写区与触控区之间设置有条形隔栏,所述条形隔栏与部分边框形成触控区边框,所述光学反射条设置在触控区边框的四周,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在触控区边框的至少两个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超大尺寸非居边投影的电子白板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公开的非居边投影一体式电子触控白板而言,通过条形隔栏的设置,并将光学反射条设置在触控区边框的四周,相较于设置在边框四周内侧壁而言,触控区的对角线较短,提高了光感应强度,保证了红外光学触控的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电子白板本体常遇到产品下边框的光学反射条受到粉尘遮挡,带来干扰触控操作和减弱反射光的问题,最终导致灵敏度降低、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光学反射条设置在触控区边框的上边、左边、右边,所述红外摄像头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触控区边框下端的左、右端,左端的所述红外摄像头的方向朝向触控区边框的上边和右边;右端的所述红外摄像头的方向朝向触控区边框的上边和左边。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变红外光反射方向,可以规避产品在书写时,灰尘自然掉落遮挡触控区边框底部的光学反射条,继而解决了干扰触控和减弱反射光线的问题;采用了该技术方案后,保证了反射光,提高了灵敏度,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减少了触控干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每个所述红外摄像头的外部设置有红外光学AR镜片,用于保护红外摄像头和降低外界光线干扰。红外光学AR镜片可以内嵌入于触控区边框内,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板擦等外力撞伤,所述红外光学AR镜片位于触控区边框的下边框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红外光学AR镜片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强化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减反射膜,或利用纳米技术在树脂玻璃表基材内渗入减反射材料。增加镜片的透过率。所述减反射膜和减反射材料增透波长780-1000nm,增透主波段优选800-900n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电子白板本体其结构设计具有层状,包括底层、中间层以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涂有漫反射涂搪瓷层。该表面层为金属表面,且该金属表面通过高温熔融附有漫反射涂搪瓷层。可以规避普通LCD 屏不同观看角度反射问题。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呈蜂窝铝结构,由于底层和表面层比较薄,中间层采用蜂窝铝状结构,采用铝蜂窝板,能够减轻电子白板本体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增加书写的手感。

优选地,所述光学反射条采用3D反射条,所述3D反射条呈齿状结构,增加产品夹角反射能量。

优选地,所述投影仪采用超短焦投影仪,通过HDMI数据线可以进行电子白板本体的电讯输出,从而可以实现人机互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子白板本体;1-1,手写区;1-2,触控区;1a-底层;1b-中间层;1c-表面层;2-电脑主机PC;3-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4-红外摄像头;5-红外光学AR镜片;6-光学反射条;7-投影仪;8-条形隔栏;9-边框;10-触控区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的一种超大尺寸非居边投影的电子白板,包括电子白板本体1、电脑主机PC2、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3、红外摄像头4、光学反射条6、投影仪7,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3和投影仪7分别与电脑主机 PC2通过线路相接,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3连接红外摄像头4,投影仪7 连接红外电脑主机PC2将电子白板本体1分隔呈手写区1-1以及触控区1-2,电子白板本体1的四周具有边框9,手写区1-1与触控区1-2之间设置有条形隔栏 8,条形隔栏8与边框9的左边的部分形成触控区边框10,光学反射条6设置在触控区边框10四周内侧,光学反射条6采用3D反射条,3D反射条呈齿状结构,红外摄像头4设置在触控区边框10的两个拐角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条形隔栏8位于电子白板本体1的中间,将电子白板本体1对称的分隔呈了手写区1-1、触控区1-2,触控区1-2位于电子白板本体1的左端,手写区1-1位于电子白板本体1的右端。

光学反射条6设置在触控区边框10的上边、左边、右边,红外摄像头4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触控区边框10下端的左、右端,左端的红外摄像头4的方向朝向触控区边框10的上边和右边;右端的红外摄像头4的方向朝向触控区边框10的上边和左边。

其中,红外摄像头4实现触控的原理与于2016.04.06公告、公告号为CN2051398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带视讯交流功能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触控原理一致,电子白板本体1采用红外线电子触控板,每个红外摄像头4内具有 LED光源(图中未示出),LED光源能射向对面的光学反射条6,内置有该LED光源的红外摄像头4接收光线反射,若没有物体在电子白板本体1上进行操作时,红外摄像头4会接收到射向光学反射条6上反射的反射光,一旦有物体在电子白板本体1上进行操作时,LED光源无法到达光学反射条6上,继而红外摄像头 4则观测不到反射的反射光,通过该原理,两个红外摄像头4将观测到的信号传送至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3,红外触控摄像头控制主板3通过其内部芯片计算触控点在光学反射条6的数据,得到触控坐标(X,Y),实现一个点的触控,并通过电脑主机PC2实现人机互动。

每个红外摄像头的外部设置有红外光学AR镜片5,用于保护红外摄像头和降低外界光线干扰,红外光学AR镜片5可以内嵌入于触控区边框10内,红外光学AR镜片5位于触控区边框10的下边框的上方。

红外光学AR镜片可以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强化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减反射膜,或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在树脂玻璃表基材内渗入减反射材料。减反射膜和减反射材料增透波长780-1000nm。增透主波长为800-900nm。

电子白板本体1具有层状结构,包括底层1c、中间层1b以及表面层1a,表面层1a涂有漫反射涂搪瓷层。中间层1b呈蜂窝铝结构。投影仪7采用超短焦投影仪。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条形隔栏8与边框9的右边的部分形成触控区边框10,同样,本实施例中的条形隔栏8位于电子白板本体1的中间,将电子白板本体1对称的分隔呈了手写区1-1、触控区1-2,而触控区1-2位于电子白板本体1的右端,手写区1-1位于电子白板本体1的左端。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条形隔栏8设置有两条,两条条形隔栏8与边框9上边中部和下边中部形成触控区边框10,本实施例中的两条条形隔栏8将电子白板本体1分隔呈三部分,分别为中间的触控区1-2,位于触控区1-2两边的手写区1-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