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5945发布日期:2019-10-15 20:54阅读:1941来源:国知局
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
技术领域
,是一种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油“甜点”是指在相对低孔低渗的背景下,物性相对较好、含油性较佳的储集层段。我国近年来勘探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已有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流,评价优选“甜点区”是致密油勘探的核心,始终贯穿整个勘探过程。我国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性复杂、类型多样、岩石中碎屑粒径普遍较细,粉细砂岩、泥岩与碳酸盐岩富集层多呈互层状分布。根据油气显示情况,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划分为上、下两个甜点,甜点体的划分主要依据核磁孔隙度,ⅰ类甜点体:ⅱ类甜点体:ⅲ类甜点体:由于甜点储层的岩性、核磁特征纵向上变化快,甜点储层与非甜点储层之间在岩性、核磁特征等方面差异较小,在具体划分时,不能严格按照甜点的标准实施,使得个别井评价为优质的储层,即使采用的压裂改造规模较大,但也未得到预期的产能,储层认识需要进一步攻关。因此亟待研究一种新的针对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为试油-压裂选层提供依据,实现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勘探开发成本的目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因对储层的认识不足,压裂改造规模大、勘探开发成本高却不能达到预期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测量得到的不同深度下不同岩性的测井数据,选取各井不同岩性所对应的反映电性特征的真电阻率和反映裂缝特征的测井有效孔隙度,建立电阻率-有效孔隙度岩性识别图版,以用于快速识别出优势岩相碳酸盐岩类;第二步,对测井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用于对与产能关联性高的敏感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无量纲化公式为:式中:yi(k)为无量纲化后的数据;xi(k)各敏感参数数列,k为各敏感参数数列中数据样品的序号,k=1,2,…,n;x′i为各敏感参数数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第三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进行无量纲化后的敏感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各测井敏感参数的优先顺序及影响程度大小,确定用于识别致密油甜点储层优劣的敏感参数,设定该敏感参数的参考值,根据参考值对岩层进行等级划分;第四步,根据第一步的测井数据选取压裂规模、压裂工艺相近的井,根据用于识别致密油甜点储层的敏感参数的参考值对待开发的新井进行产能高低分类,以用于减少压裂改造不同引起的产能差异;第五步,针对选取出的高、低产能井所对应的储层,分析各自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用于指导确定影响目标区块最大的产能敏感参数。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三步中,影响最大的产能敏感参数分别为真电阻率以及真电阻率与冲洗带电阻率的比值。上述第三步中,根据敏感参数的参考值进行等级划分包括以下过程:(1)选取真电阻率rt>30ωm的厚度储层进行下一步的等级划分;(2)按照真电阻率rt与冲洗带电阻率rxo的比值r比进行等级划分,即r比≥6为一类储层,3<r比<6为二类储层,r比≤3为三类储层。本发明简单有效,通过分析致密油储层获得高产的必要因素是碳酸盐岩发育(地层真电阻rt大于30ωm)、电阻率幅度差异大(r比大于3)、优质储层钻遇长。本发明对新井试油-压裂选层提供依据,对优质储层加大改造规模,中等-劣质储层减少压裂规模,对提高单井产能,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阻率-有效孔隙度岩性识别图版。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j305井上甜点录测井综合图。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j305井下甜点录测井综合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测量得到的不同深度下不同岩性的测井数据,选取各井不同岩性所对应的反映电性特征的真电阻率rt和反映裂缝特征的测井有效孔隙度φ,建立电阻率-有效孔隙度岩性识别图版,以用于快速识别出优势岩相碳酸盐岩类;上述的测井数据包括井深、岩性、真电阻率和测井有效孔度等数据。第二步,对测井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用于对与产能关联性高的敏感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无量纲化公式为:式中:yi(k)为无量纲化后的数据;xi(k)各敏感参数数列,k为各敏感参数数列中数据样品的序号,k=1,2,…,n;x′i为各敏感参数数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第三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进行无量纲化后的敏感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各测井敏感参数的优先顺序及影响程度大小,确定用于识别致密油甜点储层优劣的敏感参数,设定该敏感参数的参考值,根据参考值对岩层进行等级划分;上述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为现有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第四步,根据第一步的测井数据选取压裂规模、压裂工艺相近的井,根据用于识别致密油甜点储层的敏感参数的参考值对待开发的新井进行产能高低分类,以用于减少压裂改造不同引起的产能差异;第五步,针对选取出的高、低产能井所对应的储层,分析各自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用于指导确定影响目标区块最大的产能敏感参数。本发明根据美国巴肯致密油勘探开发得到启示:高孔、高渗特征以及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了产能高低,对照我国的部分结构相近得油田,储层普遍为低孔、低渗,但局部裂缝发育。天然裂缝主要在碳酸盐岩类储层发育,同时碳酸盐岩类储层脆性好,易造缝,所以将碳酸盐岩作为优势岩相。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第三步中,影响最大的产能敏感参数分别为真电阻率以及真电阻率与冲洗带电阻率的比值。如附图1所示,第三步中,根据敏感参数的参考值进行等级划分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选取真电阻率rt>30ωm的厚度储层进行下一步的等级划分;(2)按照真电阻率rt与冲洗带电阻率rxo的比值r比进行等级划分,即r比≥6为一类储层,3<r比<6为二类储层,r比≤3为三类储层。实施例2:如图2、3、4所示,适用于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甜点储层的识别方法,对芦草沟组致密油大量录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各井不同岩性所对应的真电阻率rt(反映电性特征)和测井有效孔隙度φ(反映裂缝特征)值(表1):由统计数据整理建立电阻率与有效孔隙度图版,可以有效识别出泥岩、白云质泥岩、粉细砂岩和碳酸盐岩类,其中碳酸盐岩类真电阻率大于30ωm,孔隙度大于2.3%(图1)。对表1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式中:yi(k)为无量纲化后的数据;xi′为各敏感参数数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k为各敏感参数数列中数据样品的序号,k=1,2,…,n。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各测井参数的优先顺序及影响程度大小,最终确定目标区真电阻率rt大于30ω的厚度和真电阻率与冲洗带电阻率的比值r比两个敏感参数对产能的影响最大。上述确定的影响最大的产能敏感参数开展井间对比发现,产能与测井地层真电阻率rt>30ωm且r比>3的储层厚度密切相关,产能越高,这类储层发育的厚度越厚(表2)。本发明在表2中所述的j36井和j302井等1多个井层得到应用和验证,简单有效,为试油-压裂选层提供依据,对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实施例以j305井为例进行分析:上甜点体取心29.37m,砂岩类占总长度的28.7%,碳酸盐岩类占总长度的8.9%,富含油级+油浸级岩心长度2.44m,纵向上主要分三段(图2):3412.0-3419.0m主要为砂屑云岩,储层电阻率100~200ωm,核磁有效孔隙度11%,自由流体孔隙度为6%;3421.0-3427.0m,主要为粉砂岩,储层电阻率27ωm,核磁有效孔隙度13%,自由流体孔隙度为6%;3433.0-3444.0m,主要为云屑砂岩,储层电阻率80~150ωm,核磁有效孔隙度13%,自由流体孔隙度为6%。下甜点体取心44.65m,砂岩类占总长度的56.1%,碳酸盐岩类不发育,富含油级+油浸级岩心长度6.25m,纵向上主要发育一段(图3),厚度较厚:3562.0-3592.0m,主要为泥质粉砂岩、云质粉砂岩互层,储层电阻率10~100ωm,核磁有效孔隙度7-15%,自由流体孔隙度为3-9%。通过上、下甜点体对比,若以核磁孔隙度划分优质储层,下甜点含油性及储层均质性均比上甜体略好。试油情况上,下甜点射开三段(3565.0-3571.0m,3575.0-3580.0m,3584.0-3588.0m),分三层压裂,总用压裂液3210.0m3,总加砂206.0m3,获2.0mm油嘴试产,累产油436.4m3,平均日产油6.2m3。上甜点射开四段(3411.5-3414.0m、3421.0-3427.0m、3433.5-3438.0m、3440.5-3444.0m),分三层压裂,总用压裂液1812.0m3,总加砂129.0m3,获3mm油嘴试产,累产油766.1m3,平均日产油18.6m3。从试油结果对比,下甜点体压裂规模大,但不如上甜点体产能效果较好,前期储层认识与实际试油结果不符。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表1不同深度下不同岩性的测井数据井深岩性真电阻率rt(ω)测井有效孔云质粉砂泥岩108.330.54砂屑云岩40.218.86含云粉砂岩22.518.60微晶云岩20.079.30长石岩屑砂岩28.5410.04粉砂质泥岩11.180.42泥晶云岩110.313.21含云粉砂岩35.903.89云质粉砂泥岩11.301.85泥质粉砂岩154.635.45云质粉砂泥岩310.082.03云质粉砂泥岩856.121.02泥晶云岩43.736.38粉砂质泥岩10.830.52微晶云岩13.364.95砂屑云岩177.146.33含云粉砂岩32.0511.43砂屑云岩20.087.30含云粉砂岩21.707.19泥质粉砂岩87.518.72长石岩屑砂岩21.1015.04长石岩屑砂岩23.3015.54泥质粉砂岩62.3417.03微晶云岩16.924.62砂屑云岩102.4410.93泥晶云岩321.4011.28微晶云岩201.6012.07砂屑云岩134.3012.16长石岩屑砂岩32.3517.62长石岩屑砂岩33.7820.06泥质粉砂岩28.5012.60砂屑云岩102.5315.04泥质粉砂岩54.6014.90含云粉砂岩57.1012.23长石岩屑砂岩22.0012.30表2储层特征与平日产油数据表表3j305井解释成果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