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0422发布日期:2019-05-22 02:48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广告dsp(demand-sideplatform),即广告需求方平台,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在线广告平台。它服务于广告主,帮助广告主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广告投放,dsp可以使广告主更简单便捷地遵循统一的竞价和反馈方式,对位于多家广告交易平台的在线广告,以合理的价格实时购买高质量的广告库存。dsp让广告主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来管理一个或者多个adexchange账号,甚至dsp可以帮助广告主来管理adexchange的账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广告主可在dsp侧对广告进行频次控制,其具体实现过程为:广告主在dsp上投放广告,每个广告可设置相应的频控周期和频控次数,其通过用户操作中断的设备号(deviceid)来识别不同的广告浏览用户,如对某广告设置每个设备号每天,每周,每月和每投放周期内最多看到广告3次,后端处理逻辑是每个设备号下,该广告的曝光次数在此用户达到3次后,就不再给该设备号返回该广告。

然而目前这种通过曝光次数进行频次控制的方式仅能在曝光层实现单个设备的频次控制,不能在用户已浏览过广告落地页后进行禁止曝光的控制,即某设备号的用户已浏览过广告落地页并进行了相应的转化,因单曝光频次控制,曝光次数未使用完成,仍将继续对该设备号进行该广告返回的同时,无法对于广告的最源端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dx收集用户广告浏览广告位信息;

用户通过设备浏览广告位页面后,adx收到广告请求;

2)adx将上述信息传递给dsp;

adx将上述广告位的具体信息打包发送给各个dsp,所述广告位的具体信息至少包括所属

站点、最低出价以及设备号的信息,且各dsp可对上述广告位进行竞价;

3)提取对应信息;

dsp根据广告请求提取出所需信息,其至少包括底价、设备号和地域的信息;

4)整理和过滤广告信息;

通过广告投放引擎进行基础匹配后得到广告列表,之后通过双频控制对广告列表中的各

广告进行整理和过滤,从而得到目标广告;

5)二次过滤广告;

通过至少权重以及广告素材质量的条件再次对目标广告进行过滤,继而产生新的目标广

告,并将新的目标广告信息保存在dsp上;

6)参与竞价;

dsp将新的目标广告的各类信息传递至adx上,从而参与上述广告位的竞价;

7)目标广告返还广告位;

adx在竞价结束后,将竞价成功的目标广告投放到用户通过设备浏览的广告位页面;

其中:

双频控制为对达到曝光频次或点击频次的广告进行过滤。

可选的,所述曝光频次或点击频次的对照信息分别为通过广告投放引擎进行基础匹配后得到广告列表进而获取各广告对应当前设备号的点击次数、通过广告投放引擎进行基础匹配后得到广告列表从而获取各广告对应当前设备号的曝光次数以及通过广告投放引擎获取各广告对应配置的频次控制信息、周期、曝光次数和点击频次。

优选的,用户再次浏览或曝光步骤7中的目标广告后,曝光收集服务会收集该浏览信息和曝光信息,且曝光收集服务对设备号以及对应广告进行记录。

进一步的,用户点击了上述的目标广告,所述目标广告跳转至落地页,之后点击收集服务收集该点击信息,并对设备号以及对应广告进行记录。

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系统,包括以下设备:

用户终端设备:用于浏览设备内的广告位页面;

广告交易方平台adx:收集用户浏览上述广告位页面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各dsp处,之

后对各dsp竞价后的目标广告投放至用户终端设备上的广告位页面;

广告需求方平台dsp:对上述广告交易方平台adx上的广告位进行竞价,然后通过双频控制对目标广告进行过滤,接下来再次通过权重以及广告素材质量对目标广告进行过滤,进而获得新的目标广告,最后dsp将新的目标广告传递给广告交易方平台adx;

其中,广告需求方平台dsp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号获取模块、曝光频次上限广告获取模块、点击频次上限广告获取模块、目标广告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摒弃了传统单频控制广告的方法所带来的诸多缺陷,本发明创新性的在dsp端采用曝光频次以及点击频次双重控制的方法,进而为广告主提供更灵活的广告控制方式。在双频控制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为广告主节省更多的成本,提升广告效果,并且可以为移动应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避免用户轰炸情况的发生。显然,经过本发明进行双频控制后发生曝光频次未达上限的情况,此时用户已进行点击,进入落地页浏览,那么下次的曝光相对已经无意义或者说效果较弱。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在广告的最源端进行控制,可以减少上层的服务器计算量和逻辑控制复杂度的优点,并且本发明在广告主方面,可以节省广告主成本,达到更精准的频次控制精度,实现更好的广告效果。

在用户体验方面,本发明通过双频次控制方法,可有效的防止对用户广告轰炸。

adx方面,由于对应的过滤了点击频次和曝光频次广告,相应的在adx侧的频次控制可不进行控制,那么对adx的服务器负载和计算量减少,达到减轻adx侧服务器负载压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系统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广告需求方平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如图1到图3所示:

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dx收集用户广告浏览广告位信息;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浏览adx的广告位上浏览广告信息后,会在广告位页面留下设备的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设备的号码以及该设备浏览的广告等信息,接下来adx将上述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2)adx将上述信息传递给dsp;

adx将上述广告位上涉及到设备的具体信息打包发送给各个dsp,所述广告位的具体信

息至少包括所属站点、最低出价以及设备号的信息,且各dsp可对上述广告位进行竞价,竞价获胜的dsp可将自己的广告展现在该广告位上。

3)提取对应信息;

dsp根据广告请求提取出所需信息,其至少包括底价、设备号和地域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地域信息至少可详细的确认设备所在的市级行政区。

4)整理和过滤广告信息;

通过广告投放引擎进行基础匹配后得到广告列表,之后通过双频控制对广告列表中的各

广告进行整理和过滤,从而得到目标广告;所述双频控制为对达到曝光频次或点击频次的广告进行过滤。

5)二次过滤广告;

为了更彻底的对目标广告进行筛选,本发明通过至少权重以及广告素材质量的条件再次

对目标广告进行过滤,继而产生新的目标广告,并将新的目标广告信息保存在dsp上。

6)参与竞价;

dsp将新的目标广告的各类信息传递至adx上,从而参与上述广告位的竞价;

7)目标广告返还广告位。

adx在竞价结束后,最终将竞价成功的目标广告投放到用户通过设备浏览的广告位页面。

一种广告双频次控制的系统,包括用于浏览设备内的广告位页面的用户终端设备,广告

交易方平台adx和广告需求方平台dsp,所述广告交易方平台adx具体用于用户浏览上述广告位页面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各dsp处,之后对各dsp竞价后的目标广告投放至用户终端设备上的广告位页面;所述广告需求方平台dsp具体对上述广告交易方平台adx上的广告位进行竞价,然后通过双频控制对目标广告进行过滤,接下来再次通过权重以及广告素材质量对目标广告进行过滤,进而获得新的目标广告,最后dsp将新的目标广告传递给广告交易方平台adx;其中,广告需求方平台dsp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号获取模块,曝光频次上限广告获取模块,点击频次上限广告获取模块,目标广告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

本发明涉及的曝光频次及点击频次的对照信息具体包括通过广告投放引擎进行基础匹配后得到广告列表进而获取各广告对应当前设备号的点击次数、通过广告投放引擎进行基础匹配后得到广告列表从而获取各广告对应当前设备号的曝光次数以及通过广告投放引擎曝光步骤7中的目标广告后,曝光收集服务会收集该浏览信息和曝光信息,且曝光收集服务对设备号以及对应广告进行记录,与此同时曝光收集服务会收集该浏览信息和曝光信息,且曝光收集服务对设备号以及对应广告进行记录。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在广告的最源端进行控制,可以减少上层的服务器计算量和逻辑控制复杂度的优点,并且本发明在广告主方面,可以节省广告主成本,达到更精准的频次控制精度,实现更好的广告效果。

在用户体验方面,本发明通过双频次控制方法,可有效的防止对用户广告轰炸。

adx方面,由于对应的过滤了点击频次和曝光频次广告,相应的在adx侧的频次控制可不进行控制,那么对adx的服务器负载和计算量减少,达到减轻adx侧服务器负载压力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由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括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