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23570发布日期:2019-08-24 10:0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设备终端,具体例如笔记本电脑,多采用具有输入部(例如键盘)的基础体与具有显示部的屏幕,所述屏幕与所述基础体之间可活动的连接,以保证所述屏幕与基础体之间能够具备开合的状态,并能够满足笔记本电脑在使用与收纳的工况需求。众所周知的是,目前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皆为横向显示的屏幕,也即业内所熟知的横向屏幕,这种横向屏幕更加适用于照片、视频的浏览、观看需求,而对于文书处理的需求则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纵向的纸张尺寸在横向屏幕一般只能显示其一半的高度,整页观看时需要上下翻动,用户体验并不理想,对于it行业的程序编写人员来说,较多的行数和每行较少的字数是理想的编写和观看方式,这是因为人类的视线更擅长纵向追踪比对物体,横向线性跟踪读取一个个文字效率不高且容易错位;横向屏幕的高度整体地较低也直接导致了人们的观看视线始终要低头向下,长时间的不良姿态引致多种慢性肌肉劳损和办公室疾病;另外,现有的电子设备终端在显示屏幕上多为平面结构,这种结构并不符合人类视角特性,舒适性欠佳。基于前述,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具有纵向部分弯曲的显示屏幕,特别适用于以文字为主体或长时间伏案的工况,为用户带来视角舒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包括具有输入部的基础体、具有显示部的纵向屏幕体,所述纵向屏幕体至少包括第一横屏部、第二横屏部,所述第一横屏部的第一侧长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横屏部的短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的短边皆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的纵向上,所述第一横屏部的第二侧长边与所述基础体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横屏部具有第一平面部、第一弧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一弧部在所述第一横屏部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弧部处于所述第二侧长边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的短边长度为l1,所述第二横屏部的短边长度为l2,l1+l2≥16cm,而且所述第一横屏部的长边长度为w;和/或,所述第二横屏部的长边长度为w,l1+l2≥w≥l1或l1+l2≥w≥l2。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屏部具有第二平面部、第二弧部,所述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弧部在所述第二横屏部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弧部与所述第二弧部分别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的纵向两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弧部采用柔性屏材料制作;和/或,所述第二横屏部采用柔性屏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与所述基础体之间的打开方向与所述第一横屏部与所述第二横屏部之间的打开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输入部包括实体键盘或触屏键盘,所述实体键盘或触屏键盘嵌装于所述基础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通过电动铰与所述基础体可开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横屏部通过电动铰与所述第二横屏部可开合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电子设备终端的显示部,当所述纵向屏幕体与所述基础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控制所述显示部处于平板模式;当所述纵向屏幕体与所述基础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横屏部与所述第二横屏部处于折叠状态或部分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显示部处于横屏模式;当所述纵向屏幕体与所述基础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横屏部与所述第二横屏部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显示部处于纵屏模式。

优选地,当所述显示部处于纵屏模式或处于横屏模式时,所述第一横屏部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二横屏部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不同。

优选地,当所述显示部处于横屏模式时,所述第一横屏部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二横屏部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一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一方面,由于采用了由所述第一横屏部及第二横屏部构成的纵向屏幕体,从而使所述电子设备终端在显示方式上的选择灵活性更高,例如,当用户处理文本文件、浏览网页时可以选择纵向屏幕体处于纵向显示模式,而当用户观看影音视频时则可以选择纵向屏幕体中的第一横屏部或者第二横屏部中之一处于横向显示模式即可;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弧部的设置使所述第一横屏部的显示更加符合于人类视角的特性,具体的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距离问题和人类眼睛形状构造问题,人类向着屏幕较中心位置时的纵向视线是一个类似“)”的弧形,由于眼睛观看屏幕上中下三处时,眼睛与三处的距离稍有不同,如果整块纵向屏幕体只是纯粹的平面,长时间观看该纯粹平面的屏幕是会产生不适的。因此,如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弧部至少将整个纵向屏幕体下部构造成类似一个“)”弧形,进而给用户带来视角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打开状态时第二弧部朝另一方向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中纵向屏幕体与基础体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一横屏部与第二横屏部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中纵向屏幕体与基础体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一横屏部与第二横屏部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中纵向屏幕体与基础体处于打开状态且第一横屏部与第二横屏部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下)。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基础体;11、输入部;2、纵向屏幕体;21、第一横屏部;211、第一平面部;212、第一弧部;22、第二横屏部;221、第二平面部;222、第二弧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显示屏幕的电子设备终端,所述电子设备终端例如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二合一笔记本、屏幕较大的手机等,包括具有输入部11的基础体1、具有显示部的纵向屏幕体2,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具体的实例中,所述基础体1例如是平板电脑的置于放置平台上的基座,而基座中往往设置有电脑的主板等必要的硬件设备,而所述纵向屏幕体2则被配置为实现显示功能的屏幕,而所述基础体1与所述纵向屏幕体2之间具备必要的电性连接及物理结构上的连接,更具体的,所述纵向屏幕体2至少包括第一横屏部21、第二横屏部22,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第一侧长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短边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短边皆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2的纵向上,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第二侧长边与所述基础体1之间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横屏部21具有第一平面部211、第一弧部212,所述第一平面部211与所述第一弧部212在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弧部212处于所述第二侧长边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纵向屏幕体2由所述第一横屏部21、第二横屏部22共同组成,且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之间的可开合设计从而使所述纵向屏幕体2成为一种能够折叠的结构,当然,这里的折叠例如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之间相对或者向背折叠皆可,本发明不作特别限定,所述纵向屏幕体2由于被构造成为可折叠的结构保证了在所述纵向屏幕体2相对于所述基础体1闭合时,所述基础体1及纵向屏幕体2形成为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的终端设备,当然,在外部尺寸上例如前述的短边及长边尺寸上,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最好是对应于基础体1且保持一致,以保证所述电子设备终端的外观协调性。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由于采用了由所述第一横屏部21及第二横屏部22构成的纵向屏幕体,从而使所述电子设备终端在显示方式上的选择灵活性更高,例如,当用户处理文本文件、浏览网页时可以选择纵向屏幕体2处于纵向显示模式,而当用户观看影音视频时则可以选择纵向屏幕体2中的第一横屏部21或者第二横屏部22中之一处于横向显示模式即可,甚至把整个电子设备终端由纵屏90度旋转成为横屏摆放也可;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弧部212的设置使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显示更加符合于人类视角的特性,具体的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距离问题和人类眼睛形状构造问题,人类向着屏幕较中心位置时的纵向视线是一个类似“)”的弧形,由于眼睛观看屏幕上中下三处时,眼睛与三处的距离稍有不同,如果整块纵向屏幕体只是纯粹的平面,长时间观看该纯粹平面的屏幕是会产生不适的。因此,如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弧部212至少将整个纵向屏幕体2下部构造成类似一个“)”的弧形,进而给用户带来视角舒适感。

如前所述,本发明所保护的电子设备终端包括了一种屏幕较大的手机的情况,因此,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短边长度为l1,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短边长度为l2,l1+l2≥16cm,当然,最好的是,l1与l2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长边长度为w;和/或,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长边长度为w,l1+l2≥w≥l1或l1+l2≥w≥l2。

进一步来讲,所述第二横屏部22最好的能够与所述第一横屏部21进行较为完美的匹配,具体的,所述第二横屏部22具有第二平面部221、第二弧部222,所述第二平面部221与所述第二弧部222在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短边所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弧部212与所述第二弧部222分别处于所述纵向屏幕体2的纵向两端。该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二弧部222将整个纵向屏幕体2进一步构造成类似一个“)”弧形,如此所述第一弧部212及第二弧部222能给用户带来视角舒适。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部222采用柔性屏材料制作;和/或,所述第二横屏部22采用柔性屏材料制作,此时,所述第二弧部222的弯曲方向则可以灵活设置,例如在所述纵向屏幕体2完全打开(也即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之间展开未折叠)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将所述第二弧部222的弯曲方向灵活调整(如图1中示出所述第二弧部222背离所述基础体1一侧弯曲,而图2中示出所述第二弧部222朝向所述基础体1一侧弯曲),也即这种设计能够为用户带来视线的可调节性,当然当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相互扣合时,彼此相对的表面也能够彼此完全接触。

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之间的闭合及打开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而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在尺寸上完全匹配性,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基础体1之间的打开方向与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之间的打开方向相反,如此设计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能够保证在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打开时,其上的相应的显示部皆朝向于一侧,而当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闭合时,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显示部朝向于背离基础体1的一侧,由此可以实现所述第一横屏部21、第二横屏部22及基础体1三者之间的完全闭合形成为平板电脑的操作工况,如图4至6所示。

前述输入部11包括实体键盘(physicalkeyboards)或触屏键盘(touchscreenkeyboards)之一,所述实体键盘或触屏键盘嵌装于所述基础体1上,这种方式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结构,而更进一步的是,所述实体键盘或者触屏键盘构造成为具有弯曲结构的形式,所述弯曲结构与所述第一弧部212和/或第二弧部222相匹配,从而使所述输入部11更加符合人类手部在输入过程中的弯曲特点,为用户的输入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提供输入工作的舒适性。由于输入部也是可以拆卸式的,有如市面上一些结合了平板和笔记本的二合一笔记本的形态,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主体结构亦可以设置在纵向屏幕体2之中。所述基础体1上的触屏键盘更加意味着基础体1本身可以像一般显示屏一样用作显示其他内容而不受限制于单一的输入工作用途。

所述基础体1、第一横屏部21及第二横屏部22之间的可开合连接理论上各种保证所述基础体1与第一横屏部21之间打开闭合的连接、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之间打开闭合的连接方式皆可。具体的,例如所述基础体1、第一横屏部21及第二横屏部22皆被构造于同一块柔性屏体上,可开合的连接皆具体为柔性屏的弯曲形成,当然,此时的柔性屏的弯曲部位的曲率应保证处于不少于1mm-3mm的范围内,以防止对于柔性屏的破坏;当然可以采用其他的铰接方式,为了防止在开合所述第一横屏部21或者第二横屏部22时用户手部可能给其显示部(显示屏)造成损坏或可能留下的指纹,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屏部21通过电动铰与所述基础体1可开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横屏部21通过电动铰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可开合连接,也即采用电动铰可以使所述第一横屏部21、第二横屏部22自动打开闭合,而无需人工施力进行。所述的电动铰例如采用微型电机(电动马达)与板簧结构实现,所述微型电机控制所述板簧结构的打开角度或者闭合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电子设备终端的显示部,当所述纵向屏幕体2与所述基础体1处于折叠状态时,控制所述显示部处于平板模式;当所述纵向屏幕体2与所述基础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处于折叠状态或部分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显示部处于横屏模式;当所述纵向屏幕体2与所述基础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显示部处于纵屏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完全展开状态表示所述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相应的显示屏幕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部分展开状态表示第一横屏部21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相应的显示屏幕之间形成锐角或者钝角的夹角。该技术方案的屏幕控制方法,使所述电子设备终端具备了多种屏幕显示功能,且多种屏幕显示功能与所述电子设备终端的开合状态相关联。进一步的,当所述显示部处于纵屏模式或处于横屏模式时,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不同。当所述显示部处于横屏模式时,所述第一横屏部21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与所述第二横屏部22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一样,这种设计方式尤其适用于会议场合,具体的,使第一横屏部21与第二横屏部22显示同样的画面,例如第一横屏部21面对演讲者时,第二横屏部22面对听众,使演讲者在操作第一横屏部21的同时听众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横屏部22同步观看到相应的显示内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