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776发布日期:2018-12-21 19:3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硬盘一般以螺丝锁附的方式固定于电子装置(例如计算机或服务器)之中。然而,以螺丝锁附的方式将硬盘固定于机壳之上的设计,硬盘周围必须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以供螺丝起子伸入以进行锁附作业。如此将降低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设计灵活性。此外,锁附作业动作复杂,消耗工时,造成组装上的不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连接器、一模块框体以及一被承载单元;该壳体包括一壳体卡合部,其中,该壳体形成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包括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相对于该第二侧,该壳体卡合部位于该第一侧;该连接器设于该壳体并位于该第二侧;该模块框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壳体,其中,该模块框体包括一闩件,在一锁固状态下,该模块框体位于该容置槽之内,该闩件卡合该壳体卡合部,在一释放状态下,该闩件脱离该壳体卡合部,该模块框体适于脱离该容置槽;该被承载单元设于该模块框体之内,在该锁固状态下,该被承载单元连接该连接器。

在一实施例中,该闩件适于在一第一闩件位置以及一第二闩件位置之间移动,当该闩件位于该第一闩件位置时,该闩件卡合该壳体卡合部,当该闩件位于该第二闩件位置时,该闩件脱离该壳体卡合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闩件包括一拨杆部以及一闩件卡合部,该模块框体还包括一闩件腔室,该闩件部分位于该闩件腔室之内,并适于在该闩件腔室之内移动,该拨杆部及该闩件卡合部分别凸出于该闩件腔室之外,该闩件卡合部适于卡合该壳体卡合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闩件卡合部具有一闩件斜面,当该模块框体被推入该容置槽之中时,该壳体卡合部推动该闩件斜面,并使该闩件朝向该第二闩件位置的方向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还包括一弹力元件,该弹力元件的一端抵接该闩件,该弹力元件的另一端抵接该闩件腔室的一内壁,当该闩件位于该第二闩件位置时,该弹力元件对该闩件施加一弹性力,使该闩件回复至该第一闩件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包括一U形框以及一边框,该边框的一端枢接该U形框的一端,该边框的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U形框的另一端,该闩件设于该U形框。

在一实施例中,该U形框包括一弹性臂,该弹性臂的一自由端包括一弹性臂卡合部,该边框包括一边框卡合部,该边框卡合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弹性臂卡合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被承载单元包括多个螺丝孔,该模块框体包括多个框体凸点,至少一该框体凸点形成于该U形框,至少一该框体凸点形成于该边框,该等框体凸点对应卡合该等螺丝孔。

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还包括一枢轴以及一扭力弹簧,该边框通过该枢轴枢接该U形框,该枢轴上套设有该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抵接该边框,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U形框。

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包括一L形框,该L形框包括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以及一抵接部,该闩件设于该第一段部,该第二段部的一端枢接该第一段部,该抵接部形成于该第二段部的另一端,该抵接部垂直于该第二段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被承载单元包括多个螺丝孔,该模块框体包括多个框体凸点,至少一该框体凸点形成于该第二段部,该等框体凸点对应卡合该等螺丝孔。

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还包括一枢轴以及一扭力弹簧,该第二段部通过该枢轴枢接该第一段部,该枢轴上套设有该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抵接该第二段部,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一段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一第一板、一第二板以及二分隔件,该第一板垂直于该第二板,该壳体卡合部设于该第一板,该连接器设于该第二板,该等分隔件均垂直于该第一板亦垂直于该第二板,该容置槽被定义于该等分隔件之间,每一分隔件包括至少一限位部,该限位部对应该第一板。

在一实施例中,该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多个弹性贴条,该等弹性贴条贴附于该第一板,并适于抵接该被承载单元。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由于被承载单元(例如、硬盘)置于模块框体之内,而模块框体通过闩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壳体。因此,以卡合的方式取代公知的螺丝锁附的方式,同样达到了固定被承载单元(例如、硬盘)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计周围不需要额外的锁附作业空间,因此可与邻近元件紧密排列,如此可提高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设计灵活性。此外,通过闩件,可轻易地使模块框体脱离壳体,因此组装拆卸都极为方便,可节省组装工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块框体卡合于被承载单元(例如、硬盘)表面的螺丝孔,换言之,模块框体亦以无螺丝的方式与被承载单元(例如、硬盘)卡合。使用者因此可轻易地将被承载单元(例如、硬盘)从模块框体内取出,而毋须额外的手工具(例如、螺丝起子),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闩件位于第一闩件位置的示意图。

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闩件位于第二闩件位置的示意图。

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力元件的示意图。

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闩件斜面的示意图。

图4A以及图4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框体的示意图。

图4C以及图4D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形框的弹性臂的示意图。

图5A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块框体的示意图。

图5B以及图5C显示本实用新型图5A实施例的模块框体从壳体内拉出时的情形。

图5D显示本实用新型图5A实施例的扭力弹簧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E 电子装置 321 闩件腔室

1 壳体 322 弹力元件

11 壳体卡合部 331 U形框

12 容置槽 332 边框

121 第一侧 333 弹性臂

122 第二侧 334 弹性臂卡合部

131 第一板 335 边框卡合部

132 第二板 336 框体凸点

133 分隔件 337 枢轴

134 限位部 338 扭力弹簧

14 弹性贴条 34 L形框

2 连接器 341 第一段部

3、3’ 模块框体 342 第二段部

31 闩件 343 抵接部

311 拨杆部 347 枢轴

312 闩件卡合部 348 扭力弹簧

313 闩件凸柱 4 被承载单元

314 闩件斜面 41 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可抽取结构的电子装置E,包括一壳体1、一连接器2、一模块框体3以及一被承载单元4。壳体1包括一壳体卡合部11,其中,该壳体1形成有一容置槽12,该容置槽12包括一第一侧121以及一第二侧122,该第一侧121相对于该第二侧122,该壳体卡合部11位于该第一侧121。连接器2设于该壳体1并位于该第二侧122。模块框体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壳体1,其中,该模块框体3包括一闩件31。搭配参照图2A,在一锁固状态下,该模块框体3位于该容置槽12之内,该闩件31卡合该壳体卡合部11。搭配参照图2B,在一释放状态下,该闩件31脱离该壳体卡合部11,该模块框体3适于脱离该容置槽12。被承载单元4设于该模块框体3之内,在该锁固状态下,该被承载单元4连接该连接器2。在一实施例中,该被承载单元4可以为硬盘或其他储存装置。

参照图2A、图2B,在一实施例中,该闩件31适于在一第一闩件位置(图2A)以及一第二闩件位置(图2B)之间移动。当该闩件31位于该第一闩件位置时(图2A),该闩件31卡合该壳体卡合部11。当该闩件31位于该第二闩件位置时(图2B),该闩件31脱离该壳体卡合部11。

参照图3A,在一实施例中,该闩件31包括一拨杆部311以及一闩件卡合部312,该模块框体3还包括一闩件腔室321,该闩件31部分位于该闩件腔室321之内,并适于在该闩件腔室321之内移动,该拨杆部311及该闩件卡合部312分别凸出于该闩件腔室321之外,该闩件卡合部312适于卡合该壳体卡合部11。在一实施例中,该闩件腔室321可以通过铆接或螺丝锁固等方式设于该模块框体3。

参照图3A,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3还包括一弹力元件322,该弹力元件322的一端抵接该闩件31,该弹力元件322的另一端抵接该闩件腔室321的一内壁。当该闩件31位于该第二闩件位置时,该弹力元件322对该闩件31施加一弹性力,使该闩件31回复至该第一闩件位置。参照图3A,在此实施例中,该闩件31还包括一闩件凸柱313,该弹力元件322部分套设于该闩件凸柱313之上。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该弹力元件322亦可能省略,即,该闩件31亦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回复至该第一闩件位置。

参照图3B,在一实施例中,该闩件卡合部312具有一闩件斜面314。当该模块框体3被推入该容置槽12之中时,该壳体卡合部11推动该闩件斜面314,并使该闩件31朝向该第二闩件位置的方向滑动,藉此,该模块框体3可以被顺利无阻碍地被推入该容置槽12之中。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E,由于被承载单元4(例如、硬盘)置于模块框体3之内,而模块框体3通过闩件31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壳体1。因此,以卡合的方式取代公知的螺丝锁附的方式,同样达到了固定被承载单元4(例如、硬盘)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计周围不需要额外的锁附作业空间,因此可与邻近元件紧密排列,如此可提高电子装置E内部空间的设计灵活性。此外,通过闩件31,可轻易地使模块框体3脱离壳体1,因此组装拆卸都极为方便,可节省组装工时。

参照图4A以及图4B,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3包括一U形框331以及一边框332,该边框332的一端枢接该U形框331的一端,该边框332的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U形框331的另一端,该闩件31设于该U形框。参照图4B,在该边框332的一端脱离该U形框331之后,该被承载单元4可以被轻易取下。

参照图4C以及图4D,在一实施例中,该U形框331包括一弹性臂333,该弹性臂333的一自由端包括一弹性臂卡合部334,该边框332包括一边框卡合部335,该边框卡合部335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弹性臂卡合部334。在此实施例中,仅需要按压该弹性臂333,即可使边框卡合部335轻易脱离该弹性臂卡合部334。

参照图4D,在一实施例中,该被承载单元4包括多个螺丝孔41,该模块框体3包括多个框体凸点336,至少一该框体凸点(未显示)形成于该U形框331,至少一该框体凸点336形成于该边框332,该等框体凸点336对应卡合该等螺丝孔4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模块框体3卡合于被承载单元4(例如、硬盘)表面的螺丝孔41,换言之,模块框体3以无螺丝的方式与被承载单元4(例如、硬盘)卡合。使用者因此可轻易地将被承载单元4(例如、硬盘)从模块框体3内取出,而毋须额外的手工具(例如、螺丝起子),拆装方便。

再参照图3A,在一实施例中,该边框332通过一枢轴337枢接该U形框331。该枢轴337上套设有一扭力弹簧338,该扭力弹簧338的一端抵接该边框332,该扭力弹簧338的另一端抵接该U形框331。该扭力弹簧338提供一扭力,使该弹性臂卡合部334释放该边框卡合部335时,该边框332自动转动弹开。再参照图1,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仅需拉动模块框体3,便可同时将模块框体3及被承载单元4从该壳体1内抽出。

参照图5A、图5B以及图5C,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模块框体3’包括一L形框34,该L形框34包括一第一段部341、一第二段部342以及一抵接部343,该闩件31设于该第一段部341,该第二段部342的一端枢接该第一段部341,该抵接部343形成于该第二段部342的另一端,该抵接部343垂直于该第二段部342。同前述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该被承载单元4可同样包括多个螺丝孔,该模块框体3’包括多个框体凸点,至少一该框体凸点形成于该第二段部342,该等框体凸点对应卡合该等螺丝孔。

参照图5D,类似于前述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段部342通过一枢轴347枢接该第一段部341。该枢轴347上套设有一扭力弹簧348,该扭力弹簧348的一端抵接该第二段部342,该扭力弹簧348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一段部341。该扭力弹簧348提供一扭力,使该闩件卡合部312释放该壳体卡合部11时,该第一段部341自动转动弹开(搭配参照图5B)。

参照图5B、图5C,当该第一段部341自动转动弹开之后,使用者可拉动该第一段部341,由于抵接部343抵接该被承载单元4,因此抵接部343推动该被承载单元4,该模块框体3’以及该被承载单元4得以被同时拉出。

再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1包括一第一板131、一第二板132以及二分隔件133,该第一板131垂直于该第二板132,该壳体卡合部11设于该第一板131,该连接器2设于该第二板132,该等分隔件133均垂直于该第一板131亦垂直于该第二板132,该容置槽12被定义于该等分隔件133之间,每一分隔件133包括至少一限位部134,该限位部134对应(在此实施例中为平行于)该第一板131。分隔件133(包括限位部134)限制该被承载单元4的自由度,使该被承载单元4仅能沿一插拔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标示的方向)滑动。

再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E还包括多个弹性贴条14,该等弹性贴条14贴附于该第一板131,并适于抵接该被承载单元4。该等弹性贴条14提供减震以及补偿公差等功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