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感应开关及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238发布日期:2019-02-19 18:46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感应开关及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壶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温控感应开关及水壶。



背景技术:

水壶是用不锈钢制成的用于烧水的壶体,现有水壶通过在把手的蒸汽室中设置一感温碟片,水煮开后,蒸汽从孔冲进蒸汽室,碟片感温动作,使用开关断电,保证水壶在水煮沸后断电,但是,断电后,蒸汽与蒸汽室连通断电后仍不断冲入蒸汽,手柄会烫手或有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感应开关,在蒸汽进入蒸汽室后,弹性件能够快速弹起,使挡板挡住蒸汽口,避免蒸汽继续进入蒸汽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温控感应开关的水壶。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一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温控感应开关,包括弹性件、固定件、弹性组件与触点,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弹性件下方,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弹性组件与弹性件之间,所述触点设置在固定件与弹性件之间,所述固定件下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组件嵌设在卡槽内;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件靠近弹性组件的一端穿过通孔与弹性件卡持,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与设置在第一触点下方的第二触点,所述弹性件与第一触点抵接,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抵接,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的弹簧片。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设置在弹性件本体左端的挡板以及设置在弹性件本体右端的固定部,所述弹性件本体与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弹性件本体与挡板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弹性件本体的连接处下端设置有卡持块,所述固定部下端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右端与第一触点抵接,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蒸汽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左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块对应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为弹性碟片,所述弹性组件与通孔对应处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内设置有卡持片,所述卡持片与卡持块卡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竖直面呈U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端面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隔板,所述触点设置在两隔板之间,所述隔板与固定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为铜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弹性件本体呈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之二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容纳上述温控感应开关的水壶,包括水壶本体与设置在水壶本体右端的把手,所述把手靠近水壶本体的一端内设置有蒸汽室,所述弹性件、固定件、弹性组件与触点设置在蒸汽室内,所述水壶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蒸汽室连通的蒸汽管道,所述固定件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水壶本体内还设置有与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电连接的电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在于:

本申请温控感应开关利用相互抵接的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控制水壶的开启与关闭,使用者通过按压弹性件使其发生形变,使得与第一触点抵接的抵接块移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发生接触,水壶内电路连通,开始正常工作,当水壶中水被烧开时,产生的蒸汽将沿蒸汽通道进入手柄中,手柄中的弹性组件在蒸汽热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将与其卡持推出弹性件推出,弹性件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反应迅速,当弹性件复位后,将与其抵接第一触点推开,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不在接触,电路断路,水壶停止工作,此时,在弹性件将向上运动移动,堵住蒸汽通道,避免蒸汽进入手柄中,防止蒸汽进入手柄中,烫伤使用者,同时,避免水蒸汽进入手柄后冷却液化,使得水壶排水孔处出现过多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二在于:

在水壶本体内设置蒸汽通道能够将蒸汽导入设置有温控感应开关的蒸汽室中,保证温控感应开关能够接受到蒸汽,并且在蒸汽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将蒸汽通道堵塞并且使水壶的电路断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控感应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感应开关断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控感应开关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控感应开关安装在水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温控感应开关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弹性件;20、固定件;30、弹性组件;40、触点;50、水壶本体;60、把手;11、弹性件本体;12、挡板;121、蒸汽口;13、连接部;14、固定部;141、固定块;15、卡持块;16、抵接块;22、卡槽;23、通孔;24、容纳槽;25、隔板;31、卡孔;32、卡持片;41、第一触点;42、第二触点;51、蒸汽管道;61、蒸汽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温控感应开关,包括弹性件10、固定件20、弹性组件30与触点40,弹性组件30设置在弹性件10下方,固定件20设置在弹性组件30与弹性件10之间,触点40设置弹性件10与固定件20之间,固定件20上端设置有通孔23,弹性件10靠近弹性组件30的一端穿过通孔23与弹性件10卡持,固定件20下端设置有卡槽22,弹性组件30嵌设在卡槽22内,触点40包括第一触点41与设置在第一触点41下方的第二触点42,第一触点41与第二触点42抵接,第一触点41、第二触点42后端固定设置有与固定件20固定连接的弹簧片,弹性件10与第一触点41抵接。

通过设置在固定件20上端的通孔23,弹性件10能够与弹性组件30进行卡持,保证受热后弹性组件30能够将弹性件10顶起,在固定件20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弹性组件30的卡槽22,能够保证弹性组件30牢牢固定在固定件20上,避免松脱,两个相互抵接的第一触点41与第二触点42分别与水壶电源连接,当第一触点41与第二触点42抵接时,电路连通。而弹簧片能够保证抵接块16复位后第一触点41仍能与第二触点42发生抵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弹性件10包括弹性件本体11、设置在弹性件本体11左端的挡板12以及设置在弹性件本体11右端的固定部14弹性件本体11与挡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弹性件本体11与挡板12的连接部13,连接部13与弹性件本体11的连接处下端设置有卡持块15,固定部14下端设置有抵接块16,抵接块16右端与第一触点41抵接,挡板12上设置有蒸汽口121。

通过在弹性件本体11与挡板12之间设置连接部13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方便挡板12与水壶外壁接触时发生弹性形变,避免挡板12折断。在挡板12上设置有蒸汽口121方便蒸汽进入把手60中,使得水蒸汽能够对设置在把手60中的弹性组件30进行加热,弹性组件30受热膨胀将与其卡持的弹性件10顶出。在弹性件10未被按下时抵接块16将第一触点41推离第二触点42,第一触点41不与第二触点42抵接,水壶断路,不会进行工作,避免水壶重复烧煮热水。

弹性组件30为弹性碟片,弹性组件30与通孔23对应处设置有卡孔31,卡孔31内设置有卡持片32,卡持片32与卡持块15卡持。

通过在固定件20上设置通孔23,方便卡持块15与卡持片32配合,避免工作过程中弹性件10复位,导致抵接块16推开第一触点41,第一触点41不再与第二触点42抵接,电路断路。通过通孔23卡持块15能够插入卡持片32与卡孔31之间的间隙中进行卡持,保证其稳定性,同时方便弹性组件30在受热膨胀后将卡持块15顶出。

固定部14左端设置有固定块141,固定件20与固定块141对应处设置有容纳槽24,固定块141设置在容纳槽24内。

通过在固定部14左端设置固定块141以及在固定件20上设置用于容纳固定块141的容纳槽24,保证固定件20与弹性件10之间位置稳定,以及限制弹性件10的移动。

具体地,固定部14呈U型设置。固定件20上端面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隔板25,触点40设置在两隔板25之间,隔板25与固定部14配合。通过将固定部14设置成U型,并在固定件20与固定部14对应处设置两个与固定部14配合的隔板25,避免蒸汽进入把手60时,第一触点41、第二触点42受潮。第一触点41、第二触点42为铜触点40,耐腐蚀性好,能够避免水汽与第一触点41、第二触点42接触后发生液化,对第一触点41、第二触点42表面造成腐蚀,使用寿命长。挡板12与弹性件本体11呈垂直设置。呈垂直设置的挡板12,能够保证弹性件10复位后,将蒸汽管道51堵塞,避免蒸汽进入把手60中。

本温控感应开关通过采用弹性组件30以及与其配合的弹性件10来控制蒸汽通道的开启与关闭,避免过多水蒸汽进入到手柄中导致手柄发烫,致使用户烫伤;而弹性组件30受热后快速膨胀,能够迅速将弹性件10顶出,弹性件10复位时间短,反应速度快。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容纳上述温控感应开关的水壶,包括水壶本体50与设置在水壶本体50右端的把手60,所述把手60靠近水壶本体50的一端内设置有蒸汽室61,所述弹性件10、固定件20、弹性组件30与触点40设置在蒸汽室61内,所述水壶本体50内设置有与所述蒸汽室61连通的蒸汽管道51,所述固定件20与把手60固定连接,所述水壶本体50内还设置有与第一触点41、第二触点42电连接的电源。

本申请水壶通过在把手60上设置一蒸汽室61用于容纳温控感应开关,并且在水壶本体50内设置一与蒸汽室61连通的蒸汽管道51,方便水壶本体50内的蒸汽蒸汽进入蒸汽室61中,使得温控感应开关的弹性组件30能够将弹性件10顶起,使得挡板12能够堵塞蒸汽管道51避免蒸汽持续进入蒸汽室61中,同时,使得与抵接块16抵接的第一触点41与第二触点42隔开,水壶本体50电路断开,停止加热。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