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8227发布日期:2019-10-15 21:1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城市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剩余劳动力作为流动商贩,为城市居民提供灵活、快捷的服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对城市的市容和社会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目前,部分城市希望采用城市取缔流动商贩的治理方式,但是在取缔城市流动商贩的过程中,城市管理部门与流动商贩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即便不取缔城市流动商贩,城市管理部门在进行管制时也需要与各式各样的流动商贩打交道,直接的面对面接触很容易激化矛盾,而且针对需要管制的每个街道,城管人员都需要亲自前往,在管制期间城管人员必须一直在现场,否则有的流动商贩会在城管人员一离开,又出来摆摊,由此可见,目前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容易激化矛盾且管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以解决目前流动商贩管理方法容易激化矛盾且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包括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和城管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管理服务器从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获取对应城市的支付信息,每条支付信息包括收款二维码、收款手机号和付款手机号,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判断各个收款二维码在对应时段中的收款次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收款次数,若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标记为该城市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

步骤s120、该管理服务器根据需要对该城市中街道进行摆摊管制,在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之前,该管理服务器筛选出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中的店铺收款二维码,并将对应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重新标记为对应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

步骤s130、在确定完该城市中各条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后,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在第一时段对该城市的第一街道进行摆摊管制时,该管理服务器将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和店铺收款二维码都置于统计列表中,从该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实时获取该城市在该第一时段内的支付信息,针对每条支付信息,判断该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是否为该统计列表中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或店铺收款二维码,若是,则根据该支付信息中的付款手机号,对付款人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当该付款人在该第一街道上时,将该支付信息中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加1,执行步骤s150,否则,执行步骤s140;

步骤s140、判断该收款二维码是否为已统计列表中的收款二维码,若是,则不做处理,否则,对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的条数进行统计,若统计出的支付信息的条数大于对应预设条数,则根据该支付信息中的付款手机号,对付款人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当该付款人在该第一街道上时,将该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加1,在该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时,表示该收款二维码为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该收款二维码可能是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也可能是店铺收款二维码,执行步骤s170;

步骤s150、在该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时,判断该收款二维码是否为该第一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若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从该统计列表中删除,并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已统计列表中,否则,表示该收款二维码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执行步骤s160;

步骤s160、根据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中的收款手机号,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撤离通知,将该收款二维码从该统计列表中删除,并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已统计列表中;

步骤s170、向对应城管移动终端发送前往该第一街道进行排查的信息,该城管人员在对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通过城管移动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对应排查结果,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排查结果,确定该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还是店铺收款二维码,此后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已统计列表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10中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包括:

建立收款二维码列表,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包括收款二维码以及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条数,初始状态下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为空;

针对每条支付信息,将该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与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的收款二维码进行比较,若存在相同,则将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与该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支付信息条数加1,若都不相同,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并将该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支付信息条数置为1;

针对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的每个收款二维码,将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条数作为该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10中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还包括:判断获取的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是否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若是,则不对该支付信息进行统计,否则,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的收款次数。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中该管理服务器筛选出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中的店铺收款二维码,并将对应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重新标记为店铺收款二维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该管理服务器制定针对该城市中各个街道的摆摊管制方案,并将对应方案发送给对应的城管移动终端,以使对应城管人员前往对应街道进行摆摊管制,从而在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之前分别对该城市中各个街道进行至少一次摆摊管制;

步骤s122、针对该城管人员前往的该条街道,该城管人员在将该街道上的流动商贩疏散完毕后,通过其城管移动终端向该管理服务器发送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

步骤s123、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后,向该城管移动终端发送该街道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以使该城管人员在该保持时长内保证该街道无流动商贩进行摆摊,并且还将该摆摊管制保持时长、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发送给该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

步骤s124、该电子平台服务器在该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内,一旦获得与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支付信息,就将该支付信息发送给该管理服务器;

步骤s125、针对接收到的每条支付信息,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支付信息中的付款手机号,对付款人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判断该付款人是否在该街道上,若该付款人在该街道上,则将与该支付信息中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对应的在该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加1,并判断该收款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收款次数:若该收款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收款次数,则将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重新标记为该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21中该方案包括摆摊管制的对应街道、前往该街道的城管人员和前往时间;所述将对应方案发送给对应的城管移动终端,以使对应城管人员前往对应街道进行摆摊管制包括:

该管理服务器向各个城管人员分配对应的用户名,城管人员向其城管移动终端输入其用户名和自行设置的密码,登录该管理服务器后,该管理服务器将该用户名与该城管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相关联;

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城管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将与该城管人员对应的方案发送给该城管移动终端,以使该城管人员根据对应方案中的前往时间按时前往对应街道进行摆摊管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23中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后,向该城管移动终端发送该街道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包括:

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后,根据从导航服务器获取的该街道的当前热力图,确定该街道的当前人流量,根据该街道的当前人流量,确定该街道的摆摊管制持续时长,然后将该街道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发送给该城管移动终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60中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撤离通知包括: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尽快撤离该街道,否则进行罚款的第一通知,该管理服务器在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通知后,判断在对应时长后是否还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若是,则表示流动商贩不顾警告,执意在该街道上摆摊,此时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进行罚款的第二通知,告知该流动商贩前往对应单位进行罚款缴费或者申述。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70中该城管人员在对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通过城管移动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对应排查结果,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排查结果,确定该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还是店铺收款二维码包括:

该城管人员在对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通过城管移动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其到达该第一街道以及将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的时间信息,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时间信息后,判断在城管人员到达第一街道后以及将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是否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若在城管人员到达第一街道后以及将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都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标记为该第一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若在城管人员到达第一街道后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而在将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未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标记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基于大数据,可以实现流动商贩的自动化管理,可以准确区分收款都较为频繁的店铺经营和流动商贩,准确对流动商贩进行定位,确定流动商贩是否在摆摊管制的街道上,针对在管制街道上的流动商贩,采用电子通报的方式进行劝离,城管人员只用在管制街道上出现新增的交易频繁的收款二维码时才需要出勤,因而可以降低城管人员与流动商贩之间直接的面对面接触,从而弱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并且城管人员在管制期间不一定必须前往管制街道现场,因而可以提高城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所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目前采用人工方式对流动商贩进行管理的方法,城管人员需要与大量的流动商贩进行面对面接触,容易激化矛盾,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城管人员在管制期间需要在管制现场,管理效率较低。随着电子支付的不断普及,目前电子支付有逐渐取代传统纸质钱币支付的趋势,本发明基于传统支付即将被电子支付取代这一契机,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流动商贩的普遍特点是具有流动性,但是其也有共性,例如,流动商贩在一段时间内只会在某个城市买卖货物、每次收款金额少、收款次数较多等。此外,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发展,在一个街道上不仅仅是流动商贩在使用电子支付,店铺也在使用电子支付,因而在确定该街道是否有流动商贩时,需要区分该电子支付行为是因流动商贩而起,还是因店铺而起。本发明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和城管移动终端,其中管理服务器分别与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和城管移动终端连接。该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商贩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管理服务器从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获取对应城市的支付信息,每条支付信息包括收款二维码、收款手机号和付款手机号,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判断各个收款二维码在对应时段中的收款次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收款次数,若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标记为该城市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

本实施例中,电子支付平台可以为微信、支付宝和云闪付等,由于微信、支付宝等app随着业务量的提高,为了缓解服务器的信息处理压力,通常针对每个城市都设立有对应的服务器,因而本发明管理服务器可以从针对各个城市设立的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中获取对应城市的支付信息。由于流动商贩在一段时间内只会在某个城市买卖货物,在该城市内进行流动,因此本发明管理服务器首先从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获取对应城市的支付信息,根据支付信息统计获取该城市内所有流动商贩的收款二维码,在对该城市中对应街道上流动商贩进行识别时可以保证识别准确度和快速性。该支付信息通常不仅包括收款二维码、收款手机号和付款手机号,还包括付款二维码、付款金额等信息。步骤s110中该对应时段可以是指对应天数或者一天内,由于小本经营的流动商贩通常具有收款金额少,收款次数多的共性,因而当收款二维码的收款次数较多时,该收款二维码就可能是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

此外,所述步骤s110中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包括:

步骤s111、建立收款二维码列表,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包括收款二维码以及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条数,初始状态下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为空;

步骤s112、针对每条支付信息,将该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与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的收款二维码进行比较,若存在相同,则将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与该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支付信息条数加1,若都不相同,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并将该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支付信息条数置为1;

步骤s113、针对该收款二维码列表中的每个收款二维码,将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条数作为该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

所述步骤s110中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还包括:判断获取的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是否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若是,则不对该支付信息进行统计,否则,根据获取的支付信息统计各个收款二维码的收款次数。本发明在基于支付信息对各个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收款次数进行统计时,一旦确定该收款二维码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就不再对该收款二维码的收款次数进行统计,也不必将收款二维码与收款二维码列表中的各个收款二维码进行比较,因而可以提高统计效率,基于支付信息可以快速地识别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然而,正如前面所述,使用二维码进行收款的不仅仅是流动商贩,还有可能是店铺,由于店铺不会对城市市容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店铺和流动商贩的收款二维码进行区分。

步骤s120、该管理服务器根据需要对该城市中街道进行摆摊管制,在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之前,该管理服务器筛选出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中的店铺收款二维码,并将对应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重新标记为店铺收款二维码。本实施例中,该店铺收款二维码是指与流动商贩电子支付交易具有相同特性的店铺,例如收款次数多等,所述步骤s120中该管理服务器筛选出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中的店铺收款二维码,并将对应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重新标记为店铺收款二维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该管理服务器制定针对该城市中各个街道的摆摊管制方案,并将对应方案发送给对应的城管移动终端,以使对应城管人员前往对应街道进行摆摊管制,从而在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之前分别对该城市中各个街道进行至少一次摆摊管制。其中,该方案可以包括摆摊管制的对应街道、前往该街道的城管人员和前往时间,步骤s121中将对应方案发送给对应的城管移动终端,以使对应城管人员前往对应街道进行摆摊管制可以包括:

该管理服务器向各个城管人员分配对应的用户名,城管人员向其城管移动终端输入其用户名和自行设置的密码,登录该管理服务器后,该管理服务器将该用户名与该城管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相关联;

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城管移动终端的地址信息,将与该城管人员对应的方案发送给该城管移动终端,以使该城管人员根据对应方案中的前往时间按时前往对应街道进行摆摊管制。

步骤s122、针对该城管人员前往的该条街道,该城管人员在将该街道上的流动商贩疏散完毕后,通过其城管移动终端向该管理服务器发送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

步骤s123、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后,向该城管移动终端发送该街道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以使该城管人员在该保持时长内保证该街道无流动商贩进行摆摊,并且还将该摆摊管制保持时长、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发送给该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本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在制定摆摊管制方案时,并未将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列入方案内,原因在于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或者在不同天的相同时刻可能发生的交易次数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每个方案中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相同,那么针对不同的街道,有可能在该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内店铺无法累计的收款次数无法达到步第二预设收款次数。为此,所述步骤s123中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后,向该城管移动终端发送该街道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包括: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街道疏散完毕的信号后,根据从导航服务器获取的该街道的当前热力图,确定该街道的当前人流量,根据该街道的当前人流量,确定该街道的摆摊管制持续时长,然后将该街道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发送给该城管移动终端。本发明在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之前,在区分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和店铺收款二维码时,根据街道人流量来确定该街道的摆摊管制保持时长,由此可以针对实际的不同情况来准确确定各个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

步骤s124、该电子平台服务器在该摆摊管制保持时长内,一旦获得与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支付信息,就将该支付信息发送给该管理服务器。

步骤s125、针对接收到的每条支付信息,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支付信息中的付款手机号,对付款人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判断该付款人是否在该街道上,若该付款人在该街道上,则将与该支付信息中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对应的在该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加1,并判断该收款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收款次数:若该收款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收款次数,则将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重新标记为该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若该付款人不在该街道上或者该收款次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收款次数,则不做处理。

由于当城管人员在将其前往的街道上的所有流动商贩都疏散完毕后,该街道上进行频繁电子支付交易的收款二维码必然是店铺收款二维码,因此本发明通过在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之前,对城市中各个街道进行至少一次摆摊管制,将该摆摊管制中街道上进行频繁电子支付交易的收款二维码标记为店铺收款二维码,可以实现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与店铺收款二维码的准确区分。由于本发明可以对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与店铺收款二维码进行准确区分,因此店铺不必专门为了适应本发明流动商贩的管理而去另行申请其他分类形式的收款二维码,因而无论对流动商贩,还是店铺都不会为适应本发明流动商贩管理而去做出改变,因而推广起来更加容易。该管理服务器在对付款人所在位置进行定位时,可以借助于基站、gps等定位手段。

步骤s130、在确定完该城市中各条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后,对流动商贩进行正式管理,在第一时段对该城市的第一街道进行摆摊管制时,该管理服务器将该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和店铺收款二维码都置于统计列表中,从该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器实时获取该城市在该第一时段内的支付信息,针对每条支付信息,判断该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是否为该统计列表中的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或店铺收款二维码,若是,则根据该支付信息中的付款手机号,对付款人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当该付款人在该第一街道上时,将该支付信息中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加1,执行步骤s150,否则,执行步骤s140。

步骤s140、判断该收款二维码是否为已统计列表中的收款二维码,若是,则不做处理,否则,对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的条数进行统计,若统计出的支付信息的条数大于对应预设条数,则根据该支付信息中的付款手机号,对付款人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当该付款人在该第一街道上时,将该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加1,在该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时,表示该收款二维码为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该收款二维码可能是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也可能是店铺收款二维码,执行步骤s170。

本实施例中,该已统计列表为已统计过的收款二维码列表。由于流动商贩经营成本较低,虽然在步骤s110中对收款次数频繁的收款二维码进行了统计,但是在统计过后仍然可能有新的人员加入流动商贩的行列,即出现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本发明在实时接收到第一时段的支付信息后,针对统计列表之外的其他收款二维码,对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的条数进行统计,由此可以确定该收款二维码是否为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若是,则判断该收款二维码是否在摆摊管制中的第一街道上进行收款,若是,则需要通知城管人员前往进行干预,由此可见,本发明可以动态地对新增的流动商贩的摆摊行为进行管制,因而管制效果较好。

步骤s150、在该收款二维码在该第一街道上的收款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时,判断该收款二维码是否为该第一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若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从该统计列表中删除,并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已统计列表中,否则,表示该收款二维码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执行步骤s160。

本发明在获取支付信息后,并不是直接将该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与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进行比较,从而仅对流动商贩是否在管制街道上进行定位,原因在于,本发明所涉及到的店铺与流动商贩具有相同经营模式,通常其收款金额低,收款次数较多,这种店铺的流动性其实也是很大的,有可能从店铺经营直接转变为流动经营。为此,本发明对流动商贩和店铺都进行了定位,若流动商贩在摆摊管制街道上,自然会对该流动商贩进行对应的处理,若店铺不在步骤s120中确定的对应街道上,而在其他街道上,那么店铺的属性有可能发生了变化,因而需要对店铺是否在对应街道上进行判断。本发明通过对流动商贩和店铺都进行定位,并判断店铺是否在其对应街道上,可以避免店铺经营转变为流动经营时无法进行摆摊管制,由此可以提高摆摊管制效果。此外,由于针对每条支付信息,都会将其收款二维码与统计列表中的收款二维码进行对比,本发明通过在确定该支付信息中的收款二维码为该第一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后,将该收款二维码从统计列表中删除,并置于已统计列表中,如此针对后续接收到的包括该删除的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都不必根据该支付信息进行收款人定位,由此可以提高定位效率,从而可以实现流动商贩快速准确定位。

步骤s160、根据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中的收款手机号,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撤离通知,将该收款二维码从该统计列表中删除,并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已统计列表中。

本发明针对流动商贩,在对流动商贩处理完成后,将其对应的收款二维码从统计列表中删除,由此同样可以提高定位效率,从而可以实现剩余流动商贩快速准确定位。所述步骤s160中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撤离通知包括: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尽快撤离该街道,否则进行罚款的第一通知,该管理服务器在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通知后,判断在对应时长后是否还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若是,则表示流动商贩不顾警告,执意在该街道上摆摊,此时向该收款手机号对应的流动商贩移动终端发送进行罚款的第二通知,告知该流动商贩前往对应单位进行罚款缴费或者申述。本发明针对流动商贩首先采用劝离的方式,如若不听则进行罚款,无论是劝离,还是罚款,都是采用电子通报的形式,城管人员不必与流动商贩进行面对面接触,因而出现的矛盾较少,并且城管人员不必在要求的管制期间前往每条要求管制的街道,因而城管效率较高。当流动商贩坚持不前往对应单位进行罚款缴费或者申述时,可以采用强制对财务进行执行的方式。

步骤s170、向对应城管移动终端发送前往该第一街道进行排查的信息,该城管人员在对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通过城管移动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对应排查结果,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排查结果,确定该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还是店铺收款二维码,此后将该收款二维码置于已统计列表中。

所述步骤s170中该城管人员在对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通过城管移动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对应排查结果,该管理服务器根据该排查结果,确定该新增的频繁进行电子交易的收款二维码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还是店铺收款二维码包括:该城管人员在对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通过城管移动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其到达该第一街道以及将该第一街道排查完成的时间信息,该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时间信息后,判断在城管人员到达第一街道后以及将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是否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若在城管人员到达第一街道后以及将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都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标记为该第一街道上的店铺收款二维码,若在城管人员到达第一街道后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而在将第一街道排查完成后未接收到包括该收款二维码的支付信息,则将该收款二维码标记为流动商贩收款二维码。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基于大数据,可以实现流动商贩的自动化管理,可以准确区分收款都较为频繁的店铺经营和流动商贩,准确对流动商贩进行定位,确定流动商贩是否在摆摊管制的街道上,针对在管制街道上的流动商贩,采用电子通报的方式进行劝离,城管人员只用在管制街道上出现新增的交易频繁的收款二维码时才需要出勤,因而可以降低城管人员与流动商贩之间直接的面对面接触,从而弱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并且城管人员在管制期间不一定必须前往管制街道现场,因而可以提高城管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管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