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6366发布日期:2019-08-20 21:0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海事船舶动态监管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海事业务系统,基本都是单一业务执法系统,各个业务数据之间是割裂的,且没有设计任务管理模块,导致基层执法时无法全面掌握现场综合信息,同时没有实现任务的融合执法,造成重复登船执法。另外检查时缺少检查标准项目,导致执法比较随意,无法实现执法标准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事监控系统,解决海事业务系统的数据割裂问题并实现任务融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称的一种海事监控系统,包括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电子巡查子系统,风险隐患管理子系统和执法资源管理子系统;

所述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将制定的检查工作目标传送至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由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将所述检查工作目标转化为检查任务,并通过任务融合和指派,将任务信息流转传送至所述移动执法子系统中,所述移动执法子系统记录现场执法结果后自动归档存储,并将执法结果反馈给所述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所述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根据反馈信息对工作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

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接收来自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电子巡查子系统和风险隐患管理子系统提供的各类检查任务,或制定指定的检查任务,汇总形成现场检查任务池,并据此进行任务融合处理。

进一步,所述移动执法子系统接收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派发的现场执法任务信息,为现场执法提供信息服务、检查项目智能化组合、执法结果记录以及自动归档,并将执行结果信息反馈至所述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

所述电子巡查子系统远程监控辖区船舶实时动态,发现违规船舶后将相关信息推送至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生成指定检查任务。

进一步,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对目标船舶进行筛选和排序,获得高风险船舶信息,生成指定检查任务;所述执法资源管理子系统通过综合评估人员考勤、执法资格和专业能力信息组合条件,获得推荐的执法组人员名单并分配给所述检查任务。

进一步,所述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按照任务融合规则,对工作任务和检查对象进行融合和排序,按相关检查工作目标要求和检查优先等级要求,按比例生成检查对象,并按照相同检查对象合并的原则,将生成的检查对象与指定检查任务的检查对象进行融合处理。

进一步,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融合检查各类要素以及船舶各类风险值,根据每日到港船舶的风险属性矩阵进行筛选,按船舶的风险等级和携带任务数量进行排序。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移动执法终端,在所述终端上登录并领取任务,自动在后台抓取执法数据和执法表格,在海上执法无网络环境下的离线模式执法和现场打印报告,当回到网络环境后,所述终端上传数据自动回写数据到系统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系统中包含一级检查类别库和二级检查项目库,作为每项海事检查任务的检查项目清单;所述移动执法终端进行现场执法处理,在一次登轮检查任务中使用一张融合检查项目清单,最终生成多个法定检查报告。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现场执法督察管理子系统,所述现场执法督察管理子系统从所述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中获取执法过程及结果信息、目标考核结果信息,为现场执法开展电子督察提供信息。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机构执法检查管理子系统,所述机构执法检查管理子系统接收来自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派发的机构执法检查任务,提供执法结果记录以及自动归档。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子系统,所述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子系统从所述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获取辖区动态信息和执法力量动态信息,为海上搜救应急提供信息。

本发明通过海事监控系统的任务融合处理,减少执法人员的登轮次数,提高海事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本监控系统,实现了“一艘目标船多项任务一次完成、一个执法大队多个任务一趟完成”的综合执法目标。提供的动态监控功能,可以作为海事局的日常业务值班和应急指挥平台。另外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实现了“一张融合检查项目清单,最终生成多个法定检查报告”的目标。还实现了离线模式,方便人员在无网络环境时的海上执法;并通过检查项目清单标准化和项目融合,实现检查过程的标准化控制。系统对目标船舶和执法人员自动筛选匹配,实现了海事执法“双随机”的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远不止于上述罗列诸要点,限于篇幅而不加赘述。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其它任何因本发明所称对所想即所得的技术方案的实现而引起的技术变革,以及以这种变革所引起的有益效果,虽未在此明文记载,均是属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和商业领域人员可以推知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海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海事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思路是建设全局统一的海事监控系统。彻底打破传统业务界限,以综合任务执法为核心,对多项任务融合,汇总成一张检查总表,对综合执法任务实行全闭环管理,基层全面实施综合执法。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海事监控系统包括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101、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102、移动执法子系统103、电子巡查子系统104、风险隐患管理子系统105和执法资源管理子系统106。海事监控系统平台基于电子海图,围绕基层综合执法,提供基础数据查询、智能巡航、船舶管控、任务生成、任务和检查项目融合、任务派发、移动综合执法终端应用、自动生成法定文书、现场打印、数据回写、通航要素管理和执法资源管理等。

本实施例中的海事监控系统基于电子海图,集合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信号、船舶的各动静态数据进行展示和查询,并通过各项区域管控和单船管控设置,实现系统的自动值班报警和动态监控功能。同时使用目标分解和船舶风险属性矩阵,融合检查各类要素,结合船舶各类风险值,系统通过每日到港船舶的风险属性矩阵进行筛选,识别出“风险等级最高、携带最多任务”的船舶排序,从而实现精准执法。

海事监控系统的客户端主界面核心为电子海图,可以进行全辖区通航要素查询编辑和船舶动态查询。在海图上可以查到辖区通航要素,并可查询到辖区航行通警告,可对通航要素进行编辑;首页即显示辖区船舶,主要来源为导助航系统,并对各种船舶类型的标识进行了个性化设置,同时海图上可以显示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艇的位置。

还可以查询海图所显示船舶的基本信息。已打通与船舶登记系统、船舶监督管理系统等数据接口,在电子海图上可以直接点击所显示船舶,就可以查询船舶基础信息,包括船舶资料、船员信息、货物信息、船舶预抵预离信息和船舶风险值等。

海事监控系统还可以根据在港船舶的数量、船舶类型和异常情况等进行智能巡航,生成智能巡航报告,对辖区船舶动态情况和异常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另外还可以对一艘船舶或多艘船的历史轨迹进行动态回放。

一旦智能巡航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客户端的电子海图界面就会自动生成报警信息,进入报警信息即可进行临时综合执法任务生成和派发,在智能巡航报告中也可以生成任务。同时,根据各分支局执法需要,对指定的船舶同样可以生成任务。

综上,本实施例的海事监控系统基于电子海图实现了通航要素管理、智能巡航、任务生成、轨迹回放等功能,解决以往分支局无法掌握基本信息“盲眼”执法的问题,为综合执法提供了重要信息查询和执法任务来源,使综合执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海事监控系统中综合执法任务闭环包括任务生成、任务融合、任务派发、任务认领、任务执行、执法数据回写和执法数据统计分析等。海事监控系统的执法任务生成即来源主要包括:

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系统通过与上级平台的数据接口,接收上级各项目标和专项任务,以及指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月度目标任务、专项目标任务和执法指标,均可由上级平台推送到海事监控系统,如海上巡航任务、开箱检查率和各专项活动等,各业务部门只要在海事监控系统进行任务分解操作即可生成可以直接进行现场执法的各项任务,并进入任务容器。

自动生成的各项执法检查任务。海事监控系统根据船舶风险值和作业现场要求,与辖区船舶关联的现场监督、船舶作业现场检查的任务,会自动进入任务容器;同时,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执法任务如海上巡航将每天进入任务容器。

临时需要生成的执法任务。包括船舶动态违规报警需要执行检查的临时任务,各分支局根据自身需要建立的任务,在现场监督和海上巡航中发现的异常情况需要其他执法行动进行支持而生成的临时任务。

执法任务的融合是本发明的核心。当来自上述三大来源的任务汇聚到任务容器后,系统并不是直接将任务分别下达到船舶和执法大队,而是根据任务融合规则进行任务融合,融合原则主要包括:一艘船舶对应的多项任务进行融合;多个任务由一个执法大队可以完成时进行融合;根据任务执行的上限综合分析风险值和紧急程度进行任务融合。该融合原则保证了一艘目标船的多项任务一次完成,一个执法大队可以完成多个任务一趟完成,必须完成的多个任务优先完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执法任务。

系统的任务容器实际上有两种类型的任务,一个是融合前的任务,一个是融合后的任务。具体的可以由海事局的指挥中心将融合后的综合性任务根据各执法大队的辖区分工或业务分工,负责派发到海巡执法大队。本海事监控系统引入的任务融合的理念,通过在任务容器中对各业务种类的任务进行融合,打破了海事业务的种类壁垒,实现了“一艘目标船多项任务一次完成、一个执法大队多个任务一趟完成”的综合执法目标。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由执法大队的所有的工作人员从海事监控系统的电脑客户端或移动应用端查看由指挥中心派发给本大队的融合后的综合执法任务。执法大队长根据本大队的具体工作情况和执法要求,指定一名执法组长,由执法组长通过海事监控系统拉入其他执法人员,组成综合任务执法组,从而完成整个执法任务的组队和任务认领工作。执法组认领了执法任务后,通过配备的移动执法终端(如平板电脑和蓝牙打印机)进行执法。移动执法端应用可以进行电子海图显示、检查项目库、检查表格填写、检查任务认领、临时任务生成、现场打印等。在检查过程中,每个综合任务对应有一张检查清单,执法人员只需填写这个检查情况,直接点击生成法定检查表格生成,这个检查清单就会根据业务种类自动生成法定检查文书,并进行现场打印。本发明的海事监控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执法。

例如,如果一艘船舶既有fsc(flagstatecontrol,船旗国监督检查)任务也有船舶监督任务,海事监控系统会自动融合成一个综合任务,由一支执法队伍登一次船,同时检查时会出现既包含fsc检查项目,又包含现场监督检查项目的一张检查总清单,只要在执行综合任务时填写这张检查总表就行。检查结束后,只要点击生成法定文书,海事监控系统会自动生成法定的《船舶现场监督记录表》和《船旗国监督检查报告》两个法定文书。本海事监控系统实现了“检查项目融合一张表,分别输出多个检查报告”,通过移动终端的执法应用进行现场执法,实现了对一次登轮检查任务的“一张融合检查项目清单,最终生成多个法定检查报告”的目标。

一线执法人员在移动执法端完成综合执法后,回到办公场所无需再到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执法数据的录入,执法数据自动回写到相关业务系统中。综合执法最终要通过移动端来实现,但除了长江沿线很好实现船岸通讯外,海区即使使用4glte信号,也会存在通讯盲区的问题,同时船舱内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无线通信屏蔽空间,船岸通讯确实很难解决。目前海事监控系统正在开发离线功能予以弥补。本海事监控系统通过在移动执法终端上登录应用领取任务,系统自动在后台抓取执法数据和执法表格,实现了在海上执法无网络环境下的离线模式执法、现场打印报告;当用户回到网络环境后,点击应用中的上传数据按钮,系统自动回写数据到服务器。

归档后的执法数据可根据权限进行查询,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和分析,以便对执法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另外,海事监控系统还可以将重要的界面和数据分析数据在大屏上显示。

海事监控系统还提供了双随机的任务分配方案。首先对所有执法人员的执法资质、执法信息和考勤情况进行集中统一存储,在任务派发时根据综合执法任务特质、执法人员资质、经验要求和执法人员考勤情况进行自动派发,不需要人为进行干预,实现任务和人员的双随机搭配,最大限度地降低执法风险。此外,海事监控系统的选箱系统、安全隐患排查、事故调查等都可以使用双随机的分配方案。本海事监控系统通过对目标船的筛选和排序,实现了对高风险船舶的精准执法自动随机;通过综合评估人员考勤、执法资格、专业能力组合条件,系统给出推荐的执法组人员名单,实现了对执法人员选择上的随机组队。保证了海事执法的规范,减少了廉政风险。

本海事监控系统还包括一级检查类别库和二级检查项目库,形成执法任务的检查清单,促进了现场执法履职规范化。通过全面梳理各项海事业务流程、海事执法履职标准、海事现场执法工作规范等文件,形成了每项海事检查任务的检查清单,从而规范综合业务执法全流程,减少了执法内容的随意性。

从以上实施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海事监控系统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值班报警和动态监控功能;通过目标分解和船舶风险属性矩阵,实现了对目标船的自动筛选,确保精准执法;彻底打破传统业务界限,通过任务融合的理念,以综合任务执法为核心,形成了执法任务的检查清单,促进了现场执法履职规范化;本海事监控系统通过检查项目的融合,实现了“一张融合检查项目清单,最终生成多个法定检查报告”的目标;实现了在海上执法无网络环境下的离线模式执法;贯彻落实了海事执法双随机的要求。系统实现了对高风险船舶的精准执法自动随机和对执法人员的随机组队。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海事监控系统还包括现场执法督察管理子系统107,机构执法检查管理子系统108,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子系统109。

现场执法督察管理子系统107对现场执法过程中各个节点实施情况的督察,以及对现场执法结果的督察。现场执法督察管理子系统107对现场执法工作进行全流程电子督察,其主要从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101中获取执法过程及结果信息、目标考核结果信息,作为对现场执法开展电子督察的信息基础。

机构执法检查管理子系统108包括对海事机构对航运公司、船员培训机构、海员外派机构、船员服务机构、引航机构、船舶检验机构和防污染作业单位等机构开展的周期检查业务。机构执法检查管理子系统108辅助执法人员对各机构开展周期检查工作,并记录周期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机构执法检查管理子系统108接收来自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102派发的机构执法检查任务,为机构检查提供信息服务、执法结果记录以及自动归档等信息化服务和支撑。

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子系统109包括搜救应急的应急值守、险情信息收集、搜救应急通信指挥、搜救应急辅助决策制定等业务。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子系统109主要辅助搜救应急人员开展应急值守并收集险情信息,同时提供搜救应急通信指挥及搜救应急辅助决策制定等信息化手段。海上搜救应急管理子系统109从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102获取辖区动态信息和执法力量动态信息,为海上搜救应急提供信息支撑。

如图3所示,目标任务管理子系统101包含工作任务制定管理模块301,工作任务执行情况查询模块302,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统计模块303。

其中工作任务制定管理功能模块301对年度工作目标制定、专项工作目标制定和月度重点工作实施分解,生成工作任务和指标。在分解工作目标生成任务后,系统自动放到不同分支局的任务容器,将任务给不同分支局。还可以选择下发给相关的部门,进行目标的再次分解。其他来源的指定检查将自动进入到各分支局的任务容器。

工作任务下发时,包含如下信息:有效期时间段(起止年月日)、检查优先级别(必查、应查和可查)、检查项目、检查指南、任务完成的指标值(比例、检查对象的绝对数值、对检查对象的频率)、检查类型分类(psc、fsc、船舶类现场监督、日常巡航、电子巡航/巡查)等。

其中对所有检查项目进行逐条编码,在录入过程中实现结构化录入存储。同时在每一条检查项目后系统可以提供与该检查项目对应工作指南要求录入功能,以便在现场执法工作中现场执法人员可以对应查看到各检查项目的具体检查要求。

对一些无法转化为工作任务的年度目标情况(如涉及工作质量方面的内容),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各种触发报警的条件,系统自动对报警条件进行核查比对,如果比对结果触发了报警条件,将在系统中给予报警,并显示用户设定的报警原因。如“由某海事局驶出船舶未被发现违规超载行为”这一检查工作无法转化成工作任务交由现场人员执行,如果本系统在汇聚其他业务系统数据后,发现存在“由某海事局驶出船舶存在违规超载行为”时,在系统中给予报警。

工作任务执行结束归档后,系统自动将现场执行结果反馈至任务下发部门,以便检查工作目标制定人员实时查询各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包括检查过程记录的各项内容)。检查工作执行情况查询模块302主要用于任务发布部门对自己在系统中录入的各项检查工作目标和指定检查任务的执行情况的实时查询,以便实时了解各自发布任务的完成情况,目标完成和项目检查情况。执行情况查询中,可以设置时间段、检查对象类型、检查类型分类、任务部门等不同的筛选条件进行查询,了解各项工作的执行状态。海事局可查询本机构及下级分支局制定的所有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分支局可查询本机构制定的所有年度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统计模块303主要实现对各类检查工作目标及指定检查等检查工作情况的统计,并充分深入挖掘数据,分析辖区安全形势和船舶安全常见缺陷,为下一步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主要包括现场执法固定报表统计、任务执行情况统计、执法工作质量统计、分支局月度现场执法工作任务计划生成及执行结果统计、多维度灵活统计、内部检查质量统计分析等功能。海事局可按本机构全辖区进行统计,也可选择对下级一个或多个分支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支局仅可对本辖区情况进行统计。

执法综合调度是现场执法工作的枢纽,分支局指挥中心根据辖区特点、检查工作要求等基本情况,同时结合执法力量工作状态,对收集到的检查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识别,融合成各类执法任务后进行统一派发,并和现场执法人员保持即时通信,实现对现场执法任务的综合指挥调度。如图4所示,执法综合调度子系统包括指定检查任务制定管理模块401、任务融合管理模块402、任务派发管理模块403、安全检查复查申请模块404、执法人员非现场检查工作状态记录模块405、指挥调度即时通信模块406、辖区动静态信息查询及海图展现模块407等。

在确定开展指定检查任务后,可将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指定检查任务通过其他系统自动导入或人工录入至本系统,对指定检查工作任务的新增、删除、修改、发布和查询。指定检查任务制定管理401可以手动录入指定检查任务和系统导入自动生成指定检查任务。

需要发布指定检查任务时,在电脑客户端或移动终端手工录入指定检查任务至系统中,通过与综合办公平台对接,在手工录入的指定检查任务时,用户可通过系统查看任务源的相关文件或投诉举报信息,同时还可以查看指定检查相关文件对应的审批意见。

手动录入的指定检查任务来源主要包括:接到投诉举报需要开展指定检查,日常巡航巡航中发现需要开展指定检查,人工发现重点跟踪对象需要开展指定检查,指定的安全隐患现场监督等等。指定检查任务录入中录入具体的检查对象、检查项目及要求、检查时间段等详细信息。

通过相关生产系统导入结构化的检查任务信息,在系统中自动生成指定检查任务:

重点跟踪对象(船舶、船员等)的指定检查:系统通过“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接入,发现重点跟踪对象且需要开展指定检查时,可依据“船舶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信息数据(船舶名称、位置信息等)自动生成检查任务。

发现异常情况的指定检查:在电子巡航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经确认需要开展指定检查时,可自动生成指定检查任务。

规费征稽异常情况提醒及指定检查任务生成:对特定关注码头、锚地、水域中的船舶,或特定关注的船舶,系统自动按照设定的规费征稽异常情况规则对其规费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如存在规费征稽异常情况则及时给予报警提醒并自动生成检查任务。

各业务系统产生的指定检查:各业务系统产生的需要在现场开展指定检查的相关检查任务信息按照不同的检查任务要求自动推送至本系统,并自动形成指定检查任务。如危险品集装箱谎报瞒报检查任务、行政审批指定检查任务、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中的跟踪检查任务。

任务融合管理模块402按照任务融合规则,对工作任务和检查对象融合和排序,检查目标融合过程中对按相关检查工作目标要求和检查优先等级要求,按比例生成检查对象,并按照相同检查对象合并的原则,将生成的检查对象与指定检查任务的检查对象主动融合。形成五大类任务清单:(1)船舶现场监督任务清单;(2)fsc检查任务清单;(3)psc(portstatecontrol,港口国监督)检查任务清单;(4)非船舶类岸线巡查任务清单;(5)非船舶类水上巡航工作任务清单。每个检查任务清单里会有优先级区分:必查、应查、可查。

任务派发管理模块403对融合后各项任务匹配并指派给执法人员,包括任务分组及人员匹配、执法任务排序、任务核对及指派、指定安全检查任务制定及指派等功能。

根据每一项检查任务的时限要求、任务工作量的评估对检查任务进行分组,同时根据任务组中每项任务的时限要求(任务执行的起始、终止时间)、检查对象状态,检查频率,对每组任务内部任务执行顺序进行排序,再结合日常的巡航巡查路线数据,实现自动化的海上巡航路径和码头岸线巡查路线生成,实现最少路径达到最多的检查内容要求。

根据执法力量分布情况、专业特长、检查人员对检查对象的历史检查次数、就近原则(检查地点在水上与岸线检查的不能分在同一组)、检查人员当班情况等因素,自动对本分支局已确定的检查任务分组随机自动匹配执法人员,执法大队可以根据情况作出微调。

安全检查复查申请管理模块404中,分支局指挥中心在收到相对人安全检查复查申请后,将复查任务申请及时录入本系统(或通过海事政务服务平台接收到相对人安检复查申请,审批后生成任务自动进入本系统),并可在系统中进行复查申请审批,通过审批的安全检查复查根据紧急程度标识必查和可查,并进入“检查任务优化整合容器”进行统一自动派发。同时,将审批结果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给申请复查的相对人。对于fsc的复查申请,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安排,则记录并推送信息,同时及时通过短信等平台发送申请人不予安排复查的结果。

执法人员非现场检查工作状态记录模块405提供了执法人员某段时间内没有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时处于何种工作状态的信息,以便在对执法人员进行综合调度时提供信息支撑。在执法人员非现场检查工作状态记录中,可以记录执法人员在某段时间内开展非现场检查工作信息,并在“执法人员非现场检查工作状态列表”中显示执法人员的工作状态。非现场检查工作状态的种类主要包括:外出办公、在办公室做行政处罚、在做应急管理、事故调查、机构检查工作、电子巡查、其他非现场检查任务工作等。

指挥调度即时通信模块406为指挥人员和现场执法人员提供了沟通交流的通道。主要包括即时通信信息发送与接收、即时通信信息存档和即时通信信息查询等功能,通信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短语音、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对通信信息自动存档、重要内容编辑存档、信息删除等。可对存档的即时通信信息进行模糊查询,并提供常见的查询条件,查询到的通信信息可供重复播放、查看,也可进行导出。

辖区动静态信息查询及海图展现模块407中提供了两种方式的查询: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所有的动静态信息查询都是在电子海图上进行的。

属性查询:根据各类查询对象数据中不同的属性信息作为查询条件(如船舶名称、船舶识别号、船员身份证号等),查询符合条件的船舶动静态信息、在船船员动静态信息、危防类动态信息、通航类动态信息、行政审批信息、规费征稽信息、现场执法资源动态信息等等。

空间查询:可通过系统提供的空间查询圈选范围绘制工具,在电子海图上绘制矩形、圆形、多边形等空间范围作为空间查询条件,对在相应区域里的查询对象信息进行空间查询,同时结合属性查询条件进行交叉查询。符合条件的查询结果以列表显示。

在电子海图上对查询结果的位置进行标注显示,同时通过点击查询对象图标可以关联查看查询对象的概要信息和详细信息。点击查询对象居中显示,以便快速定位该目标。

在海图平台展示船舶信息时,船舶图例设置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船舶图例,从而对船舶类型、船舶大小、特殊船舶(如四类重点船舶)等有明确的区分。

辖区动静态信息查询及海图展现包括船舶信息查询、在船船员信息查询、危防类信息查询、通航类信息查询、行政审批信息查询、规费征稽信息查询、现场执法资源信息查询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模块能作为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来实现,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来实现各个子系统功能的组合。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