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23498发布日期:2019-12-04 00:4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触控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具有触控功能,能够方便用户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然而,在笔记本电脑的系统主板和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来自系统主板的信号时序的不稳定,很容易使得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与系统主板之间的沟通异常,导致触控功能失效,并且,在笔记本电脑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笔记本电脑的触控功能仍处于开启状态,当笔记本电脑合盖时,键盘可能会与屏幕接触,导致误触,从而使得笔记本电脑很容易发生触控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可避免触控异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电路,包括:第一上拉子电路、第二上拉子电路、第一开关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和触控ic;所述第一上拉子电路与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上拉子电路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与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所述第二上拉子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上拉子电路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与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拉子电路包括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拉子电路包括第二上拉电阻;所述第二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路还包括与所述触控ic电连接的逻辑子电路;所述逻辑子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的触控操作,通过输出端输出触控使能信号并传输至所述触控ic,使所述触控ic开启。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逻辑子电路包括与门,所述与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配置为接收屏幕开启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配置为接收触控发生信号。

可选的,所述与门还包括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入端配置为接收背光开启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包括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和系统主板;所述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如上述的触控电路;所述系统主板上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数据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路的数据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并通过时钟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信号线向所述触控电路中的触控ic传输数据信号,并通过所述时钟信号线向所述触控ic传输时钟信号。

可选的,在所述触控电路包括逻辑子电路,且所述逻辑子电路包括与门的情况下,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输入端输出屏幕开启信号,向所述第二输入端输出触控发生信号。

可选的,所述系统主板上设置有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和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所述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与所述数据信号线、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以及所述触控电路中的数据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来自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所述数据信号线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电路中的数据信号输入端;并且,接收来自所述触控电路中的第一开关子电路的信号;所述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与所述时钟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以及所述触控电路中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被配置为在来自所述时钟信号线的信号、来自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以及来自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所述时钟信号线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电路中的时钟信号输入端;并且,接收来自所述触控电路中的第二开关子电路的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包括第三上拉电阻、第三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触控电路中的第一开关子电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包括第四上拉电阻、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四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时钟信号线和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触控电路中的第二开关子电路电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触控电路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电路包括第一上拉子电路、第二上拉子电路、第一开关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和触控ic;所述第一上拉子电路与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与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上拉子电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与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触控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所述第一上拉子电路将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开启,将来自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所述第二上拉子电路将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开启,将来自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触控电路还包括与所述触控ic电连接的逻辑子电路;所述触控电路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所述逻辑子电路响应于用户的触控操作,通过输出端输出触控使能信号并传输至所述触控ic,使所述触控ic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包括:第一上拉子电路、第二上拉子电路、第一开关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和触控ic。第一上拉子电路与第一信号输入端和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电连接。第一开关子电路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上拉子电路与第一信号输入端和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电连接。第二开关子电路与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一上拉子电路用于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第一开关子电路用于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第二上拉子电路用于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第二开关子电路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

因此,在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子电路,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还未传输至第一开关子电路时,第一开关子电路断开,不会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的数据信号端口,从而可以避免因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提前进入触控ic,导致触控ic内部元器件工作异常的问题。并且,当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共同控制第一开关子电路开启时,第一上拉子电路会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电位,使得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电位相同,从而可以启动触控ic正常工作,避免触控功能异常。同样的,在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二开关子电路,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还未传输至第二开关子电路时,第二开关子电路断开,不会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从而可以避免因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提前进入触控ic,导致触控ic内部元器件工作异常的问题。并且,当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共同控制第二开关子电路开启时,第二上拉子电路会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电位,使得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的电位相同,从而可以启动触控ic正常工作,避免触控功能异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控制图4中的驱动系统的信号时序图;

图6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ic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用于控制图6中的驱动系统的信号时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和系统主板2。

该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还可以与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电连接。

示例的,该显示屏可以为单层多点外嵌式(singlelayeroncell,sloc)触控显示屏。

其中,该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上设置有触控电路10。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中的触控电路10与系统主板2之间通过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协议进行通信。

在此情况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系统主板2上设置有处理器20,该处理器20通过数据信号线s3与触控电路1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通过时钟信号线s4与触控电路的时钟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

其中,触控电路10包括触控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在此情况下,处理器20用于通过数据信号线s3向触控电路10中的触控ic传输数据信号,并通过时钟信号线s4向触控ic传输时钟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20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

在此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电路10,包括:第一上拉子电路11、第二上拉子电路12、第一开关子电路13、第二开关子电路14和触控ic。

第一上拉子电路11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和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电连接。

第一开关子电路13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第一信号输入端v1、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

第二上拉子电路12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和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电连接。

第二开关子电路14与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第一信号输入端v1、以及时钟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

其中,第一上拉子电路11用于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

第一开关子电路13用于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

第二上拉子电路12用于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

第二开关子电路14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

其中,相比于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会提前传输至触控电路。并且,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的电位和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电位。

示例的,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电路的时间差t为1ms~3ms。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情况下,触控ic才可以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子电路13时,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还未传输至第一开关子电路13,使得第一开关子电路13断开,不会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从而可以避免因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提前进入触控ic,导致触控ic内部元器件工作异常的问题。

当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子电路13时,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第一开关子电路13开启,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此时,第一上拉子电路11会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的电位,因此,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相同,从而可以启动触控ic正常工作。

相应的,在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第二开关子电路14时,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还未传输至第二开关子电路14,使得第二开关子电路14断开,不会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从而可以避免因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提前进入触控ic,导致触控ic内部元器件工作异常的问题。

当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第二开关子电路14时,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第二开关子电路14开启,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此时,第二上拉子电路12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电位,因此,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相同,从而可以启动触控ic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路10,包括:第一上拉子电路11、第二上拉子电路12、第一开关子电路13、第二开关子电路14和触控ic。第一上拉子电路11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和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电连接。第一开关子电路13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第一信号输入端v1、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第二上拉子电路12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和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电连接。第二开关子电路14与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第一信号输入端v1、以及时钟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第一上拉子电路11用于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第一开关子电路13用于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第二上拉子电路12用于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第二开关子电路14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

因此,在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第一开关子电路13,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还未传输至第一开关子电路13时,第一开关子电路13断开,不会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从而可以避免因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提前进入触控ic,导致触控ic内部元器件工作异常的问题。并且,当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共同控制第一开关子电路13开启时,第一上拉子电路11会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的电位,使得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相同,从而可以启动触控ic正常工作,避免触控功能异常。同样的,在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第二开关子电路14,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还未传输至第二开关子电路14时,第二开关子电路14断开,不会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从而可以避免因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提前进入触控ic,导致触控ic内部元器件工作异常的问题。并且,当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共同控制第二开关子电路14开启时,第二上拉子电路12会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电位,使得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相同,从而可以启动触控ic正常工作,避免触控功能异常。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系统主板2上设置有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和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

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与数据信号线s3、第二信号输入端v2、第三信号输入端v3以及触控电路10中的数据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

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与时钟信号线s4、第二信号输入端v2、第三信号输入端v3以及触控电路10中的时钟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

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用于在来自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来自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以及来自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传输至触控电路10中的数据信号输入端s1,并且,接收来自触控电路中10的第一开关子电路13的信号。

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用于在来自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来自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以及来自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将来自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传输至触控电路10中的时钟信号输入端s2,并且,接收来自触控电路10中的第二开关子电路14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触控电路中10的第一开关子电路13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电连接,因此,在第一开关子电路13开启时,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接收的来自触控电路中10的第一开关子电路13的信号的电位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的电位相等。由于触控电路中10的第二开关子电路14与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电连接,因此,在第二开关子电路14开启时,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接收的来自触控电路中10的第二开关子电路14的信号的电位与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的电位相等。

其中,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的电位、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的电位、以及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电位均低于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的电位。并且,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的电位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相等。

示例的,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的电位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均为3.3v~3.6v。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电位为1.65v~1.95v。

在此基础上,如果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较高(例如5v),此时可以通过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上的电源ic将该较高电位转换为较低的电位,例如由5v转换至3.3v,再传输至触控电路10。

需要说明的是,来自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同时传输至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和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来自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和来自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同时传输至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和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电位转换电路23和第二电位转换电路24,将系统主板2与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可以避免在系统主板2与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由于来自系统主板2的处理器20中的数据信号线s3和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的电位,低于来自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的触控电路10中的第一开关子电路13和第二开关子电路14的信号的电位,导致系统主板2和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的电位不匹配,很难直接相连的问题,保证了系统主板2与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正常工作。

以下对图2所示的触控电路10中各个子电路的结构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子电路13包括第一晶体管m1。

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电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与数据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

其中,第一晶体管m1为n型晶体管。

示例的,n型晶体管可以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mosfet)或者n型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开关子电路14包括第二晶体管m2。

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与所述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时钟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

其中,第二晶体管m2为n型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上拉子电路11包括第一上拉电阻r1。

第一上拉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电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1的第二端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上拉子电路12包括第二上拉电阻r2。

第二上拉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电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2的第二端与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电连接。

其中,在第一上拉子电路11包括第一上拉电阻r1的情况下,第二上拉电阻r2和第一上拉电阻r1的大小相等。

以下对图3所示的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和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的结构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包括第三上拉电阻r3、第三晶体管m3以及第四晶体管m4。

第三上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电连接,第三上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数据信号线s3和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电连接。

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与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电连接。

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与第三信号输入端v3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与触控电路10中的第一开关子电路13电连接。

其中,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均为n型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上拉子电路11包括第一上拉电阻r1的情况下,第三上拉电阻r3大于第一上拉电阻r1。

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上拉电阻r1和第三上拉电阻r3的阻值大小,以控制数据信号线s3上的信号传输速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包括第四上拉电阻r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

第四上拉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电连接,第四上拉电阻r4的第二端与时钟信号线s4和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电连接。

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与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电连接。

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与第三信号输入端v3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与触控电路10中的第二开关子电路14电连接。

其中,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均为n型晶体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上拉子电路12包括第二上拉电阻r2的情况下,第四上拉电阻r4大于第二上拉电阻r2。

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上拉电阻r2和第四上拉电阻r4的阻值大小,以控制时钟信号线s4上的信号传输速率。

以下,结合图5所示的信号图,对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中的触控电路10,与系统主板2中的第一电位上拉子电路23和第二电位上拉子电路24之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如图4所示,数据信号线s3传输为高电平信号,且第二信号输入端v2输入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的电位相同,此时,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中的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和源极均为高电位,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和源极的电位差为0,使得第三晶体管m3截止。在此情况下,第三上拉电阻r3在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作用下产生较小的电流,流经第三晶体管m3,使得第三晶体管m3产生漏电流,该漏电流通过第三晶体管m3的寄生二极管传输至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

在此基础上,第三信号输入端v3和第二信号输入端v2同时起电,第三信号输入端v3将高电平信号传输至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且第三信号输入端v3输入的信号的电位高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输入的电位,当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和漏极的电位差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晶体管m4的阈值电压时,使得第四晶体管m4开启,并将来自第三晶体管m3的漏电流通过数据信号输入端s1传输至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

示例的,当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的电位为1.8v,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电位为1.8v,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的电位为3.3v,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为3.3v,此时,由于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电流的存在,使得来自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的电位被下拉至0.5v,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电位被提升至0.5v。

由于第一信号输入端v1比第二信号输入端v2和第三信号输入端v3晚起电,如图5所示,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和第三信号输入端v3,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起电的时间差为t,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和第三信号输入端v3比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提前传输至触控电路10,因此,在数据信号输入端s1将漏电流传输至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时,第一信号输入端v1还未将信号传输至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此时,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一晶体管m1的开启电压,使得第一晶体管m1截止,从而避免漏电流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

在此之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将高电平信号传输至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开启,并将漏电流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同时,第一信号输入端v1将高电平信号传输第一上拉电阻r1,使得第一上拉电阻r1会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漏电流的电位,因此,该漏电流不会对触控ic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此外,由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电位和数据信号线s3的信号的电位,使得第四晶体管m4的漏电流的电位也相对较高,因此,当第一电位转换子电路23中的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反向串联时,可以避免电位较高的漏电流传输至处理器20而导致处理器20损坏。

同样的,如图4所示,时钟信号线s4传输为高电平信号,且第二信号输入端v2输入的信号的电位与来自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的电位相同,此时,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中的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和源极均为高电位,即,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和源极的电位差为0,使得第五晶体管m5截止。在此情况下,第四上拉电阻r4在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作用下产生较小的电流,流经第五晶体管m5,使得第五晶体管m5会产生漏电流,该漏电流通过第五晶体管m5的寄生二极管传输至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

在此基础上,第三信号输入端v3和第二信号输入端v2同时起电,第三信号输入端v3将高电平信号传输至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且第三信号输入端v3输入的信号的电位高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输入的电位,当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和漏极的电位差大于或者等于第六晶体管m6的阈值电压时,使得第六晶体管m6开启,并将来自第五晶体管m5的漏电流通过时钟信号输入端s2传输至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

示例的,当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的电位为1.8v,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电位为1.8v,第三信号输入端v3的信号的电位为3.3v,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为3.3v,此时,通过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电流为0.5v,使得来自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的电位被下拉至0.5v,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电位被提升至0.5v。

由于第一信号输入端v1比第二信号输入端v2和第三信号输入端v3晚起电,因此,在数据信号输入端s2将漏电流传输至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时,第一信号输入端v1还未将信号传输至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此时,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第二晶体管m2的开启电压,使得第二晶体管m2截止,从而避免漏电流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cl。

在此之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将高电平信号传输至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开启,并将漏电流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同时,第一信号输入端v1将高电平信号传输第二上拉电阻r2,使得第二上拉电阻r2会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由于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漏电流的电位,因此,该漏电流不会对触控ic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此外,由于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的电位高于第二信号输入端v2的信号的电位和时钟信号线s4的信号的电位,使得第六晶体管m6的漏电流的电位也相对较高,因此,当第二电位转换子电路24中的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反向串联时,可以避免电位较高的漏电流传输至处理器20,导致处理器20损坏的问题。

相比于如图6所示的触控电路10,由于第四晶体管m4开启,将来自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电流通过数据信号输入端s1传输至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且第六晶体管m6开启,并将来自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电流通过时钟信号输入端s2传输至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时,因此,在第一信号输入端v1还未起电的情况下,该漏电流会直接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和时钟信号端口scl,使得数据信号端口sda和时钟信号端口scl的电位升高(如图8所示)。在此情况下,例如图7中的触控ic中,由于第四信号输入端v4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同时起电,且第七晶体管m7为p型晶体管,因此,当漏电流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或者时钟信号端口scl时,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还未起电,使得第七晶体管m7开启,且触控ic中的二极管q也导通,从而使得漏电流进入触控ic,触控ic内部的部分电路导通,但此时触控ic的其余电路(例如图7中的传送驱动单元以及为n型晶体管的第八晶体管m8)还未开启,导致触控ic异常工作,从而影响触控ic和处理器20之间的信号传输,使得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与系统主板2的沟通异常,系统主板2不会向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传输i2c信号,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失效。

而本发明在第一信号输入端v1还未起电的情况下,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不会开启,使得来自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电流不会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来自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电流不会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从而避免因漏电流进入触控ic,使得触控ic的部分电路导通,导致触控ic异常工作,影响触控ic和处理器20之间的信号传输,使得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与系统主板2的沟通异常,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失效的问题。因此,在笔记本电脑开机的瞬间,系统主板2产生的漏电流并不会传输至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不会影响中断信号与系统主板2的沟通,使得系统主板2可以将i2c信号正常传输至显示面板控制电路板1,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在此基础上,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路10还包括与触控ic电连接的逻辑子电路15。

逻辑子电路15用于响应于用户的触控操作,通过输出端out输出触控使能信号en并传输至触控ic,使触控ic开启。

其中,该触控ic可以通过其通用目的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端口,来接收触控使能信号en。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逻辑子电路15包括与门u,与门u包括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和输出端out。其中,第一输入端in1用于接收屏幕开启信号,第二输入端in2用于接收触控发生信号tp。

其中,该屏幕开启信号rd和触控发生信号tp均可以由处理器5发出。

需要说明的是,当屏幕上有触控操作时,触控ic会响应于该触控操作,发出中断信号,该中断信号可以被传输至系统主板2上的处理器5。处理器5可以根据被触发的中断信号来向触控ic传输触控发生信号tp。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主动发光型显示屏,例如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可以在屏幕开启信号rd的控制下呈亮态。此时,笔记本电脑正常工作。

相比于如图6所示的触控ic直接接收触控发生信号tp,当笔记本电脑合盖时,笔记本电脑进入休眠状态,此时键盘可能会与屏幕接触,使得处理器5向触控ic传输触控发生信号tp,触控ic会根据接收触控发生信号tp准备运行触控功能,但此时由于笔记本电脑进入休眠状态,触控ic内部的部分电路元器件还未启动,使得触控ic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触控失效,造成误触。

而本发明中触控发生信号tp与屏幕开启信号rd传输至与门u,当触控发生信号tp与屏幕开启信号rd均为高电平时,即,屏幕呈亮态且屏幕有触控操作时,与门u的输出端out才会输出触控使能信号en,并传输至触控ic。由于在笔记本电脑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触控ic内部的电路元器件已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触控使能信号en传输至触控ic,可以使得触控ic正常运行,以实现触控,从而避免出现误触。

在此基础上,如图11所示,与门u还包括第三输入端in3。该第三输入端in3用于接收背光开启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屏),屏幕在屏幕开启信号rd和背光开启信号bl均为高电平时呈亮态。此时,笔记本电脑正常工作。

表1列出了图6中的触控电路10与图11中的触控电路10的触控功能对不同信号的响应情况。

表1

可以看出,图6中的触控电路10,触控ic在触控发生信号tp为高电平时,触控功能有效,此时,笔记本电脑可能处于休眠状态,容易导致误触。而图11中的触控电路10,在背光开启信号bl、触控发生信号tp与屏幕开启信号rd均为高电平时,触控功能有效,此时,笔记本电脑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触控ic内部的电路元器件已处于工作状态。

因此,在背光开启信号bl、触控发生信号tp与屏幕开启信号rd均为高电平时,与门u的输出端out才会输出触控使能信号en,并传输至触控ic,使触控ic正常运行,从而避免出现误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电路10的驱动方法,如图2所示,该触控电路10包括第一上拉子电路11、第二上拉子电路12、第一开关子电路13、第二开关子电路14和触控ic。

第一上拉子电路11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和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电连接。

第一开关子电路13与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第一信号输入端v1、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s1电连接。

第二上拉子电路12与第一信号输入端v1和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电连接。

第二开关子电路14与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第一信号输入端v1、以及时钟信号输入端s2电连接。

在此基础上,触控电路10的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上拉子电路11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并且,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第一开关子电路13开启,将来自数据信号输入端s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数据信号端口sda。

第二上拉子电路12将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并且,在来自第一信号输入端v1的信号和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的共同控制下,第二开关子电路14开启,将来自时钟信号输入端s2的信号传输至触控ic的时钟信号端口scl。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触控电路10还包括与触控ic电连接的逻辑子电路15。

触控电路10的驱动方法还包括:逻辑子电路15响应于用户的触控操作,通过输出端out输出触控使能信号en并传输至触控ic,使触控ic开启。

上述的触控电路10的驱动方法具有与上述的触控电路10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