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投放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37257发布日期:2020-08-14 16:0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信息投放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投放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投放手段的多样性,在进行信息投放时可选择的投放渠道也越来越多,如可通过门户网站首页展示、搜索渠道、视频播放平台、邮件渠道以及短信渠道等多种投放渠道向用户投放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拓展更多的投放渠道始终是营销平台不断追逐的目标。传统的信息投放需要通过圈人->录入投放内容->选择投放渠道三大步骤组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投放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实现了更高效、灵活的进行投放信息。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投放方法,包括: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一个以上用户投放流程,其中,每个所述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起始的人群节点,以及与所述人群节点存在关联关系的m个投放流程节点,所述人群节点下配置有投放人群,m为大于1的整数;针对每个所述用户投放流程,基于所述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与m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组装得到所述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针对每个所述用户投放流程,确定出所述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配置的投放人群,以及根据所述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向所述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投放装置,包括:流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一个以上用户投放流程,其中,每个所述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起始的人群节点,以及与所述人群节点存在关联关系的m个投放流程节点,所述人群节点下配置有投放人群,m为大于1的整数;路径组装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用户投放流程,基于所述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与m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组装得到所述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信息投放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用户投放流程,确定出所述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配置的投放人群,以及根据所述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向所述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所述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每个用户投放流程包含起始的人群节点以及与人群节点存在关联关系的m个投放流程节点,针对每个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根据该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向该用户投放流程下的投放人群中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以节点组件化实现了用户投放流程的可编排性,进而,能够根据需要配置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投放流程节点,来实现向投放人群投放进行信息内容。因此,使得信息投放更加灵活、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用户投放流程的示例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信息投放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应用于投放服务器10,投放服务器10上配置有一个以上处于生效状态(live)的用户投放流程(userjourney),图1中示意出了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10-1,10-2,……,10-k。用户投放流程10-1,10-2,……,10-k与投放人群21,22,……,2k一一对应。当然,在投放服务器上可能还会存在已经配置但是未生效的原始投放流程,因未生效的原始投放流程不会用于信息投放,所以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对此进行更多描述。

具体的,每个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起始的人群节点和多个投放流程节点,投放服务器10获取每个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并根据处于生效状态的每个用户投放流程,向与该用户投放流程下的投放人群进行信息投放。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说明书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投放过程,下面结合图2、图3对投放服务器10根据每个处于生效状态的每个用户投放流程,向与该用户投放流程下的投放人群进行信息投放的方法及装置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投放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投放服务器10中。参考图2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2、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一个以上用户投放流程,每个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起始的人群节点,以及与人群节点存在关联关系的m个投放流程节点,m为大大于1的整数。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投放服务器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基于此,可以是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每个用户投放流程。从而,根据不同的用户投放流程,对应向不同的投放人群进行信息投放。

下面,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的形成进行描述,而每个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均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形成:

步骤1、基于拖动操作和编辑操作,获得人群节点和m个投放流程节点。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预先设计有如下多类原始的节点组件:人群节点组件、条件节点组件、渠道节点组件以及退出节点组件。对应于需要使用到等待节点的实施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设计有等待节点。每种节点组件定义了节点的基本架构,在每个节点组件的基本框架下支持用户对节点组件的编辑。通过拖动操作,选择每个需要使用的节点组件。通过编辑操作,对选择的每个节点组件进行编辑。具体的,不同的节点组件中可以编辑的节点内容,具体如下:

1、对人群节点组件的编辑,包括:投放人群的查看、录入、选择、修改;

2、对条件节点组件的编辑,包括:用户标签的查看、录入、选择、修改、用户标签与节点条件之间的匹配判断;

3、对渠道节点组件的编辑,包括:文案内容的录入、投放渠道的选择、ab实验的选择(ab实验是一种灰度方式,通常差异度较小,用于从多种文案中选择最优文案。

4、退出节点组件:用于结束投放流程,可以不进行编辑。

5、等待节点组件:支持等待时长的设置、修改,在满足设置的等待时长后触发执行下一个投放流程节点,触发执行的下一个投放流程节点可以为条件节点组件、渠道节点组件、退出节点组件中任一节点组件所形成的投放流程节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用户的拖动操作,从预先设计的多类节点组件中,拖动选择多个原始节点组件。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的原始节点组件中包括:一个人群节点组件、一个以上条件节点组件和一个以上渠道节点组件。还可以包括一个以上退出节点组件,用于结束信息投放。每个条件节点组件对应连接一个以上渠道节点组件和一个退出节点组件。如果需要在等待一定时长后方可触发下一个动作,则还可以选择一个以上等待节点组件。基于对已选择的每个原始节点组件的编辑操作,创建出对应的人群节点和m个投放流程节点,m为大于2的整数。

具体的,对人群节点组件的编辑操作,具体是:向人群节点组件中录入或者选择投放人群,形成人群节点。录入的投放人群包括:多个不同的候选投放用户,可以随时查看投放人群。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录入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包含其用户画像,每个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由一组用户标签构成,一组用户标签中包括多类:用户属性类标签、用户行为类标签。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有其他类用户标签。其中,用户属性类标签可以包含:用户年龄、用户性别、用户所在地、社会身份等;用户行为类标签则可以应用场景不同而相应有所不同。如果是在优惠券推荐场景下,用户行为类标签可以包含:信用等级、月消费金额、消费频率、支付偏好、价格偏好、购物类品偏好(食品类、服装类)等等。资讯推荐场景下,用户行为类标签可以包括:浏览频率、浏览时间段、如果是在浏览资讯类型等等。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对用户标签的具体类型进行穷举。

具体的,对条件节点组件的编辑操作,包括:录入或者选择一个以上用户标签,形成条件节点。录入的用户标签作为条件节点的边上条件,用于与用户图像进行匹配判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条件节点组件可以有如下多种具体形式:

形式一、条件节点组件内录入一组用户标签,形成包含两条连接边的条件节点。一条连接边的边上条件为“命中该组用户标签”,另一条连接边的边上条件为“没有命中该组用户标签”,如果某一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条件节点内预先录入的该组用户标签进行匹配判断,如果命中该条件节点内的该组用户标签,则针对该投放用户执行该条件节点连接至渠道节点;否则,执行该条件节点连接至退出节点,使得针对该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流程结束。

形式二、条件节点组件内录入多组用户标签,每组用户标签对应为一个边的边上条件,从而形成包含多条连接边的条件节点,该条件节点与渠道节点之间连接边的边上条件是命中对应的一组用户标签。如果某一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命中某条连接边的一组用户标签,则执行与该条连接边连接的渠道节点。该条件节点与之间连接边的边上条件是未命中任何一组用户标签。如果某一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未命中任何一组用户标签,则执行与该条连接边连接的退出节点,退出针对该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过程结束。

举例来讲,某一条件节点上录入的用户标签有:“女性”、“食品类”、如果一个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女性”、“食品类”这两个用户标签进行匹配判断,如果该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同时命中“女性”、“食品类”,则执行该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如果未命中,则执行该条件节点连接至的退出节点。

对渠道节点组件的编辑操作,包括:录入或者选择文案内容、以及选择一个应用于该条件节点组件的投放渠道,形成渠道节点。具体的,可以选择的投放渠道包含:门户网站首页展示、搜索渠道、视频播放平台、邮件渠道以及短信渠道等多种投放渠道。形成的渠道节点,能够根据选择的投放渠道和录入的文案内容进行信息内容的投放,其中,每个文案内容中含需要投放的信息内容。需要投放的信息内容可以为:视频播放网址、优惠券、新闻摘要等等。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投放的信息内容相应不同。

步骤2、基于对人群节点和m个投放流程节点的编排操作,构建出原始投放流程。

具体的,基于编排操作构建人群节点以及m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构建出用户投放流程。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编排操作就是将人群节点和m个投放流程节点进行连接。比如,参考图3中,编排操作包括:将人群节点a1连接至条件节点b1,条件节点b1连接至渠道节点c1和退出节点d1,……,直至每个投放流程节点被连接,从而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用户投放流程。

具体来讲,在构建出的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是整个用户投放流程的起始节点,使得用户投放流程从人群节点开始执行。在人群节点之后的m个投放流程节点中,人群节点可以连接至一个或者多个条件节点,每个条件节点的每条输出方向的连接边分别连接至一个投放流程节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条件节点对应三条以上输出方向的连接边,则:条件节点的一条输出方向的连接边连接至退出节点,其余输出方向的连接边对应连接至不同的渠道节点。如果条件节点对应两条以上输出方向的连接边,则条件节点的一条输出方向的连接边连接至一个渠道节点,另一条输出方向的连接边连接至一个退出节点。而渠道节点之后可以连接的是等待节点或者退出节点,等待节点之后可以连接的是条件节点或者渠道节点。

步骤3、对原始投放流程进行生效处理,形成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

由于用户投放流程中的投放流程节点组件化,可以通过用户进行自由拖动选择并编辑节点组件,来形成需要的人群节点和每个投放流程节点,通过编排人群节点和各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来形成原始投放流程。由此,实现了用户投放流程的可编排,形成用户投放流程更多样化、且更灵活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限定的“连接至”限定了节点的执行顺序,“连接至”后的投放流程节点,在“连接至”前的投放流程节点执行之后,再进行执行,是指b投放流程节点在a投放流程节点之后,根据a投放流程节点的结果,执行b投放流程节点。

s204、针对每个用户投放流程,基于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与m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组装得到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

具体来讲,用户投放流程下包含一条以上信息投放路径,每条信息投放路径均是以人群节点为起始,退出节点为结束顺序执行的多个投放流程节点,以及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边组成。

参考图3所示的用户投放流程包含四条信息投放路径,具体如下:

路径一:人群节点a1->条件节点b1->退出节点d1;

路径二:人群节点a1->条件节点b1->渠道节点c1->等待节点e1->条件节点b2->退出节点d2。

路径三:人群节点a1->条件节点b1->渠道节点c1->等待节点e1->条件节点b2->渠道节点c2->等待节点e2->条件节点b3->退出节点d3。

路径四:人群节点a1->条件节点b1->渠道节点c1->等待节点e1->条件节点b2->渠道节点c2->等待节点e2->条件节点b3->渠道节点c3->退出节点d4。

其中,为了描述方便,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以“->”表示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边,且表示相邻节点的执行先后顺序:“->”之前的节点先执行,“->”之后的节点后执行。在针对人群节点a1中的投放人群而言,投放人群每个候选投放用户,根据执行至条件节点b1、b2、b3的结果不同,会执行上述四条路径中的其中一条路径,实现向该候选投放用户不投放任何一个信息内容、或者投放一个信息内容、或者投放两个不同的信息内容、或者投放三个不同的信息内容。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用户投放流程下的路径组装: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投放流程的唯一流程标识(journeyid),查询到该唯一流程标识对应的人群节点、m个投放流程节点和每个连接边(连接边是相邻两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连线,用于表示相邻两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关系),根据查询到的人群节点、m个投放流程节点和每个连接边进行路径还原,得到该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的每个信息投放路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取到的唯一流程标识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每个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对应一个唯一流程标识,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的数量与获取到的唯一流程标识的个数相同。从而,能够针对每个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进行路径还原,得到每个用户投放流程中所包含的每个信息投放路径。

s206、针对每个用户投放流程,确定出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配置的投放人群,以及根据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向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

在用户投放流程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确定出针对每个用户投放流程的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每个投放人群中包含一个以上候选投放用户。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只有一个时,确定出针对确定出该用户投放流程下的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投放人群中任意一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的结果,根据该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用户投放流程中每个条件节点的匹配结果不同,可能是不投放任何一个信息内容,或者投放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一次性读取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或者是分批次读取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

其中,就分批次读取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而言,具体是:在投放任务开始时,确定出用户投放流程的人群节点;分批次读取该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其中,每批次读取所述投放人群中的一个以上候选投放用户。

结合前文所述,就分批次读取同一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的实施方式而言,在读取投放人群的当前批次投放用户之后,根据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向当前批次投放用户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再读取投放人群的下一批次投放用户,根据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向下一批次投放用户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以此循环,直至针对最后一个批次投放用户执行信息投放。

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通过定时调度投放任务。因此,每间隔预设时间段就执行一次投放任务,每次投放任务开始,则获取当前处于生效状态的每个用户投放流程。就用户投放流程包含多个而言,执行一次定时调度的投放任务,就能够基于多个用户投放流程向多个不同的投放人群进行信息投放,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投放效率。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m个投放流程节点中包含n组投放流程节点,n组投放流程节点与n个待投放的信息内容一一对应,n为小于或者等于m,且大于1的整数。基于此,步骤s206具体包括:针对每个用户投放流程,确定出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配置的投放人群,针对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通过信息投放路径执行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至少一组,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n个信息内容中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的信息内容。

具体来讲,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每组投放流程节点用于针对一个信息内容的投放。因此,在每组投放流程节点中至少包含一个渠道节点,用于执行对该信息内容的投放。至于每组投放流程节点中是否还包含除渠道节点之外的投放流程节点,以及包含哪些除渠道节点之外的投放流程节点,是根据实际需求不同,则会有所不同的。

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人群节点并联或者串联n组投放流程节点。

具体来讲,如果人群节点并联n组投放流程节点,针对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通过人群节点和并联的n组投放流程节点组装成的信息投放路径,并发完成n个子投放任务,向候选投放用户并发投放n个信息内容中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的信息内容。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同一投放任务下同时向同一用户投放多个信息内容,即使对用户对一个信息内容没有发生转化,也可能对另一信息内容发生转化。从而提高了投放信息的转化率,且不需要不同次触发多个投放任务,因此,避免了多次的需要圈人->录入内容->选择渠道产品的过程,节省了投放复杂度。

具体来讲,如果人群节点是串联n组投放流程节点,投放过程具体包括:针对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通过人群节点和串联的n组投放流程节点组装成的信息投放路径,顺序完成n个子投放任务中的至少一个子任务,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n个信息内容中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的信息内容,其中,如果在当前子任务中没有投放对应的信息内容,会结束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过程,不再针对同一候选投放用户执行后续的子任务。

下面,对每组投放流程节点的组成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以理解同一组内投放流程节点的构成。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限于如下举例:

方式一:渠道节点+退出节点,这种组成下的关联关系是:渠道节点关联退出节点。在这种组成下,针对人群节点中的投放人群,会对该投放任务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投放该渠道节点中对应的信息内容。

方式二、条件节点+渠道节点+退出节点,这种组成下的关联关系是:条件节点关联渠道节点和退出节点。在这种组成下:针对人群节点的投放人群,不同的候选投放用户,所满足条件节点的边上条件不同,会执行渠道节点或者退出节点,因此,不是针对投放人群中每个候选投放用户都会执行渠道节点,进而,不是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都会被投放该渠道节点中的信息内容。例如图3所示的:条件节点b1、退出节点d1和渠道节点c1组成的一组投放流程节点。

方式三:等待节点+条件节点+渠道节点+退出节点,在这种组成下的关联关系是:等待节点关联条件节点,条件节点关联渠道节点和退出节点。等待节点中配置有等待时长,用于等待基于上一组投放流程节点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的上一信息内容的转化情况。例如图3所示的:等待节点e1、条件节点b2、退出节点d2和渠道节点c2组成的一组投放流程节点。

优选地的实施方式下,人群节点与n组投放流程节点之间无论是并联法师串联。但是,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每组投放流程节点均包含:条件节点以及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

具体来讲,并联情况下,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每组投放流程节点是:条件节点关联渠道节点和退出节点;串联情况下,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每组投放流程节点是:可以是上述方式一或者方式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基于此,在针对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执行n组投放流程节点的每组投放流程节点的过程,均包括如下步骤a、b,通过步骤a来实现判断该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的信息内容是否与该候选投放用户匹配,通过步骤b来实现如果匹配的情况下向该候选投放用户投放该信息内容。

步骤a、根据该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条件节点,确定出是否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从而实现判断该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的信息内容是否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如果是,表征该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的信息内容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否则,表征不匹配。

步骤a中,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该组投放流程节点的条件节点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在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条件节点时,查询以该条件节点为起始的每条连接边,其中,每条连接边对应连接至一个投放流程节点。比如,条件节点有两条连接边:一条连接边连接至渠道节点,另一条连接边连接至退出节点。

步骤a2、解析出以条件节点为起始的每条连接边上的边上条件,以及获取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具体的,每条连接边的边上条件不相同,边上条件根据录入在该条件节点的用户标签配置。

步骤a4、将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条件节点的每个边上条件进行匹配。

步骤a5、如果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目标边上条件匹配成功,则表征需要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否则,需要结束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目标边上条件属于关联渠道节点的边。具体的匹配过程已经在前文进行描述,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举例来讲,某一条件节点x为起始的有两条连接边,连接边01,连接边02,条件节点a通过连接边01连接至渠道节点y,通过连接边02连接至退出节点z。举例来讲,如果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连接边01的边上条件匹配成功,则执行渠道节点y,如果候选投放用户与连接边02的边上条件匹配成功,执行渠道节点y,则执行退出节点z。

步骤b、如果是,则通过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该渠道节点中的信息内容,否则,结束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过程。

具体的,在步骤b中、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该组投放流程节点的条件节点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在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渠道节点时,读取该渠道节点下的文案内容;

步骤b2、基于读取到的文案内容进行文案组装,得到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多个投放文案;

步骤b3、从多个投放文案中确定出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目标投放文案,目标投放文案中包含该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的信息内容。即所谓的该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的信息内容,就是包含在渠道节点中录入的文案内容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是通过ab实验从多个投放文案中确定出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目标投放文案。

步骤b4、根据渠道节点配置的投放渠道,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目标投放文案。具体来讲,配置的投放渠道可以是门户网站首页展示、搜索渠道、视频播放平台、邮件渠道以及短信渠道等中的一种。

在人群节点串联n组投放流程节点的情况下,第i组投放流程节点中还包括等待节点,i为小于或等于n,且大于1的整数;即:在串联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除了与人群节点直接连接的第一组投放流程节点之外,之后间接连接的任意一组或者多组投放流程节点中都可以包括等待节点,具体可以参考图3所示。

在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等待节点时,将未执行路径数据存储至暂存数据库,其中,未执行路径数据是第i至n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的路径数据;直至达到等待节点中设置的等待时长时,从暂存数据库中读取未执行路径数据,并根据当前未执行路径数据进行路径还原;基于还原出的路径执行第i至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至少第i组投放流程节点,继续向候选投放用户依次投放第i至n个信息内容中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的信息内容。

具体来讲,基于还原出的路径执行第i至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至少第i组投放流程节点,继续向候选投放用户依次投放第i至n个信息内容中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的信息内容,具体包括:

通过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等待节点,检测出上一信息内容的转化信息,其中,上一信息内容是通过执行第i-1组投放流程节点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的信息内容,第i-1组投放流程节点连接至第i组投放流程节点;判断转化信息是否满足继续投放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还原出的路径中与等待节点顺序连接的条件节点和渠道节点,其中,通过执行等待节点连接至的条件节点,确定出是否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如果是,通过执行所述渠道节点,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渠道节点中的信息内容,否则,结束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过程。

本实施方式下,等待节点的设置,能够用于在等待时长内等待投放的信息内容是否转化能够实现根据用户对投放的上一信息内容的转化情况,判断是否继续向该用户投放新的信息内容,以及根据上一信息内容的不同转化情况,投放不同的信息内容。

下面,结合图3给出人群节点与n组投放流程节点的用户投放流程:

在图3所示的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一个人群节点a1,三个条件节点b1、b2、b3,三个渠道节点c1、c2、c3,两个等待节点e1、e2,四个退出节点d1、d2、d3、d4。其中,包含作为人群节点a1用户投放流程的起始,人群节点a1连接至的条件节点b1,条件节点b1连接至的是渠道节点c1和退出节点d1;渠道节点c1连接至的是等待节点e1,等待节点e1连接至的是条件节点b2,条件节点b2连接至的是退出节点d2和渠道节点c2,渠道节点c2连接至的是等待节点e2,等待节点e2连接至的是条件节点b3,条件节点b3连接至的是退出节点d3和渠道节点c3,渠道节点c3连接至的是退出节点d4。

下面,以图3所示的用户投放流程,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包含:用户1、用户2。渠道节点c1用于第一信息内容的投放,渠道节点c2用于第二信息内容的投放,渠道节点c3用于第三信息内容的投放。

针对用户1执行条件节点b1:将用户1的用户画像与条件节点b1的每条连接边的边上条件进行匹配,假设确定出需要针对用户1执行渠道节点c1;则执行渠道节点c1:向用户1投放第一信息内容。接着,执行等待节点e1,进行未执行路径数据的存储。在满足等待节点e1中配置的等待时长(比如3天)之后,读取未执行路径闭并进行未执行路径的还原,基于还原出的路径执行条件节点b2,将用户1的用户画像与条件节点b2的每条连接边的边上条件进行匹配,假设确定出针对用户1执行退出节点d1,以结束针对用户1的信息投放过程。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信息投放方法利用了包含起始的人群节点,以及与人群节点存在关联关系的m个投放流程节点的用户投放流程,来向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因此,以节点组件化实现了用户投放流程的可编排,进而,能够根据需要配置不同数量、不同结构的投放流程节点,来实现在单一投放任务下向不同的投放人群投放多个信息内容,因此,使得信息投放更加高效,灵活支持多种用户画像、多种投放渠道、多个投放信息的相互匹配。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投放装置,参考图4所示,包括:

流程获取单元402,用于获取处于生效状态的一个以上用户投放流程,其中,每个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起始的人群节点,以及与人群节点存在关联关系的m个投放流程节点,人群节点下配置有投放人群,m为大于1的整数;

路径组装单元404,用于针对每个用户投放流程,基于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与m个投放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组装得到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

信息投放单元406,用于针对每个用户投放流程,确定出用户投放流程中人群节点配置的投放人群,以及根据用户投放流程的信息投放路径,向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进行信息投放。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m个投放流程节点包含n组投放流程节点,n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n个信息内容的信息投放,n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

信息投放单元406,具体用于:

针对投放人群中的每个候选投放用户,通过信息投放路径执行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至少一组,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n个信息内容中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的信息内容。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每组投放流程节点包含:条件节点以及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

信息投放单元406,具体用于:

在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的每组投放流程节点中,根据该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条件节点,确定出是否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

如果是,则通过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渠道节点中的信息内容,否则,结束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过程。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在串联的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第i组投放流程节点中还包括等待节点,i为小于或等于n,且大于1的整数;

信息投放单元406,具体用于:

在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等待节点时,将未执行路径数据存储至暂存数据库,其中,未执行路径数据是第i至n组投放流程节点对应的路径数据;

直至达到等待节点中设置的等待时长时,从暂存数据库中读取未执行路径数据,并根据当前未执行路径数据进行路径还原;

基于还原出的路径执行第i至n组投放流程节点中的至少第i组投放流程节点,继续向候选投放用户依次投放第i至n个信息内容中与候选投放用户匹配的信息内容。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信息投放单元406,具体用于:

通过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等待节点,检测出上一信息内容的转化信息,其中,上一信息内容是通过执行第i-1组投放流程节点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的信息内容,其中,第i-1组投放流程节点连接至第i组投放流程节点;

判断转化信息是否满足继续投放条件;

如果满足,则执行还原出的路径中,与等待节点顺序连接的条件节点和渠道节点,其中,通过执行等待节点连接至的条件节点,确定出是否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的渠道节点,如果是,通过执行渠道节点,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渠道节点中的信息内容,否则,结束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过程。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信息投放单元406,具体用于:

在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条件节点时,查询以条件节点为起始的每条连接边,其中,每条连接边对应连接至一个投放流程节点;

解析出以条件节点为起始的每条连接边上的边上条件,以及获取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

将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条件节点的每个边上条件进行匹配;

如果候选投放用户的用户画像与目标边上条件匹配成功,则表征需要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条件节点连接至渠道节点,否则,结束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信息投放,目标边上条件属于连接至渠道节点的连接边。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信息投放单元406,具体用于:

在投放任务开始时,确定出用户投放流程的人群节点;

分批次读取人群节点下的投放人群,每批次投放人群中包含一个以上候选投放用户。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路径组装单元404,具体用于: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投放流程的唯一流程标识,查询唯一流程标识对应的人群节点、m个投放流程节点和每个连接边;

根据查询到的人群节点、m个投放流程节点和每个连接边进行路径还原,得到用户投放流程中包含的每条信息投放路径。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信息投放单元406,具体用于:

在针对候选投放用户执行至渠道节点时,读取渠道节点下的文案内容;

基于文案内容进行文案组装,得到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多个投放文案;

从多个投放文案中确定出针对候选投放用户的目标投放文案,目标投放文案中包含对应的信息内容;

根据渠道节点配置的投放渠道,向候选投放用户投放目标投放文案。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下,该装置还包括流程生成单元,用于:

根据用户的拖动操作,获得人群节点和m个投放流程节点;

根据用户对人群节点和m个投放流程节点的编排操作,构建出原始投放流程;

对原始投放流程进行生效处理,形成处于生效状态的用户投放流程。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该装置的具体实施细节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基于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服务器。如图5所示,包括存储器50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4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502执行该程序时实现前文第一方面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的实施步骤。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用总线500来代表),总线5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500将包括由处理器5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5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505在总线500和接收器501和发送器5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501和发送器5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2负责管理总线5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5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5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图5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第四方面,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第一方面提供的信息投放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的实施步骤。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设备。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设备的制造品,该指令设备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说明书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说明书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