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印章授信使用的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9422发布日期:2019-11-26 01:5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印章授信使用的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印章授信使用的方法及其系统,属于智能印章机领域。



背景技术:

印章或图章,作为一种重要的授信手段,一般是政府、金融、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凭证工具;而传统印章的管理和使用过程极度依赖人工的监管和操作,用印过程极易出现纰漏,使得企业的授权或授信流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虽然现如今已出现了大量的智能印章机及其配套技术,但其对于用印最为关键的盖章环节,仍缺少必要的防护手段,只能通过被动的信息监控做防御;如果使用人解锁印章后违规甚至非法用印,在其他未经授权的文件上用印,这就可能对印章所有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如何基于现有智能印章机系统规避上述缺陷,对于授信的过程做到进一步有效的监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印章授信使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初始化进而加载预设信息;

s2、调用所述预设信息进而依据其提供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s3、调用所述预设信息进而将其提供的已授权身份信息与已采集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s4、解锁便携式印章进而默认授权单次用印;

s5、调用所述预设信息进而依据其提供的授信执行方式维持所述便携式印章的授信状态;

s6、重新锁定所述便携式印章;

s7、上传流程数据至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预设信息包括下面至少一项:数据采集方式、已授权身份信息、授信执行方式。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使用指纹识别单元采集指纹特征数据;使用摄像采集单元采集面部特征数据。

进一步,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可以同时使用指纹识别单元和摄像采集单元,也可以只使用其中任意一项。

进一步,步骤s3中所述已授权身份信息与所述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时;若比对结果一致,则身份验证成功,授权进行下一步;若比对结果不一致,则身份验证失败,系统上传已采集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至服务器。

进一步,步骤s5中还包括调用所述授信执行方式,其中已预先设置了所述便携式印章的授权使用次数和授权使用时限,同时维持所述便携式印章的锁定执行单元不触发;当所述授权使用次数或所述授权使用时限用尽时,所述授信状态结束,所述锁定执行单元自动触发。

进一步,所述锁定执行单元由陀螺仪传感器构成,当所述锁定执行单元不触发时,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锁定执行单元触发时,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所述陀螺仪传感器会感知所述便携仪印章机在操作过程中的晃动并依此发送锁定指令。

进一步,所述流程数据包括下面至少一项:生物特征数据、便携式印章机使用时长、便携式印章机使用次数。

一种基于智能印章机印章授信使用的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初始化模块,用于系统初始化进而加载预设信息;

采集模块,用于调用所述预设信息进而依据其提供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比对模块,用于调用所述预设信息进而将其提供的已授权身份信息与已采集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解锁模块,用于解锁便携式印章进而默认执行单次用印;

授信模块,用于调用所述预设信息进而依据其提供的授信执行方式维持所述便携式印章的授信状态;

锁定模块,用于重新锁定所述便携式印章;以及

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流程数据至服务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任一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在智能印章机管理系统中有效预防印章解锁后的违规甚至非法用印现象,对授信过程做到高效监管,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印章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流程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模块连接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a;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b;

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c。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计算机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或者通过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来实现或实施。所述方法可以使用标准编程技术-包括配置有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程序中实现,其中如此配置的存储介质使得计算机以特定和预定义的方式操作——根据在具体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和附图。每个程序可以以高级过程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若需要,该程序可以以汇编或机器语言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或解释的语言。此外,为此目的该程序能够在编程的专用集成电束上运行。

此外,可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来执行本文描述的过程的操作,除非本文另外指示或以其他方式明显地与上下文矛盾。本文描述的过程(或变型和/或其组合)可在配置有可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执行,并且可作为共同地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代码(例如,可执行指令、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一个或多个应用)、由硬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多个指令。

进一步,所述方法可以在可操作地连接至合适的任何类型的计算平台中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迷你计算机、主框架、工作站、网络或分布式计算环境、单独的或集成的计算机平台、或者与带电粒子工具或其它成像装置通信等等。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以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或设备上的机器可读代码来实现,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集成至计算平台,如硬盘、光学读取和/或写入存储介质、ram、rom等,使得其可由可编程计算机读取,当存储介质或设备由计算机读取时可用于配置和操作计算机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过程。此外,机器可读代码,或其部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当此类媒体包括结合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器实现上文所述步骤的指令或程序时,本文所述的发明包括这些和其他不同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技术编程时,本发明还包括计算机本身。

计算机程序能够应用于输入数据以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从而转换输入数据以生成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输出数据。输出信息还可以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转换的数据表示物理和有形的对象,包括显示器上产生的物理和有形对象的特定视觉描绘。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声明,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应当理解,本文所提供的任何以及所有实例或示例性语言(“例如”、“如”等)的使用仅意图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除非另外要求,否则不会对本发明的范围施加限制。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以下对部分名词进行相应的解释:

预设信息:指在系统初始化阶段,通过触屏、键盘或其他交互形式对系统在执行后续工作时需要预先设置的功能或输入的信息。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初始化进而加载预设信息;此处提及的预设信息包括数据采集方式、已授权身份信息、授信执行方式;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需求,预设信息也可以做相应的修改或增减;

s2、调用预设信息中数据采集方式,并按照已设置启用的方式采集相应的生物特征数据;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使用指纹识别单元采集指纹特征数据和使用摄像采集单元采集面部特征数据;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启用,也可以只启用任意一项;具体地,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需求进行变化;

s3、调用预设信息中的已授权身份信息并将其与已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在已授权身份信息与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时,若比对结果一致,则身份验证成功,系统授权进行下一步;若比对结果不一致,则身份验证失败,系统上传已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至服务器留作备份,以便后续在核查此类违规操作时,用作追溯凭证;

s4、解锁便携式印章进而默认授权单次用印;出于应用环境的考虑,当身份验证成功时,使用人已获得授权,且每次使用必然需要用印至少一次,因此系统默认授权单次用印,如后续无其他授信执行方式,则单次用印结束后,便携式印章重新锁定;

s5、调用预设信息中的授信执行方式,进而依此维持便携式印章的授信状态;授信执行方式中已预先设置了便携式印章的授权使用次数和时限,同时系统自动维持便携式印章的锁定执行单元不触发;当授权使用次数或时限用尽时,授信状态即宣告结束,锁定执行单元自动触发;此处所提及的锁定执行单元由一个或多个陀螺仪传感器组合构成,当其不触发时,相应的陀螺仪传感器处于关闭状态;当其触发时,相应的陀螺仪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陀螺仪传感器会感知便携仪印章机在操作过程中的晃动进而向系统发送锁定指令;

s6、重新锁定便携式印章;

s7、上传流程数据至服务器;此处所提及的流程数据包括生物特征数据、便携式印章机使用时长以及便携式印章机使用次数。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存在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步骤。

参照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模块连接图,包括初始化模块,用于系统初始化进而加载预设信息;采集模块,与初始化模块连接实现交互,用于调用预设信息中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生物特征数据;比对模块,与初始化模块、采集模块连接实现交互,用于调用预设信息中的已授权身份信息并将其与已采集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解锁模块,与比对模块连接实现交互,用于解锁便携式印章进而默认执行单次用印;授信模块,与初始化模块、解锁模块连接实现交互,用于调用预设信息中的授信执行方式并基于此维持便携式印章的授信状态;锁定模块,与授信模块连接实现交互,用于重新锁定便携式印章;以及上传模块,与比对模块、锁定模块连接实现交互,用于上传流程数据至服务器。

参照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a,实施例a展示的是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流程:系统启动;授权公司业务员小李使用公司公章,限制使用时限为5min,次数为10次;采集当前使用人的指纹和面部数据;与数据库中小李预存的指纹和面部数据进行比对,通过验证,便携式印章解锁,且给予默认使用次数1次;在单次用印后,系统进一步判定是否允许维持授信状态;判定允许,且同时启用授信使用时间和次数;小李在使用过程中,系统自动检测授信使用时间是否为0,若大于0,则维持授信状态;若等于0,系统锁定便携式印章并且上传流程数据至服务器;同时,系统也会判定当前授信使用次数,每用印一次,授信次数减1,直至判定授信次数等于0,则系统锁定便携式印章并且上传流程数据至服务器;数据上传结束后,系统关闭;授信使用时间和授信使用次数的判定同步进行,有任意一项不满足预先设置的授信要求时,系统即执行后续步骤。

参照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b,实施例b展示的是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流程:系统启动;授权公司业务员小张使用公司公章,但并未设置授权用印时限和次数;仅采集当前使用人的指纹数据用作比对;与数据库中小张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解锁便携式印章,默认使用次数为1次;在单次用印后,系统进一步判定是否允许维持授信状态;未发现设置有授权用印时限或次数,用印结束,锁定便携式印章;上传流程数据至服务器;系统关闭。

参照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c,实施例c展示的是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流程:系统启动;授权公司业务员小赵使用公司公章,仅设置了授权使用时限5min;仅采集当前使用人的面部数据用作比对;与数据库中小赵预存的面部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不匹配,系统上传已采集的面部数据至服务器;系统关闭。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