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的管理技术进行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91150发布日期:2019-05-31 20:1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的管理技术进行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及相关bim技术的发展很快,但是现场层面的信息利用一直是需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对于结构形体、工程量等建筑工程本身的信息处理技术正在逐渐的完善,但是对于建筑工程信息的利用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资料的整合及研究却很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基于建筑工程工序的资料管理技术,并利用其基于工序的特征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料错误率以及提高施工时的工艺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解决资料编制错误或延迟问题,挺高工艺质量。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实行划分和命名;

(2)通过软件创建各个部位的工序数据;

(3)通过软件按已划分和命名的部位创建部位数据;

(4)利用所述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创建建筑工程工序的资料数据库和bim模型;

(5)通过软件生成建筑工程的工序跟踪表,并利用工序跟踪表追踪并完善部位资料;

(6)根据工序数据和部位数据设计施工程序,通过工序跟踪表及bim模型辅助执行施工程序。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实行划分包括: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的划分按时间顺序可分为结构阶段的部位划分和装修阶段的部位划分;所述结构阶段的部位划分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所述装修阶段的部位划分按照装修做法和工艺顺序划分。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实行命名包括:命名中包括单位工程信息、施工区域、层数、轴线、施工时间段、施工具体位置、构件和工艺信息。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通过软件创建各个部位的工序数据包括:通过软件创建各个部位的工序数据,并对已创建的工序数据进行检测和完善;所述对已创建的工序数据进行检测完善包括:通过现场情况和与工序数据挂接并对已创建的工序数据进行检测和完善;所述工序样板为已保存到软件中的可编辑、具有完整的资料和工序挂接关系的工序样板。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通过软件按已划分和命名的部位创建部位数据包括:通过软件按已划分和命名的部位创建包含施工流水段信息的部位数据,同时创建部位数据列表。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利用所述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创建建筑工程工序的资料数据库和bim模型包括:利用所述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在软件中创建建筑工程工序的表格资料数据库和在bim建模系统中创建bim模型。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在bim建模系统中创建bim模型包括:在bim建模系统中根据各个独立的部位创建独立的bim模型,并通过建立名称体系对各个独立的bim模型进行命名。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工序跟踪表包括部位信息、资料编制的逻辑顺序、资料编制日期和资料名称。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过工序跟踪表及bim模型辅助执行施工程序包括:检查工序跟踪表的信息以确定各项工作时间,按跟踪表时间及时辅助编制施工工序所需要的交底资料、进场检验、施工及质量资料,同时利用bim模型信息进行施工资料检查、图纸检查和工程量统计,辅助统计材料进场数量和工艺交底展示。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上文所述软件具体为筑业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软件(云版)。

本发明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实行划分和命名、创建工序数据、创建部位数据;创建资料数据库和bim模型;生成建筑工程的工序跟踪表,并利用工序跟踪表追踪并完善部位资料;根据工序数据和部位数据设计施工程序,通过工序跟踪表及bim模型辅助执行施工程序,降低建筑工程资料编制错误的风险,减少延迟,提高数据计算的准确率,进而达到节省工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的软件的工序管理的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的软件的部位划分和命名的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的软件的以部位和工序为基础建立工程资料表格的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的软件的按已规划好的部位划分进行模型划分的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的软件的利用建筑工程工序跟踪表跟踪资料编制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实行划分和命名,该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划分为结构阶段的部位和装修阶段的部位;所述结构阶段的部位按照施工流水段再划分各个部位;所述装修阶段的部位按照装修做法和工艺顺序再划分各个部位;使其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标准、规范和施工组织的要求。

命名时应考虑到名称在整个资料数据库中的唯一性,命名中包括单位工程信息、施工区域、层数、轴线、施工时间段、施工具体位置、构件和工艺信息;例如:单位工程+施工区域(可选项)+层数+施工段+轴线+详细部位。

步骤(2):通过软件创建各个部位的工序数据,该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通过软件的工序管理界面,在其中选择需要的工序,例如:基础、主体下方的混凝土结构的工序等信息,创建相应的各个部位的工序数据;

通过软件创建各个部位的工序数据,并通过现场情况和与工序数据挂接对已创建的工序数据进行检测完善。其中,所述工序样板为已保存到软件中的可编辑、具有完整挂接关系的工序样板,具体地,工序样板是指经过咨询专家意见后按建筑工程经常用到的工序顺序建立的一些样板,并保存到软件的样板库中,创建工序时只需用软件对样板进行部分调整即可满足使用需求,工序样板已经将每道工序所需的资料进行了挂接,可以应对大部分常规情况。

进一步地,检查工序是否符合现场情况,如果不符合,应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工序;检查与工序挂接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手动调整资料与相应的工序的挂接。

步骤(3):通过软件按已划分和命名的部位创建部位数据,该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通过软件,在已建立的单位工程下方按名称创建施工流水段,单位工程下按着b2、b1、f0、f1等楼层建立每个楼层的施工段,其名称采用划分好的部位划分名称命名为相应的部位数据。

步骤(4):利用所述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创建建筑工程工序的资料数据库和bim模型,该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创建建筑工程工序的资料数据库:通过在资料数据库中选择对应的部位和对应的资料表格,创建表格资料数据库。

利用所述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创建bim模型:在bim建模系统中根据各个独立的部位创建独立的bim模型,在创建模型图元时,根据已规划好的建筑工程部位划分,在需要断开的位置将模型图元断开,以确保图元能够分开显示和选择。

通过建立名称体系对各个独立的bim模型进行命名,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建立族名称体系的bim模型。例如采用如下方式:

标高-楼层名称:应符合“楼层-标高”的模式,例如:f1-3.000,f1x-4.500;

材质名称:应符合“材质-特征”的形式,例如:混凝土-现浇-c40;木材-木方-100×100;

族、类型:应符合“(材质-族类型名称)编号-尺寸”的形式,例如:混凝土-矩形梁-kl21-400×800;混凝土-矩形柱-kz21-800×800;楼板-150厚;

参照面:应符合“索引-编号”的形式,例如:c-001。

步骤(5):通过软件生成建筑工程的工序跟踪表,并利用工序跟踪表追踪并完善部位资料,该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通过在软件中根据要跟踪的阶段选择加载工序跟踪表的信息;检查各个部位上的跟踪表信息,寻找空白位置、没有及时编制资料进行完善处理。

步骤(6):根据工序数据和部位数据设计施工程序,通过工序跟踪表及bim模型辅助执行施工程序,该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检查工序跟踪表的信息以确定各项工作时间,按跟踪表时间及时辅助编制施工工序所需要的交底资料、进场检验、施工及质量资料,同时利用bim模型信息进行施工资料检查、图纸检查和工程量统计,辅助统计材料进场数量和工艺交底展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文所述软件具体为筑业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软件(云版)。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实行划分和命名,包括:

1.对建筑工程的部位进行划分和命名

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划分为结构阶段的部位和装修阶段的部位;所述结构阶段的部位按照施工流水段再划分各个部位;所述装修阶段的部位按照装修做法和工艺顺序再划分各个部位;使其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标准、规范和施工组织的要求。

命名时应考虑到名称在整个资料数据库中的唯一性,命名中包括单位工程信息、施工区域、层数、轴线、施工时间段、施工具体位置、构件和工艺信息;例如:单位工程+施工区域(可选项)+层数+施工段+轴线+详细部位;办公楼b1层12段s1轴至s2轴楼梯间梯段。

步骤(2):通过软件创建各个部位的工序数据,包括:

1.点击软件中工序管理按钮,弹出工序管理界面,在其中选择需要的工序,如图2所示;

2.检查工序是否符合现场情况,如果不符合,则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工序;

3.检查与工序挂接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手动调整资料与工序的挂接。

步骤(3):通过软件按已划分和命名的部位创建部位数据,包括:

1.点击软件中流水段划分按钮,弹出流水段编辑界面,如图3所示;

2.在已建立的单位工程下方按规划的名称创建施工流水段和具有挂接关系的部位数据列表。

步骤(4):利用所述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创建建筑工程工序的资料数据库和bim模型,包括:

1.利用工序和部位建立资料表格

(1)点击软件中工序建表,弹出工序建表界面,如图4所示;

(2)选择对应的部位和对应的资料表格,根据工程数据和部位数据创建建筑工程工序的表格资料数据库;

2.按已规划好的建筑工程部位划分创建bim模型

创建模型图元时,根据已规划好的建筑工程部位划分,在需要断开的位置将模型图元断开,以确保图元能够分开显示和选择,并以名称体系对各个独立的bim模型径向命名,如图5所示。

步骤(5)通过软件生成建筑工程的工序跟踪表,并利用工序跟踪表追踪并完善部位资料,包括:

1.点击资料跟踪按钮,弹出资料跟踪界面,根据要跟踪的阶段选择加载,如图6所示;

2.检查部位上的跟踪表信息,寻找空白位置、没有及时编制资料的位置进行处理。

步骤(6):根据工序数据和部位数据设计施工程序,通过工序跟踪表及bim模型辅助执行施工程序,包括:

1.施工时按建筑工程部位划分进行流水段划分,并以此组织施工线路;

2.检查工序跟踪表的信息,及时编制施工工序所需要的交底资料、进场检验、施工及质量资料等;

3.利用bim模型信息进行图纸检查和工程量统计,辅助统计材料进场数量和工艺交底展示等工作;

4.根据工程资料和bim模型信息组织工序的材料进场和工序的施工。

本发明基于建筑工程工序资料设计的施工方法,通过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部位实行划分和命名、创建工序数据、创建部位数据;创建资料数据库和bim模型;生成建筑工程的工序跟踪表,并利用工序跟踪表追踪并完善部位资料;根据工序数据和部位数据设计施工程序,通过工序跟踪表及bim模型辅助执行施工程序,降低建筑工程资料编制错误的风险,减少延迟,提高数据计算的准确率,进而达到节省工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发明,凡基于本发明的创作主旨、未经创造性劳动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