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7708发布日期:2019-11-20 01:4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单元能够旋转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作为利用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的装置,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视器、智能电话等各种设备。

设置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等设置面而固定其布置的显示装置通常具有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的矩形形态的显示面,据此,通常提供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的比例的画面。

最近,随着通过智能电话等移动设备产生或通过智能电话再现的图像增加,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的比例的图像正被广泛使用。并且,随着智能电话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旋转,通过画面旋转而可转换横纵比的图像也正被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这样,随着具有多种横纵比的图像被广泛使用,在具有固定横纵比的现有的显示装置再现具有不同横纵比的图像时,具有在显示的图像中发生失真的缺点。

例如,通过具有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的显示面的现有显示装置播放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的图像时存在截取图像的一部分或者在画面显示空白的缺点。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能够旋转的显示装置。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支撑台,支撑所述显示单元;以及旋转单元,将所述显示单元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台的一面部,其中,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显示单元在相对于所述支撑台的一面部沿第一倾斜(tilting)方向倾斜后旋转。

所述旋转单元可以包括:旋转部,以能够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及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倾斜方向摆动(swing)的方式铰接于所述支撑台,并且与所述显示单元结合而能够沿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移动部,结合于所述旋转部;以及引导部,结合于所述支撑台,并且配备有引导所述移动部的移动的引导路径。

所述旋转部可以包括:摆动部件,以能够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及第二倾斜方向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部;以及旋转部件,结合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后面,并以能够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摆动部件,其中,所述移动部结合于所述旋转部件而沿所述引导路径移动。

所述移动部可以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摆动部件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摆动,之后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旋转部件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所述引导路径可以包括:旋转路径,形成为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对应的弧形;以及第一倾斜路径和第二倾斜路径,从所述旋转路径的两端沿所述第二倾斜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移动部可以在所述显示单元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布置于所述第一倾斜路径的后端,从而能够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移动,并且在所述显示单元以由所述第一模式旋转的第二模式布置的状态下布置于所述第二倾斜路径的后端,从而能够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移动。

所述移动部可以包括结合于所述旋转部件的马达以及结合于所述马达而旋转的小齿轮,所述引导部包括沿所述引导路径布置而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齿条。

所述摆动部件可以包括旋转轴以及与布置于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部的铰链轴连接的至少一个铰接部,所述旋转部件配备有使所述旋转轴被插入的旋转轴孔。

所述支撑台可以包括以收容所述旋转部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支撑台的一面部的上侧的收容孔,所述铰链轴布置于所述收容孔的上端。

所述移动部可以结合于所述旋转部件的下端部,所述引导部布置于所述收容孔的下侧。

所述旋转单元可以使所述显示单元在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之后沿所述第二倾斜方向倾斜而变更为第二模式,并且使所述显示单元在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之后沿所述第二倾斜方向倾斜而变更为第一模式。

所述支撑台的一面部可以包括:安置部,安置所述显示单元;以及凸出部,布置于所述安置部的下侧,并且相比于所述安置部更凸出,从而与所述安置部构成台阶,其中,布置为所述第一模式的所述显示单元的下端与所述凸出部的上端相邻地相向。

若布置为所述第一模式的所述显示单元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倾斜,则所述显示单元的下端相比于所述凸出部的上端可以布置于更前方。

布置为所述第一模式的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与所述凸出部的前面可以布置于同一平面上。

并且,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支撑台,在形成台阶的前面支撑所述显示单元;以及摆动部件,以能够沿第一倾斜方向及与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倾斜方向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所述支撑台;旋转部件,结合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后面,并以能够沿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摆动部件,移动部件,结合于所述旋转部件,在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移动后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移动;以及引导部件,引导所述移动部件的移动,其中,所述摆动部件沿所述第一倾斜方向摆动而使所述显示单元倾斜,使得所述显示单元的一端不被所述支撑台的形成台阶的部分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图示于图1的显示装置的后面立体图。

图4是图示于图3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放大分解图示于图4的显示装置的旋转单元的模样的分解立体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以第一倾斜方向倾斜的状态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图7a至图7c是示出图示于图6a至图6c的显示单元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模样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图8a至图8c是示出图示于图7a至图7c的显示单元完成沿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的模样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图9a至图9c是示出图示于图8a至图8c的显示单元以第二倾斜方向倾斜的状态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图10a及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在布置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1a及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在布置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图像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是基于对理解本公开的技术特征最适合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并不被说明的实施例所限定,以下,举例说明了本公开能够实现为如说明的实施例所述的情形。

因此,本公开通过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这些变形实施例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并且,对于在为了帮助理解以下说明的实施例而参附的图中所记载的符号而言,在各个实施例中起到相同作用的构成要素中,相关的构成要素标记为相同的数字或者延长线上的数字。并且,附图用于帮助发明的理解,其并非按照实际缩尺进行了图示,一部分构成要素的尺寸可能被夸大图示。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的立体图。

以下说明的显示装置1作为能够处理从外部接收的图像信号并将处理后的图像可视地显示的装置,可以实现为电视、显示器、便携式多媒体装置、便携式通信装置等多样的形态,只要是可视地显示图像的装置,则其形态不受限定。

但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为配置于设置面的电视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10以及支撑显示单元10的支撑台20。

显示单元10可以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而通过前面11(显示面)向前方(图1的x轴方向)显示画面。

显示单元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lcd:liquidcrystaldisplay)面板、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面板中的任意一种。并且,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支撑面板后方的后支架(backchassis)和能够遮挡显示面板的前方边缘的边框。显示单元10内部的具体结构与现有显示单元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以下,提及的显示单元10的“纵向长度”及“横向长度”可以指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的纵向长度及横向长度。并且,可以指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下的纵向长度及横向长度。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式下的显示单元的横向长度与第二模式下的显示单元的纵向长度相同,第一模式下的显示单元的纵向长度与第二模式下的显示单元的横向长度相同。

在图1及图2中,以显示单元10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形为例进行图示,但是显示单元1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而能够进行多样的变更。

显示单元10可旋转地结合于支撑台20。

具体而言,显示单元10可旋转地结合于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结合有显示单元10的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也可以被称为前面部21。

显示单元10结合于支撑台20而进行旋转,从而可以转换布置为如下所述的模式:第一模式,如图1所示,布置为当从前方观察显示装置1时显示单元10的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第二模式,如图2所示,布置为当从前方观察显示装置1时显示单元10的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

所述第一模式可以被称为纵向模式,所述第二模式可以被称为横向模式。

支撑台20可以是与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形状对应的大致为矩形的形状。例如,支撑台20可以是当从前方观察时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的矩形的形状,结合有显示单元10的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可以是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的矩形的形状。

并且,显示单元10的一面部21的横向长度可以与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横向长度相同。

支撑台20的下端部可以被支撑于设置面,并且还包括结合于支撑台20的后盖202(参照图3)的辅助支撑部2021,因此能够更稳定地被支撑于设置面。

并且,支撑台20可以相对于设置面倾斜预定角度地布置,据此,显示单元10能够在被支撑台20支撑的状态下稳定地旋转。

结合有显示单元10的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包括安置显示单元10的安置部211以及布置于安置部211下侧的凸出部212。

安置部211可以构成为与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相向,从而显示单元10可旋转地结合。

具体而言,安置部211包括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相向的安置面2111。

例如,安置面2111可以是如下所述的四边形:安置面2111的横向长度与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横向长度相同,安置面2111的纵向长度小于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纵向长度。

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状态下,安置部211的安置面2111可以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相向,并且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相接。

因此,如图1所示,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0可以安置于安置部211,并且安置面2111被显示单元10遮挡。

并且,显示单元10的上端相比于支撑台20的上端布置于更上侧,从而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的上端部的一部分可以在支撑台20的上侧暴露。

在安置部211的下侧布置有比安置部211更凸出的凸出部212,从而与安置部211构成台阶。

凸出部212相比于安置部211更向前方凸出,从而能够与安置部211构成台阶。

因此,凸出部212布置于显示单元10的下侧。

凸出部212的前面2121可以是四边形的形状,在凸出部212的内部可以布置有扬声器205。

扬声器205与显示单元10分离而布置于支撑台20的内侧,因此可以不受显示单元10的尺寸限制而构成为多样的尺寸和数量。

并且,如图1所示,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a与凸出部212的上端2122相邻地相向。

例如,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a和凸出部212的上端2122可以以后述的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能够沿第一倾斜(tilting)方向t1(参照图6a及图6b)倾斜的最小的间隔隔开布置。

并且,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0的前面11与凸出部212的前面2121可以布置于同一平面上。

为此,凸出部212凸出的程度优选为与显示单元10的高度相同。

据此,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0的前面11与凸出部212的前面2121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平滑地连接。

因此,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装置1的前面的形状可以为,显示单元10的前面11与凸出部212的前面2121构成一体,并且纵向长度大于横向长度的矩形的形状。

显示单元10可以通过旋转而转换为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如图2所示,显示单元10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旋转90°,从而能够布置为显示单元10的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的第二模式。

并且,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b与凸出部211的上端2122隔开,从而安置部211的安置面2111的下侧一部分暴露而不被显示单元10遮挡。

由于显示单元10通过旋转而将其布置由第一模式变更为第二模式,因此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a与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b可以由显示单元10的互不相同的边缘(edge)构成。

并且,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a的长度小于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b的长度。

并且,由第一模式旋转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两端部向支撑台20的两侧凸出。

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可以通过再次旋转90°而将其布置转换为第一模式。

如上所述,显示单元10通过旋转能够变更通过显示单元10的前面11显示的画面的比例。

图3是从后方观察图示于图1的显示装置1的后面立体图,图4是图示于图3的显示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放大分解图示于图4的显示装置1的旋转单元30的模样的分解立体图。为了便于说明,图3中透明地图示了支撑台20的后盖202的一部分。

以下,参照图3至图5,对显示单元10旋转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显示单元10可以通过旋转而将其布置变更为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并且,显示单元10可以在相对于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倾斜的状态下旋转,从而能够防止在旋转的过程中受凸出部212的干扰。

具体而言,由于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a与凸出部212的上端2122相邻地相向,因此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单元10无法旋转。并且,若显示单元10在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以转换为第一模式,则显示单元10可能会与凸出部212碰撞。

因此,显示单元10可以在相对于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倾斜预定角度的状态下旋转,从而不受凸出部212的干扰而进行旋转。

显示装置1包括将显示单元10可旋转地连接于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的旋转单元30。

旋转单元30使显示单元10相对于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之后进行旋转,从而能够防止显示单元10被凸出部212干扰。

支撑台20包括构成支撑台20的前面部21(一面部)、上部、下部和侧面部的支撑台主体201以及结合于支撑台主体201的后方而形成支撑台20的后面的后盖202。

支撑台主体201可以朝向后方开放,后盖202可以覆盖支撑台主体201的后侧。

旋转单元30可以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结合,并且结合于支撑台主体201。

具体而言,旋转单元30包括旋转部31、移动部32及引导部33。

旋转部31可以以能够沿第一倾斜方向t1和与第一倾斜方向t1相反的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swing)的方式铰接于支撑台20,并且与显示单元10结合,从而能够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并且,移动部32可以结合于旋转部31而移动,旋转部31可以通过移动部32的移动而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或者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移动部32还可以被称为移动部件。

并且,引导部33结合于支撑台20,并具有引导移动部32的移动的引导路径331。引导部33还可以被称为引导部件。

移动部32在结合于旋转部31的状态下沿着引导路径331而移动,从而使旋转部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并使旋转部31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具体而言,旋转部31可以铰接于在支撑台20的上端部布置的铰链轴204。

上述的旋转部31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的含义可以被解释为,旋转部31以铰链轴204为中心而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旋转。

第一倾斜方向t1是从支撑台20的前面部21朝向前方的方向。

在布置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安置于安置部211的状态下,旋转部31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从而能够使结合于旋转部31的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

并且,在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下,旋转部31可以通过沿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而使显示单元10安置在安置部211。

并且,旋转部31可以沿第一旋转方向r1以及与第一旋转方向r1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以使显示单元10能够布置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

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可以是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

旋转部31可以通过旋转与显示单元10结合的一部分而使显示单元10旋转。

如图5所示,旋转部31包括旋转部件311及摆动部件312。

旋转部件311可以是配备有贯通中央部的旋转轴孔311h的盘状,旋转部件311的一面结合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

显示单元10可以包括布置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的中央部的结合部131,在结合部131的中央可以以与旋转部件311的旋转轴孔311h连接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131h。

旋转部件311可以结合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的结合部131,并且通过螺丝紧固等固定于结合部131。

摆动部件312可以以能够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支撑台20的上端部,并且铰接于在支撑台20的上端部布置的铰链轴204。

在此,支撑台20的上端部可以解释为与支撑台主体201的上端部相同的含义。

并且,旋转部件311可旋转地结合于摆动部件312,从而能够沿第一旋转方向r1以及与第一旋转方向r1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摆动部件312包括旋转轴3121以及至少一个铰接部3122。

摆动部件312的旋转轴3121可以插入旋转部件311的旋转轴孔311h,据此,旋转部件311可以以摆动部件312的旋转轴3121为中心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如图5所示,旋转轴3121可以是圆筒的形状,因此,旋转部件311可以沿旋转轴3121的外周面旋转。

并且,圆筒形的旋转轴3121可以包括贯通旋转轴3121的中央部的开口部3121h。

旋转轴3121的开口部3121h可以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的开口部131h连接。

结合于旋转部件311的显示单元10随着旋转部件311以摆动部件312的旋转轴3121为中心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并且,旋转部31可以包括布置于旋转部件311的旋转轴孔311h与旋转轴3121的外周面之间的轴承313。轴承313可以使用径向轴承(radialbearing)。

轴承313可以是配备有贯通中央部的开口部313h的环状。旋转轴3121可以被插入到轴承313的开口部313h。

并且,在旋转轴3121的上侧布置有至少一个铰接部3122。

摆动部件312可以包括多个铰接部3122。

铰链轴204被插入结合到形成于多个铰接部3122的铰链孔3122h,从而摆动部件312能够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

这样,摆动部件312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并且旋转部件311以摆动部件312的旋转轴3121为中心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从而显示单元10能够沿第一倾斜方向t1及第二倾斜方向t2倾斜,并且能够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并且,支撑台20包括形成于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的收容孔20h。

收容孔20h可以形成于支撑台20的一面部21的上侧,并且可以形成于安置面2111的上侧。

并且,收容孔20h可以以与旋转部31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贯通安置面2111。

并且,铰链轴204布置于收容孔20h的上端。

布置有铰链轴204的收容孔20h的上端可以是与支撑台20的上端部相同的位置。

旋转部31可以通过收容孔20h收容于支撑台20的内侧。

具体而言,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摆动部件312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从而旋转部31的下端部从收容孔20h向前方引出,并且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

在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下,若摆动部件312沿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则旋转部31通过收容孔20h收容于支撑台20的内侧,显示单元10安置于安置部211上。

移动部32结合于旋转部件311而沿引导路径331移动。

移动部32结合于旋转部件311的下端部,引导部33布置于收容孔20h的下侧。

移动部32与引导部33的引导路径331连接而沿引导路径331移动,从而能够使摆动部件312摆动,并使旋转部件311旋转。

具体而言,移动部32可以在沿第一倾斜方向t1移动以使摆动部件312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之后,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移动以使旋转部件311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上述的移动部32的移动可以被引导部33的引导路径331引导,移动部32可以沿引导路径331往返移动。

引导部33可以布置于支撑台20,并且在支撑台20的内部布置于收容孔20h的下侧。

如图5所示,引导路径331包括:旋转路径3310,形成为与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对应的弧形;第一倾斜路径3311及第二倾斜路径3312,从旋转路径3310的两端沿第二倾斜方向t2延伸形成。

旋转路径3310可以是中心与旋转部件311的旋转中心相同的弧形,并且可以构成为中心与摆动部件312的旋转轴3121相同的弧形。

旋转路径3310构成为与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对应的弧形,从而移动部32能够沿旋转路径3310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移动,据此,旋转部件311能够以旋转轴3121为中心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在旋转路径3310的两端连接有从旋转路径3310的两端沿第二倾斜方向t2延伸而形成的第一倾斜路径3311及第二倾斜路径3312。

据此,移动部32从第一倾斜路径3311的后端3311a沿第一倾斜方向t1移动,从而进入旋转路径3310,并且沿旋转路径3310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移动,从而进入第二倾斜路径3312,之后沿着第二倾斜路径3312而沿第二倾斜方向t2移动,从而能够移动至第二倾斜路径3312的后端3312a。

并且,移动部32可以从第二倾斜路径3312的后端3312a经过旋转路径3310而向第一倾斜路径3311的后端3311a移动。

移动部32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布置于第一倾斜路径3311的后端3311a,并且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下布置于第二倾斜路径3312的后端3312a。

后文中将对显示单元10根据移动部32的移动而倾斜并旋转的结构进行说明。

移动部32可以包括结合于旋转部件312的马达321以及结合于马达321而旋转的小齿轮322。

移动部32还可以包括支撑马达321的连接部件323,并且连接部件323可以结合于旋转部件312,从而马达321通过连接部件323结合于旋转部件312。

并且,引导部33包括沿引导路径331布置的齿条332。

齿条332可以对应于第一倾斜路径3311、旋转路径3310及第二倾斜路径3312的形状而结合于第一倾斜路径3311、旋转路径3310及第二倾斜路径3312上。

马达321在小齿轮322啮合于齿条332的状态下驱动,从而马达321及小齿轮322能够沿引导路径331移动,并且马达321沿引导路径331移动,从而摆动部件312能够摆动,并且旋转部件311能够旋转。

引导部33包括布置有引导路径331的引导板3301以及覆盖引导板3301的引导盖3302。

引导板3301可以结合于支撑台20的前面部21的后面,并且结合于安置部211的后面2112。

因此,结合于旋转部件311的下端部的移动部32可以沿布置于引导板3301的引导路径331移动。

引导盖3302可以结合于引导板3301而将引导路径331收容于内侧。

在引导板3301结合有引导盖3302的结构的引导单元33包括能够使小齿轮322插入的引导孔33h。

连接于马达321的小齿轮322可以通过引导孔33h插入引导单元33的内部,并且与布置于引导单元33内部的齿条332啮合,从而沿引导路径331移动。

引导孔33h的形状可以与引导路径331的形状对应。

上述的移动部32除了结合于马达321的小齿轮322以外还可以配备有连接马达321的马达轴与小齿轮322的多个齿轮,据此,能够变更小齿轮322的旋转速度。因此,随着小齿轮322的旋转速度变更,沿引导路径331移动的移动部32的移动速度也可以变更。

并且,移动部32可以包括结合于马达321而旋转的摩擦轮(未图示),并且也可以实现摩擦轮沿引导路径331滚动而移动的结构。

但是,移动部32与引导路径331连接而沿引导路径331移动的结构可以实现多样的变更。

支撑台20可以包括操作移动部32的操作按钮203。

操作按钮203可以布置于支撑台20的上端部,并且可以利用按钮、触摸钮、拨盘等构成。

若通过操作按钮203输入移动部32的操作命令,则控制显示装置1的控制器(未图示)可以控制旋转单元30以使显示单元10变更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并且可以控制移动部32以使移动部32沿引导路径331移动。

例如,若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向操作按钮203输入操作命令,则移动部32可以移动,使得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旋转为第二模式,若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下向操作按钮203输入操作命令,则移动部32可以移动,以使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旋转为第一模式。

但是,针对显示装置1的操作命令也可以通过与显示装置1远程连接的智能电话、遥控器等外部设备输入,输入至智能电话、遥控器的操作命令可以通过控制器传送,从而移动部32进行操作。

并且,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相机、麦克风及接近传感器等,若控制器通过相机、麦克风及接近传感器感测到预定事件,则可以控制旋转单元30,以使显示单元10在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之间相互变更。

并且,旋转轴3121的开口部3121h可以与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的开口部131h及支撑台20的内部连接。

因此,将显示装置1的控制器、电源部(未图示)、存储部(未图示)等布置于支撑台20的内部,控制器、电源部和存储部与显示单元10通过穿过旋转轴3121的开口部3121h及显示单元10的开口部131h的电线及信号线而相互连接,从而能够减少布置于显示单元10的内部的部件的数量。据此,能够减小显示单元10的厚度。

图6a至图9c是示出如下过程的图: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后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并沿第二倾斜方向t2倾斜,从而将其布置转换为第二模式。

以下,参照图6a至图9c,对显示单元10根据旋转单元30的操作而由第一模式转换为第二模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6a至图6c是示出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的显示装置1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如图6a及图6b所示,摆动部件312以铰链轴204为中心而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从而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可以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

具体而言,如图6c所示,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马达321驱动,从而布置于第一倾斜路径3311的后端3311a的小齿轮322沿着第一倾斜路径3311沿第一倾斜方向t1移动。

因此,连接于小齿轮322的马达321可以与小齿轮322的移动一同沿着第一倾斜路径3311而沿第一倾斜方向t1移动,结合于马达321的旋转部件311以及结合于旋转部件311的摆动部件312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

即,移动部32沿着第一倾斜路径3311而沿第一倾斜方向t1移动,从而旋转部31能够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

因此,显示单元10可以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

如图6b所示,摆动部件312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从而显示单元10以使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a相比于凸出部212的上端2122布置于更前方的方式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

据此,显示单元10可以在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下不被凸出部212干扰而旋转。

显示单元10可以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预先设定的角度α,这可以解释为显示单元10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一倾斜方向t1旋转相当于预先设定的角度α。例如,预先设定的角度α可以是6°。

因此,若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则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与安置面2111可以敞开为构成预先设定的角度α。

预先设定的角度α可以设定为使显示单元10的下端12a相比于凸出部212的上端2122布置于更前方的最小的角度。

并且,如图6c所示,支撑台20的安置面2111还可以包括从安置面2111倾斜预先设定的角度α的倾斜面2111s。

倾斜面2111s布置于安置面2111的上部,从而能够支撑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显示单元10的后面13。

并且,倾斜面2111s可以在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显示单元10旋转的期间内稳定地支撑显示单元10。

图7a至图7c是示出图示于图6a至图6c的显示单元10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的模样的显示装置1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如图7a及图7b所示,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可以在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下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

具体而言,如图7c所示,从第一倾斜路径3311的后端3311a沿着第一倾斜路径3311而沿第一倾斜方向t1移动的小齿轮322进入旋转路径3310,进而沿旋转路径3310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移动。

因此,连接于小齿轮322的马达321与小齿轮322的移动一同沿旋转路径3310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移动,结合于马达321的旋转部件311以摆动部件312的旋转轴3121为中心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

因此,结合于旋转部件311的显示单元10可以以摆动部件312的旋转轴3121为中心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

旋转部件311与摆动部件312一同在以铰链轴204为基准沿第一倾斜方向t1摆动的状态下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因此显示单元10在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下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

因此,如图7b所示,显示单元10能够易于不被凸出部212干扰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

图8a至图8c是示出图示于图7a至图7c的显示单元10完成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的模样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如图8a及图8b所示,完成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的显示单元10在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下布置为显示单元10的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

具体而言,如图8c所示,沿旋转路径3110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移动的小齿轮322进入第二倾斜路径3312,从而旋转部件311停止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

在小齿轮322沿旋转路径3310而沿第一旋转方向r1移动的期间,旋转部件311及显示单元10以旋转轴3121为中心旋转90°。

图9a至图9c是示出图示于图8a至图8c的显示单元10沿第二倾斜方向t2倾斜的状态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后面立体图。

如图9a及图9b所示,在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状态下完成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的显示单元10可以沿第二倾斜方向t2倾斜而安置于安置部211,据此,可以布置为第二模式。

具体而言,如图9c所示,从旋转路径3110进入到第二倾斜路径3112的小齿轮322通过马达321的驱动沿着第二倾斜路径3112而沿第二倾斜方向t2移动。

因此,连接于小齿轮322的马达321与小齿轮322的移动一同沿着第二倾斜路径3312而沿第二倾斜方向t2移动,结合于马达321的旋转部件311及结合于旋转部件311的摆动部件312以铰链轴204为中心沿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

即,移动部32沿着第二倾斜路径3312而沿第二倾斜方向t2移动,从而旋转部31以铰链轴204为中心而沿第二倾斜方向t2摆动。

小齿轮322沿着第二倾斜路径3312而沿第二倾斜方向t2移动,并在第二倾斜路径3312的后端3312a停止移动。

小齿轮322在第二倾斜路径3312的后端3312a接触于引导盖3302而停止。

据此,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的显示单元10可以沿第二倾斜方向t2倾斜并安置于安置部211,显示单元10能够将其布置从第一模式转换为第二模式。

并且,作为上述的显示单元10从第一模式转换为第二模式的过程的逆序,显示单元10可以将其布置从第二模式转换为第一模式。

即,布置于第二倾斜路径3312的后端3312a的小齿轮322通过马达321的驱动沿着第二倾斜路径3312而沿第一倾斜方向t1移动,从而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并且小齿轮322沿旋转路径3310而沿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从而显示单元10沿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进入到第一倾斜路径3311的小齿轮322沿着第一倾斜路径3311而沿第二倾斜方向t2移动,从而显示单元10能够安置于安置部211。据此,可以使显示单元10完成转换为第一模式。

这样,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在通过旋转单元30使显示单元10沿第一倾斜方向t1倾斜之后沿第一旋转方向r1及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从而显示单元10能够不被凸出部212干扰而转换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

图10a及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在布置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图像的一例的图。

控制显示装置1的整体操作的控制器可以控制使显示单元10切换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旋转单元30。

显示单元10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可以显示第一图像1001,在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下可以显示第二图像1002。如上所述,一个图像在显示单元10的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下可以分别不同地显示。在此,“不同地”的含义可以指如图10b所示的显示整个图像的情形或者如图10a所示的仅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情形。并且,可以指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作为同一个图像而仅尺寸不同,从而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以相同的横纵比显示的情形。

例如,在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横纵比与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横纵比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图像以相对于第二图像压缩尺寸的状态被显示,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中,在第一图像的上部及下部可以显示有空白(blank)。

当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显示第一图像1001的期间内发生预定事件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旋转单元30以使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二模式。

并且,控制器可以以如下方式控制显示单元10:若显示单元10转换为第二模式,则显示与第一图像1001相关的第二图像1002。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显示的第一图像1001以与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横纵比对应的横纵比构成,并且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转换为第二模式,从而第一图像1001可以转换为与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横纵比对应的第二图像1002。

通过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显示的第一图像1001可以是放大第二图像1002的一部分的图像,并且可以是放大第二图像1002的中间区域的图像。

在此,预定事件可以是用户直接输入用户交互的事件,并且可以是显示装置1在没有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感测到预设条件的事件。作为用户直接输入用户交互的事件可以包括:对操作按钮203加压的事件、在遥控器的预设的区域感测到预设的用户交互的事件、通过结合于显示装置1的相机拍摄到预设的用户动作的事件、通过结合于显示装置1的麦克风输入预设的用户语音的事件、由于显示单元10配备触摸面板而在触摸面板输入用户触摸的事件等。

显示装置1在没有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感测到预设条件的事件可以包括:当执行镜像功能时在智能电话等移动设备显示有特定条件的内容的事件、运行特定游戏的事件、当操作为特定模式(例如,睡眠模式)时感测到用户的移动的事件、与外部设备(例如,冰箱等)连接的事件等。

图11a及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在布置为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状态下显示图像的另一例的图。

显示单元10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可以显示第三图像1100,在布置为第二模式的状态下可以显示第四图像1200。

当在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显示第三图像1100的期间内发生预定事件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旋转单元30以使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二模式。

并且,控制器可以以如下方式控制显示单元10:若显示单元10转换为第二模式,则显示与第三图像1100相关的第四图像1200。

第三图像1100以与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横纵比对应的横纵比构成,布置为第一模式的显示单元10转换为第二模式,从而第三图像1200可以转换为与布置为第二模式的显示单元10的横纵比对应的第四图像1200。

例如,在显示单元10布置为第一模式的状态下,显示装置1可以通过扬声器205再现音乐,如图11a所示,第三图像1100可以包括与通过扬声器205再现的音乐相关的信息。

作为具体的一例,第三图像1100可以包括通过扬声器205再现的音乐的专辑图像1110及包含播放的音乐的标题、歌手、歌词等的文本1120。

当在显示单元10正在显示第三图像1100的过程中发生用于再现音乐视频的事件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旋转单元30以使显示单元10切换为第二模式。

作为一例,用于播放音乐视频的事件可以在显示装置1与智能电话联动的状态下用户触摸显示于智能电话的音乐视频再现图标而发生。

并且,控制器可以以如下方式控制显示单元10:若显示单元10转换为第二模式,则显示单元10将通过扬声器205再现的音乐的音乐视频1200作为第四图像1200而进行显示。

并且,控制器可以以如下方式控制显示单元10:使通过显示单元10显示的音乐视频1200与通过扬声器205再现的音乐能够实时地同步地进行显示。

以上,分别对本公开的多种实施例单独进行了说明,但是各个实施例并非一定单独实现,各个实施例的构成及操作也可以与至少一个另一实施例组合实现。

以上,虽然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公开的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能够进行多样的变形实施,这些变形实施不应独立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或前景而被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