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6874发布日期:2019-09-17 23:5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信贷逐渐风行起来。与传统的银行信贷相比,网络信贷具有手续便利、信息透明、风险分担等优点,适合于小额贷款的发放,对于支持小微金融群体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信息相对透明的线上贷款可以通过规范的方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一些运营良好的网络信贷平台数据显示,几年来网络贷款业务增长迅速,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服务,有效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网络信贷由于是处在开放的互联网中,在信贷交易成立之初,无法像线下的信贷模式一样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实地考核和检验,也无法当场评估出用户在填报信息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表情异常或者其他异常的问题,进而判断出用户可能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或者用户可能处于编造谎言的状态。因此,对于网络信贷而言,如何区分用户填报的信息是否真实,用户在填报信息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谎报信息的问题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网络信贷中的信贷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

步骤s20,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

步骤s30,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

步骤s40,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用户的数据;

步骤s50,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步骤s60,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

优选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服务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视频通讯连接,在视频通讯连接开启后,播放设定的问题;

所述步骤s40为:

采集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耗费的时间以及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并采集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和血压指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50包括:

检测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是否在预设的时长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在预设的时长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血压指数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优选地,所述步骤s50中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是否在预设次数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不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预先采集的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读取用户每分钟的眨眼次数,并比较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是否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

在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时,进入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的步骤;

所述步骤s50中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不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预先采集的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读取用户每分钟的心跳频次,并比较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时,进入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血压指数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优选地,步骤s50中的预先采集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的步骤中,用户的眨眼次数的统计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心跳频次和血压指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状态;

在用户处于预设状态时,拍摄用户的眼部区域的视频信息;

根据拍摄的眼部区域的视频信息识别用户的眨眼动作,并统计用户每分钟的眨眼次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中的贷款额度是否超过预设范围;

步骤s22,在请求信息中的贷款额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判定该申报请求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

优选地,所述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1,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获取用户的初始信誉度信息;

步骤s52,在用户的初始信誉度信息超过预设值时返回步骤s30。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

控制模块,用于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所述信息采集通道由信息采集装置形成;

采集模块,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用户的数据;

第二检测模块,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请求退回模块,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用户的数据;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对用户的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信息判断用户的信息真实性,保障了网络信贷过程中的信贷数据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等同或明显变型的实施例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按照权利要求中限定和涵盖的多种不同方式来具体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方便理解,给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但是很明显,本发明的实现可以没有这些具体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及其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而形成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网络信贷中的信贷安全问题。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网络信贷中,用户在网络信贷平台上下发信贷申报请求,在用户下发信贷申报请求后,如果用户下发的信贷申报请求需要用户进行信息真实性验证的话,则通过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系统对用户信息真实性进行验证,防止用户在信贷平台谎骗信贷资金,保障信贷安全。

用户在信贷平台上下发信贷申报请求,在下发信贷申报请求之前信贷用户在信贷平台上完成注册,录入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明信息、过往借贷信息、电话信息、邮件信息、工作信息、工作收入信息等等。用户在借贷平台上注册时,信贷平台预先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查询,以确保用户未被公信组织或者其他借贷商户纳入黑名单。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信贷用户在信贷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后,信贷平台可以根据信贷用户的身份信息查询信贷用户在其他借贷平台的借贷历史,其中的其他借贷平台为与当前的借贷平台之间有信息共享协议的平台,利于不同的借贷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

同时,在用户录入基本信息以及系统查阅其他借贷平台用户的借贷历史信息后,根据这些信息对用户的信誉度进行初始评估,以及对用户的借贷额度进行初始值设定。具体地方法为:

对用户录入的信息采取几项重要的信息进行权重比设计,当然这几项重要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订。例如选取用户的学历信息、工资收入、开支、用户名下房产信息、车辆信息、无形资产信息等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权重比设计,总体分值一百分。根据每一项信息的等级与每一项信息等级对应权重得到每一项信息的分值,最终得到总分值。判断总分值落入的范围,进而确定用户的信誉度和用户的初始额度信息。用户的信誉度可以为在用户第一次申报未成功后进行二次申报的考量因素之一。

步骤s20,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后,进一步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其主要是检测申报请求对应的申报类型以及申报类型下对应的信贷额度是否触发了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要求,设定当申报类型为借贷,借贷期限为一年,借贷额度为10万以上时,则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当然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s30,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

在检测到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则进入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采用多方信息联合检测的方式来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例如采集用户的脉搏信息、采集用户的血压信息、采集用户的面部表情信息等等,通过判断采集的这些信息是否满足要求来检测用户信息是否真实。通过采集这些信息来判断用户信息是否真实主要是基于人体在陈述虚假信息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部表情不自然等生理现象,所以本实施例通过采集这些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对陈述的信息造假。

在进入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流程后,系统控制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所述的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包括血压检测仪、心跳检测器、视频录像仪等等,并且这些信息采集通过均与信贷系统实现信号连接,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系统后台,经过系统处理可以分析处采集的用户的这些信息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步骤s40,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用户的数据;

步骤s50,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步骤s60,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

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进行信息采集,采集用户的数据,并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如果满足,则进入信贷申请的下一步,如果不满足,则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用户的数据;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对用户的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信息判断用户的信息真实性,保障了网络信贷过程中的信贷数据。

本发明基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本发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包括:

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服务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视频通讯连接,在视频通讯连接开启后,播放设定的问题;

所述步骤s40为:

采集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耗费的时间以及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并采集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和血压指数。

所述步骤s50包括:

检测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是否在预设的时长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在预设的时长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血压指数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时,则控制开启信息采集通道,本实施例中的信息采集通道包括视频通道、血压信息采集通道、脉搏信息采集通道,开启视频通讯连接,获取用户的视频图像,尤其为获取用户眼部区域的视频图像,并且在进行视频通讯连接的过程中,向用户播放系统内设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根据用户录入的信息以及对用户在其他借贷平台上的信息生成的定制化问题,也可以是系统默认的问题,在用户回答这些问题时,采集用户的血压、脉搏等信息,并根据采集的视频图像获取用户在回答问题时的眨眼次数。

具体地,记录用户回答设定问题的时长,检测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是否在预设的时长内;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在预设的时长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血压指数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如果检测的血压指数也满足预设要求,则可以进入信贷申报的下一步骤,但是如果血压指数不满足预设要求,则退回申报请求。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1,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获取用户的初始信誉度信息;

步骤s52,在用户的初始信誉度信息超过预设值时返回步骤s30。

例如,当检测到用户在回答设定问题时的血压指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则进一步获取用户的初始信誉度信息,如果用户的初始信誉度信息超过预设值,表明用户的信誉度在系统的初始评价较高,则进一步返回步骤s30,使用户多一次进行信息采集的机会。

基于本发明基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本发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包括:

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服务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视频通讯连接,在视频通讯连接开启后,播放设定的问题;

所述步骤s40为:

采集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耗费的时间以及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并采集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和血压指数。

所述步骤s50包括:

检测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是否在预设的时长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所耗费的时长在预设的时长内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不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预先采集的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读取用户每分钟的眨眼次数,并比较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是否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眨眼次数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在预设的次数内;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不在预设的次数内时,检测预先采集的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读取用户每分钟的心跳频次,并比较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是否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

在用户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心跳频次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时,检测用户在回答设定的问题时的血压指数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0中的预先采集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的步骤中,用户的眨眼次数的统计方法包括:

步骤a,获取用户的心跳频次和血压指数,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状态;

其中,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预设状态主要是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非运动的状态,在用户处于非运动的状态时统计用户的眨眼次数,提高准确率。

步骤b,在用户处于预设状态时,拍摄用户的眼部区域的视频信息;

步骤c,根据拍摄的眼部区域的视频信息识别用户的眨眼动作,并统计用户每分钟的眨眼次数。

在用户处于非运动状态时,通过摄像设备拍摄用户眼部区域的视频信息,进而根据拍摄的眼部区域的视频信息识别用户的眨眼动作,对识别出的眨眼动作进行统计,计算每分钟用户的眨眼次数。

重复上述的操作多次,取多次的平均值作为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

同样地,用户的心跳频次和血压指数同样通过采集用户在非运动状态下的数据以及多次采集的平均值作为用户的行为习惯数据。

本发明基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任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中的贷款额度是否超过预设范围;

步骤s22,在请求信息中的贷款额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判定该申报请求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的贷款额度是凑超过预设范围,来判断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要求,直接通过贷款额度的高低来控制开启用户信息真实性的检测,提高处理效率,简化判断流程。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参照图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

控制模块,用于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所述信息采集通道由信息采集装置形成;

采集模块,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用户的数据;

第二检测模块,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请求退回模块,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

其中的,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摄像装置(用于采集用户视频图像,获取用户的眨眼信息)、血压测量仪、脉搏测量仪等等,这些信息采集装置与系统之间信号连接,实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系统信息处理端。

本发明的系统用于实现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

基于用户信息的防欺诈方法适用于网络信贷中,用户在网络信贷平台上下发信贷申报请求,在用户下发信贷申报请求后,如果用户下发的信贷申报请求需要用户进行信息真实性验证的话,则通过系统对用户信息真实性进行验证,防止用户在信贷平台谎骗信贷资金,保障信贷安全。

用户在信贷平台上下发信贷申报请求,在下发信贷申报请求之前信贷用户在信贷平台上完成注册,录入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明信息、过往借贷信息、电话信息、邮件信息、工作信息、工作收入信息等等。用户在借贷平台上注册时,信贷平台预先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查询,以确保用户未被公信组织或者其他借贷商户纳入黑名单。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信贷用户在信贷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后,信贷平台可以根据信贷用户的身份信息查询信贷用户在其他借贷平台的借贷历史,其中的其他借贷平台为与当前的借贷平台之间有信息共享协议的平台,利于不同的借贷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

同时,在用户录取基本信息以及查阅其他借贷平台用户的借贷历史信息后,根据这些信息对用户的信誉进行初始评估,以及对用户的借贷额度进行初始值设定。具体地方法为:对用户录入的信息采取几项重要的信息进行权重比设计,当然这几项重要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订,例如选取用户的学历信息、工资收入、开支、用户名下房产信息、车辆信息、无形资产信息等等,对这些信息进行权重比设计,总体分分值一百分,根据每一项信息的等级与每一项信息等级对应权重得到每一项信息的分值,最终得到总分值,判断总分值落入的范围,进而确定用户的信誉度和用户的初始额度信息。用户的信誉度可以在用户第一次申报未成功后进行二次申报的考量因素之一。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后,进一步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其主要是检测申报请求对应的申报类型以及申报类型下对应的信贷额度是否触发了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要求,设定当申报类型为借贷,借贷期限为一年,借贷额度为10万以上时,则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当然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在检测到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则进入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采用多方信息联合检测的方式来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例如采集用户的脉搏信息、采集用户的血压信息、采集用户的面部表情信息等等,通过判断采集的这些信息是否满足要求来检测用户信息是否真实。通过采集这些信息来判断用户信息是否真实主要是基于人体在陈述虚假信息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部表情不自然等生理现象,所以本实施例通过采集这些信息来判断用户是否对陈述的信息造假。

在进入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流程后,系统控制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所述的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包括血压检测仪、心跳检测器、视频录像仪等等,并且这些信息采集通过均与信贷系统实现信号连接,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系统后台,经过系统处理可以分析处采集的用户的这些信息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进行信息采集,采集用户的数据,并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如果满足,则进入信贷申请的下一步,如果不满足,则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检测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信息是否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在用户申报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触发检测用户信息真实性的预设要求时,控制开启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在预设的信息采集通道开启后,按照预设的信息采集模式采集用户的数据;检测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在所采集的用户的数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退回用户的申报请求。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对用户的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信息判断用户的信息真实性,保障了网络信贷过程中的信贷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系统还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各个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例如,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或者多处理器装置,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或者其结合。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实现,也可以实施为计算机程序软件或程序模块(其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或数据结构等等),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所示范的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介质上包含计算机程序逻辑或代码部分,用于实现所述方法。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被安装在计算机中的内置介质或者可以从计算机主体上拆卸下来的可移动介质(例如:采用热插拔技术的存储设备)。所述内置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rom、快闪存储器和硬盘。所述可移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介质(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介质(例如:mo)、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