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0351发布日期:2018-12-05 19:2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空心阴极灯作为一种常用的激发光源,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等原子光谱光谱类分析仪器上广泛使用,具有光源能量强、谱线窄、寿命长、可调制、更换简单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元素需要不同的空心阴极灯,而且需要记录空心阴极灯的累计使用寿命(毫安时)等信息,因此空心阴极灯编码技术成为一种通用技术手段。

传统技术在使用空心阴极灯插头的接脚上做调整,如短接位置的不同代表不同的元素,串接电阻或电容等具有不同参数的电子元器件来代表不同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使用软件记录空心阴极灯的使用寿命,具有操作复杂、空心阴极灯数据不可迁移等缺点。传统技术也有使用芯片记录空心阴极灯的元素和使用寿命等信息的解决方案,同样具有操作复杂,需要电气连接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以解决传统技术操作复杂,需要电气连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由RFID读写系统、RFID读写系统天线和RFID标签组成的RFID系统、由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和至少一个空心阴极灯组成的光源系统;

RFID读写系统与RFID读写系统天线电气连接;

空心阴极灯通过电源接口与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电气连接;

RFID标签粘贴在空心阴极灯的后侧;

控制系统与RFID读写系统、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RFID系统使用的频率为840~845MHz和920~925MHz。

进一步地,RFID标签为无源被动式标签。

进一步地,RFID读写系统天线为半波偶极子天线。

进一步地,RFID标签中的信息包括TID区、UID区、密码区、EPC区、用户区。

进一步地,EPC区为空心阴极灯元素和出厂编号的二进制编码。

进一步地,用户区的信息包括空心阴极灯元素的制造商名称简写拼音首字母、累计使用毫安时和补充信息。

进一步地,RFID读写系统天线与空心阴极灯数量的对应关系为一对一或一对多。

进一步地,空心阴极灯的数量为1-12个。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解决了传统技术操作复杂、需要电气连接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控制系统;2-RFID读写系统;3-RFID读写系统天线;4-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

51-第一空心阴极灯;52-第一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53-第一RFID标签;

61-第二空心阴极灯;62-第二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63-第二RFID标签;

71-第三空心阴极灯;72-第三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73-第三RFID标签;

81-第四空心阴极灯;82-第四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83-第四RFID标签;

91-第五空心阴极灯;92-第五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93-第五RFID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1;

由RFID读写系统2、RFID读写系统天线3、RFID标签组成的RFID系统;

由第一空心阴极灯51、第二空心阴极灯61、第三空心阴极灯71、第四空心阴极灯81、第五空心阴极灯91、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4等组成的光源系统。

RFID读写系统2和RFID读写系统天线3电气连接;

第一空心阴极灯51、第二空心阴极灯61、第三空心阴极灯71、第四空心阴极灯81、第五空心阴极灯91分别通过第一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52、第二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62、第三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72、第四空心阴极灯电源接口82、第五心阴极灯电源接口92与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4电气连接;

第一RFID标签53、第二RFID标签63、第三RFID标签73、第四RFID标签83、第五RFID标签93分别粘贴在第一空心阴极灯51、第二空心阴极灯61、第三空心阴极灯71、第四空心阴极灯81、第五空心阴极灯91的后侧;

控制系统1与RFID读写系统2、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4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通过射频身份识别(RFID)技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贴有RFID标签的空心阴极灯,自动写入空心阴极灯的使用寿命等信息,解决了传统技术操作复杂,需要电气连接,以及数据迁移困难等问题。

RFID系统使用的频率可以为840~845MHz和920~925MHz,本实施例使用的频率为920MHz。

在本实施例中,RFID标签为无源被动式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RFID读写系统天线为半波偶极子天线。

在本实施例中,RFID标签中的信息包括TID(Tag identifier,标签识别号)区、UID(User Identification,用户身份证明)区、密码区、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代码)区、用户区。其中,RFID标签的密码区的数据长度为32Bits,RFID标签的EPC区的数据长度为96Bits,RFID标签的用户区的数据长度为512Bits。

在本实施例中,EPC区为空心阴极灯元素和出厂编号的二进制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区的信息为空心阴极灯元素的制造商名称简写拼音首字母、累计使用毫安时和补充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RFID读写系统天线与空心阴极灯数量的对应关系为一对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示例中,空心阴极灯的数量可以为1-12只。

该空心阴极灯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1)将EPC区、密码区和用户区的信息通过RFID读写系统写入RFID标签,并将RFID标签粘贴于空心阴极灯的后侧;

(2)将空心阴极灯安装在仪器内部;

(3)通过控制系统,启动RFID读写系统;

(4)FID读写系统通过RFID读写系统天线,同时读取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5)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软件的需求,通过空心阴极灯电源系统对所有的空心阴极灯供电,并读取空心阴极灯已使用寿命(毫安时),并同时记录当前使用时间和灯电流信息;

(6)分析过程结束时,控制系统根据记录的使用时间和灯电流信息,将空心阴极灯的上次已使用寿命(毫安时)和本次使用寿命(毫安时)进行累计,写入RFID标签。

(7)控制系统关闭灯电源和RFID读写系统。

(8)重复(2)-(7),完成下一次空心阴极灯的识别与信息写入。

本发明将射频身份识别技术应用于空心阴极灯的非接触式识别,同时将编码信息通过射频身份识别系统写入RFID标签。在实现该可靠性非接触识别与读写的同时,解决了传统技术操作复杂、空心阴极灯信息转移困难的问题,结构简单,具有较佳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