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触摸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239发布日期:2019-02-19 18:4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红外触摸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框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触摸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数字化、高清化、大屏化、智能化、集成化以及简单实用、健康环保是当前及未来多媒体设备的发展方向。但传统的多媒体设备往往是直接用电视机或投影仪来做显示器,另外需要连接电脑进行配套。因此出现需要几种配套设备同时使用才能满足需求的现象,造成使用不便捷。从而,将原本分别独立的两种电器,如电视及电脑集成为一体的电视电脑一体机因运而生,特别是具有触摸功能的触摸一体机在各商场、地铁站及图书馆等地方随处可见。触摸一体机是集先进的触摸屏、工控、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可实现公众信息查询,配以指纹仪、扫描仪、读卡器、微型打印机等外设,实现指纹考勤、刷卡、打印等特定需求。触摸屏有电阻屏、表面声波屏、红外屏、全息纳米触摸膜等国内外先进的触摸屏,可满足用户不同地域、场所的应用需求。触控一体机是一款将触控屏和相关软件捆绑在一起再配以外包装用以查询用途的触摸产品。触控一体机真正做到了将触摸与控制合为一体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触摸一体机主要包括外框、钢化玻璃、屏体以及盖板。其中外框都是需要采用铝挤工艺,机加工后经过阳极氧化,其外观前篇一律,且铝合金的结构强度不够。在进行外框的固定时,其采用螺丝固定,使得其结构稳固性不够。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红外触摸框,解决现有红外触摸框结构稳固度不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触摸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触摸框,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两个第一框体、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的两个第二框体,以及用于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端部的多个连接座,所述第一框体包括一型材,设于型材内部的红外PCB板、红外管、红外滤光条,以及套设在所述型材外部的外壳体,所述型材包括一内部空腔的固定部、和设于所述固定部一侧壁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内部固定有所述红外滤光条、所述红外PCB板、以及与所述红外PCB板电性连接的所述红外管,所述连接座的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空腔相匹配,使用时,所述连接座的端部装配至所述固定部内,所述外壳体采用不锈钢轧制处理,并贴合在所述型材的外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触摸框,通过设置的不锈钢材料的外壳体贴合在型材的外表面,使得加强了型材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型材贴合在外壳体的内部,使得其内部的型材不需要进行阳极氧化工艺,使得减少了型材的加工成本,而不锈钢的外壳体只需通过轧制工艺即可成型。同时由于外壳体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很好,使得可以增加红外触摸框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同时通过连接座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中固定部的空腔进行装配,使得其装配结构更加稳固,解决现有红外触摸框结构稳固度不够的问题。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触摸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与承载部相抵触的第一侧壁大致呈一台阶状,所述第一框体中的所述型材在与所述第一侧壁一侧连接的第二侧壁的端部向外伸出形成凸块,所述第二框体中的所述型材在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部向外伸出形成一护板,所述护板靠近所述承载部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容置槽相匹配,当将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连接座进行装配时,所述护板围合所述连接座的端部,所述凸块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座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连接座本体外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伸出于连接座本体,所述连接座本体包括一弯折部、和设于所述弯折部端部的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连接块、突出于所述连接块的凸台、以及突出于所述凸台的抵挡块,所述型材在与所述第一侧壁另一侧连接的第三侧壁的端部位置开设有缺口,当将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连接座进行装配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护板相抵触,所述缺口与所述抵挡块相抵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侧壁的横截面呈凹形,所述凸台设于所述连接块上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当将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连接座进行装配时,所述连接座本体上的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凹形内壁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为各个侧壁围合形成半封闭状态,且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的腔体结构,所述承载部的内壁上设有多个C形的卡位,用于固定所述红外PCB板和所述红外滤光条,所述红外PCB板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红外管设于所述承载部的内部,所述红外滤光条设于所述承载部的开口处,且所述红外滤光条与与其连接的两侧壁之间存在一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第三侧壁靠近所述缺口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外壳体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对应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凸台上设有多个第四固定孔,当将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连接座进行装配时,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及所述第四固定孔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滤光条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凸面,且所述凸面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红外触摸框的正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红外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圈Ⅰ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圈Ⅱ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红外触摸框中连接座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红外触摸框中连接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红外触摸框中第一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A部分之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红外触摸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圈Ⅲ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红外触摸框10第一框体20第二框体30连接座40型材21红外PCB板22红外管23红外滤光条24外壳体25凸块26护板31连接座本体41连接板42固定部211承载部212第二固定孔251容置槽311弯折部411连接部412第一侧壁2111第二侧壁2112第三侧壁2113第四侧壁2114第一固定孔2115缺口2116第五侧壁2121第六侧壁2122护块4111固定块4112第三固定孔4113连接块4121凸台4122抵挡块4123第四固定孔4124第五固定孔41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红外触摸框10,应用于红外触摸装置,该红外触摸框10设置于触摸屏的外周,用于固定触摸屏以及实现对该触摸屏上信号的获取,其中红外触摸框1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两个第一框体20、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的两个第二框体30,以及用于分别连接第一框体20和第二框体30端部的多个连接座40,其中该连接座40分别设于红外触摸框10的四个拐角处,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框体20和第二框体30的端部。其中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框体20的内部分别对应设有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使得其红外触摸装置可在竖直方向上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点击信号。同时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框体30的内部分别对应设有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使得其红外触摸装置可在水平方向上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点击信号。其中,如图8所示,该第一框体20包括一型材21,设于型材21内部的红外PCB板22、红外管23、红外滤光条24,以及套设在型材21外部的外壳体25,其中该型材21为铝合金型材21,其通过铝挤工艺进行成型制作,该型材21包括一外部完全封闭内部空腔结构的固定部211、和设于固定部211一侧壁且外部处于半封闭的承载部212。其中,固定部211为各个侧壁外部围合形成封闭状态、内部形成空腔的腔体结构,同时在固定部21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开口,用于连接固定连接座40。其中,固定部211与承载部212相抵触的第一侧壁2111大致呈一台阶状,且承载部212与第一侧壁2111的一部分相接触,固定部211上与第一侧壁2111一端连接的第二侧壁2112与承载部212的第五侧壁2121处于同一平面,且该第二侧壁2112与第五侧壁2121在其端部的中间位置向外伸出形成一凸块26。固定部211上与第一侧壁2111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侧壁2113上靠近端部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2115,其第三侧壁2113处于端部的位置上开设有一缺口2116,其中第三侧壁2113的横截面大致呈凹形。第一固定孔2115和缺口2116设于第三侧壁2113凹形的一侧。固定部211上与第一侧壁2111对立的第四侧壁2114为一水平侧壁。其中,承载部212为各个侧壁围合形成半封闭状态,且开口朝向远离第一侧壁2111的方向的腔体结构,其中,该承载部21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C形的卡位,其分别用于固定红外PCB板22和红外滤光条24,其红外PCB板22设于承载部212的内部,且红外PCB板22上设有与其电性连接的红外管23,该红外管23同时设于承载部212内部形成的腔体内。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该红外滤光条24设于承载部212的第五侧壁2121和第六侧壁2122围合形成的开口处,且该红外滤光条24与与其连接的两侧壁之间并非垂直连接,而是存在一夹角。其中该承载部212与第一侧壁2111相连接且远离第五侧壁2121的第六侧壁2122的横截面为大致呈一台阶状,其中该第六侧壁2122上远离第一侧壁2111的一端用于容置固定触摸屏,第六侧壁2122上靠近第一侧壁2111的一端用于容置固定触摸屏模组。进一步地,发射组件包括发射红外PCB板、发射红外管、以及发射端红外滤光条,接收组件包括接收红外PCB板、接收红外管、以及接收端红外滤光条,其中红外滤光条为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凸面。其中发射红外PCB板驱动发射红外管发射出红外线穿透该发射端红外滤光条,并射向与其对应设置的接收组件,以使红外线穿透对应的接收端红外滤光条后射向接收红外管,使得接收红外管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传输到接收红外PCB板,以实现红外信号的传输,当用户在红外触摸屏上进行操作时,用户遮挡住发射红外管发射的红外线,使得接收组件无法发射组件发射的红外线,该红外触摸装置根据信号的变化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信号定位。其中,外壳体25设于型材21的外壁,且外壳体25包裹型材21的第三侧壁2113、第四侧壁2114、第二侧壁2112、第五侧壁2121、以及直至靠近承载部212上开口处。其中,该外壳体25采用不锈钢轧制处理,该外壳体25的厚度小于型材21的厚度,该外壳体25对应第一侧壁2111上的第一固定孔2115的位置对应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51,其中,由于外壳体25采用不锈钢,使得该红外触摸框10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耐热性、以及增加了结构强度,使得红外触摸框10不易变形,同时由于外壳体25使用不锈钢,该不锈钢可以进行电泳或喷涂工艺进行上色处理,使得外壳体25内部包裹的铝型材21不需要进行上色处理,即不需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使得减少了铝型材21的制作工艺以及制作成本。进一步地,连接座40大致呈L形,连接座40包括连接座本体41、以及设于连接座本体41外侧的连接板42,其中该连接板42伸出于连接座本体41,即连接板42的厚度大于连接座本体41的厚度。进一步地,连接座本体41包括一弯折部411、和设于弯折部411端部的两个连接部412,其中弯折部411大致弯折成直角,且弯折的部分进行圆弧过渡处理,弯折部411靠近连接板42的一侧设有突出于其本体的护块4111、弯折部411上远离连接板42的内侧设有突出于其本体的固定块4112。该固定块4112上设有第三固定孔4113,其中该连接部412包括一连接块4121、突出于连接块4121的凸台4122、以及突出于凸台4122的抵挡块4123,其中该连接块4121的尺寸与弯折部411的端部尺寸相匹配,该凸台4122突出于连接块4121,且该凸台4122设于连接块4121上远离连接板42的一端,该凸台4122上设有多个第四固定孔4124,该抵挡块4123突出于凸台4122,且设于凸台4122上靠近弯折部411的一侧,该抵挡块4123上设有一第五固定孔4125。其中,第二框体30的结构与第一框体20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该第二框体30的长度大于第一框体20的长度,且第二框体30上的第二侧壁2112与与其连接的承载部212的侧壁在其端部向外伸出形成一护板31,该护板31的端部呈圆弧过渡,且该端部与连接座40的弯折区域相匹配,在该护板31靠近承载部212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容置槽311,该容置槽311的形状以及大小与第一框体20上设置的凸块26相匹配。其中,在具体装配时,先将红外PCB板22、红外管23和红外滤光条24放置于其承载部212内对应设有的卡位中,然后先将连接座40的连接部412与第二框体30的固定部211进行装配,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该连接部412的尺寸与固定部211的尺寸相匹配,且该连接部412上的凸台4122的尺寸与固定部211在第一侧壁2111和第三侧壁2113围合形成的容置空间的相匹配,同时由于该第三侧壁2113大致呈凹形,使得该当将连接座40插入至第二框体30时,其第三侧壁2113凹陷的部位与该凸台4122的侧壁相抵触,从而实现了对连接座40的限位,且当连接座40插入至第二框体30时,该第二框体30上的缺口2116与连接座40上的抵挡块4123相抵触,且第二框体30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孔2115与连接座40上的凸台4122上的多个第四固定孔4124相对应,此时通过螺丝螺栓等紧固件依次穿设外壳体25的第二固定孔251、第二框体30的第一固定孔2115以及连接座40的第四固定孔4124可将连接座40固定与第二框体30的内部,同时该第二框体30的护板31与连接座40上的连接板42相抵触,使得该连接座40的连接部412装配于第二框体30的固定部211内,且连接座40与第二框体30的护板31之间围合形成封闭空间。进一步地,将连接座40与第一框体20进行装配,其实现如上述所述,其中由于第二框体30的护板31中设有容置槽311,第一框体20中的端部设有凸块26,因此在连接座40与第一框体20、第二框体30进行装配时,该凸块26容置于该容置槽311内,同时通过紧固件使得将连接座40与第一框体20进行固定,此时该连接座40与第一框体20和第二框体30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固。同时在红外触摸框10进行拆卸时,由于该凸块26容置于容置槽311内,此时在紧固件进行拆卸后还需先拆卸第一框体20后才能拆卸第二框体30,若先拆卸第二框体30时,则由于第二框体30的容置槽311与第一的凸块26相抵触使得无法拆卸,增加了该红外触摸框1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将触摸屏安装至第六侧壁2122上远离第一侧壁2111的一端,将触摸屏模组安装至第六侧壁2122上靠近第一侧壁2111的一端,同时由于连接座40的固定块4112上设有第三固定孔4113、连接座40的抵挡块4123上设有第五固定孔4125,此时通过螺丝、螺栓等紧固件将后盖板固定至该红外触摸框10上,从而完成该红外触摸框10以及与其相应用的触摸屏以及触摸屏模组等部件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触摸框10,通过设置的不锈钢材料的外壳体25贴合在型材21的外表面,使得加强了型材21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型材21贴合在外壳体25的内部,使得其内部的型材21不需要进行阳极氧化工艺,使得减少了型材21的加工成本,而不锈钢的外壳体25只需通过轧制工艺即可成型。同时由于外壳体25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很好,使得可以增加红外触摸框10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同时通过连接座40与第一框体20和第二框体30中固定部211的空腔进行装配,在连接座40与第一框体20、第二框体30进行装配时,第一框体20的凸块26容置于该第二框体30的容置槽311内,使得该连接座40与第一框体20和第二框体30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固,解决现有红外触摸框10结构稳固度不够的问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