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1705发布日期:2020-02-04 12:3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餐饮服务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餐饮服务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准的高低不仅关系着酒店的效益、声誉,更关乎酒店的生存与发展,在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服务目标是“和谐服务”,所谓和谐服务,就是以服务员的亲情、技能、效率、知识和良好的修养,表达和体现服务风格,是和谐对客关系的集中体现,餐饮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饮食,比如经营餐饮,提供餐饮,二是指提供餐饮的行业或者机构,满足食客的饮食需求,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由于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下,不同的人群饮食习惯、口味的不同,因此,世界各地的餐饮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餐饮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水、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现有餐饮行业在进行营业的时候,大部分不能对涉及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管,降低了对各个环节的认识,使得营业者不能直观的去了解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情况,从而不能很好的提高营业额,对于消费者而言,无法了解到关于菜品的卫生程度,降低了对所选菜馆的了解程度,安全消费心理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了现有餐饮行业在进行营业的时候,大部分不能对涉及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管,降低了对各个环节的认识,使得营业者不能直观的去了解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情况,从而不能很好的提高营业额,对于消费者而言,无法了解到关于菜品的卫生程度,降低了对所选菜馆的了解程度,安全消费心理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商户端、客户端、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库,所述商户端与服务平台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客户端与服务平台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所述服务平台包括中央处理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员工管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食品安全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分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分析模块的输入端与菜品好评统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菜品推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系统通过无线与云端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时间排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时间排序模块的输入端与顾客订单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员工管理单元包括考勤模块、绩效统计模块和岗位管理模块,所述数据分类模块与大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食品安全监测模块与商户端实现双向连接,并且云端无线通讯模块与商户端实现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展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商户端包括处理中心,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员工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菜品上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顾客订单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菜品更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通过无线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员工信息采集单元包括员工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员工职务分配模块,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厨房监控模块、客流监控模块和顾客就餐监控模块,所述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包括生产基地信息采集模块、运输情况采集模块和销售情况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包括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菜品下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菜品下单模块的输入端与菜品预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菜品追踪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商户信息查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系统与结算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处理系统与评价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处理系统通过无线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商户端与服务平台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客户端与服务平台实现双向连接,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服务平台包括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员工管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食品安全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分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分析模块的输入端与菜品好评统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菜品推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系统通过无线与云端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时间排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时间排序模块的输入端与顾客订单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将各个环节的情况通过系统的方式直观的进行展示,可以方便营业者对各个环节的了解,更加方便处理所发生的问题。

(2)、该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客户端包括处理系统,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菜品下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菜品下单模块的输入端与菜品预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菜品追踪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系统的输入端与商户信息查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系统与结算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处理系统与评价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处理系统通过无线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消费者可以了解到食品卫生情况,提高了消费的安全性,整体消费呈透明性,同时可以网上点餐,实时关注上菜情况,消费十分便捷。

(3)、该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商户端包括处理中心,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员工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菜品上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顾客订单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处理中心的输出端与菜品更新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通过无线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处理中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员工信息采集单元包括员工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员工职务分配模块,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厨房监控模块、客流监控模块和顾客就餐监控模块,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包括生产基地信息采集模块、运输情况采集模块和销售情况采集模块,对各个环节情况的采集,可以有效的做出改进,从而提高营业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商户端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服务平台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客户端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商户端;11、处理中心;12、数据采集单元;121、厨房监控模块;122、客流监控模块;123、顾客就餐监控模块;13、员工信息采集单元;131、员工身份信息采集模块;132、员工职务分配模块;14、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141、生产基地信息采集模块;142、运输情况采集模块;143、销售情况采集模块;15、菜品上传模块;16、顾客订单处理模块;17、菜品更新模块;18、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9、电源模块;2、客户端;21、处理系统;22、菜品下单模块;23、菜品预览模块;24、菜品追踪模块;25、商户信息查看模块;26、结算模块;27、评价模块;28、第二无线通讯模块;3、服务平台;31、中央处理系统;32、数据分类模块;33、数据处理模块;34、员工管理单元;341、考勤模块;342、绩效统计模块;343、岗位管理模块;35、食品安全监测模块;36、分析模块;37、菜品好评统计模块;38、菜品推送模块;39、云端无线通讯模块;310、时间排序模块;311、顾客订单接收模块;312、展示模块;313、预警模块;4、大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餐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商户端1、客户端2、服务平台3和大数据库4,对各个环节情况的采集,可以有效的做出改进,从而提高营业额,商户端1包括处理中心11,处理中心1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模块1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电源模块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单元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处理中心11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单元12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11的输入端与员工信息采集单元13的输出端连接,员工信息采集单元13包括员工身份信息采集模块131、员工职务分配模块132,数据采集单元12包括厨房监控模块121、客流监控模块122和顾客就餐监控模块123,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14包括生产基地信息采集模块141、运输情况采集模块142和销售情况采集模块143,消费者可以了解到食品卫生情况,提高了消费的安全性,整体消费呈透明性,同时可以网上点餐,实时关注上菜情况,消费十分便捷,客户端2包括处理系统21,处理系统21的输入端与菜品追踪模块24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系统21的输入端与商户信息查看模块25的输出端连接,处理系统21与结算模块26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处理系统21与评价模块27实现双向连接,处理系统21通过无线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8实现双向连接,处理系统21的输入端与菜品下单模块22的输出端连接,并且菜品下单模块22的输入端与菜品预览模块23的输出端连接,处理中心11的输入端与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14的输出端连接,处理中心11的输出端与菜品上传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11的输出端与顾客订单处理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处理中心11的输出端与菜品更新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11通过无线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8实现双向连接,商户端1与服务平台3实现双向连接,并且客户端2与服务平台3实现双向连接,服务平台3与大数据库4实现双向连接,服务平台3包括中央处理系统31,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入端与数据分类模块32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数据分类模块32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模块33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入端与员工管理单元34的输出端连接,员工管理单元34包括考勤模块341、绩效统计模块342和岗位管理模块343,数据分类模块32与大数据库4实现双向连接,并且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入端与食品安全监测模块35的输出端连接,食品安全监测模块35与商户端1实现双向连接,并且云端无线通讯模块39与商户端1实现双向连接,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出端与展示模块312的输入端连接,将各个环节的情况通过系统的方式直观的进行展示,可以方便营业者对各个环节的了解,更加方便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并且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出端与预警模块313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入端与分析模块36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分析模块36的输入端与菜品好评统计模块37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出端与菜品推送模块38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系统31通过无线与云端无线通讯模块39实现双向连接,中央处理系统31的输入端与时间排序模块310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时间排序模块310的输入端与顾客订单接收模块311的输入端连接,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商户端1通过员工信息采集单元13对员工的身份信息进行采集,并将员工所处岗位信息进行统计,统计好的信息传输至处理中心11,通过数据采集单元12对厨房进行实施监控,对异常行为进行防范,客流监控模块122对客流量进行监控,可以大致的了解营业水平,顾客就餐监控模块123对顾客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可以了解到顾客品尝菜品时的反应,可以对菜品做出改进,食品安全信息采集单元14对菜品的生产基地信息、运输情况和销售情况都做出详细的信息采集,从根源上保持食材的安全,菜品上传模块15将商户的菜品详情进行上传,菜品更新模块17对更新的菜品进行上传,保证顾客可以及时了解到上新菜品,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8对所采集的信息传输至服务平台3,数据处理模块33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过滤掉杂乱的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分类模块32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类,传输至大数据库4中进行保存,同时也传输至中央处理系统31中,通过展示模块312进行展示,员工管理单元34对员工的考勤情况、绩效情况和岗位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并将管理的结果传输至中央处理系统31,食品安全监测模块35根据商户端所采集的信息,对食品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出现危险情况,比如厨房卫生情况,食品基本安全情况,预警模块313就会做出预警,及时进行制止,客户端2通过菜品预览模块23对商户的菜品进行预览,通过菜品预览模块23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进行点餐,并将点餐信息传输至处理系统21中,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8将信息传输至服务平台3,顾客订单接收模块311对顾客的订单进行接收,并根据时间排序模块310对订单的时间进行排序,云端无线通讯模块39将订单信息传输至商户端1,顾客订单处理模块16就会及时对顾客订单进行处理,顾客通过菜品追踪模块24可以实时了解到菜品的制作情况,就餐完毕,只需要在手机上的结算模块26中进行结算即可,并通过评价模块27对所点菜品进行评价,并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8将评价信息进行上传,菜品好评统计模块37对顾客的点评进行统计,并分析所产生的原因,菜品推送模块38会推出受欢迎的菜品,供顾客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