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075发布日期:2019-10-19 02:4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钞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



背景技术:

点钞机是一种自动清点钞票数目的机电一体化装置,一般带有伪钞识别功能,集计数和辨伪钞票的机器。由于现金流通规模庞大,银行出纳柜台现金处理工作繁重,点钞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设备。

现有的点钞机的机壳为整体式,当有纸币卡在纸币通道内时,通过手动转动各传动轮,将被卡的纸币卷出来或者用钳子将被卡的纸币夹出来,这样取币很不方便,且容易将被卡的纸币撕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在纸币被卡时能方便地显露走钞通道,将纸币取出,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板;

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下CIS组件;

位于所述下CIS组件的上方的上CIS组件,所述上CIS组件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上CIS组件的下表面和所述下CIS组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走钞通道;

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入钞轮轴、依次套设在所述入钞轮轴上的第一轴承架、第一挡边轴承、第二挡边轴承和第二轴承架;所述第一轴承架和所述第二轴承架通过螺栓与所述上CIS组件的两侧固定连接;

两个支撑板均设有穿孔;所述入钞轮轴从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穿孔穿出;所述第一轴承架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挡边轴承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孔后进入一侧的支撑板的穿孔;所述第二轴承架设有第二轴承孔,所述第二挡边轴承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孔后进入另一侧的支撑板的穿孔。

优选地,每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缺口,所述下CIS组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缺口对应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伸出所述下CIS组件的两侧,并卡设在所述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架上设有朝向所述上CIS组件的第一连接板,所述上CIS组件朝向所述第一轴承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架上设有朝向所述上CIS组件的第二连接板,所述上CIS组件朝向所述第二轴承架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优选地,所述入钞轮轴的横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

优选地,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在所述入钞轮轴上。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套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入钞轮轴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内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螺孔后抵触在所述入钞轮轴的表面。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套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内插有销钉,所述入钞轮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齐的第二销孔,所述销钉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后插入所述第二销孔。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套覆盖的所述入钞轮轴的横截面,与所述固定套的横截面均为、但不限于多边形、椭圆形、圆形、劣弧弓、优弧弓。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挡边轴承套设在所述入钞轮轴的一端,且定位于所述固定套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边轴承与所述固定套间隙配合或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朝向所述第一挡边轴承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出部,所述环形凸出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固定套的外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边轴承的内部通道朝向所述固定套的一端,设有扩大部,所述环形凸出部伸入到所述扩大部内,且所述扩大部可绕所述环形凸出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边轴承朝向所述固定套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环形挡边,所述第一挡边轴承背向所述固定套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小的第一外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外圈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环形挡边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入钞轮轴的另一端设有环形的卡簧槽,所述卡簧槽中设有卡簧。

更优选地,所述卡簧为开口的金属圆环。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挡边轴承套设在所述入钞轮轴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卡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边轴承与所述入钞轮轴间隙配合或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边轴承朝向所述卡簧的一端,沿其外表面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卡簧位于所述环形凸起所包围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边轴承朝向所述卡簧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二环形挡边,所述第二挡边轴承背向所述卡簧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小的第二外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圈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环形挡边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挡边与所述第二环形挡边的直径相等或者不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的外径相等或者不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上CIS组件通过开合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在下CIS组件上,实现开合动作,当遇到莫名停机、卡钞的时候可直接打开上CIS组件,使走钞通道完全露出,从而可以方便地对走钞通道内的相关部件进行维护与检修,具有安装结构简单、可翻转角度大、维护及紧急处理方便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点钞机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点钞机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下CIS组件;101、限位凸块;2、上CIS组件;3、入钞轮轴;4、固定套;401、定位螺孔(第一销孔);402、环形凸出部;5、卡簧;61、第一挡边轴承;611、第一环形挡边;612、第一外圈;62、第二挡边轴承;621、第二环形挡边;622、第二外圈;71、第一轴承架;711、第一轴承孔;712、第一连接板;72、第二轴承架;721、第二轴承孔;722、第二连接板;8、支撑板;801、穿孔;802、缺口;9、卡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板8;

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下CIS组件1;

位于所述下CIS组件1的上方的上CIS组件2,所述上CIS组件2位于两个支撑板8之间,所述上CIS组件2的下表面和所述下CIS组件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走钞通道;

开合装置,所述上CIS组件2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合装置与所述下CIS组件1的一端可旋转连接,使得所述上CIS组件2相对于所述下CIS组件1能够转动。具体地,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入钞轮轴3、依次套设在所述入钞轮轴3上的第一轴承架71、第一挡边轴承61、固定套4、卡簧5、第二挡边轴承62和第二轴承架72;所述第一轴承架71和所述第二轴承架72通过螺栓与所述上CIS组件2的两侧固定连接。

两个支撑板8与所述下CIS组件1垂直设置。两个支撑板8均设有穿孔801;所述入钞轮轴3从两个支撑板8之间通过所述穿孔801穿出;所述第一轴承架71设有第一轴承孔711,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孔711后进入一侧的支撑板8的穿孔801;所述第二轴承架72设有第二轴承孔721,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孔721后进入另一侧的支撑板8的穿孔801。

两个支撑板8上还设有缺口802,所述下CIS组件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缺口802对应的限位凸块101,所述限位凸块101伸出所述下CIS组件1的两侧,并卡设在所述缺口802内。所述下CIS组件1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板8使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不能向所述下CIS组件1的两外侧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入钞轮轴3的横截面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优选为圆形。

所述入钞轮轴3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有一个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套设在所述入钞轮轴3上。所述固定套4覆盖的所述入钞轮轴3的横截面,与所述固定套4的横截面相同,均为、但不限于多边形、椭圆形、圆形、劣弧弓、优弧弓。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4覆盖的所述入钞轮轴3的横截面做成优弧弓,相应地,所述固定套4的横截面配合做成优弧弓,二者采用平面和圆弧面接触,结合紧密不易滑动。

具体地,所述固定套4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入钞轮轴的定位螺孔401,所述定位螺孔401内螺接有螺钉(图中未示出),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螺孔401后抵触在所述入钞轮轴3的表面。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3上设有第一销孔401,所述第一销孔401内插有销钉(图中未示出),所述入钞轮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401对齐的第二销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销钉穿过所述第一销孔401后插入所述第二销孔。

所述固定套4的外侧设有第一挡边轴承61,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与所述固定套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与所述固定套4间隙配合或紧密贴合。其中,所述固定套4朝向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出部402,所述环形凸出部402的外径小于所述固定套4的外径;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的内部通道朝向所述固定套4的一端,设有扩大部(图中未示出),所述环形凸出部402伸入到所述扩大部内,且所述扩大部可绕所述环形凸出部402旋转。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朝向所述固定套4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环形挡边611,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背向所述固定套4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小的第一外圈612。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可以选用滚珠轴承等。

所述固定套4起到定位止挡的作用,防止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向所述入钞轮轴3的中心移动。在实际组装时,可先将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与所述固定套4连接,再将所述固定套4套入到所述入钞轮轴3上固定。

第一轴承架上71的所述第一轴承孔71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外圈612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环形挡边611的直径。所述第一轴承孔711穿过所述入钞轮轴3的一端,并卡在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的所述第一外圈612上。所述第一轴承架71上还设有朝向所述上CIS组件2的第一连接板712,所述上CIS组件2朝向所述第一轴承架71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连接板71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所述入钞轮轴3的另一端设有环形的卡簧槽9,所述卡簧5设于所述卡簧槽9中。优选地,所述卡簧5为开口的金属圆环。

所述卡簧5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卡簧5接触的第二挡边轴承套62,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与所述入钞轮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与所述入钞轮轴3间隙配合或紧密贴合。

具体地,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朝向所述卡簧5的一端,沿其外表面设有环形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卡簧5位于所述环形凸起所包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朝向所述卡簧5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二环形挡边621,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背向所述卡簧5的一侧设有直径较小的第二外圈622。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可以选用滚珠轴承等。

所述卡簧5起到定位止挡的作用,防止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向所述入钞轮轴3的中心移动。

第二轴承架72上的所述第二轴承孔72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圈622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环形挡边621的直径。所述第二轴承孔721穿过所述入钞轮轴3的另一端,并卡在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的所述第二外圈622上。所述第二轴承架72上还设有朝向所述上CIS组件2的第二连接板722,所述上CIS组件2朝向所述第二轴承架72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连接板72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点钞机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点钞机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图5所示,所述上CIS组件2可翻转地装配于所述下CIS组件1上,在点钞机正常使用时,所述上CIS组件2扣合在所述下CIS组件1上,起到了保护点钞机内部结构的作用;在需要检修时,掰动所述上CIS组件1,使其以所述入钞轮轴3为中心绕所述下CIS组件2旋转,所述上CIS组件1打开,走钞通道能够完全地显露于外,促使卡滞于走钞通道任意位置的钞票均可较为方便地取出。采用该结构设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较为方便、维护及紧急处理快捷可靠的优点。

实施例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入钞轮轴3的另一端,即所述卡簧5的位置替换为一固定套,该固定套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固定套4的结构相同。

该固定套覆盖的所述入钞轮轴3的横截面,与该固定套的横截面相同,均为、但不限于多边形、椭圆形、圆形、劣弧弓、优弧弓。

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定位于该固定套的外侧,且与该固定套间隙配合或紧密贴合。该固定套朝向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出部,所述环形凸出部的外径小于该固定套的外径;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的内部通道朝向该固定套的一端,设有扩大部,环形凸出部伸入到扩大部内,且扩大部可绕环形凸出部旋转。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的第二环形挡边621朝向该固定套,所述第二挡边轴承62的第二外圈622背向该固定套。

实施例三: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开合装置的点钞机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入钞轮轴3的一端,即所述固定套4的位置替换为一卡簧槽,该卡簧槽中设有一卡簧,该卡簧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卡簧5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与所述入钞轮轴3间隙配合或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朝向该卡簧的一端,沿其外表面设有环形凸起,该卡簧位于环形凸起所包围的区域内。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的第一环形挡边611朝向该卡簧,所述第一挡边轴承61的第一外圈612背向该卡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