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作捕捉传感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528发布日期:2019-04-12 23:53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作捕捉传感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作捕捉传感器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动画制作要求的提高,在发达国家,运动捕捉已经进入了实用化阶段,有多家厂商相继推出了多种商品化的运动捕捉设备,如 MotionAnalysis 、 Polhemus 、 Sega Interactive 、 MAC 、 X-Ist 、 FilmBox、Nokov等,成功地用于虚拟现实、游戏、人体工程学研究、模拟训练、生物力学研究等许多方面,动作捕捉是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技术涉及尺寸测量、物理空间里物体的定位及方位测定等方面可以由计算机直接理解处理的数据,在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由Motion capture系统捕捉跟踪器位置,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三维空间坐标的数据。当数据被计算机识别后,可以应用在动画制作,步态分析,生物力学,人机工程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动作捕捉传感器在对人体进行捕捉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动作捕捉传感器主要设计在人体的头部、身体、肢体和关节部位,在人体的各部位设有触动点,然而触动点设置的数量有限且为固定部位,在对人体动作捕捉不够精确、且无法进行多角度调节,导致捕捉出的人体动作较为僵硬。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作捕捉传感器模块,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作捕捉传感器模块,包括:转动外接带,所述转动外接带由松紧带构成,所述松紧带的两端与人体捕捉部件连接处设有角度调节机构、且内部镶嵌有数据传输线,所述松紧带一侧表面设有外接机构,所述外接机构分为外接扣和外接槽,所述外接扣固定在松紧带上、且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固定在松紧套环上的外接槽;

所述人体捕捉部件从上到下依次为:头部传感捕捉部件、身体传感捕捉部件、手部传感捕捉部件和腿部传感捕捉部件,所述头部传感捕捉部件通过转动外接带连接身体传感捕捉部件,所述身体传感捕捉部件通过转动外接带连接两侧的手部传感捕捉部件、且正下方连接腿部传感捕捉部件,所述人体捕捉部件均镶嵌有触动机构,所述触动机构内部设有松紧套环,所述松紧套环内部设有动作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内部设有第一转动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齿轮固定在人体捕捉部件上、且下方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下方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二转动齿轮固定在松紧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接扣通过螺钉固定在松紧带上、且主体为凸块,所述外接扣的右端固定有V形扣,所述V形扣通过弹簧连接凸块、且外侧固定有卡齿,所述卡齿与凸块呈45度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接槽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处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向内侧呈凸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案通过在人体捕捉各部件之间通过转动外接带,利用转动外接带的两端设有角度调节机构,便于对人体动作进行多方向、多角度传感捕捉,此外在松紧带的外侧设有外接机构,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多个触动点,以达到更加精确的人体动作捕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外接带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接机构结构图。

图中:1-转动外接带,2-松紧带,3-人体捕捉部件,4-角度调节机构,5-数据传输线,6-外接机构,7-外接扣,8-外接槽,9-松紧套环,10-头部传感捕捉部件,11-身体传感捕捉部件,12-手部传感捕捉部件,13-腿部传感捕捉部件,14-螺钉,15-动作传感器,16-触动机构,17-第一转动齿轮,18-第二转动齿轮,19-转动轴,20-凸块,21-V形扣,22-弹簧,23-卡齿,2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动作捕捉传感器模块,包括:转动外接带1,所述转动外接带1由松紧带2构成,所述松紧带2的两端与人体捕捉部件3连接处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且内部镶嵌有数据传输线5,所述松紧带2一侧表面设有外接机构6,所述外接机构6分为外接扣7和外接槽8,所述外接扣7固定在松紧带2上、且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固定在松紧套环9上的外接槽8,通过在人体捕捉部件3之间设有转动外接带1,利用两端的角度调节机构4,可以通过第一转动齿轮17、第二转动齿轮18和转动轴19配合使用,方便对触动机构16进行多角度调节,提高装置的灵活性,然后在松紧带2的外侧设有外接机构6,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多个触动点,以达到更加精确的人体动作捕捉;

所述人体捕捉部件3从上到下依次为:头部传感捕捉部件10、身体传感捕捉部件11、手部传感捕捉部件12和腿部传感捕捉部件13,所述头部传感捕捉部件10通过转动外接带1连接身体传感捕捉部件11,所述身体传感捕捉部件11通过转动外接带1连接两侧的手部传感捕捉部件12、且正下方连接腿部传感捕捉部件13,所述人体捕捉部件3均镶嵌有触动机构16,所述触动机构16内部设有松紧套环9,所述松紧套环9内部设有动作传感器15,通过在人体捕捉部件3上镶嵌有触动机构16,可以通过松紧套环9将动作传感器15固定在人体各部位,达到动作捕捉的目的。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角度调节机构4内部设有第一转动齿轮17和第二转动齿轮18,所述第一转动齿轮17固定在人体捕捉部件3上、且下方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转动轴19,所述转动轴19下方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第二转动齿轮18,所述第二转动齿轮18固定在松紧带2上,通过第一转动齿轮17、第二转动齿轮18和转动轴19配合使用,方便对触动机构16进行多角度调节,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利用第一转动齿轮17和第二转动齿轮18方便对触动点进行前后运动,然后通过转动轴19方便对触动点进行旋转多角度运动,提高装置的功能性。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所述外接扣7通过螺钉固定在松紧带2上、且主体为凸块20,所述外接扣7的右端固定有V形扣21,所述V形扣21通过弹簧22连接凸块20、且外侧固定有卡齿23,所述卡齿23与凸块20呈45度角,使用者如果需要外接触动机构16,可以按压外接扣7上的V形扣,使凸块20固定在松紧套环9侧面的外接槽8内,从而达到方便外接多个触动点的目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动作捕捉的精确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外接槽8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处设有卡块24,所述卡块24向内侧呈凸状结构,通过外接槽8开口处的卡块24,可以对卡齿23达到固定的目的,提高稳定性。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人体捕捉部件3之间设有转动外接带1,利用两端的角度调节机构4,可以通过第一转动齿轮17、第二转动齿轮18和转动轴19配合使用,方便对触动机构16进行多角度调节,提高装置的灵活性,然后在松紧带2的外侧设有外接机构6,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多个触动点,以达到更加精确的人体动作捕捉,通过在人体捕捉部件3上镶嵌有触动机构16,可以通过松紧套环9将动作传感器15固定在人体各部位,达到动作捕捉的目的,通过第一转动齿轮17、第二转动齿轮18和转动轴19配合使用,方便对触动机构16进行多角度调节,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利用第一转动齿轮17和第二转动齿轮18方便对触动点进行前后运动,然后通过转动轴19方便对触动点进行旋转多角度运动,提高装置的功能性,使用者如果需要外接触动机构16,可以按压外接扣7上的V形扣,使凸块20固定在松紧套环9侧面的外接槽8内,从而达到方便外接多个触动点的目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动作捕捉的精确度。

附加:所述动作传感器15采用tss-musb型号。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电子产品领域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