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装置及基于其的信息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1772发布日期:2019-11-08 20:4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装置及基于其的信息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基于射频(rfid)的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射频的通信装置以及基于该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近场通信技术(nfc)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用于防伪、用于集成到手机中以用于刷卡、支付等。nfc是在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可在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物体之间进行信号传输。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相对于rfid来说具有成本低、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目前,nfc在iso18092、ecma340和etsits102190协议框架下推动标准化,同时也兼容应用广泛的iso14443、type-a、iso15693、b以及felica等协议标准。其中,iso15693协议有着比iso14443协议更远的通信距离,大能量时可以到1.5m,因此在工厂供应链管理上有优势。ios14443标准由于通信距离近<10cm,在银行金融级别应用有着不容易被中间人攻击的安全特性。一般银行相关的nfc卡都采用iso14443协议。在nfc卡中,包括cpu电路的nfc卡相对于包括逻辑电路的nfc卡有着成本高功耗高的缺点,不能支持远距离通信。但是前置可以跑sm2等非对称国密算法,有着更高安全级别的特性。同时一些基于超高频(uhf)的电子标签在通信距离上具有更好的优势

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的rfid通信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射频的通信装置,包括:天线;分别与所述天线连接的nfc射频模块和epc射频模块;与所述nfc射频模块连接的nfc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epc射频模块连接的epc处理模块,其中,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nfc处理模块对应于预定nfc协议,所述epc射频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对应于预定epc协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fc射频模块基于来自所述天线的13.56mhz射频信号,输出符合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第一信息;

所述nfc处理模块包括cpu电路、和电源控制单元,其中,所述cpu电路通过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与所述nfc射频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的指示对所述cpu电路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中抑制所述cpu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fc处理模块还包括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通过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射频模块连接,其中,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还使得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中抑制所述逻辑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fc射频模块包括解调器、以及分别与所述解调器连接的第一译码器和第二译码器,所述第一译码器和第二译码器分别与两种近场通信协议相对应,所述解调器基于其解调的基带信号中包括的协议标识,将该基带信号输出给相应的译码器,其中,所述两种近场通信协议中的一种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定阈值,另一种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预定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epc处理模块与所述cpu电路和/或所述逻辑电路中包括的加解密单元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能量接收模块,所述能量接收模块与所述天线、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epc射频模块分别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装置为防伪电子标签,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防伪信息。

本说明书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通信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通信装置为上述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epc射频模块中相应的射频模块从读写器接收第一信息;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900mhz的情况中,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包括,通过所述epc处理模块使用所述加解密单元进行信息处理,以获取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epc射频模块和所述天线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能量接收模块,所述能量接收模块与所述天线、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epc射频模块分别连接,其中,所述方法基于由所述能量接收模块供能而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中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cpu电路连接,其中,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13.56mhz的情况中,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包括,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一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一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13.56mhz的情况中,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包括,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一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一开关切换为接通状态,以使得所述cpu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信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中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逻辑电路连接,其中,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13.56mhz的情况中,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二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二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二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二开关切换为接通状态,以使得所述逻辑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信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防伪数据和密钥,其中,使得所述逻辑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包括,通过nfc处理模块中的所述逻辑电路使用所述密钥对所述防伪数据加密,以获取加密的防伪数据作为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天线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中还存储有私钥、公钥和权威机构对公钥的第一数字签名,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随机数,其中,使得所述cpu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包括,通过所述cpu电路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防伪数据和所述随机数进行签名以获取第二数字签名,以将所述防伪数据、所述公钥、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第二数字签名作为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天线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rfid装置中,通过共享使用13.56mhz的天线集成nfc部分和uhf部分,节省了芯片面积,通过共享使用加密模块,使得uhf部分达到更高的安全级别,另外,通过将能量接收电路前置,使得uhf部分具有更远的发射距离。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描述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使得本说明书实施例更加清楚:

图1示出rfid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射频的通信装置200;

图3示出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rfid装置300;

图4示出了nfc射频模块22的示例结构;

图5示出电源控制模块241的示例结构;

图6示出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个实施例的rfid装置600;

图7示出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通信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说明书实施例。

图1示出rfid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述,该系统包括终端11、读写器12和rfid装置13。终端11例如为计算机、手机等计算处理装置。读写器12通过发射射频而向rfid装置13供能并传输数据。读写器12为用于rfid装置13的读写装置,其中包括电源121、读写模块122、射频模块123和天线124。电源121向射频模块123提供能量,读写模块122向射频模块123提供数据,射频模块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之后通过天线124发出相应的射频。rfid装置13例如为rfid标签,或者为手机中的nfc模块等。rfid装置13中包括:天线131、射频模块132、处理模块133和存储模块134。rfid装置13在由读写器12供能之后,通过射频模块132从接收到的射频中解析数据,并基于该数据和存储模块134中存储数据在处理模块133中进行数据处理,并基于处理结果对读写器12发送信息。读写器12在从rfid装置13接收到信息之后,将该信息传输给终端11以用于业务处理。

可以理解,图1所示rfid系统仅为示意性的,而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范围。下文将详细描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装置结构及基于该rfid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

图2示出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射频的通信装置200,包括:天线21;分别与所述天线连接的nfc射频模块22和epc射频模块23;与所述nfc射频模块连接的nfc处理模块24;与所述epc射频模块连接的epc处理模块25,以及与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的存储模块26,其中,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nfc处理模块对应于预定nfc协议,所述epc射频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对应于预定epc协议。

所述天线21例如为13.56mhz天线,或者为其它可用于感应13.56mhz和900mhz两种射频信号的天线。在图2所示装置中,通过将nfc射频模块和epc射频模块都与同一个天线连接,节省了uhf的天线成本、占用空间等,从而占用很少的芯片面积,即可在一个芯片中集成了nfc功能和uhf功能。该方案已通过实验验证可实施。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装置200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例如,在装置200中,不限于仅包括与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的存储模块26,而可以包括两个存储模块,其中一个存储模块与nfc处理模块连接,另一个存储模块与epc处理模块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fc射频模块基于来自所述天线的13.56mhz射频信号,可以输出符合第一类近场通信协议或第二类近场通信协议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大于预定阈值,所述第一类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小于预定阈值,所述预定阈值例如为10cm或15cm等,所述第一类近场通信协议例如为iso14443a协议、iso14443b协议等,所述第二类近场通信协议例如为iso15693协议等。图3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rfid装置300。如图3所示,与图2相比,图2中的nfc处理模块24包括电源控制单元241、cpu电路242、和逻辑电路243,其中,所述cpu电路242和所述逻辑电路243分别通过所述电源控制单元241与所述nfc射频模块22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241基于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的指示对所述cpu电路和所述逻辑电路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第二类近场通信协议的情况中抑制所述cpu电路。

图4示出了nfc射频模块22的示例结构。如图4中所示,nfc射频模块22包括解调器221、第一译码器222和第二译码器223。其中,例如,第一译码器222与iso14443a协议对应,第二译码器223与iso15693协议对应。解调器221在对由天线感应的信号进行解调之后,获得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通常为数字信号。该基带信号的例如预定周期内的信号(例如第1个周期内的信号)用于指示协议标识,从而可通过读取该基带信号的预定周期内的信号确定该基带信号对应的协议,并将该基带信号输出给相应的译码器。例如,可预设为,当第1周期的信号为高电平时对应于iso14443a协议,当第1周期的信号为低电平时对应于iso15693协议,从而,通过读取该第1周期电平,可确定该基带信号对应的协议,从而输出给相应的译码器。可以理解,所述射频模块2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射频模块22中不限于仅设定两个解码器,而可以设定多个译码器以对应于不同的协议,例如,射频模块22中还可以包括第三译码器以对应于iso14443b协议等等。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类近场通信协议不限于为iso14443协议,所述第二近场通信协议不限于为iso15693协议,只要其通信距离符合预定标准即可。

所述cpu电路242和所述逻辑电路243分别用于处理符合第一类和第二类近场通信协议的第一信息,另外,所述cpu电路242和所述逻辑电路243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26连接。其中,所述cpu电路242包括复杂运算逻辑,所述逻辑电路243包括简单运算逻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为符合特定nfc协议的协议包,该协议包中包括协议包标识,例如“15693”,从而,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41在从nfc射频模块22接收到该协议包之后,可根据该协议包的协议包标识确定对cpu电路和逻辑电路的开关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来自读写器的信息中包括预定指令,例如,可预设01指令对应于抑制cpu电路,从而,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在从nfc射频模块22接收到该指令后,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图5示出电源控制模块241的示例结构。如图中所示,电源控制模块241中例如包括第一开关2411、第一开关逻辑电路2412、第二开关2413以及第二开关逻辑电路2414,其中,第一开关2411和第一开关逻辑电路2412串联连接在nfc射频单元22与cpu电路242之间,用于实施对cpu电路的电源控制,第二开关2413和第二开关逻辑电路2414串联连接在nfc射频单元22与逻辑电路243之间,用于实施对逻辑电路的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为与cpu电路和逻辑电路分别连接的两个mos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开关。在该情况中,可通过相应的开关逻辑电路控制mos管的开关,例如,该开关逻辑电路可基于来自读写器的指示调节相应的cpu电路或逻辑电路的电压,从而控制mos管开关。例如,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13.56mhz,且在基于来自读写器的指示,确定通过iso15693协议进行通信的情况中,可通过与cpu电路连接的mos管开关切断cpu电路的电源。在基于来自读写器的指示,确定通过iso14443(a/b)协议进行通信的情况中,可通过与cpu电路连接的mos管接通cpu电路的电源,同时,可根据预定规则,通过与逻辑电路连接的mos管接通或断开该逻辑电路的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为与cpu电路和逻辑电路分别连接的两个时钟切换开关。在该情况中,可通过相应的开关逻辑电路控制时钟切换开关的输入时钟脉冲,例如,该开关逻辑电路可基于来自读写器的指示调节各个时钟切换开关的输入时钟脉冲,从而控制时钟切换开关。例如,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13.56mhz,且在基于来自读写器的指示,确定通过iso15693协议进行通信的情况中,可通过与cpu电路连接的时钟切换开关降低cpu电路的时钟频率或关闭时钟。在基于来自读写器的指示,确定通过iso14443协议进行通信的情况中,可通过与cpu电路连接的时钟切换开关恢复cpu电路的时钟频率,同时,可根据预定规则,通过与逻辑电路连接的时钟切换开关控制该逻辑电路的时钟频率(抑制、或者不抑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iso14443a协议对应的指示的情况中,通过所述第二开关降低所述逻辑电路的时钟频率,或关闭所述逻辑电路的时钟,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iso15693协议对应的指示的情况中,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恢复所述逻辑电路的时钟频率。

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电源控制模块241仅是示例性的,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在仅在远距离通信时抑制cpu、而在近距离通信时不对逻辑电路进行控制的情况中,逻辑电路并不需要与电源控制模块241连接,而是可以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地与nfc射频模块22直接连接。从而电源控制模块241中仅需要包括与cpu电路连接的第一开关逻辑电路2412和第一开关2411,即,电源控制模块241仅对cpu电路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该近场通信装置在进行远距离通信时不会由于cpu电路的运行消耗感应的电源,从而具有充足的电源用于进行远距离通信。

在所述第一类近场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类近场通信协议分别包括多个协议的情况中,当射频模块22通过所述电源控制单元241将例如符合第一类近场通信协议的第一信息发送给cpu电路242的情况中,所述cpu电路242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的协议标识选择相应的协议以用于处理该第一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3所示装置中,所述cpu电路242和所述逻辑电路243中都包括加解密单元,所述epc处理模块25与所述cpu电路242中的加解密单元和所述逻辑电路243中的加解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从而epc处理模块25可共享使用所述加解密单元,从而使得epc处理模块的处理达到更高安全级别。

图6示出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个实施例的rfid装置600。在该装置600中,与图2所示装置相比,还包括能量接收模块27,该能量接收模块27与所述天线21、所述nfc射频模块22和epc射频模块23分别连接。通过如图6所示将能量接收模块27前置,可以使得uhf部分使用13.56mhz电磁场完成蓄能并收发信息,从而使得该uhf部分具有更远的通信距离。

该rfid装置例如为防伪电子标签,从而在所述存储模块26中存储有防伪信息,该电子标签集成了nfc标签和uhf标签。通过该防伪标签进行防伪的具体过程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图7示出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通信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所述通信装置为图2所示的基于射频的通信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702,基于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epc射频模块中相应的射频模块从读写器接收第一信息;以及

步骤s704,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

如上文所述,在所述通信装置为电子标签的情况中,该电子标签即为集成了nfc标签和uhf标签的集成电子标签,尤其在nfc标签中包括cpu电路和逻辑电路的情况中,该电子标签通过该方法提供多种功能。

首先,在步骤s702,基于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epc射频模块中相应的射频模块从读写器接收第一信息。

也就是说,当通过所述天线感应13.56mhz的信号的情况中,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对该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第一信号。当通过所述天线感应900mhz的信号的情况中,通过所述epc射频模块对该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第一信号。所述射频模块将由天线感应的射频转换为二进制数据作为第一信息。其中,根据读写器使用的不同的近场通信协议,该二进制数据符合不同的协议标准。

其中,在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的情况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fc装置为防伪电子标签,所述cpu电路和逻辑电路中都包括相应的加解密单元,所述加解密单元具有不同的安全级别,即,cpu电路的安全级别高于逻辑电路的安全级别。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使用符合iso15693协议的读写器对该防伪标签进行读操作时,通过射频向该标签发出的第一信息满足iso15693协议,即该第一信息为15693协议包,在该协议包中包括15693协议的协议标识,并且该第一信息中还包括读指令。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指示使用逻辑电路的预定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使用符合iso14443协议的读写器对该防伪标签进行读操作时,通过射频向该标签发出的第一信息满足iso14443协议,即该第一信息为14443协议包,在该协议包中包括14443协议的协议标识,并且该第一信息中除了包括读指令之外,还可以包括用于在非对称加密中使用的随机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指示使用cpu电路的预定指令。

在步骤s704,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

当通过所述天线感应900mhz的信号的情况中,通过所述epc射频模块对该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第一信号。该epc射频模块将该第一信号发送给epc处理模块,从而由epc处理模块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在所述rfid装置为图3所示装置的情况中,通过所述epc处理模块使用所述加解密单元进行信息处理,以获取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epc射频模块和所述天线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fid装置为图3所示装置,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中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cpu电路连接,其中,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13.56mhz的情况中,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包括,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一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一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一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一开关切换为接通状态,以使得所述cpu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可以理解,所述通过第一开关的接通和端口是广义的,例如,在所述第一开关为时钟切换开关的情况中,通过第一开关的接通为通过第一开关提供具有工作频率的时钟信号,通过第一开关的断开为通过第一开关提供降低工作频率的时钟信号、或停止提供时钟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单元中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逻辑电路连接,其中,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13.56mhz的情况中,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所述nfc处理模块和所述epc处理模块中相应的处理模块进行信息处理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二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二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一近场通信协议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二开关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中,使得所述第二开关切换为接通状态,以使得所述逻辑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信息进行信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fid装置为防伪电子标签。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防伪数据和密钥,所述cpu电路和所述逻辑电路中包括加解密单元,其中,当通过所述天线感应13.56mhz的信号的情况中,且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例如iso15693协议对应的指示的情况中,基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控制,使得所述逻辑电路使用所述密钥对所述防伪数据加密,以获取加密的防伪数据作为所述第二信息。其中,所述密钥为对称密钥,其例如由该防伪电子标签内部生成并在权威机构注册。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获取所述第二信息之后,通过所述nfc射频模块和所述天线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从而,第三方在通过读写器接收到该第二信息之后,可调用权威机构的密钥管理服务,从而验证第二信息的真实性。即,该方法为在线验证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中还存储有私钥和权威机构对公钥的第一数字签名,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随机数,其中,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例如iso14443协议对应的指示的情况中,基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控制,使得所述cpu电路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防伪数据和所述随机数进行签名以获取第二数字签名,以将所述防伪数据、所述第一数字签名和所述第二数字签名作为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射频模块和所述天线向所述读写器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第三方在通过读写器接收到该第二信息之后,可首先使用预先获取的权威机构的公钥对第一数字签名进行验证,从而验证该nfc装置中公钥的真实性,并使用该nfc装置公钥对第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从而验证所述防伪数据的真实性。即,该方法为离线验证的方法。

在所述天线感应的信号频率为900mhz的情况中,通过所述epc处理模块调用所述逻辑电路中的加解密单元以获取第二信息,其中,所述加解密单元使用所述密钥对所述防伪数据加密,以获取加密的防伪数据作为所述第二信息。

所述rfid装置例如可通过负载调制技术将第二信息发送给读写器。在所述rfid装置包括电源的情况中,该rfid装置也可以通过发出射频而主动向读写器发出第二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rfid装置为图6所示装置时,上述各步骤通过由所述能量接收模块供能而执行。

在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rfid装置中,通过共享使用13.56mhz的天线集成nfc部分和uhf部分,节省了芯片面积,通过共享使用加密模块,使得uhf部分达到更高的安全级别,另外,通过将能量接收电路前置,使得uhf部分具有更远的发射距离。而在nfc部分中,通过利用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具体的协议控制cpu电路的电源,从而使得在进行远距离通信时抑制cpu电路,从而使得在进行远距离通信时具有充足的电能,从而既可以进行远距离通信,又具有高安全级别,因此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需要理解,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为了描述的简单而对相似概念进行区分,并不具有其他限定作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轨道,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轨道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