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972发布日期:2019-06-13 15:5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



背景技术:

体育场馆是进行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身体锻炼的专业性场所。它是为了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大众体育消费需要而专门修建的各类运动场所的总称。体育场馆主要包括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各类服务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教学训练所需的田径棚、风雨操场、运动场及其他各类室内外场地、群众体育健身娱乐休闲活动所需的体育俱乐部、健身房、体操房和其他简易的健身娱乐场地等。主要分为在室外进行比赛训练的体育场和在室内进行比赛训练的体育馆。

目前,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利用空余时间去进行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体育场馆进行体能锻炼,而一般的体育场馆并没有完善的预约体系,往往出现一段时间聚集大量人,另一段时间有没有人的情况,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育活动,所以就需要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和中央控制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无线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中央控制终端电连接摄像头、广播、灯光开关、门开关、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报警器;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输入用户操作指令,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场馆视频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广播用于播放管理员声音,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内人员存在情况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温度数据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湿度数据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烟雾浓度数据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中央控制终端通过管理员指令控制所述灯光开关和所述门开关;

所述中央控制终端包括各场馆排班模块、各场馆预约模块、陪练预约模块、赛事安排模块、预约情况统计模块、预约建议模块、预约取消模块、报警模块、数据对比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包括场馆温度数据、场馆温度数据和场馆烟雾浓度数据在内的场馆环境数据,并发送到数据对比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用于将场馆环境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若超过预设阈值,则发送报警数据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所述各场馆排班模块用于对各场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各场馆预约模块用于客户对各场馆进行预约,所述陪练预约模块用于客户对陪练进行预约,所述赛事安排模块用于对场馆内举办的赛事进行安排,所述预约情况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客户固定时间内的场馆预约情况,所述预约建议模块用于根据场馆当前预约状况向客户提出预约建议,所述预约取消模块用于客户取消预约。

较佳地,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客户端、pc客户端和平板客户端。

较佳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gprs数据或者无线wifi。

较佳地,所述场馆预约情况包括预约次数、预约时间和预约时长。

较佳地,所述各场馆排班模块包括足球馆排班模块、篮球馆排班模块、网球馆排班模块、游泳馆排班模块、羽毛球馆排班模块、乒乓球馆排班模块,所述足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足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篮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篮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网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网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游泳馆排班模块用于对游泳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羽毛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羽毛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乒乓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乒乓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

较佳地,所述各场馆预约模块包括足球馆预约模块、篮球馆预约模块、网球馆预约模块、游泳馆预约模块、羽毛球馆预约模块、乒乓球馆预约模块,所述足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足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篮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篮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网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网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游泳馆预约模块用于对游泳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羽毛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羽毛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乒乓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乒乓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

较佳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较佳地,所述灯光开关和所述门开关均为智能联网开关。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仅能够帮助客户预约体育场馆内的多种不同的运动场馆,避免客户到达场馆后浪费时间等待,而且能够实时监测体育场馆内的环境数据,防止意外发生,同时能够远程监控体育场馆内的具体情况,并在到达预定时间后,督促客户离开场馆,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体育场馆预约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的中央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的各场馆排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的各场馆预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照图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和中央控制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无线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中央控制终端电连接摄像头、广播、灯光开关、门开关、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手机客户端、pc客户端和平板客户端,方便客户随时随地从多个终端登陆进行体育场馆预约,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gprs数据或者无线wifi,方便进行无线传输。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输入用户操作指令,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场馆视频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广播用于播放管理员声音,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内人员存在情况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温度数据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湿度数据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采集场馆烟雾浓度数据并发送到所述中央控制终端,所述中央控制终端通过管理员指令控制所述灯光开关和所述门开关,所述灯光开关和所述门开关均为智能联网开关,方便管理人员远程开关门和场馆内灯光。

所述中央控制终端包括各场馆排班模块、各场馆预约模块、陪练预约模块、赛事安排模块、预约情况统计模块、预约建议模块、预约取消模块、报警模块、数据对比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包括场馆温度数据、场馆温度数据和场馆烟雾浓度数据在内的场馆环境数据,并发送到数据对比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用于将场馆环境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若超过预设阈值,则发送报警数据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方便快速报警,提醒管理人员组织客户撤离。

所述各场馆排班模块用于对各场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各场馆预约模块用于客户对各场馆进行预约,所述陪练预约模块用于客户对陪练进行预约,所述赛事安排模块用于对场馆内举办的赛事进行安排,所述预约情况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客户固定时间内的场馆预约情况,所述场馆预约情况包括预约次数、预约时间和预约时长。所述预约建议模块用于根据场馆当前预约状况向客户提出预约建议,所述预约取消模块用于客户取消预约。

所述各场馆排班模块包括足球馆排班模块、篮球馆排班模块、网球馆排班模块、游泳馆排班模块、羽毛球馆排班模块、乒乓球馆排班模块,所述足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足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篮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篮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网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网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游泳馆排班模块用于对游泳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羽毛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羽毛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所述乒乓球馆排班模块用于对乒乓球馆使用时间进行排班。

所述各场馆预约模块包括足球馆预约模块、篮球馆预约模块、网球馆预约模块、游泳馆预约模块、羽毛球馆预约模块、乒乓球馆预约模块,所述足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足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篮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篮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网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网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游泳馆预约模块用于对游泳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羽毛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羽毛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所述乒乓球馆预约模块用于对乒乓球馆使用时间进行预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在使用时,客户在客户终端上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在中央控制终端上进行场馆预约和取消,同时能够查看场馆排班情况和近期在场馆内举办的赛事,并能够查看自己固定时间内到体育场馆内的运动情况,在体育场馆内出现意外事故时,该系统也能够提醒客户尽快撤离或做好应急措施,同时在客户的预约时间到达后,管理员通过广播和摄像头督促客户撤离,在早间或晚间也能够通过该系统远程控制场馆内的多个门或灯光的开关和闭合,在晚间有人滞留在隐蔽角落时,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出并请客户立场,是一种多功能的体育场馆预约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能够帮助客户预约体育场馆内的多种不同的运动场馆,避免客户到达场馆后浪费时间等待,而且能够实时监测体育场馆内的环境数据,防止意外发生,同时能够远程监控体育场馆内的具体情况,并在到达预定时间后,督促客户离开场馆,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体育场馆预约的系统。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