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01143发布日期:2019-09-03 22:3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制造模式总是随着生产发展水平及市场发展而进步的。早期的手工作坊模式效率低,难以完成大批量的生产。从19世纪至20世纪,在机械化技术和电气化技术的支持下,大量生产模式开始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产品成本。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和战略。

新一代制造模式下,设备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使得网络化协作加工设备具有地域分散、功能异构、管理自治和知识演化的特点。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对制造业所加工的设备模型进行管理主要依靠表格,但是随着加工设备的不断发展与升级,协作加工设备属性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加工参数信息,设备属性数量增多,使得传统表格形式的模型难以满足查询、修改等管理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直观、简洁及方便的协作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来推进网络化协作加工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管理方式直观、简洁,管理效率高,能有效推动网络化制造模式的进步。

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化协作加工的地域性或功能性特点,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

获取用户使用或设计所述节点的信息,并对所述节点进行标识;

分析所述节点之间的联系属性,并进行编辑和存储;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信息;

向用户反馈对应于所述查询信息的知识信息。

所述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的步骤,包括:

将传统表格形式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替换为利用图形数据库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

所述对所述节点进行标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节点的地域或功能特点,将所述节点标识为系统、子系统、机构、零件或元素。

所述分析所述节点之间的联系属性,并进行编辑和存储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节点之间的联系进行what/how/why分析,代表产品分类类型、产品生产方式以及产品质量参数,并将分析信息存储在图谱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用户展示所述图谱的步骤。

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信息具体是一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问题。

所述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信息,向用户反馈对应于所述查询信息的知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问题,基于语义分析和分类器训练算法获得对应所述查询问题匹配率最高的节点及其属性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查询问题与节点之间的what/how/why联系属性进行匹配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管理方式直观、简洁,管理效率高,能有效推动网络化制造模式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图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应用场景的图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进行查询和反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网络化协作加工的地域性或功能性特点,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

获取用户使用或设计所述节点的信息,并对所述节点进行标识;

分析所述节点之间的联系属性,并进行编辑和存储;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信息;

向用户反馈对应于所述查询信息的知识信息。

参见图1,所述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的步骤,包括:

将传统表格形式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替换为利用图形数据库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本实施例针对制造业加工设备网络化协作的地域分散、功能异构、管理自治和知识演化等特点,以企业整体为网络化协作加工设备资源整体,企业下属全部加工设备以加工产品类别进行系统划分,每个系统下属各自配套加工设备,每个加工设备下属各配套部件,各部件下属各配套零件,主要使用neo4j提供的sdn(springdataneo4j)进行节点的创建。

具体的,如图1,所述对所述节点进行标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节点的地域或功能特点,将所述节点标识为系统、子系统、机构、零件或元素。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2,将“智能板材分拣系统”标识为系统,其下属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标识为子系统;进一步的,“谐波减速器”为机构,“柔轮”为零件,“需求”、“功能”、“材料”为下属的元素。

在本实施例中,分析所述节点之间的联系属性,并进行编辑和存储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节点之间的联系进行what/how/why分析,代表产品分类类型、产品生产方式以及产品质量参数,并将分析信息存储在图谱中。以图2的应用场景为例,在元素“维护”中,会有3个子元素,“柔轮失效”“润滑”“轮齿磨损”,这三个子元素与元素“维护”之间就存在what联系属性,代表了分类类型,即“是什么”的问题。举例而言,在子元素“柔轮失效”之下,会有“维修方法”及“失效原因”与其相适配,分别代表了how联系属性和why联系属性。综上,本实施例可以对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联系属性进行编辑并存储在图谱中。

本实施例中,编辑好的图谱可以向用户进行展示。以图的形式显示加工设备层次化的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联系。

参见图3,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信息具体是一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问题。

所述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信息,向用户反馈对应于所述查询信息的知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问题,基于语义分析和分类器训练算法获得对应所述查询问题匹配率最高的节点及其属性信息。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将所述查询问题与节点之间的what/how/why联系属性进行匹配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管理方式直观、简洁,管理效率高,能有效推动网络化制造模式的进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制造业加工设备模型的管理方法,包括:根据网络化协作加工的地域性或功能性特点,创建加工设备模型的节点;获取用户使用或设计所述节点的信息,并对所述节点进行标识;分析所述节点之间的联系属性,并进行编辑和存储;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加工设备模型的查询信息;向用户反馈对应于所述查询信息的知识信息。本发明管理方式直观、简洁,管理效率高,能有效推动网络化制造模式的进步。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秦昊;张东波;魏千洲;张昱;凌翔;林利彬;刘智;王晓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4.19
技术公布日:2019.09.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