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及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46886发布日期:2021-02-23 19:0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及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公开涉及一种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和一种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受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利用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地铁轨道交通的客流不均衡现象非常明显,早晚高峰期间不同站点间进出站客流量相差巨大,同一个地铁站在一天内波谷期间的客流量可能只有波峰期间客流量的20%。如何在提高客流峰值时段的安检效率与降低客流波谷时段的安检人员闲置率之间取得平衡,是相关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问题。
[0003]
目前,在地铁站、火车站等公共场合的安全检查中,一般使用特定设备(比如安检设备)产生的放射性射线(如x射线)扫描行人的行李产生扫描图像。然后,通过任务调度中心将该扫描图像分配给判图站的安检员进行图像判读,判读该行李中是否可能包含危险物品。如果怀疑有危险物品,则需要该行人配合,当场打开其行李包裹进行验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发明人发现,在相关技术中,任务调度中心不仅需要分配任务给判图站,而且,需要将判图所需的扫描图像传输给判图站,导致任务调度中心负荷大,如果任务调度中心处理不及时,将影响判图工作的处理效率。
[0005]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包括:安检设备,用于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任务调度中心,用于将判图任务分配给判图站,其中,上述判图任务是响应于上述安检设备获取到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后生成的,上述判图任务携带有上述安检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上述判图站,用于根据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分配的判图任务,从上述安检设备获取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上述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000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包括m1个任务调度中心,上述判图站包括n1个判图站,上述m1和上述n1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上述m1个上述任务调度中心中的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上述n1个上述判图站分别通信连接;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用于获取上述n1个上述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并根据上述n1个上述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00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安检设备包括k1个安检设备,上述k1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k1个上述安检设备中的部分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不同任务调度中心负责分配不同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0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安检设备包括k2个安检设备,上述k2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上述k2个上述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上述m1个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共同负责分配上述k2个上述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00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包括m2个任务调度中心,上述判图站包
括n2个判图站,上述m2和上述n2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上述m2个上述任务调度中心中的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上述n2个上述判图站中的部分判图站分别通信连接,不同任务调度中心与不同判图站通信连接;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并根据上述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01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安检设备包括k2个安检设备,上述k2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上述k2个上述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上述m2个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共同负责分配上述k2个上述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01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包括m3个基层任务调度中心和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上述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与上述m3个基层任务调度中心通信连接,上述判图站包括n3个,上述m3和上述n3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上述m3个上述基层任务调度中心中的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上述n3个上述判图站中的部分判图站通信连接,上述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与上述n3个上述判图站中的所有判图站通信连接;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并将上述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发送给上述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和上述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还用于根据上述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分别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0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安检设备包括k3个,上述k3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上述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k3个上述安检设备中的部分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不同任务调度中心负责分配不同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01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不同判图站得到相同判图任务的情况下,上述不同判图站分别向目标安检设备请求获取与上述相同判图任务对应的扫描图像,其中,上述目标安检设备为上述相同判图任务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以及上述目标安检设备向最先请求获取与上述相同判图任务对应的扫描图像的第一判图站发送扫描图像,并拒绝其他判图站获取与上述相同判图任务对应的扫描图像。
[001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判图站包括多个,上述判图站还用于判断自身与上述安检设备连接是否出现异常,并在连接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通知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将自身的判图任务重新分配给其他判图站。
[001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判图站还用于向上述安检设备发送对上述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后的检测结果。
[001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判图站与上述安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通信连接。
[001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任务分配系统还包括自动判图服务器,用于从上述安检设备获取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上述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001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上述自动判图服务器检测到上述被检查对象为危险对象时,对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进行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扫描图像发送给上述判图站。
[0019]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包括:通过安检设备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通过任务调度中心将判图任务分配给判图站,其中,上述判图任务是在上述安检设备获取到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后生成的,上述判图任务携带有
上述安检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通过上述判图站根据上述任务调度中心分配的判图任务,从上述安检设备获取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上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上述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0021]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的示意图;
[0022]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的示意图;
[0023]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一示意图;
[0024]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二示意图;
[0025]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三示意图;
[0026]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四示意图;以及
[0027]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利用判图任务分配系统进行判图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0029]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0030]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0031]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0032]
附图中示出了一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应理解,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一些方框或其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这些指令在由该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创建用于实现这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所说明的功能/操作的装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硬
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微代码等)的形式来实现。另外,本公开的技术可以采取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者结合指令执行系统使用。
[0033]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及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包括安检设备、任务调度中心和判图站。安检设备用于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任务调度中心用于将判图任务分配给判图站,其中,判图任务是响应于安检设备获取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后生成的,判图任务包括安检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判图站用于根据任务调度中心分配的判图任务,从安检设备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0034]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包含其他设备或系统。
[0035]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100可以包括安检设备101、任务调度中心102和判图站103。
[0036]
安检设备101用于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
[003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被检测对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行李、随身物品等任何可以被检测的对象。
[0038]
任务调度中心102用于将判图任务分配给判图站103,其中,判图任务是响应于安检设备101获取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后生成的,判图任务携带有安检设备101的标识信息。
[003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安检设备101上可以包含图像服务组件和判图任务组件。判图任务组件可以订阅图像服务组件提供的扫描图像生成数据,判图任务组件生成的数据可以包括安检设备101标识信息、扫描图像列数据等等。当安检设备101获取到扫描图像后,判图任务组件可以生成判图任务。
[004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任务组件除了可以部署在安检设备101上,也可以部署在任务调度中心102的服务器上,如果部署在任务调度中心102的服务器上,则需要有多个判图任务组件,每一个安检设备具有对应的判图任务组件,判图任务组件与安检设备可以是一一对应的。
[004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102可以向判图任务组件订阅任务状态,该任务状态可以表征是否有判图任务,判图任务有没有被分配,包括未分配和已分配两种状态。已分配可以是指已将判图任务指派给判图站,但判图站还没有给判图结论,这个任务没有结束就一直存在着,任务调度中心102可以只指派未分配的判图任务。
[0042]
同时,任务调度中心102也可以向判图站订阅判图站状态。判图站状态可以分为可指派和不可指派两种状态,任务调度中心102可以只向可指派状态的判图站指派判图任务,当有未分配的判图任务时,任务调度中心指派判图任务。
[0043]
判图站103用于根据任务调度中心102分配的判图任务,从安检设备101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004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可以是将扫描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后,由判图员判断。或者,也可以直接由自动判图服务器自
动判断。当然,还可以通过判图员作出的判断与自动判图服务器作出的判断共同进行判断。
[004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站103还可以向安检设备101发送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后的检测结果。安检设备101在接收到检测结果后,可以发出提示信息,如发出警报。安检设备101接收到警报之后,可以对危险对象进行开包检查。对于合格对象直接放行。
[004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站103可以部署在安检点,判图站103的工作模式支持逻辑集中和物理集中两种判图模式。
[0047]
逻辑集中模式是指判图员在某安检点工作,判图员可以在安检点处理本安检点的判图任务,也可以处理系统中其他安检点所产生的判图任务。本安检点的判图任务优先分配给本地空闲的安检判图员,当本地判图员处于忙碌状态,或没有本地判图员登录时,通过任务调度中心动态匹配最适合处置此任务的远程空闲判图员。
[0048]
物理集中判图模式将安检判图员的工作地点从各个分散的安检点现场转移到集中判图中心,本地安检点不配置判图员。安检设备生成的每个判图任务,通过网络发送到集中判图中心,由远程判图员进行处置。物理集中判图便于对人员进行管理,不仅人员轮班换岗的调配更加自由,也能通过为安检判图员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得其任务处理效率也能得到提升。同时,由于集中办公的判图员不再参与本地安检点的岗位轮换,能够专注于判读x光透视图像的工作,从而有利于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更强、人员流动率更低的安检判图员队伍。
[0049]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102可以只负责任务的协调,只从安检设备101和判图站103采集满足任务协调的任务数据,其他业务操作所需的数据传输在安检设备101和判图站103之间直接进行。这种设计不仅可以降低任务调度中心102的负荷,而且在判图过程中通过将安检设备101与判图站102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带来的延迟。
[005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包括:通过安检设备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通过任务调度中心将判图任务分配给判图站,其中,判图任务是在安检设备获取到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后生成的,判图任务携带有安检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通过判图站根据任务调度中心分配的判图任务,从安检设备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0051]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提供的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描述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所提供的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可以通过本公开所提供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进行扩展。
[0052]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的示意图。
[0053]
如图2所示,判图任务分配系统200包括安检设备201、任务调度中心202、判图站203和自动判图服务器204。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200是在图1所示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100的基础上实现的另一种实施例。图2所示的安检设备201、任务调度中心202、判图站203的功能可以具有图1所示的安检设备101、任务调度中心102、判图站103中的功能。
[005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202可以获取安检设备201中的判图任务状态,以及判图站203的在线状态。,任务调度中心202可以将判图任务分配给判图站203。
[005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自动判图服务器204用于从安检设备201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005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自动判图服务器204可以将判图结论发送给安检设备201。
[005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自动判图服务器204还可以从判图站203获取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并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对被检查对象进行检测。
[005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自动判图服务器204可以将判图结论发送给判图站20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自动判图服务器检测到被检查对象为危险对象时,可以对被检测对象的扫描图像进行标记,并将标记后的扫描图像发送给判图站20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自动判图服务器204检测到被检查对象为危险对象时,也可以将识别的危险对象和所在位置发给判图站203。
[006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扫描图像上展示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的结果,对关键可疑区域进行标识,能够提高判图员处理判图任务的速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准确性方面,本方案集成了人工智能辅助判图功能,算法会自动识别扫描图像中的违禁品,例如管制刀具、爆炸物等。判图站将自动识别的结果同步标识在扫描图像上,供判图员参考,从而降低判图员的工作负荷,提高其判图的准确性。
[006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筛选后,可以优先将风险程度高的判图任务推送给判图员进行人工确认,因此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铁中常见的突发客流对集中判图系统的影响,从而减少每个班次判图员的人数要求。
[006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综合人工智能在自动提示和任务调度方面的效果,可以在集中判图达成的人力开支节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15%的人力需求压缩。
[006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安检机图像实时传输技术、任务调度与负载均衡技术,在自动判图服务器中运行人工智能辅助判图子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算法对安检判图过程提供辅助功能,在不干扰正常判图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向安检判图员提示疑似危险物品的类型与位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安检判图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又有效地降低了漏判危险品的风险。
[006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站203与安检设备201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方式通信连接。
[006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202与安检设备201之间也可以通过有线方式通信连接。
[0066]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于网络拓扑没有限制性要求,只要能够满足系统中各个信息点之间低延时、低抖动,同时安检设备与判图站的传输带宽足以支撑数据的实时传输即可,例如采用有线、wlan、5g网络均可以。
[0067]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民航托运行李场景已使用中心化架构的集中判图系统,此类系统采用双机热备加冷备的容错方式来降低服务端故障对整个系统造成的影响。但是,中心化架构设计无法解决备份容错的可靠性以及主备机器切换带来系统短时不可用、数据完整性差等问题。
[006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解决安检集中判图任务分配系统中的容错性、实时性和负载均衡三大主要目标,本公开采用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设计。判图站可以支持非帧式和帧式两种图像显示方式,对于非帧式的实时显示方式,即无需等待图像扫描完成即可开始判图。本公开可以支持安检设备和判图站多对多的负载均衡式图像分配,实现集群内、集群
间、全局的判图任务负载均衡。以下从系统架构和业务流程方面对本公开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进行说明。
[0069]
在系统架构方面,本公开采用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任务分配系统包括若干微中心(即“任务调度中心”),去中心化结构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节点,任何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因此不存在单点故障的问题。每个安检点的安检设备、判图站可被一个或多个微中心控制,当某微中心工作发生异常,例如宕掉,只会影响很小范围的功能,此微中心配置的安检设备、判图站被其它微中心接管,将容灾切换带来的延迟降低到不会影响正常现场安检业务的程度,确保没有任何业务数据的丢失问题。
[0070]
下面参考图3~图7,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图1或图2所示的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007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任务调度中心可以包括m1个任务调度中心,判图站包括n1个判图站,m1和n1为大于1的整数。
[007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m1个任务调度中心中的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n1个判图站分别通信连接。
[007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用于获取n1个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并根据n1个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07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安检设备可以包括k1个安检设备,k1为大于1的整数。
[007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k1个安检设备中的部分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不同任务调度中心负责分配不同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076]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一示意图。
[0077]
如图3所示,以m1等于2,n1等于2,k1等于6例,判图任务分配系统300包括安检设备311~316、任务调度中心321和任务调度中心322、判图站331和判图站332。
[007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321负责分配来自不同安检设备311~313的判图任务。任务调度中心322负责分配来自不同安检设备314~316的判图任务。
[007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321和任务调度中心322共用判图站331和判图站332。
[008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安检设备311~316与判图站331和判图站332是通信连接的,在图3中为了避免连接关系混乱,以区分不同任务调度中心所负责的安检设备,省略了安检设备311~316与判图站331和判图站332的连接关系。
[008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安检设备可以包括k2个安检设备,k2为大于1的整数。
[008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k2个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m1个任务调度中心共同负责分配k2个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083]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二示意图。
[0084]
如图4所示,以m2等于2,n2等于4,k2等于3例,判图任务分配系统400包括安检设备411~413、任务调度中心421和任务调度中心422、判图站431~434。
[008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421和任务调度中心422共同负责分配来自不同安检设备411~413的判图任务。
[008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421和任务调度中心422共用判图站431~
434。
[008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安检设备411~413与判图站431~434是通信连接的,在图4中为了避免连接关系混乱,省略了安检设备411~413与判图站431~434的连接关系。
[008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任务调度中心对安检设备、判图站进行共同管理,此方式可以考虑用于任务调度中心的容灾场景。
[008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任务调度中心可以包括m2个任务调度中心,判图站可以包括n2个判图站,m2和n2为大于1的整数。
[009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m2个任务调度中心中的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n2个判图站中的部分判图站分别通信连接,不同任务调度中心与不同判图站通信连接。
[009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09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安检设备可以包括k2个安检设备,k2为大于1的整数。
[009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k2个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m2个任务调度中心共同负责分配k2个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094]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三示意图。
[0095]
如图5所示,以m2等于2,n2等于4,k2等于3例,判图任务分配系统500包括安检设备511~513、任务调度中心521和任务调度中心522、判图站531~534。
[009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521和任务调度中心522共同负责分配来自不同安检设备511~513的判图任务。
[009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521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531和532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531和532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09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任务调度中心522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533和534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533和534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09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安检设备511~513与判图站531~534是通信连接的,在图5中为了避免连接关系混乱,省略了安检设备511~513与判图站531~534的连接关系。
[010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每个任务调度中心负责向不同的判图站分配任务,共享安检设备。以安检设备511为例,任务调度中心521和任务调度中心522可以都向与安检设备511对应的判图任务组件订阅判图任务状态,判图任务组件可以将任务状态同时告诉任务调度中心521和任务调度中心522,两个调度中心各自指派判图任务,判图任务有可能同时被指派给判图站531和判图站513。此时,判图任务分配争抢机制会进行处理,判图站531和判图站513得到判图任务后告诉图像服务组件要哪个图像的判图任务数据,如果此判图任务数据已经被其它判图站531取走,则图像服务组件拒绝判图站532;判图任务数据没有被取走,则判图站532从图像服务组件获取安检设备信息、图像列数据等,此时判图站
532展示扫描图像,判图员判图。
[010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任务调度中心可以包括m3个基层任务调度中心和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与m3个基层任务调度中心通信连接,判图站包括n3个,m3和n3为大于1的整数。
[010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m3个基层任务调度中心中的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n3个判图站中的部分判图站通信连接,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与n3个判图站中的所有判图站通信连接。
[010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并将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发送给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
[010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和至少一个高层任务调度中心还用于根据通信连接的对应部分判图站的状态信息分别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10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或图2中所示的安检设备可以包括k3个,k3为大于1的整数。
[010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任务调度中心与k3个安检设备中的部分安检设备分别通信连接,不同任务调度中心负责分配不同安检设备的判图任务。
[0107]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判图任务分配系统部署的第四示意图。
[0108]
如图6所示,以m3等于2,n3等于n,k3等于n例,判图任务分配系统600包括高层任务调度中心611、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2和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3、判图站621~62
n
、安检设备631~63
n
、判图站641~64
n
、安检设备651~65
n

[010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2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621~62
n
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621~62
n
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11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2分配来自不同安检设备631~63
n
的判图任务。
[011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3用于获取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641~64
n
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通信连接的对应判图站641~64
n
的状态信息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判图站分配判图任务。
[01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3分配来自不同安检设备651~65
n
的判图任务。
[011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判图站621~62
n
和安检设备631~63
n
之间是通信连接的,判图站641~64
n
和安检设备651~65
n
之间是通信连接的,在图6中为了避免连接关系混乱,省略了安检设备与判图站的连接关系。
[011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每个任务调度中心负责不同的判图站和安检设备,同时有更高层级的任务调度中心负责基层任务调度中心的任务分配。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2和613订阅到的判图任务,都会给到高层任务调度中心611,高层任务调度中心611可跨任务调度中心指派判图任务。基层任务调度中心612和613订阅到的判图任务都能指派时,高层级任务调度中心611同时也指派这些判图任务,此时判图任务分配争抢机制会进行处理。当某个基层任务调度中心订阅到的判图任务过多,无法都指派出去时,高层任务调度
中心611会从全局的角度向判图站指派判图任务。
[0115]
在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多个任务调度中心,对安检设备、判图站进行共同管理,也能实现这种从全局角度指派判图任务的效果,但图6所示的系统架构,通过设置更高层级的任务调度中心的优势是节省网络资源,减少网络连接数。由于网络连接数越多,系统出故障的概率越高,图6所示的架构可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0116]
例如,任务调度中心与判图站、安检设备连接的这个局部,针对图4所示的系统架构,3个安检设备对应4个判图站,共有14条网络连接,如果是300个安检设备对应400个判图站,网络连接数量很多。
[0117]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容错性方面,去中心化的系统设计不会因为某个节点的意外故障而导致系统停止工作,因为去中心化的系统依赖于多个独立工作的组件,容错能力强,无业务单点,减少了故障的影响面。
[0118]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易维护性方面,去中心化的系统中由于使用了多个微中心,如有系统升级的需求时,可在微中心中逐一升级,不影响其它微中心及系统的业务流程正常进行,实现在线升级。
[0119]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扩展性方面,去中心化的系统设计可实现服务能力的线性扩展及在线扩容,当系统中要增加安检设备(如x光机)或判图站时,可将增加的x光机和判图站配置到新的任务调度中心,连接进系统内,实现服务能力的线性扩展。无需修改原有任务调度中心的配置以及重启服务,实现在线扩容。
[0120]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实时性方面,集中判图站采用实时的方式进行显示和判图,集中判图可以保证与安检设备进行实时同步的判图,和本地判图方式相比不会产生判图延时,可以有效适用于地铁安检等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场景。
[0121]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效率方面,通过任务调度中心进行任务的分发,动态调整系统内各个安检点的判图任务与安检判图员的匹配关系,可以在可连接范围内实现判图任务的负载均衡,从而打破了物理空间布局对安检判图业务流程的桎梏。相比于本地判图和一对一的远程判图模式,有效平衡高峰期和非高峰期、高峰区域和非高峰区域的负载,提高判图员的有效工作时间,加快了安检点的现场处置效率,实现减员增效。
[0122]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减员效果方面,根据试运行情况分析,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可以在高峰期削减30%、平峰期削减45%的判图员。例如,广州地铁现有安检点按700个进行估算,如果采用传统的单点孤立工作模式,每天运营时段为18个小时,按三班两运转工作制计,则需判图人员约700
×
3人=2100人。而使用判图任务分配系统之后,,按照每天6:00-10:00、15:00-19:00的8小时工作时间安排一班人工,就可覆盖早晚高峰时段,采用五天工作二天休息制计,按70%判图员需求统计人数,则需人员700
×
70%
×
7/5=686人;其它平峰时段每天10小时,采用四天工作三天休息制计,按55%判图员需求统计人数,需人员700
×
55%
×
7/4=674人,合计人员1360人。综上,采用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后,可节省人力开支(2100-1360)/2100=35%,每人每年按10万元计算人工成本,则年节约运营成本为7400万元。
[012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不同判图站得到相同判图任务的情况下,不同判图站可以分别向目标安检设备请求获取与该相同判图任务对应的扫描图像,其中,目标安检设备为该相同判图任务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目标安检设备可以向最先请求获取与相同
判图任务对应的扫描图像的第一判图站发送扫描图像,并拒绝其他判图站获取与该相同判图任务对应的扫描图像。可以使得在去中心化的系统架构下,避免重复分配相同判图任务。
[012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判图站还用于判断自身与安检设备连接是否出现异常,并在连接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通知任务调度中心将自身的判图任务重新分配给其他判图站。
[0125]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利用判图任务分配系统进行判图的流程图。
[0126]
如图7所示,利用判图任务分配系统进行判图包括操作s701~s710。
[012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乘客可以将随身包裹放置在x光机(安检设备)的主胶带机上。在操作s701,由x光机开始对待检包裹进行扫描。
[0128]
在操作s702,包裹到达x光机出束面产生第一列图像后,生成对应的判图任务。
[0129]
在操作s703,通过任务调度中心进行任务分发,判图任务与远程判图站的匹配调度算法采用空闲判图站优先,网络链路质量好(例如,延迟低、抖动小、带宽大)的判图站优先。
[0130]
在操作s704,任务根据分发策略分配给优先级最高(可以是物理距离最近)的空闲判图站,判图站会获取安检设备的实时图像数据,并在屏幕上实时显示。
[0131]
判图任务通过任务调度中心进行统一的分发,同一台安检设备生成的图像可由不同判图站进行判图,每个判图站也可以接收任意安检机的扫描图像,因此可以根据分图策略实现集中判图站间的任务的负载均衡。
[013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任务分配系统提供ai辅助判图功能,x光机完成对包裹的扫描后,将扫描图像数据发送给ai自动判图服务器。ai算法会自动识别x光图像中的违禁品,例如管制刀具、爆炸物等。判图站会将ai自动识别的结果同步标识在扫描图像上供判图员参考,从而降低判图员的工作负荷,提高其工作效率。
[013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员对包裹做出放行结论,则包裹由传送装置传送至护板装置末端被乘客取走。判图员对夹带了违禁品的判图任务做出开检指令后,判图结论回传给x光机。
[013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判图任务分配系统可以自动触发判图任务来源安检点的声光报警,提示本地开检员有嫌疑包裹需要拦截开包。当判图员判图给出的结论为开检时,判图员还可以录制语音记录嫌疑物类别。本地开检员通过开检站显示的包裹外观照片,快速定位到需要开检的包裹,与乘客一同从传送装置上将包裹取走。开检员在进行开包检查时,可在开检站打开开检任务,开检站显示嫌疑包裹的x光图像、包裹的外观照片、ai识别结果以及判图员做出的嫌疑标记框,综合以上信息便于开检员快速定位该包裹并对包裹内的违禁品进行查找。
[013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开检员查看开检任务时,还可点击收听嫌疑物语音提示,进一步辅助查找违禁物品。开检员开包检查后可以对处置情况进行记录,处置结果包括放行、没收以及移交警察等,处置结论的类型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业务需求进行定制。
[013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方案同时有任务回收机制和任务超时机制。
[0137]
在操作s705,当任务分配完成后,如果集中判图站和安检设备连接出现异常,如判图站与安检设备连接超时,执行操作s706,判图任务将会被回收并重新分配给其他判图站。
[0138]
在操作s707,判断判图任务是否超时。当到达任务超时时间时,执行操作s708,仍然未能找到可供分配的判图站或者已分配判图站的判图员尚未给出判图结论的,任务将会终止并按照默认的超时结论处理。如果已分配给某一判图站,这个判图站的判图任务也会终止,并进入空闲状态等待新的判图任务。
[0139]
在操作s709,当判图站没有到达任务超时时间时,给出判图结论。
[0140]
在操作s710,完成判图。
[0141]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集中判图站采用实时的方式进行显示和判图,集中判图可以保证与安检设备进行实时同步的判图,和本地判图方式相比不会产生判图延时,可以有效适用于地铁安检等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场景。
[014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0143]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