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备维修保养作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8341发布日期:2019-05-17 21:5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设备维修保养作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尤其涉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备维修保养作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属于设备维保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当前工程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但是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与故障,降低其使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不能确保更加高效的生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主要问题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设备维保作业普遍采用传统方式,工作效率低、统计数据不准确,难以形成有效的维保记录和标准。2)设备报修与维修不及时,造成设备停机时间长、运营成本上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部门、设备、设备维修、设备保养、设备看护等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设备维保作业的准确性、高效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备维修保养作业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本发明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本发明通过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科学合理的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润滑及看护作业调度与实施,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设备运营成本。其具有

1、本发明在用户管理模块、项目部门模块、设备信息模块、维修保养模块、看护管理模块中预设了与设备保养、润滑、看护相关的基本信息,为后续作业提供数据基础,能够做到精准作业。

2、本发明在维修保养模块中设定初始设备保养计划后,系统会根据保养周期及保养日期智能生成后续保养计划,节约了人员录入保养计划成本,保养计划更加准确。

3、本发明在设备信息模块中设定的维修保养标准与工时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了作业准则同时有利于形成行业规范。

4、本发明在设备维修保养模块中通过现场作业人员手持移动终端上传设备故障照片,有利于后续维修作业人员第一时间掌握设备故障情况,快速制定维修方案,缩短设备维修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设备运营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备维修保养作业管理系统,其包括:

用户管理模块、项目部门模块、设备信息模块、维修保养模块、看护管理模块、数据统计模块和操作日志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

员工信息模块,用于对使用本系统的员工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员工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姓名、性别、生日、身份证号、入职时间、离职时间、电话、学历、履历、资格证书、所属部门、所属区域;

用户信息模块,用于对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维护的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和角色;其中角色为员工、班长、项目经理的用户信息中的用户名从员工基本信息中的用户名中选取;

用户权限模块,用于对使用本系统的用户能够使用的模块及基本操作权限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其中基本操作权限包括:添加、修改、查询、修改、删除和修改。

项目部门模块包括:

项目部门基本信息模块,用于对使用本系统的项目部门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编号、地址、税号、开户行、银行账号、电话;

项目部门联系人模块,用于对使用本系统的项目部门联系人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联系人基本信息包括:项目部门编号、联系人、联系人称谓、联系人职务、手机号、生日、地址。其中要求关联项目部门基本信息;

项目部门区域定义模块,用于为使用本系统的项目部门进行作业区域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区域基本信息包括:区域编号、区域名称、项目部门编号;其中要求绑定项目部门基本信息。

设备信息模块包括:

设备基本信息模块,用于为本系统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部门编号、区域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地点、生产日期、备注;其中要求绑定项目部门基本信息和区域基本信息;

且每台设备自动生成设备二维码,便于手持终端机扫描操作,避免了操作人员不知道设备编号,而无法定保和录入数据;

设备部位定义模块,用于为本系统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部位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部位定义基本信息包括:项目部门编号、部位名称、备注;其中要求绑定项目部门基本信息;

设备部位关联模块,用于为本系统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部位与设备进行绑定信息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部位关联基本信息包括:设备编号、部位名称、备注;

设备配件辅料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时所使用的配件辅料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配件辅料基本信息包括:项目部门编号、配件编号、配件名称、配件类型一、配件类型二、配件型号、计量单位、厂家;其中要求绑定项目部门基本信息;

设备配件关联模块,用于为本系统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与配件辅料进行绑定信息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配件关联基本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部位、配件名称、备注;其中要求绑定设备部位基本信息;

设备保养信息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进行设备保养时所使用的保养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保养基本信息包括:项目部门编号、保养名称、保养标准与工时、备注;其中要求绑定项目部门基本信息;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设备保养关联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进行设备保养时所使用的保养基本信息与设备基本信息进行关联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保养关联基本信息包括:设备编号、保养名称、备注;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设备润滑信息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进行设备润滑时所使用的润滑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润滑基本信息包括:项目部门编号、润滑名称、润滑标准与工时、备注;其中要求绑定项目部门基本信息;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设备润滑绑定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进行设备润滑时所使用的润滑基本信息与设备基本信息进行关联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编号、润滑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维修保养模块包括:

保养管理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设备保养作业记录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保养作业记录基本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保养项目、标准与工时、指派人、定保日期、定保周期、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润滑管理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设备润滑作业记录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润滑作业记录基本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润滑项目、标准与工时、指派人、润滑日期、润滑周期、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报修管理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设备报修作业记录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报修作业记录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报修来源、报修部门、报修日期、故障现象描述、现场照片、报修人;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维修管理模块,用于为本系统设备维修作业记录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维修作业记录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开始时刻、终了时刻、接报人、作业区分、实施区分、完成状态、保全修理时间、设备停机时间、保全人数、部位、故障原因、处置方法、维修人员、配件、现场照片、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看护管理模块包括:

配电室低压模块,用于为本系统配电室低压设备运行情况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配电室低压设备运行情况基本信息包括:记录日期、设备编号、金额、有功总、有功需量、有功尖值、有功峰值、有功平值、有功谷值、无功1、无功2、无功3、无功4、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倍率、电压、电流、记录人、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配电室高压模块,用于为本系统配电室高压设备运行情况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配电室高压设备运行情况基本信息包括:记录日期、设备编号、金额、有功总、有功需量、有功尖值、有功峰值、有功平值、有功谷值、无功1、无功2、无功3、无功4、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倍率、电压、电流、温度、湿度、记录人、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电表充值记录模块,用于为本系统电表设备充值记录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电表设备充值记录基本信息包括:充值时间、设备编号、充值前金额、充值金额、充值后金额、记录人、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万能式断路器模块,用于为本系统万能式断路器(电表)运行记录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万能式断路器运行记录基本信息包括:记录时间、设备编号、电流、电量、记录人、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集中供气站模块,用于为本系统集中供气站流量计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集中供气站流量计基本信息包括:记录时间、气体类型、设备编号、流量数值、压力值、记录人、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气站巡检记录模块,用于为本系统气站巡检记录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气站巡检记录基本信息包括:记录时间、气体类型、设备编号、贮罐压力、液位读数、重量、总流量计表码、低压压力、总流量计标况、总流量计温度、调压箱水位、调压箱温度、调压箱压力、增效箱压力、复热器水位、复热器温度、空压式气化器运行状态、气象阀门是否开启、液相阀门是否开启、出口阀门是否开启、阀门连接处是否有漏点、大罐使用情况、记录人、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空气压缩机模块,用于为本系统空气压缩机运行记录信息进行维护的功能模块,需要维护的空气压缩机运行记录基本信息包括:日期时间、设备编号、排气压力、系统压力、冷却水压力、润滑油压力、1#排气温度、2#排气温度、系统温度、环境温度、润滑油温、冷却水温、主电机前轴承温度、主电机后轴承温度、运转电压、电流指示、累计运行时间、累计负荷时间、审核状态、审核意见;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数据统计模块,

用于本系统根据下列统计条件:部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作业区分、实施区分、计划开始时间、计划结束时间、提报人、完成状态、配件名称、部位、区域、作业人员,动态组合统计维修作业记录各项数据;根据设置的查询条件均可导出表格。

操作日志模块,

用于本系统记录所有登陆人员的账号、姓名、日期、查看的模块操作描述,随时了解人员登陆信息操作软件的时间,领取的任务,与设备定保润滑、维修形成闭环。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备维修保养作业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备维修保养作业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的项目部门模块中设置使用本系统的项目部门基本信息,初始化该项目部门的联系人基本信息和区域基本信息,项目部门相关信息构建完成后进入步骤s2。

s2、在本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中,首先,设置相关项目部门的员工基本信息;然后为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分配密码和角色;最后为每一个用户分配本系统的可见功能模块和操作权限,用户基本信息构建完成后进入步骤s3。

s3、在本系统的设备信息模块中,首先设置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的基本信息并绑定项目部门编号;其次设置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部位信息并绑定设备编号;再次,设置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所需配件辅料基本信息并绑定设备编号;再次,设置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保养基本信息及标准与工时并绑定设备编号;最后,设置维修保养及看护管理设备润滑基本信息及标准与工时并绑定设备编号;之后进入步骤s4、s5、s6、s7。

s4、在维修保养模块中的保养管理模块进行设备保养作业,其步骤如下:

s4.1、首次对某设备进行保养需手动自定保养计划,根据前面完成的设备保养相关信息设置以及设备保养周期,创建设备保养计划表单;如果,该设备不是首次保养,系统会根据设备上一次的保养计划及保养日期自动生成设备保养计划表单,之后进入步骤s4.2。

s4.2、保养计划制定后通过自动推送和手动推送两种形式将保养计划作业任务推送到现场作业人员的移动终端,之后进入步骤s4.3。

s4.3、现场作业人员可通过系统推送或扫描设备二维码,获取设备的保养计划作业详情,并根据自身情况领取保养计划作业任务,按保养内容和保养标准与工时实施保养作业,作业完成后提交保养作业实施单;若未完成作业进入步骤s4.4,完成的作业进入步骤s4.5。

s4.4、未完成的保养作业系统自动转为计划保养作业任务,下一个工作日该定保任务后再执行步骤s4.2、s4.3。

s4.5、系统审核人员可根据设备部门、设备名称、保养起始日期、保养结束日期、作业状态等查询条件动态获取保养作业实施单,并根据详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入库;若审核未通过执行步骤s46。

s4.6、审核未通过的保养作业实施单将返回推送给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修改后再提交,进入步骤s4.5。

s5、在维修保养模块中的润滑管理模块进行设备润滑作业,其步骤如下:

s5.1、首次对某设备进行润滑需手动自定润滑计划,根据前面完成的设备润滑相关信息设置以及设备润滑周期,创建设备润滑计划表单;如果,该设备不是首次润滑,系统会根据设备上一次的润滑计划及润滑日期自动生成设备润滑计划表单,之后进入步骤s5.2。

s5.2、润滑计划制定后通过自动推送和手动推送两种形式将润滑计划作业任务推送到现场作业人员的移动终端,之后进入步骤s5.3。

s5.3、现场作业人员可通过系统推送或扫描设备二维码,获取设备的润滑计划作业详情,并根据自身情况领取润滑计划作业任务,按润滑内容和润滑标准与工时实施润滑作业,作业完成后提交润滑作业实施单;若未完成作业进入步骤s5.4,完成的作业进入步骤s5.5。

s5.4、未完成的润滑作业系统自动转为计划润滑作业任务,下一个工作日该定保任务后再执行步骤s5.2、s5.3。

s5.5、系统审核人员可根据设备部门、设备名称、润滑起始日期、润滑结束日期、作业状态等查询条件动态获取润滑作业实施单,并根据详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入库;若审核未通过执行步骤s5.6。

s5.6、审核未通过的润滑作业实施单将返回推送给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修改后再提交,进入步骤s5.5。

s6、在维修保养模块中的设备报修及维修作业,其步骤如下:

s6.1、现场维保作业人员通过巡检等手段获知设备出现故障后,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对设备故障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并提报系统,之后进入步骤s6.2。

s6.2、系统获取现场作业人员设备故障提报信息后,审核人员对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信息推送到现场维修人员移动终端,之后进入步骤s6.3。

s6.3、现场维修人员接到维修推送后,进入场地按照设备维修标准对设备进行维修,修好后将维修过程及结果按要求生成记录提交系统,审核人员对维修记录进行审核入库。

s7、在看护管理模块中现场作业人员通过巡检的手段完成对下列设备:配电室低压设备、配电室高压设备、万能式断路器、集中供气站设备、空气压缩机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并提交系统,审核人员对维修记录进行审核入库;同时可对电表充值记录、气站巡检记录提交系统,审核人员对维修记录进行审核入库。

执行s4、s5、s6、s7步骤后进入步骤s8。

s8、维修作业数据统计,可根据下列统计条件:部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作业区分、实施区分、计划开始时间、计划结束时间、提报人、完成状态、配件名称、部位、区域、作业人员,动态组合统计维修作业记录各项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pda移动手持终端、平板电脑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的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润滑及看护作业调度与实施,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设备运营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都属于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