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模组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7013发布日期:2018-11-27 22: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模组组件和具有该指纹膜组组件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便携式终端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打电话、拍照、存储各类文件、即时通信、在线支付等,人们对终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在便携式终端上保存了各类隐私信息,这就使得便携式终端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在便携式终端中安装了指纹识别装置,由于指纹是手指表面皮肤凸凹不平形成的纹路,并且指纹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特点,因此指纹识别装置可用来识别用户身份,以保证终端的安全性。然而,如何提高使得指纹识别装置更便于与终端组装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指纹膜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指纹膜组组件,包括:

指纹模组;

电路板;

弹性电极,弹性电极设置于指纹模组上;

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弹性电极与连接件连接,以实现指纹模组与电路板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指纹模组组件,通过弹性电极与连接件连接,以实现指纹模组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可以减少指纹模组与电路板的连接距离,节省了物料的使用,节约成本,同时指纹膜组的安装方式简单便捷。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指纹膜组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件包括:

金属件,金属件设置于电路板朝向指纹模组的一面上,弹性电极焊接于金属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电极焊接于金属件上,使得指纹模组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实现电连接,指纹模组的安装方式更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件包括:

定位槽,定位槽设置于电路板朝向指纹模组的一面上,弹性电极插设于定位槽内;

导电涂层,导电涂层涂覆于定位槽的槽壁上,以使弹性电极与电路板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电极插设于定位槽内,弹性电极不易变形,指纹模组安装稳定。导电涂层实现弹性电极与电路板的电连接,设计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槽为电路板朝向指纹模组的一面上朝背向指纹膜组方向凹陷的槽位,结构紧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指纹模组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指纹膜组朝向电路板的一面上,一方面,减少指纹膜组与电路板的摩擦,有效提高指纹膜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弹性件可有效隔热,避免电路板的热量影响指纹模组的精准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件包括:

插接件,弹性电极插入插接件内。进一步提高指纹模组的安装便捷性,降低了安装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弹性电极包括:

第二弹性件,其设置于指纹模组的下表面,且第二弹性件上设有过线孔;

连接线,连接线的一端与指纹模组的下表面电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过线孔与电路板电连接。当指纹模组收到向下的压力时,第二弹性件可缓冲压力,避免过线孔内的连接线受压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线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连接线的直径。过线孔的直径大于等于连接线的直径,进而连接线可在过线孔内伸缩,当用户使用指纹模组时,指纹模组受到向下的压力,第二弹性件可缓冲压力,而连接线位于过线孔内可发生一定伸缩,避免指纹模组下压时,连接线被损坏,有效延长指纹模组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以上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指纹模组组件;外壳,在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指纹模组安装至安装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直接在外壳上开设安装孔来安装指纹膜组,安装便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为金属后盖。即指纹膜组安装在移动设备的金属后盖上,实现背面指纹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指纹膜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指纹膜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指纹膜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指纹膜组组件,10指纹膜组,20电路板,30弹性电极,31第二弹性件,311过线孔,32连接线,40连接件,41金属件,42定位槽,43导电涂层,44插接件,50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指纹膜组组件。

如图1至图3所示,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膜组组件,包括:

指纹模组10、电路板20、弹性电极30和连接件40,其中,弹性电极30设置于指纹模组10上,连接件40设置于电路板20上,弹性电极30与连接件40连接,以实现指纹模组10与电路板20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模组组件1,通过弹性电极30与连接件40连接,以实现指纹模组10与电路板20的电连接,可以减少指纹模组10与电路板20的连接距离,节省了物料的使用,节约成本,同时指纹膜组的安装方式简单便捷。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件40包括:

金属件41,金属件41设置于电路板20朝向指纹模组10的一面上,弹性电极30焊接于金属件41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电极30焊接于金属件41上,使得指纹模组10安装在电路板20上,并与电路板20实现电连接,指纹模组10的安装方式更简单,成本低。

如图1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弹性电极30包括:

第二弹性件31,其设置于指纹模组10的下表面,且第二弹性件31上设有过线孔311;

连接线32,连接线32的一端与指纹模组10的下表面电连接,连接线32的另一端穿过过线孔311并焊接在电路板20上的金属件41上。当指纹模组10收到向下的压力时,第二弹性件31可缓冲压力,避免过线孔311内的连接线32受压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线孔31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连接线32的直径。过线孔311的直径大于等于连接线32的直径,进而连接线32可在过线孔311内伸缩,当用户使用指纹模组10时,指纹模组10受到向下的压力,第二弹性件31可缓冲压力,而连接线32位于过线孔311内可发生一定伸缩,避免指纹模组10下压时,连接线32被损坏,有效延长指纹模组10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20上朝向指纹模组10的一面上具有朝背向指纹膜组方向凹陷的定位槽42,弹性电极30插设于定位槽42内;同时,定位槽42的槽壁上涂覆有导电涂层43(图中未示出),以使弹性电极30与电路板20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电极30插设于定位槽42内,弹性电极30不易变形,指纹模组10安装稳定。导电涂层43实现弹性电极30与电路板20的电连接,设计简单,成本低。

优选地,在指纹膜组朝向电路板2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50,一方面,减少指纹膜组与电路板20的摩擦,有效提高指纹膜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弹性件可有效隔热,避免电路板20的热量影响指纹模组10的精准率。

如图3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20朝向指纹模组10的一面上设置有插接件44,弹性电极30插入插接件44内。进一步提高指纹模组10的安装便捷性,降低了安装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任任一实施例的指纹模组组件1和外壳(图中未示出),在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指纹模组10安装至安装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直接在外壳上开设安装孔来安装指纹膜组,安装便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为金属后盖。即指纹膜组安装在移动设备的金属后盖上,实现背面指纹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