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58372发布日期:2020-05-15 17:42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对平台实物的一种促销引流方式,通常是用户在客户端发起砍价活动,分享至微信等社交应用程序,由他人进行协助,达到免费获取的目的。用户需要填写地址等信息,再由平台进行发货等流程。上述方式导致用户体验感差,以及不利于平台获取新用户、提高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可以在提高用户体验感的同时,有利于云手机获取新用户,提高收益。该方法包括步骤:

服务端创建免费获取时长的业务,所述业务包括设备标识;

当云手机免费时长为零时激活所述业务,生成第一分享链接,所述第一分享链接包括设备时长的价格;

将所述第一分享链接发送至微信端的第一微信好友,同时生成分享记录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分享记录,记录砍价一次同时对所述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

所述第一微信好友点击所述第一分享链接,同时生成所述第一微信好友的砍价申请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微信好友的砍价申请信息,记录砍价一次同时对所述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同时对所述第一分享链接更新生成第二分享链接;

将所述第二分享链接发送至微信端的第二微信好友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设备时长的价格为零;

当所述设备时长的价格为零时,所述用户端生成领取免费时长入口并发送至所述应用程序端和所述微信端;

用户通过所述领取免费时长入口获取免费时长。

优选的,所述砍价申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申请设备标识。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信好友与所述第二微信好友的所述用户标识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信好友和所述第二微信好友的所述申请设备标识相同;

同时与所述业务的所述设备标识相同。

优选的,每次对所述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的数值为随机值。

优选的,具有相同所述设备标识的相邻两次所述业务之间至少间隔7天。

优选的,所述免费时长入口的时效为7天。

优选的,用户通过领取所述免费时长入口获取免费时长,所述免费时长自动分配至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匹配的设备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通过用户分享链接至好友,一方面通过好友的砍价助力可以在降低用户体验云手机服务的成本免费获取设备时长,另一方面好友点击链接砍价助力,可以为云手机服务引流,获取更多的新用户,降低云手机获取新用户的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注意到,所描述的实施例实际上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且实际上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01,服务端创建免费获取时长的业务,业务包括设备标识;

步骤102,当云手机免费时长为零时激活业务,生成第一分享链接,第一分享链接包括设备时长的价格;

步骤103,将第一分享链接发送至微信端的第一微信好友,同时生成分享记录并发送至服务端;

步骤104,服务端接收分享记录,记录砍价一次同时对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

步骤105,第一微信好友点击第一分享链接,同时生成第一微信好友的砍价申请信息并发送至服务端;

步骤106,服务端接收第一微信好友的砍价申请信息,记录砍价一次同时对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同时对第一分享链接更新生成第二分享链接;

步骤107,将所述第二分享链接发送至微信端的第二微信好友后,重复上述步骤103-步骤106直至设备时长的价格为零;

步骤108,当设备时长的价格为零时,用户端生成领取免费时长入口并发送至应用程序端和微信端;

步骤109,用户通过领取免费时长入口获取免费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不同设备标识的手机设备的创建不同的活动,均可以采用分享好友的方式进行砍价,同时用户在分享给第一个微信好友的同时,也会进行一次砍价行为,即自己也可以进行一次砍价,并且自己砍价所占的价格比例在50%以上,优选的在80%以上,可以有利于提高用户分享的积极性。好友点击分享链接之后,用户可再次分享链接的时候以直观观察到微信好友的砍价情况,可以直观了解砍价进程,故能判断出还需分享几位好友可以达到零元,减少用户分享的次数,有利于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通过用户分享链接至好友,一方面通过好友的砍价助力可以在降低用户体验云手机服务的成本免费获取设备时长,另一方面好友点击链接砍价助力,可以为云手机服务引流,获取更多的新用户,降低云手机获取新用户的成本。

实施例2: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为本申请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201,服务端创建免费获取时长的业务,业务包括设备标识,设备标识包括设备id;业务还包括业务名称、免费时长的具体可以使用的时长,以及创建的时间等。

步骤202,当云手机免费时长为零时激活业务,生成第一分享链接,第一分享链接包括设备时长的价格;

步骤203,将第一分享链接发送至微信端的第一微信好友,同时生成分享记录并发送至服务端;

步骤204,服务端接收分享记录,记录砍价一次同时对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

步骤205,第一微信好友点击第一分享链接,同时生成第一微信好友的砍价申请信息并发送至服务端;

可选的,在步骤205中,所述砍价申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申请设备标识。用户标识包括微信好友的用户id,申请设备标识包括设备id。

步骤206,服务端接收第一微信好友的砍价申请信息,记录砍价一次同时对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同时对第一分享链接更新生成第二分享链接;

在上述步骤204和205中,每次对所述设备时长的价格进行降价更改的数值为随机值。每次更改的价格都是随机产生的数值,两次降价之间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同时优选的,用户自己砍价行为降价的占比较高一点,有利于提高用户分享链接的几率。

步骤207,将所述第二分享链接发送至微信端的第二微信好友后,重复上述步骤203-步骤206直至设备时长的价格为零;

可选的,在步骤207中,所述第一微信好友与所述第二微信好友的所述用户标识不同。一个微信好友在同一个业务中仅可以帮助砍价一次,不可重复砍价,用户只可以将链接分享给不同的微信好友,有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知名度,发展潜在客户。

同时,所述第一微信好友和所述第二微信好友的所述申请设备标识相同,并且与所述业务的所述设备标识相同,用户分享好友的链接应当真针对相同的设备。

步骤208,当设备时长的价格为零时,用户端生成领取免费时长入口并发送至应用程序端和微信端;

步骤209,用户通过领取免费时长入口获取免费时长。

在步骤208和209中,所述免费时长入口的时效为7天。超过7天之后,免费时长入口失效,用户需要再次进行分享好友进行砍价,可以保证用户的登入频率。

可选的,在步骤209中,用户通过领取所述免费时长入口获取免费时长,所述免费时长自动分配至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匹配的设备中,无需用户填写任何相关信息,可以直接发送至相匹配的设备中,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感。

可选的,具有相同所述设备标识的相邻两次所述业务之间至少间隔7天。可以理解的是,一个设备在一个礼拜之内仅可以获取一侧免费时长的机会,在实现提高用户使用干的事同时保证应用程序收益。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通过用户分享链接至好友,一方面通过好友的砍价助力可以在降低用户体验云手机服务的成本免费获取设备时长,另一方面好友点击链接砍价助力,可以为云手机服务引流,获取更多的新用户,降低云手机获取新用户的成本。

实施例3: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

当服务端100配置并开启活动后,应用程序端200在云手机设备无时长时点击可弹出活动入口。

应用程序端200在发起活动时,系统自动帮砍价,当分享至微信端300成功后系统再帮砍价一次。

用户通过微信好友在所分享页面h5协助砍价,一个好友在一次活动只可砍价一次,直至0元。

砍价至0元时用户可在微信端300页面及应用程序端200消息中心、活动中心多个领取免费时长入口。

每个用户每周在应用程序端200只能发起一次该活动,活动砍价至0元时需在7日内进行领取,领取该免费时长后将自动分配至发起砍价的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虚线表示第二次分享至好友的流程。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云手机免费获取时长的方法,通过用户分享链接至好友,一方面通过好友的砍价助力可以在降低用户体验云手机服务的成本免费获取设备时长,另一方面好友点击链接砍价助力,可以为云手机服务引流,获取更多的新用户,降低云手机获取新用户的成本。

上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