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装置及显示装置、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7707发布日期:2019-11-20 01:4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振动装置及显示装置、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振动装置及显示装置、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屏幕的振动反馈是一种直观的、具有强烈触觉的人机交互方式,在终端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屏幕振动主要是通过在屏幕下方设置线振马达来实现。

线振马达通常体积较大,并且功耗较高,因此在终端设备中为了减小终端设备的体积,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通常终端设备中仅设置一个线振马达,因此振动源有限,导致振动不均匀,并且振动参数调节难度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装置及显示装置、终端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的振动源有限,导致振动不均匀,并且振动参数调节难度大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终端主体;

显示面板,连接于所述终端主体;

磁组件,设于所述终端主体,用于产生磁场;

导电线圈,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在所述磁场中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所述显示面板振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振动装置,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终端主体和显示面板,所述振动装置包括:

磁组件,设于所述终端主体,用于产生磁场;

导电线圈,设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导电线圈用于在所述磁场中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所述显示面板振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在磁场中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所述显示面板振动。

本公开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设于终端主体的磁组件产生磁场,使得设于显示面板中的导电线圈处于磁场中,向导电线圈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会带动显示面板实现振动,导电线圈体积小,可以布置于显示面板的任意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全屏均匀振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强度以及导电线圈通入的交变电流的参数实现振动参数的调节。并且线圈体积小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轻薄化。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分区内导电线圈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导电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终端主体;200、显示面板;210、衬底;211、第一衬底;213、缓冲层;215、第二衬底;220、驱动电路层;230、发光层;240、封装层;300、磁组件;400、导电线圈;410、电流输入线;420、电流输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包括:终端主体100、显示面板200、磁组件300和导电线圈400;显示面板200连接于终端主体100;磁组件300设于终端主体100,用于产生磁场;导电线圈400设于显示面板200,用于在磁场中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设于终端主体100的磁组件300产生磁场,使得设于显示面板200中的导电线圈400处于磁场中,向导电线圈400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会带动显示面板200实现振动,导电线圈400体积小,可以布置于显示面板200的任意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全屏均匀振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强度以及导电线圈400通入的交变电流的参数实现振动参数的调节,振动参数可以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动强度等。并且线圈体积小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轻薄化。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交流信号源,交流信号源设置于终端主体100,和导电线圈400连接,用于向导电线圈400提供交变电流。通过交流信号源输出交变电流,导电线圈400接收交变电流,在磁场中由于受到安培力而进行振动。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终端主体100可以包括中框和主板,主板可以连接于中框,磁组件300可以是设于中框或者主板。当磁组件300设于中框时,中框上可以设置磁组件300安装槽,磁组件300安装槽用于安装磁组件300。当磁组件300设置于主板上时,主板的电路板上可以设置开口,磁组件300可以安装于该开口。

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柔性oled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衬底210、驱动电路层220、发光层230和封装层240。驱动电路层220设于衬底210,发光层230设于驱动电路层220远离衬底210的一侧,封装层240设于发光层230远离驱动电路层220的一侧。

导电线圈400可以设于衬底210,当显示面板200被安装在终端主体100上之后,导电线圈400处于磁组件300产生的磁场中,当导电线圈400中通入变化的电流后,导电线圈400受到安培力产生振动,此时导电线圈400带动衬底210进行振动,进而带动整个显示面板200进行振动。

衬底210可以包括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导电线圈400设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也即是导电线圈400被封装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因此在导电线圈400通入变换的电流后,不论导电线圈400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朝向何方,导电线圈400均不会脱落,并且导电线圈400能够稳定的驱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可以设置有缓冲层213,导电线圈400可以设于缓冲层213和第二衬底215之间。缓冲层213能够减小振动形变产生的应力,保护显示面板200,防止在振动时损坏显示面板200。

其中,衬底210的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比如,聚酰亚胺,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的材料可以均为聚酰亚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的材料也可以不同,比如第一衬底211采用柔性玻璃,第二基板采用聚酰亚胺,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缓冲层213的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比如氮化硅等。导电线圈400的材料可以包括钛、铝和钼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线圈40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单质也可以是合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导电线圈400设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导电线圈400还可以设于衬底210和驱动电路层220之间,或者显示面板200其他层间,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多个分区20,多个分区20可以呈阵列式分布,比如,多个分区20可以呈n×m分布,即显示面板200包括n行m列的分区20。

如图3所示,在每个分区20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导电线圈400。在振动时可以是先确定需要振动的分区20,再在对应的分区20内确定需要振动的部位,并向该需要振动的部位的导电线圈400通入变化的电流,进而使该导电线圈400受到安培力产生振动。

进一步的,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触控模组,触控模组用于检测用户操作,并确定用户操作位置。控制器响应触控组确定的操作位置,向用户操作位置的导电线圈400供电使该位置产生振动。触控模组还可以检测用户操作的模式,比如,短按、长按、双击或者滑动等,控制器根据用户操作模式,控制输入导电线圈400的电流的参数,比如,电流的频率或者电流的幅值等。或者控制器可以根据显示面板200当前显示的内容,确定当前显示面板200的指定区域是否需要振动,当该区域需要振动时,控制该区域内的导电线圈400通电。比如,在终端设备处于游戏模式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游戏场景确定是否需要振动及振动的位置和振动参数等,进而向导电线圈400输入合适的电流,以驱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其中,分区20内包括多个导电线圈400时,多个导电线圈40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分区20内的导电线圈400的结构和分布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导电线圈400和磁组件300的相对位置设置导电线圈400的结构和排布方式,进而到达全屏均匀振动的目的。

导电线圈400用于接收交变电流并产生振动,为了接收交变电流,如图4所示,导电线圈400可以包括电流输入线410和电流输出线420。电流出入线连接于导电线圈400的一端,电流输出线420连接于导电线圈400的另一端。其中,为了避免连接线和线圈布线干扰,可以将电流输入线410和电流输出线420设置于不同层,并且通过过孔连接。示例的,电流输入线410可以和导电线圈400同层并且和导电线圈400连接,电流输出线420位于第一衬底211和缓冲层213之间,通过过孔和导电线圈400连接。

磁组件300可以包括连接件和磁铁,连接件设于终端主体100,具有第一安装部;磁铁设于第一安装部,用于产生磁场。连接件可以是连接底座或者卡装结构等,连接件可以安装在中框或者主板上。

其中,磁铁可以是永磁体或者电磁铁。当磁铁为永磁体时,磁铁直接安装于连接件。当磁铁为电磁铁时,磁铁可以包括铁芯和导电绕组,导电绕组设于铁芯,铁芯安装于连接件,此时连接件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比如,工程塑料等。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强度等参数可调,便于控制导电线圈400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强度等参数。

由于终端设备通常采用电池进行供电,电池输出的是直流电为了向导电线圈400提供交变电流,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交流信号源,交流信号源可以包括逆变器,该逆变器输入端可以连接电池,输出端连接导电线圈400。逆变器可以通过振动驱动电路和导电线圈400连接。

振动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阵列式分布的开关单元,每个导电线圈400连接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逆变器,接收交变电流,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振动控制信号。开关单元响应振动控制信号而导通以将交变电流传输至导电线圈400。振动驱动电路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层。

示例的,开关单元可以包括晶体管,晶体管的源极连接逆变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导电线圈400,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振动控制信号,晶体管响应振动控制信号而导通以将交变电流传输至导电线圈400。

本公开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设于终端主体100的磁组件300产生磁场,使得设于显示面板200中的导电线圈400处于磁场中,向导电线圈400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会带动显示面板200实现振动,导电线圈400体积小,可以布置于显示面板200的任意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全屏均匀振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强度以及导电线圈400通入的交变电流的参数实现振动参数的调节。并且线圈体积小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轻薄化。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一种振动装置,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终端主体100和显示面板200,振动装置包括磁组件300和导电线圈400;磁组件300设于终端主体100,用于产生磁场;导电线圈400设于显示面板200,导电线圈400用于在磁场中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振动装置,通过设于终端主体100的磁组件300产生磁场,使得设于显示面板200中的导电线圈400处于磁场中,向导电线圈400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会带动显示面板200实现振动,导电线圈400体积小,可以布置于显示面板200的任意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全屏均匀振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强度以及导电线圈400通入的交变电流的参数实现振动参数的调节。并且线圈体积小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轻薄化。

终端主体100可以包括中框和主板,主板可以连接于中框,磁组件300可以是设于中框或者主板。当磁组件300设于中框时,中框上可以设置磁组件300安装槽磁组件300安装槽用于安装磁组件300。当磁组件300设置于主板上时,主板的电路板上可以设置开口,磁组件300可以安装于该开口。

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柔性oled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衬底210、驱动电路层220、发光层230和封装层240。驱动电路层220设于衬底210,发光层230设于驱动电路层220远离衬底210的一侧,封装层240设于发光层230远离驱动电路层220的一侧。

导电线圈400可以设于衬底210,当显示面板200被安装在终端主体100上之后,导电线圈400处于磁组件300产生的磁场中,当导电线圈400中通入变化的电流后,导电线圈400受到安培力产生振动,此时导电线圈400带动衬底210进行振动,进而带动整个显示面板200进行振动。

衬底210可以包括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导电线圈400设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也即是导电线圈400被封装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因此在导电线圈400通入变换的电流后,不论导电线圈400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朝向何方,导电线圈400均不会脱落,并且导电线圈400能够稳定的驱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可以设置有缓冲层213,导电线圈400可以设于缓冲层213和第二衬底215之间。缓冲层213能够减小振动形变产生的应力,保护显示面板200,防止在振动时损坏显示面板200。

其中,衬底210的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比如,聚酰亚胺,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的材料可以均为聚酰亚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的材料也可以不同,比如第一衬底211采用柔性玻璃,第二基板采用聚酰亚胺,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缓冲层213的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比如氮化硅等。导电线圈400的材料可以包括钛、铝和钼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线圈40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单质也可以是合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导电线圈400设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导电线圈400还可以设于衬底210和驱动电路层220之间,或者显示面板200其他层间,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多个分区20,多个分区20可以呈阵列式分布,比如,多个分区20可以呈n×m分布,即显示面板200包括n行m列的分区20。在每个分区20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导电线圈400。在振动时可以是先确定需要振动的分区20,再在对应的分区20内确定需要振动的部位,并向该需要振动的部位的导电线圈400通入变化的电流,进而使该导电线圈400收到安培力产生振动。

进一步的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触控模组,触控模组用于检测用户操作,并确定用户操作位置。控制器响应触控组确定的操作位置,向用户操作位置的导电线圈400供电使该位置产生振动。触控模组还可以检测用户操作的模式,比如,短按、长按、双击或者滑动等,控制器根据用户操作模式,控制输入导电线圈400的电流的参数,比如,电流的频率或者电流的幅值等。或者控制器可以根据显示面板200当前显示的内容,确定当前显示面板200的指定区域是否需要振动,当该区域需要振动时,控制该区域内的导电线圈400振动。比如,在终端处于游戏模式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游戏场景确定是否需要振动及振动的位置和振动参数等,进而向导电线圈400输入合适的电流,以驱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其中,分区20内包括多个导电线圈400时,多个导电线圈40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分区20内的导电线圈400的结构和分布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导电线圈400和磁组件300的相对位置设置导电线圈400的结构和排布方式,进而到达全屏均匀振动的目的。

导电线圈400用于接收交变电流并产生振动,为了接收交变电流,导电线圈400可以包括电流输入线410和电流输出线420。电流出入线连接于导电线圈400的一端,电流输出线420连接于导电线圈400的另一端。其中,为了避免连接线和线圈布线干扰,可以将电流输入线410和电流输出线420设置于不同层,并且通过过孔连接。示例的,电流输入线410可以和导电线圈400同层并且和导电线圈400连接,电流输出线420位于第一衬底211和缓冲层213之间,通过过孔和导电线圈400连接。

磁组件300可以包括连接件和磁铁,连接件设于终端主体100,具有第一安装部;磁铁设于第一安装部,用于产生磁场。连接件可以是连接底座或者卡装结构等,连接件可以安装在中框或者主板上。

其中,磁铁可以是永磁体或者电磁铁。当磁铁为永磁体时,磁铁直接安装于连接件。当磁铁为电磁铁时,磁铁可以包括铁芯和导电绕组,导电绕组设于铁芯,铁芯安装于连接件,此时连接件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比如,工程塑料等。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强度等参数可调,便于控制导电线圈400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强度等参数。

由于终端设备通常采用电池进行供电,电池输出的是直流电为了向导电线圈400提供交变电流,振动装置还可以包括交流信号源,交流信号源可以包括逆变器,该逆变器输入端可以连接电池,输出端连接导电线圈400。逆变器可以通过振动驱动电路和导电线圈400连接。

振动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阵列式分布的开关单元,每个导电线圈400连接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逆变器,接收交变电流,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振动控制信号。开关单元响应振动控制信号而导通以将交变电流传输至导电线圈400。

示例的,开关单元可以包括晶体管,晶体管的源极连接逆变器,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导电线圈400,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振动控制信号,晶体管响应振动控制信号而导通以将交变电流传输至导电线圈400。

值得注意的是,本公开实施例虽提供的振动装置可以作为终端设备的振动反馈装置,也可以作为终端设备的振动发声装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还一种显示装置,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导电线圈400;导电线圈400设于显示面板20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当显示面板200中位于磁场中时,向导电线圈400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受到的安培力会带动显示面板200实现振动,导电线圈400体积小,可以布置于显示面板200的任意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全屏均匀振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磁场强度以及导电线圈400通入的交变电流的参数实现振动参数的调节。并且线圈体积小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轻薄化。

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柔性oled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衬底210、驱动电路层220、发光层230和封装层240。驱动电路层220设于衬底210,发光层230设于驱动电路层220远离衬底210的一侧,封装层240设于发光层230远离驱动电路层220的一侧。

导电线圈400可以设于衬底210,当显示面板200被安装在终端主体100上之后,导电线圈400处于磁组件300产生的磁场中,当导电线圈400中通入变化的电流后,导电线圈400受到安培力产生振动,此时导电线圈400带动衬底210进行振动,进而带动整个显示面板200进行振动。

衬底210可以包括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导电线圈400设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也即是导电线圈400被封装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因此在导电线圈400通入变换的电流后,不论导电线圈400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朝向何方,导电线圈400均不会脱落,并且导电线圈400能够稳定的驱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可以设置有缓冲层213,导电线圈400可以设于缓冲层213和第二衬底215之间。缓冲层213能够减小振动形变产生的应力,保护显示面板200,防止在振动时损坏显示面板200。

其中,衬底210的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比如,聚酰亚胺,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的材料可以均为聚酰亚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的材料也可以不同,比如第一衬底211采用柔性玻璃,第二基板采用聚酰亚胺,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缓冲层213的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比如氮化硅等。导电线圈400的材料可以包括钛、铝和钼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线圈40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单质也可以是合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导电线圈400设于第一衬底211和第二衬底215之间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导电线圈400还可以设于衬底210和驱动电路层220之间,或者显示面板200其他层间,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多个分区20,多个分区20可以呈阵列式分布,比如,多个分区20可以呈n×m分布,即显示面板200包括n行m列的分区20。在每个分区20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导电线圈400。在振动时可以是先确定需要振动的分区20,再在对应的分区20内确定需要振动的部位,并向该需要振动的部位的导电线圈400通入变化的电流,进而使该导电线圈400收到安培力产生振动。

进一步的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触控模组,触控模组用于检测用户操作,并确定用户操作位置。控制器响应触控组确定的操作位置,向用户操作位置的导电线圈400供电使该位置产生振动。触控模组还可以检测用户操作的模式,比如,短按、长按、双击或者滑动等,控制器根据用户操作模式,控制输入导电线圈400的电流的参数,比如,电流的频率或者电流的幅值等。或者控制器可以根据显示面板200当前显示的内容,确定当前显示面板200的指定区域是否需要振动,当该区域需要振动时,控制该区域内的导电线圈400振动。比如,在终端处于游戏模式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游戏场景确定是否需要振动及振动的位置和振动参数等,进而向导电线圈400输入合适的电流,以驱动显示面板200振动。

其中,分区20内包括多个导电线圈400时,多个导电线圈40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分区20内的导电线圈400的结构和分布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导电线圈400和磁组件300的相对位置设置导电线圈400的结构和排布方式,进而到达全屏均匀振动的目的。

导电线圈400用于接收交变电流并产生振动,为了接收交变电流,导电线圈400可以包括电流输入线410和电流输出线420。电流出入线连接于导电线圈400的一端,电流输出线420连接于导电线圈400的另一端。其中,为了避免连接线和线圈布线干扰,可以将电流输入线410和电流输出线420设置于不同层,并且通过过孔连接。示例的,电流输入线410可以和导电线圈400同层并且和导电线圈400连接,电流输出线420位于第一衬底211和缓冲层213之间,通过过孔和导电线圈400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