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管理系统、输入装置、预约管理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06005发布日期:2020-05-01 22:05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预约管理系统、输入装置、预约管理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本公开一般而言涉及预约管理系统、输入装置、预约管理方法以及程序,更为详细地说,涉及用于管理预约的预约管理系统、输入装置、预约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能够远程确认会议室、商议角等的利用状况的利用状况管理系统(预约管理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的利用状况管理系统包括显示板装置、中继器以及处理装置。

显示板具备板支承构件和通信部。板支承构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保持显示板,且被设置成通过滑动操作而在使显示板的第一状态信息位于显示窗的第一位置与使显示板的第二状态信息位于显示窗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自如。通信部用于发送与板支承构件的移动相应的信号。

中继器用于接收来自显示板装置的信号,在变换了通信协议后发送该信号。

处理装置基于从中继器接收到的信号,来在画面中显示与在显示板装置中选择显示的第一状态信息或第二状态信息相对应的状态。

然而,在以往的预约管理系统中,只不过是在画面中显示设施的利用状况,而无法实现预约信息与利用状况之间的协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注册实用新型第31915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解决了该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预约信息与预约的执行状况之间的协调的预约管理系统、输入装置、预约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具备输入装置和预约管理部。所述输入装置具有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操作部,在所述操作部被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输入装置发送包含所述操作部的移动信息和id信息的无线信号。所述预约管理部基于由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预约管理。在要开始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在要结束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预约管理部具有计时部、存储部以及判断部。所述计时部对时刻进行计时。所述存储部将包含预约开始时刻的预约信息与所述id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所述判断部基于当前的时刻、所述预约开始时刻以及所述移动信息,来判断出预约的执行状况。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用于所述预约管理系统,具备所述操作部、显示部以及壳体。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预约的执行状况。所述壳体用于保持所述操作部和所述显示部。所述显示部构成为根据所述操作部的移动而移动,在所述操作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从所述壳体突出。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方法用于基于由输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预约管理。所述输入装置具有操作部。在要开始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所述操作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要结束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操作部被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输入装置发送包含所述操作部的移动信息和id信息的无线信号。在所述预约管理方法中,将包含预约开始时刻的预约信息与所述id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到存储部中,基于当前的时刻、所述预约开始时刻以及所述移动信息,来判断出预约的执行状况。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所述预约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的框图。

图2a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输入装置的概要图。图2b是上述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第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第二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第三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第四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上述预约管理系统的动作说明图。

图10a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的第一变形例的输入装置的概要图。图10b是上述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11a是上述输入装置被设置于门上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b是上述输入装置被设置于门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上述输入装置被设置于墙壁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变形例的概要图。

图14a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其它变形例的第一状态的俯视图。图14b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其它变形例的第二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只不过是本公开的一例,本公开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即使是该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以外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只要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方式1)

(1)概要

以下,在对本实施方式的预约管理系统进行说明之前,对一般的预约管理系统进行说明。一般的预约管理系统例如具有用于管理会议室的进出的进出房间管理装置。进出房间管理装置包括例如人感传感器或ic读卡器等用于探测人的探测装置或者用于探测门的开闭的传感器等以及个人计算机(以下简称为计算机)或平板终端等。探测装置的输出被输入到计算机。而且,管理装置设置于作为管理对象的会议室,接受经由在会议室中配设的电源线的电力供给来进行动作。

但是,例如在展览会的会场中布置的临时的会议室、商议空间等中,如果对所有这些设施配设电源线、准备探测装置的话需要费用以及很长的作业时间。另外,在展览会的情况下,有时会议室、商议空间等的配置、场所等根据筹划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包括这些情况在内,如果在进入房间安全性低、非特定的大量的人能够进出且监控也不充分的设施中设置昂贵的计算机或平板终端,这从防犯方面来看并不是优选的。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实现如下一种预约管理系统:即使在没有配置电源线、lan线缆(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等的场所、甚至在非特定的大量的人利用的那种安全性低的场所等中,也能够廉价且简单地设置该预约管理系统。

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的概念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是用于管理预约对象的预约以及预约的执行状况等的系统。

在本实施方式中,预约对象例如是指对公司内的会议室12a、商议空间12b等(以下,将它们统称为设施12)的利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预约管理系统11用于管理针对设施12的利用预约、设施12的利用状况等。在此,商议空间12b是指与相邻的空间之间没有用墙壁等隔开,而是设置了多个用于商议的桌子、椅子等的空间。

预约管理系统11具有输入装置21、作为预约管理部的预约管理装置41以及输入终端51。

输入装置21是向周围通知设施12的利用状况并且将该利用状况经由无线信号输出到预约管理装置41的装置。输入装置21设置于设施12或设施12附近。输入装置21具有通过用户(利用者)的操作而移动的操作部211(参照图2a、图2b)。通过操作部211的移动,显示部2111的两个标记(例如,“进入房间”和“房间空闲”)中的一方的标记被选择性地露出,另一方的标记被选择性地覆盖。其结果,通过显示部2111的显示状态(“进入房间”、“房间空闲”)向周围通知设施12的利用状况。显示部2111的显示状态是指示出了两个标记(“进入房间”、“房间空闲”)中的露出的标记。另外,当操作部211被移动时,输入装置21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包含该操作部211的移动信息和id信息的状态信号。移动信息是表示操作部211的移动方向的信息。

预约管理装置41例如是服务器,构成为能够与输入装置21及输入终端51进行通信。预约管理装置41用于进行设施12的预约管理。具体而言,预约管理装置41管理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受理、设施12的预约状况、设施12的利用状况等。

预约管理装置41与线路61连接。线路61是网络线路,也可以包括因特网线路或公司内部网线路等。在线路61上还连接有中继器31。中继器31构成为能够与输入装置2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输入装置21发送的无线信号由中继器31接收,并经由线路61向预约管理装置41发送无线信号中包含的移动信息和id信息。由此,即使在设施12中没有配置lan线缆等,预约管理系统11也能够管理设施12的利用状况。

输入终端51是由想要利用设施12的人(以下称为利用者)操作的终端。利用者能够使用输入终端51进行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输入(申请)、设施12的预约状况、利用状况的确认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预约管理系统11中,利用设施12的用户(利用者)在要开始利用设施12时,操作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来进行将显示部2111的显示状态从“房间空闲”变更为“进入房间”的进入房间操作。以该进入房间操作为触发,从输入装置21发送状态信号。另外,利用者在要结束利用设施12时,操作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来进行将显示部2111的显示状态从“进入房间”变更为“房间空闲”的退出房间操作。以该退出房间操作为触发,从输入装置21发送状态信号。预约管理装置41根据从输入装置21发送的状态信号中包含的移动信息、设施12的预约状况以及当前的时刻,来判断出设施12的预约的执行状况(利用状况)。

由此,在预约管理系统11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设施12的预约信息与利用状况(预约的执行状况)之间的协调。

(2)预约管理系统的结构

以下,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结构进行说明。

(2.1)输入装置

首先,参照图2a、图2b说明输入装置21的结构。

图2a是输入装置21的概念图。图2b是输入装置21的主视图。

输入装置21具有操作部211、移动探测部212、电源部213、通信部214以及壳体215。操作部211、移动探测部212、电源部213以及通信部214被收纳(保持)在壳体215内。

如图1所示,在设施12是会议室12a的情况下,输入装置21(壳体215)设置于例如会议室12a的出入口的门、出入口附近的墙壁等构造物上。另外,在设施12是如商议空间12b那样的开放空间的情况下,输入装置21(壳体215)例如设置在桌子上。

壳体215形成为在一个方向(在图2a、图2b中为左右方向)上长的长方体形状。壳体215通过固定部固定于出入口的门、桌子、墙壁等构造物上。固定部例如是设置在壳体215的外表面的双面胶带。固定部也可以是经由形成于壳体215的固定孔来与构造物结合的螺钉。另外,在门、墙壁等构造物是磁性体的情况下,固定部也可以是磁体。

另外,在壳体215的正面形成有在一个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的开口2151。

操作部211配置在壳体215内的、壳体215的正面侧,构成为能够沿着一个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图2a、图2b中的箭头表示操作部211的移动方向,并非伴有实际状态。操作部211具有显示部2111、把手2112以及一对突出部2113。显示部2111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状。把手2112从显示部2111的一个面(开口2151侧的面)的一个方向上的中央部突出,并贯通壳体215的开口2151。利用者能够将手指搭放在从壳体215突出的把手2112上来使操作部211沿一个方向进行滑动移动。也就是说,操作部211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一个方向移动。第一位置是指把手2112处于壳体215的开口2151的一个方向(开口2151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状态的位置,第二位置是指把手2112处于壳体215的开口2151的一个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状态的位置。

在显示部2111的一个面设置有表示预约的执行状况(设施12的利用状况)的两个标记(“进入房间(或使用中)”、“房间空闲”)。一方的标记相对于把手2111设置在一侧,另一方的标记相对于把手设置在另一侧。换言之,表示预约的执行状况的两个标记设置在将从壳体215的开口2151突出的把手2112夹在中间的位置。由此,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一方的标记从开口2151露出,另一方的标记被壳体215覆盖。另外,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另一方的标记从开口2151露出,另一方的标记被壳体215覆盖。也就是说,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与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之间选择性地切换两个标记中的从开口2151露出的标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房间空闲”这个标记从开口2151露出,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进入房间”这个标记从开口2151露出。此外,两个标记既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颜色、符号、图形等表示。另外,输入装置21也可以具备显示内容根据操作部211的位置而变化的液晶显示器、led等作为显示部。在该情况下,显示部也可以与操作部211分开地设置。

一对突出部2113从显示部2111的另一面(与开口2151相反的一侧的面)突出。一对突出部2113在一个方向上分离地形成,且设置于两个标记(“进入房间”、“房间空闲”)的背侧部分。

移动探测部212构成为探测操作部211的移动。具体而言,移动探测部212构成为探测是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还是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移动探测部212具备两个开关2121。两个开关2121例如由按压开关构成。两个开关2121被配置为根据操作部211的位置而仅有一方的开关2121被突出部2113按压而接通。也就是说,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一方的开关2121接通,另一方的开关2121断开,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一方的开关2121断开,另一方的开关2121接通。由此,移动探测部212能够根据两个开关2121的接通/断开状态,来探测是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还是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电源部213例如是一次电池,用于向通信部214和移动探测部212供给电力。此外,电源部213不限于是一次电池,也可以是二次电池或商用电源。另外,电源部213也可以是通过操作部211的移动来生成电力的发电装置。在该情况下,电源部213具备线圈,通过由伴随着操作部211的移动而移动的磁体的电磁感应来产生电力。电源部213通过操作部211的移动来产生电力,因此电源部213能够兼用作移动探测部212。在电源部213是发电装置的情况下,不需要更换电池,便利性提高。

通信部214是能够发送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当移动探测部212探测到操作部211的移动时,通信部214发送状态信号。状态信号是无线信号,包含id信息和移动信息。

id信息是输入装置21的固有信息。id信息不仅能够用于识别输入装置21,还能够用于识别设置有输入装置21的设施12。例如,通过将id信息与设施12的管理id相关联,预约管理装置41能够识别出是来自设置在多个设施12中的哪个设施12中的输入装置21的状态信号。id信息被存储在设置于输入装置21的存储器中。

移动信息是表示操作部211的移动方向的信息,表示是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还是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换言之,移动信息表示移动后的操作部211是处于第一位置还是处于第二位置。

当移动探测部212探测到操作部211的移动时,通信部214发送包含id信息和移动信息的状态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移动信息表示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信号也称为第一信号,将移动信息表示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信号也称为第二信号。也就是说,当在利用者要开始利用设施12时将操作部211从“房间空闲”这个标记露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进入房间”这个标记露出的第二位置移动时,通信部214发送第一信号。另外,当在利用者要结束利用设施12时将操作部211从“进入房间”这个标记露出的第二位置移动到“房间空闲”这个标记露出的第一位置移动时,通信部214发送第二信号。

从通信部214发送的状态信号经由中继器31、线路61被发送到预约管理装置41。

(2.2)输入终端

输入终端51(参照图1)是由设施12的利用者操作的终端。输入终端51例如是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构成为能够经由线路61来与预约管理装置41进行通信。此外,个人计算机既可以是利用者个人在业务中使用的个人计算机,也可以是在部门内共同使用的个人计算机。另外,智能手机、平板终端既可以是利用者个人拥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也可以是共用(公司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

利用者能够使用输入终端51来进行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输入(申请)、设施12的预约状况的确认、设施12的利用状况的确认等。

(2.3)预约管理装置

预约管理装置41(参照图1)是服务器,构成为能够经由线路61来与输入装置21、输入终端51进行通信。

预约管理装置41具有控制部410、存储部44以及计时部45。

控制部410例如由以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为主要结构的微型计算机构成。而且,通过由cpu执行存储器中保存的程序,微型计算机作为预约处理部42和判断部43发挥功能。cpu执行的程序在此是被预先记录在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中,但也可以被记录在存储卡等记录介质中来提供,还可以通过因特网等电气通信线路来提供。

预约处理部42进行与设施12的预约信息有关的预约处理。预约处理部42将基于从输入终端51输入(申请)的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预约信息存储到存储部44中。在该预约信息中包含与设施12相关联的管理id、预约开始时刻、预约结束时刻、利用者的识别信息(例如利用者姓名)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施12的管理id与设置于该设施12的输入装置21的id信息相同。此外,设施12的管理id与输入装置21的id信息相关联即可,也可以是互不相同的数据。

存储部44是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存储设备。在存储部44中存储有设施12的管理id(输入装置21的id信息)和设施12的预约信息。也就是说,存储部44存储有与设施12的管理id相关联的设施12的预约信息。换言之,存储部44存储有设施12的管理id与预约信息的表。存储部44存储有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和预约结束时刻。

另外,在存储部44中,基于预约管理装置41接收到的状态信号,存储有各输入装置21中的操作部211的当前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存储部44将输入装置21中的操作部211的位置与id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由此,控制部410能够在预约管理装置41与输入装置21之间不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掌握操作部211的当前的位置。

另外,当在输入终端51中进行了用于设施12的预约确认的操作时,预约管理装置41将存储部44中存储的各设施12的预约信息发送到输入终端51。由此,在输入终端51的显示画面中显示各设施12的预约信息。利用者能够操作输入终端51来在没有预约设施12的时间段申请利用预约。另外,利用者能够操作输入终端51来进行自己(利用者)以前所申请的利用预约的变更(时间的变更、预约的删除等)。预约处理部42当受理了来自输入终端51的针对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变更申请时,基于该变更申请来变更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信息。

计时部45对时间进行计时。例如,计时部45是实时时钟,构成为对当前的时刻进行计时。计时部45进行计时所得到的时刻信息被输出到控制部410(预约处理部42和判断部43)。

判断部43监视来自设施12的输入装置21的输入,判断各设施12的利用状况。判断部43根据当前的时刻、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开始时刻以及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移动信息,来判断设施12的利用状况(预约的执行状况)。判断部43将作为判断结果的设施12的利用状况存储到存储部44中。也就是说,在存储部44中存储设施12的预约信息以及预约的执行状况的实际情况(执行历史记录)。在该实际情况中包含开始利用设施21的时刻和结束利用设施21的时刻的信息。由判断部43判断设施21的利用的开始和结束。由此,预约管理装置41能够管理各设施12的利用历史记录等。

在后述的“(3)动作例”一栏中会具体地说明,判断部43基于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移动信息来判断设施12的利用状况。以下,列举由判断部43进行的判断例。

判断部43基于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内的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移动信息,来判断设施12的利用状况。进入房间操作是指设施12的利用者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操作。受理时间是基于预约开始时刻的时间。受理时间的开始时间是与预约开始时刻相同的时刻,或者是预约开始时刻的规定时间前(例如15分钟前)的时间。受理时间的开始时间能够通过预约管理装置41的设定来适当变更。受理时间的结束时间是预约开始时刻的规定时间后(例如15分钟后)的时间。

判断部43当在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内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第一信号(移动信息表示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信号)时,判断为进行了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利用者已开始利用(签到check-in)设施12(已开始执行预约)。

在此,假设如下场面:在利用者想要从例如预约开始时刻起在设施12中开始会议的情况下,利用者要在预约开始时刻之前进入设施12来进行会议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的开始时间被设定为预约开始时刻之前的时刻,则即使在预约开始时间之前进行进入房间操作,预约也不会被取消。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在受理时间内的预约开始时刻之前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将第一信号作为预约时间内的初次接收来处理,视作设施12的利用被提前。因而,即使利用者在预约开始时刻以后不进行进入房间操作,判断部43也不会将预约取消。

另外,判断部43当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第二信号(移动信息表示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状态信号)时,判断为利用者对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check-out)(预约的执行已结束)。也就是说,判断部43当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第二信号时,判断为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退出房间操作是指设施12的利用者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操作。在预约结束时刻之前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直到预约结束时刻为止的剩余时间被取消。因而,例如,想要利用设施12的其他利用者能够进行被取消的时间段的预约。由此,能够促进设施12的高效的利用。另外,在直到预约结束时刻为止未进行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被延长。而且,在预约结束时刻之后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判断部43判断为被延长的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

另外,在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第一信号且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仍处于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的情况下,判断部43判断为未开始利用设施12。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将该设施12的预约取消,将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信息删除。例如,在预约了设施12的利用者不打算利用设施12但却忘记了取消预约的情况下,预约会被自动取消。因而,例如,想要利用设施12的其他利用者能够进行被取消的时间段的预约。由此,能够促进设施12的高效的利用。

此外,判断部43不限于变更(删除)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信息的结构。例如,判断部43也可以是进行变更(删除)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信息的意思的指示的结构。例如,预约处理部42根据来自判断部43的指示来变更(删除)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信息。

另外,在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开始时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已经处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判断部43判断为进行了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利用者已开始利用设施12(已开始执行预约)。也就是说,判断部43将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继续留在房间视作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进入房间(继续利用:可)。例如,在预约的时间段连续的情况下,即使在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设施12的利用结束时未进行退出房间操作而使输入装置21仍保持进入房间显示,当到达下一个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时,判断部43也会判断为已开始利用。由此,利用者不需要连续地进行退出房间操作和进入房间操作。

此外,也可以是,通过预约管理装置41的设定,即使在受理时间的开始时操作部211已经位于第二位置,判断部43也判断为没有开始利用设施12(继续利用:不可)。在该情况下,在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未进行退出房间操作而使输入装置21仍保持进入房间显示的状态下、下一个预约到达预约开始时刻的情况下,判断部43在规定时间后将预约取消。因此,在设施12的利用开始时输入装置21为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利用者需要先进行一次退出房间操作之后再进行进入房间操作。由此,判断部43判断为下一个预约中的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预约不被取消。

另外,判断部43在受理时间以外的时间且无预约的时间段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临时的利用预约(临时预约),且客人已开始利用设施12(签到)。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将以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时刻为预约开始时刻的预约信息存储到存储部44中。关于临时预约的预约结束时刻,将从预约开始时刻起规定时间后(例如15分钟后、30分钟后)的时刻或者下一个利用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作为预约结束时刻。因而,在输入终端51中显示的预约状况的确认画面中反映临时预约这一信息。此外,也可以是,通过预约管理装置41的设定,判断部43即使在受理时间以外的时间且无预约的时间段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下,也不将临时预约的预约信息存储到存储部44中(临时预约:不可)。在该情况下,在存储部44中存储客人临时利用了设施12的实际情况(执行历史记录)。

在此,在临时利用的情况下,由于利用者处于设施12中,因此如果没有携带输入终端51,则无法立即确认是否正常地完成了临时预约。因此,也可以是,在正常地完成了临时预约的情况下,预约管理装置41将预约完成信号经由中继器31发送到输入装置21。在该情况下,输入装置21优选具有液晶显示器或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等预约显示部,以显示正常地完成了临时预约。输入装置21当接收到预约完成信号时,使用预约显示部显示正常地完成了临时预约。另外,在预约显示部是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液晶显示器中显示已预约的时间或预约结束时间等。另外,在预约显示部是led的情况下,还能够通过led的点亮数量来表示已预约的时间。

另外,判断部43在从操作部211自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移动到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起规定时间之后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预约的执行已结束)。也就是说,在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之后在规定时间内操作部211再次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例如,判断部43当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开始进行计时器的计数,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换言之,判断部43在从接收到第二信号起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由此,即使在利用者错误地对输入装置21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进入房间操作,则退出房间操作被设为无效。因而,能够抑制错误地结束利用预约。但是,上述判断是以被判断为已经开始利用(签到)的预约为对象的,在一次都没有确认出签到的情况下,不进行上述判断。

另外,也可以是,在预约时间内已经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判断部43将第二次以后的进入房间操作(第多次进入房间操作)判断为无效。第二次以后的进入房间操作是指利用者进行一次退出房间操作之后再次进行的进入房间操作。即,判断部43在预约时间内接收到两次以上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忽略第二次以后的第一信号,不判定为签到,而判定为继续利用设施12(签到继续)。由此,能够抑制重复判断为开始利用设施12(签到)。另外,能够抑制误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

通过上述的预约管理装置41的设定,判断部43的判断处理的执行模式被分类为表1和表2所示的8个模式a~h。

[表1]

[表2]

此外,预约处理部42和判断部43不限于设置在同一装置(服务器)中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装置(服务器)中。并且,在该情况下,存储部44既可以由双方的装置(服务器)的存储器构成,也可以设置在其它装置(服务器)中。另外,预约处理部42也可以由通用的预约程序构成。

(3)动作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预约管理系统1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3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判断部43获取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信息以及计时部45进行计时所得到的当前的时刻信息(数据获取步骤s1)。然后,判断部43将基于预约开始时刻的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与当前时刻进行比较,来判定有无预约(预约判定步骤s2)。此外,预约处理部42也可以代替判断部43来判定有无预约。

在有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情况下,当到达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时,判断部43参照存储部44来确认与该设施12对应的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位置(状态探测步骤s3)。

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显示房间空闲)的情况下,判断部43根据在受理时间内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状态信号(第一信号),来探测为对操作部211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操作探测步骤s4)。另外,判断部43根据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21的状态信号(第二信号),来探测为对操作部211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

判断部43基于来自输入装置21的状态信号来判断(估计)设施12的利用状况(利用状况判断步骤s5)。例如,判断部43基于在受理时间内接收到的来自输入装置21的状态信号(id信息、移动信息),来判断该时间点的设施12的利用状况(房间空闲或进入房间)。即,判断部43根据接收到第一信号(从房间空闲显示变为进入房间显示),来判断为已开始利用设施12(签到)。另外,判断部43根据接收到第二信号(从进入房间显示变为房间空闲显示),来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

由此,预约管理装置41能够监视设施12的利用状况。

判断部43根据判断结果来变更存储部44中存储的预约信息、利用状况等(数据变更步骤s6)。例如,在经过了受理时间之后也没有变为“进入房间”的情况下,判断部43将预约取消。另外,判断部43在预约结束时刻前设施12的利用结束从而接收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将直到预约结束时刻为止的预约取消。因而,其他利用者能够进行被取消的时间段的预约。其结果,能够缩短设施12虽然处于预约状态但却是空闲房间而未被使用的状态的时间,因此能够促进设施12的高效的利用。

另外,判断部43即使在受理时间以外的时间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探测到设施12变化为正在利用(进入房间)的状态。因而,预约管理系统11(预约管理装置41)能够对设施12已被实际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

如上所述,预约管理装置41能够根据通过由利用者对输入装置21进行的手动操作而从输入装置21发送的状态信号(第一信号、第二信号),来管理设施12的利用状况。因而,即使仅根据输入装置21的操作信息,也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对设施12的利用状况进行预约管理。

(3.1)第一动作例

以下,参照图4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第一动作例进行说明。

第一动作例是以对输入装置21的操作为起点的动作例。另外,在第一动作例中,以使判断部43的判断处理的执行模式为模式a、b、e、f(参照表1、表2)中的任一模式的方式设定了预约管理装置41。也就是说,在第一动作例中设定为,在受理时间以外的时间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临时预约。

首先,判断部43接收来自输入装置21的状态信号(s101)。

接着,判断部43基于来自输入装置21的状态信号,来判定操作部211的操作方向(s102)。在操作部211的操作方向是从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到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s102:“进入房间”),判断部43确认当前的时刻是否在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内(s103)。在当前时刻在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内的情况下(s103:“是”),判断部43判断为已开始利用设施12(签到)(s104)。

在当前时刻为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外的情况下(s103:“否”),判断部43确认在预约时间内有无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s105)。也就是说,判断部43确认其他利用者在受理时间内是否已经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设施12的预约是否正在执行中。在预约时间内有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105:“有”),由于设施12的利用预约正在执行中,因此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s104)。

另外,在预约时间内没有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105:“无”),判断部43判断为没有进行预约的利用者(客人)的临时利用。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求出直到下一个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s106)。在直到下一个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s106:“规定时间以上”),判断部43判断为已开始由客人利用设施12(签到)(s107)。在该情况下,进行以从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时间点起规定时间(规定时间以下的时间)后的时刻为预约结束时刻的临时预约(第一临时预约)(s108)。

另外,在直到下一个预约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少于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6:“少于规定时间”),判断为已开始由客人利用设施12(签到)(s109)。在该情况下,进行以下一个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为预约结束时刻的临时预约(第二临时预约)(s110)。

另外,在操作部211的操作方向是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到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的情况下(s102:“退出房间”),判断部43确认在预约时间内有无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s111)。也就是说,判断部43确认设施12是否正在利用。在预约时间内没有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111:“无”),判断部43判断为延长或忘记了退出房间操作的前一个预约已结束(离场)(s112)。

在预约时间内有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111:“是”),判断部43等待规定时间(s113)。判断部43确认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再次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s114)。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114:“有”),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签到)(s115)。也就是说,由于在进行退出房间操作后的短时间内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因此判断部43使退出房间操作无效。另外,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再次进行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114:“无”),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s116)。在该情况下,将从判断部43判断为离场起直到预约结束时刻为止的时间段的预约取消(s117)。因而,其他利用者能够进行被取消的时间段的预约来利用设施12。

(3.2)第二动作例

接着,参照图5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第二动作例进行说明。

第二动作例是以向预约管理装置41申请(输入)设施12的利用预约为起点的动作例。另外,在第二动作例中,以使判断部43的判断处理的执行模式为模式a(参照表1)的方式设定了预约管理装置41。也就是说,在第二动作例中设定为,将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的进入房间状态的继续视作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的进入房间(继续利用:可)。另外,在第二动作例中设定为,在受理时间以外的时间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临时预约。另外,在第二动作例中,将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设定为预约开始时刻。

首先,当从输入终端51进行了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申请或变更时,判断部43获取该预约信息(s201)。

判断部43将预约开始时刻(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与当前时刻进行比较(s202)。在当前时刻在预约开始时刻前的情况下(s202:“预约开始时刻前”),待机到预约开始时刻为止(s203)。在当前时刻到达了预约开始时刻的情况下(s202:“到达预约开始时刻”),判断部43确认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位置(第一位置、第二位置)(s204)。

在当前时刻的操作部211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的情况下(s204:“房间空闲”),开始受理进入房间操作(s205)。判断部43确认在受理时间内有无进入房间操作(s206)。在受理时间内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206:“有”),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s207)。

另外,在受理时间内没有进行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206:“无”),判断部43判断为是设施12未被利用的预约(所谓的空预约)(s208)。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将预约取消(s209)。由此,其他利用者能够进行被取消的时间段的预约。另外,由于能够掌握进行了空预约的利用者,因此设施12的管理者能够对利用者进行针对空预约的提醒。

在当前时刻的操作部211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s204:“进入房间”),判断部43确认下一个预约是否在受理时间内结束(s210)。在下一个预约在受理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s210:“是”),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s211)。也就是说,判断部43将前一个的利用者继续留在房间视作下一个利用者进入房间(签到)。

另外,在下一个预约没有在受理时间内结束的情况下(s210:“否”),判断部43假判定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s212)。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在规定时间的期间等待判定的确定(s213)。判断部43确认在等待时间内有无退出房间操作(s214)。在等待时间的期间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214:“无”),判断部43确定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这样的判定(s211)。另外,在等待时间的期间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214:“有”),判断部43判断为前一个预约中的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s215)。

(3.3)第三动作例

接着,参照图6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第三动作例进行说明。

第三动作例是以向预约管理装置41申请(输入)设施12的利用预约为起点的动作例。另外,在第三动作例中,以使判断部43的判断处理的执行模式为模式b(参照表1)的方式设定了预约管理装置41。也就是说,在第三动作例中设定为,将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的进入房间状态的继续视作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的进入房间(继续利用:可)。另外,在第三动作例中,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的开始时间被设定为预约开始时刻的规定时间前的时刻。

首先,当从输入终端51进行了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申请或变更时,判断部43获取该预约信息(s301)。

判断部43将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预约开始时刻的规定时间前的时刻)与当前时刻进行比较(s302)。在当前时刻为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前的时刻的情况下(s302:“受理时间前”),待机到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为止(s303)。在当前时刻到达了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的情况下(s302:“到达受理时间”),判断部43开始受理进入房间操作(s304)。当到达受理时间时,判断部43确认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位置(第一位置、第二位置)(s305)。

在当前时刻的操作部211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的情况下(s305:“房间空闲”),判断部43确认在受理时间内有无进入房间操作(s306)。步骤s306及此后的步骤s307~s309与上述的第二动作例(参照图5)的步骤s206~s209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当前时刻的操作部211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s305:“进入房间”),确认在预约时间内有无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s310)。

在预约时间内有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310:“有”),判断部43确认在预约开始时刻之前有无退出房间操作(s311)。在预约开始时刻之前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311:“有”),预约管理装置41进行在上述第一动作例(参照图4)中说明的以对输入装置21的操作为起点的动作(s312)。

在预约时间内没有一次以上的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310:“无”)以及在预约开始时刻之前没有进行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311:“无”),确认下一个预约是否在受理时间内结束(s313)。步骤s313及此后的步骤s314~s318与上述的第二动作例的步骤s210~s215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3.4)第四动作例

接着,参照图7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第四动作例进行说明。

第四动作例是以向预约管理装置41申请(输入)设施12的利用预约为起点的动作例。另外,在第四动作例中,以使判断部43的判断处理的执行模式为模式e(参照表2)的方式设定了预约管理装置41。也就是说,在第四动作例中设定为,不将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的进入房间状态的继续视作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进入房间(继续利用:不可)。另外,在第四动作例中,进入房间操作的受理时间的开始时间被设定为预约开始时刻。

首先,当从输入终端51进行了设施12的利用预约的申请或变更时,判断部43获取该预约信息(s401)。

判断部43将预约开始时刻(受理时间的开始时刻)与当前时刻进行比较(s402)。在当前时刻为预约开始时刻前的时刻的情况下(s402:“预约开始时刻前”),待机到预约开始时刻为止(s403)。在当前时刻到达了预约开始时刻的情况下(s402:“到达预约开始时刻”),判断部43开始受理进入房间操作(s404)。步骤s404及此后的步骤s405~s408与上述的第二动作例(参照图5)的步骤s205~s209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本动作例中设定为,不将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的进入房间状态的继续视作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进入房间(继续利用:不可)。因而,在当前时刻为预约开始时刻的情况下,不进行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位置的确认(参照第二动作例、图5的步骤s04)。因而,即使在预约连续的情况下,利用者也需要进行退出房间操作、进入房间操作。

(3.5)动作例的总结

接着,参照图8和图9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动作例的总结进行说明。在此设定为,将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的进入房间状态的继续视作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进入房间(继续利用:可)。

作为预约管理系统11的利用场面,存在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进行退出房间操作(s5001)的情况(参照图8)和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不进行退出房间操作而退出房间(s6001)的情况(参照图9)。

首先,参照图8来说明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的情况。

设为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执行了退出房间操作(s5001)。因而,在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进入房间时,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

作为之后的场面,存在以下四个例子。

作为第一种场面,存在以下场面:在受理时间内最先进入房间的利用者(第一个利用者)执行进入房间操作(s5101)。

判断部43将第一个利用者进行的进入房间操作(s5102)判定为是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5103)。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s5104)。

另外,存在以下情况:利用者为多人,第二个以后的利用者再次进行进入房间操作(s5105)。例如存在以下情况:第二个利用者在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移动到第一位置(退出房间显示)之后,在规定时间内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再次移动到第一位置(进入房间显示)。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判定为第二次以后的进入房间操作(第多次进入房间操作),使第二个利用者进行的退出房间操作无效(s5106)。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签到维持)(s5107)。

另外,设为利用者结束设施12的利用并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s5108)。在该情况下,当从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起经过规定时间时,判断部43确定退出房间操作的判定(s5109)。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s5110)。

接着,作为第二种场面,存在以下场面:最先进入房间的利用者忘记进行进入房间操作,第二个以后的利用者在受理时间内执行进入房间操作(s5201)。在此,设为第二个利用者执行了进入房间操作。

判断部43将第二个利用者进行的进入房间操作(s5202)判定为是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5203)。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s5204)。

另外,存在第三个以后的利用者再次进行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s5205)。例如存在以下情况:第三个利用者在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移动到第一位置(退出房间显示)之后,在规定时间内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再次移动到第一位置(进入房间显示)。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判定为第二次以后的进入房间操作(第多次进入房间操作),使第三个利用者进行的退出房间操作无效(s5206)。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签到维持)(s5207)。

另外,设为利用者结束设施12的利用并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s5208)。在该情况下,当从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起经过规定时间时,判断部43确定退出房间操作的判定(s5209)。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s5210)。

作为第三种场面,存在以下场面:从预约开始时刻起经过规定时间以上的时间也没有执行进入房间操作(s5301)。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判定为是设施12未被利用的预约(所谓的空预约),将预约取消(自动取消)(s5302)。

作为第四种场面,存在以下场面:利用者在受理时间以外的时间执行进入房间操作(s5401)。

在从当前时刻起规定时间内有下一个预约的情况下(s5402),判断部43判定为是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5403)。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并且进行直到下一个预约开始时刻为止的临时预约(第二临时预约)(s5404)。

在从当前时刻起规定时间内没有下一个预约的情况下(s5405),判断部43判定为是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5406)。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并且进行规定时间的临时预约(第一临时预约)(s5407)。

另外,设为利用者结束设施12的利用并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s5408)。在该情况下,当从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起经过规定时间时,判断部43确定退出房间操作的判定(s5409)。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s5410)。

接着,参照图9来说明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没有进行退出房间操作而退出房间的情况。

设为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没有进行退出房间操作而退出房间(s6001)。因而,在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进入房间时,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

作为之后的场面,存在以下三个例子。

作为第一种场面,存在以下场面: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没有执行进入房间操作而进入房间(s6101)。在该情况下,判断部43视作受理了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6102),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签到维持)(s6103)。另外,还存在以下情况:前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下一个预约的受理时间的开始时间(预约开始时刻)以后也延长利用。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判断部43视作受理了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签到维持)。

作为第二种场面,存在以下场面: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执行进入房间操作(s6201)。例如,下一个预约的利用者在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移动到第一位置(退出房间显示)之后,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再次移动到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

在前一个预约的预约时间内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6202),判断部43判定为是第二次以后的进入房间操作(第多次进入房间操作)(s6203)。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签到维持)(s6204)。

另外,存在以下情况:在预约时间内进行进入房间操作(s6205)。在此所说的预约时间内是指比前一个预约靠后的预约的时间。在此,设为利用者在所预约的时间内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

在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利用者是第一人的情况下(s6206),判断部43判定为是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6207)。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s6208)。另外,在利用者为多人且第二个以后的利用者再次进行了进入房间操作的情况下(s6209),判断部43判定为是第二次以后的进入房间操作(第多次进入房间操作),使第二个以后的利用者进行的退出房间操作无效(s6210)。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继续利用设施12(s6211)。

另外,存在以下情况:在没有预约的时间进行进入房间操作(s6212)。没有预约的时间例如是指从前一个预约的预约结束时刻到下一个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的时间。

在从当前时刻起规定时间内有下一个预约的情况下(s6213),判断部43将第一个利用者进行的进入房间操作(s6214)判定为是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6215)。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并且进行直到下一个预约开始时刻为止的临时预约(第二临时预约)(s6216)。

在从当前时刻起规定时间内没有下一个预约的情况下(s6217),判断部43将第一个利用者所进行的进入房间操作(s6218)判定为是第一次的进入房间操作(初次进入房间操作)(s6219)。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开始(签到),并且进行规定时间的临时预约(第一临时预约)(s6220)。

另外,设为利用者结束设施12的利用并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s301)。在该情况下,当从进行了退出房间操作起经过规定时间时,判断部43确定退出房间操作的判定(s6302)。因而,判断部43判断为设施12的利用已结束(离场)(s6303)。

(4)变形例

接着,对预约管理系统1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4.1)第一变形例

参照图10a、图10b来说明本变形例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具备的输入装置21。

在本变形例的输入装置21中,在壳体215的侧面形成有开口2152。另外,操作部211的显示部2111相比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操作部211的显示部2111(参照图2a、图2b)而言,沿操作部211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形成得较大。显示部2111的沿着操作部211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的端部能够经由开口2152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在本变形例的输入装置21中,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整体被收纳在壳体内。当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移动到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时,显示部2111的端部经由开口2152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在显示部2111的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的部分也可以有表示是进入房间状态的标记。

本变形例的输入装置21构成为: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整体被收纳在壳体215内,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一部分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由此,利用者易于识别出操作部211的位置。

如图11a、图11b所示,本变形例的输入装置21例如安装于被设置在会议室12a的出入口121的门122。在图11a、图11b所示的例子中,门122是外开门,利用者在进入房间时通过拉开门122来将门122打开。输入装置21安装在门122的与铰链12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输入装置21以如下方式安装于门122: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一部分相比于门122的与铰链12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而言突出。由此,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一部分从门122突出,因此从会议室12a离开的利用者易于注意到输入装置21为进入房间显示。因而,能够抑制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忘记进行退出房间操作。

另外,在如图12所示那样门122为内开门的情况下,输入装置21优选设置在将出入口121夹在中间的与铰链123相反的一侧的墙壁124的端部。在该情况下,输入装置21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进入房间显示)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一部分从墙壁124朝向出入口121侧突出。由此,从会议室12a离开的利用者易于注意到输入装置21为进入房间显示。因而,能够抑制利用者在退出房间时忘记进行退出房间操作。

另外,显示部2111中的进入房间及房间空闲的显示也可以不用文字而用颜色来表示。例如,进入房间显示用红色表示,房间空闲显示用绿色表示。由此,通过将输入装置21上下反转,就能够应对外开门和内开门这双方。

此外,输入装置21也可以构成为,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房间空闲显示)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一部分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

另外,如图13所示,输入装置21也可以构成为,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各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一部分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在壳体215形成有用于使显示部2111突出的两个开口2152。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一端部从一方的开口2152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的另一端部从另一方的开口2152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由此,利用者更易于识别出操作部211是处于第一位置还是处于第二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输入装置21构成为,利用者在进行进入房间操作和退出房间操作时,使操作部211沿一个方向滑动,但不限于此。如图14a、图14b所示,输入装置21也可以构成为,利用者在进行进入房间操作和退出房间操作时,旋转操作部211。在图14a、图14b所示的输入装置21中,在一部分被切除的圆筒状的壳体215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操作部211的把手2112。通过使把手2112旋转,来使操作部21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旋转移动。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被收纳在壳体215中,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向壳体215的外侧突出。也可以在显示部2111的从壳体215突出的部分设置表示进入房间状态的标记。

(4.2)其它变形例

上述的控制部410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控制部410是通过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程序来实现的。该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下面的预约管理方法的程序。预约管理方法基于由输入装置21发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预约管理。输入装置21具有操作部211。在要开始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要结束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操作部211被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输入装置21发送包含操作部211的移动信息和id信息的无线信号。在预约管理方法中,将包含预约开始时刻的预约信息与id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到存储部44中,基于当前的时刻、预约开始时刻以及移动信息,来判断出预约的执行状况。根据这种预约管理方法和程序,能够管理预约的执行状况。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预约管理装置41构成为经由中继器31间接地接收输入装置21发送的无线信号,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直接接收输入装置21发送的无线信号。

另外,不限于在设施12的预约管理中应用预约管理系统11。例如,预约管理系统11也可以应用于例如自行车、汽车等的租赁预约的管理。另外,预约管理系统11例如也可以用于工作人员的上班管理。在该情况下,上班相当于预约的执行开始,下班相当于预约的执行结束。工作人员在上班时和下班时使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移动。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预约管理部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装置(预约管理装置41)中,但也可以分散在多个装置中。另外,预约管理部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也可以通过云(云计算)来实现。

以上所述的预约管理部(预约管理装置41)的执行主体包括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具有作为硬件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由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记录的程序,来实现作为本公开中的预约管理部的执行主体的功能。程序可以被预先记录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但也可以通过电气通信线路来提供。另外,程序也可以被记录在计算机系统可读取的存储卡、光盘、硬盘驱动器等非临时记录介质中来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由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构成。在此,虽然称为ic、lsi,但也可以根据集成的程度来改变称法,也可以称作系统lsi、vlsi(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者ulsi(ultralargescaleintegration: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在lsi制造之后被进行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gpa)、或者能够进行lsi内部的接合关系的重构或lsi内部的电路规划的设置的可重构逻辑设备也能够以相同目的使用。多个电子电路既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也可以分散地设置在多个芯片。多个芯片既可以集成在一个装置中,也可以分散地设置在多个装置中。

(总结)

第1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具备输入装置(21)和预约管理部(预约管理装置41)。输入装置(21)具有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操作部(211),在操作部(211)被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输入装置(21)发送包含操作部(211)的移动信息和id信息的无线信号。预约管理部(41)基于由输入装置(21)发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预约管理。在要开始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要结束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预约管理部(41)具有计时部(45)、存储部(44)以及判断部(43)。计时部(45)对时刻进行计时。存储部(44)将包含开始预定时刻的预约信息与id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判断部(43)基于当前的时刻、预约开始时刻以及移动信息,来判断出预约的执行状况。

根据该方式,在存储部(44)中存储预约信息和id信息,判断部(43)判断出预约的执行状况,因此能够实现预约信息与利用状况(预约的执行状况)之间的协调。

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中,在第1方式中,在从操作部(211)自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起规定时间之后,判断部(43)判断为预约的执行已结束。

根据该方式,即使利用者错误地使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也能够抑制在使操作部(211)返回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误判断为预约的执行已结束。

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中,在第1方式或第2方式中,在开始预定时刻操作部(21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判断部(43)判断为预约的执行已开始。在从预约开始时刻起直到规定时间为止操作部(211)没有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判断部(43)将预约取消。

根据该方式,能够将不伴有执行的预约(空预约)取消。

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中,在第1方式~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无预约的时间段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判断部(43)不是存储预约信息而是将执行历史记录存储到存储部(44)中。

根据该方式,能够管理在无预约时执行的情况下的历史记录。

在第5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中,在第1方式~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无预约的时间段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判断部(43)将以当前的时刻为预约开始时刻的预约信息存储到存储部(44)中。

根据该方式,能够通过操作输入装置(21)来临时申请预约。

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中,在第5方式中,在无预约的时间段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判断部(43)将以从当前的时刻起规定时间之后的时刻或下一个预约的预约开始时刻为预约结束时刻的预约信息存储到存储部(44)中。

根据该方式,能够抑制临时申请的预约与其它预约在时间上重复。

在第7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系统(11)中,在第1方式~第6方式中,存储部(44)将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当前的位置与id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根据该方式,预约管理部(41)能够在不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掌握输入装置(21)的操作部(211)的当前的位置。

第8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21)用于预约管理系统(11),具备操作部(211)、显示部(2111)以及壳体(215)。显示部(2111)用于显示预约的执行状况。壳体215用于保持操作部(211)和显示部(2111)。显示部(2111)构成为根据操作部(211)的移动而移动,在操作部(211)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的情况下,显示部(2111)从壳体(215)突出。

根据该方式,利用者易于识别出操作部(211)的位置。

在第9方式所涉及的预约管理方法中,基于输入装置(21)发送的无线信号来进行预约管理。输入装置(21)具有操作部(211)。在要开始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操作部(21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要结束执行预约的情况下,将操作部(211)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操作部(211)被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输入装置(21)发送包含操作部(211)的移动信息和id信息的无线信号。在预约管理方法中,将包含预约开始时刻的预约信息与id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到存储部(44)中,基于当前的时刻、预约开始时刻以及移动信息,来判断出预约的执行状况。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预约信息与利用状况(预约的执行状况)之间的协调。

第10方式所涉及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预约管理方法。

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预约信息与利用状况(预约的执行状况)之间的协调。

附图标记说明

11:预约管理系统;21:输入装置;211:操作部;2111:显示部;215:壳体;41:预约管理装置(预约管理部);43:判断部;44:存储部;45:计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