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4161发布日期:2020-01-31 16:0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电子设备能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转动实现开合,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转动是通过转轴机构实现,但是转轴机构无法令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表面实现共面,影响了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连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具有第一表面;

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表面;

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连接装置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平铺姿态时,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满足共面条件。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重叠姿态下,所述连接装置未显著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所述平铺姿态下,所述连接装置显著于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相反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相反的所述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所述第三表面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和/或所述第四表面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或所述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相反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相反的所述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通过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一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通过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二位置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基准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基准满足平行条件;和/或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三局部通过第三转动件和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三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第四局部通过第四转动件和所述第四表面的第四位置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三转动件的转动基准和所述第四转动件的转动基准满足平行条件;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从重叠姿态向所述平铺姿态转变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边缘之间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侧的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侧的边缘;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件,铰接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三表面;第二铰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四表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铰接;第三铰接件,铰接在所述第四表面;第四铰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三表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件铰接;

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或第四铰接件匹配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铰接件和/或所述第三铰接件匹配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关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贴合面非对称设置,和/或所述第一本体的铰接件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铰接件相对于所述贴合面非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表面具有高度差,以在所述第二区域容纳所述第一本体的铰接件;其中,所述第一铰接件的外表面能和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所述第四铰接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能和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所述第二端部的外表面无法和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外表面和所述第四区域的外表面具有高度差,以在所述第四区域容纳所述第二本体的铰接件,其中,所述第三铰接件的外表面能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所述第二铰接件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的外表面能在所述第三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所述第四端部的外表面无法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

所述第二铰接件和所述第四铰接件的中间部位被同一中间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二铰接件和所述第四铰接件关于所述中间铰接轴中心对称设置。

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转动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所述连接装置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平铺姿态时,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满足共面条件。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连接装置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相对转动,并且连接装置在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相对转动而处于平铺姿态时,可以令第一本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本体的第二表面满足共面条件,显著提升了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2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为0度时电子设备的轴测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为45度时连接装置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为90度时连接装置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为135度时连接装置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夹角为180度时连接装置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1-图8中:

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第一表面,4-第二表面,5-第三表面,6-第四表面,7-第一容纳空间,8-第二容纳空间,9-第一转动件,10-第二转动件,11-第三转动件,12-第四转动件,13-第五转动件,14-第六转动件,15-第一边缘,16-第二边缘,17-第一铰接件,18-第二铰接件,19-第三铰接件,20-第四铰接件,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第三端部,24-第四端部,25-中间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实现两个本体的共面,令使用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主要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连接装置,在一种优选结构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可以为板状部件。其中,第一本体1具有第一表面3,第二本体2具有第二表面4,此第一表面3和第二表面4优选为双本体电子设备上设置显示装置(第一表面3和第二表面4上设置的显示装置,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显示装置,也可以为同一柔性显示装置的两个局部)的表面,连接装置转动连接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以使两个本体能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打开或闭合。在连接装置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通过转动而处于平铺姿态时,即如图8所示,可以令第一本体1的第一表面3和第二本体2的第二表面4满足共面条件,此平铺姿态指的是电子设备打开至某一角度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相对姿态,在平铺姿态下,第一表面3和第二表面4的朝向满足相同条件,优选指的是第一表面3和第二表面4朝向同一方向;或者,也可以说平铺姿态指的是两个板状本体的基准面平行或近似平行,该基准面指的是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中心面,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厚度存在差异时,两者的基准面相互平行,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厚度一致时,两者的基准面位于同一平面,即共面;本申请中,满足共面条件的含义,既包括共面(即位于同一平面),还包括近似共面,近似共面指的是两个表面相互平行但存在较小的间距,或者两个表面存在夹角但夹角较小。此外,本实施例还优选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平铺姿态时电子设备打开的角度为180度。

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共面或近似共面,当第一表面3和第二表面4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时,则能够使电子设备的两个显示区域共面或近似共面,从而令电子设备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显著提升了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重叠姿态下,连接装置未显著于电子设备,而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平铺姿态下,连接装置则显著于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重叠姿态指的是第一本体1的第一表面3和第二本体2的第二表面4相互重叠的姿态,如图2-图4所示。此内容中,显著指的是连接装置相对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凸起、伸出等,以使连接装置相对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表面具有直观、明显的区别。上述的连接装置,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重叠姿态时,即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其未相对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外表面凸起或者说伸出,而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平铺姿态时,即电子设备处于180度的打开状态时,其相对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外表面凸起或者说伸出,也就是说,连接装置在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其自身结构或者说自身形状也在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外形随着开合姿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使得电子设备的整体形态更加多样化,且还能够满足中间支起等一些特定的使用需求,例如在观看视频/使用电子设备时,如果将电子设备放置到桌面上,可以令第一本体1或第二本体2靠近人体的一侧边缘与桌面接触,而相对于的另一侧边缘则可以通过显著的连接装置被支起在桌面上,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在桌面上的倾斜支撑,以方便用户使用或操作;如果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时,显著的连接装置则可以作为把持部,有利于用户从背面抓取电子设备。

如图1和图8所示,第一本体1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3和第三表面5;第二本体2具有相反的第二表面4和第四表面6;在此前提下,优选还令第三表面5具有第一容纳空间7和/或第四表面6具有第二容纳空间8,连接装置的局部位于第一容纳空间7和/或第二容纳空间8。在0度至180度的转动范围内,上述的第三表面5和第四表面6为电子设备的外表面,而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设置用于容纳连接装置部分结构的容纳空间,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整体高度,令电子设备可以设计的更加轻薄、美观。同时,本实施例还优选连接装置未显著时,能够使得连接装置的更多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7和/或第二容纳空间8中,以使连接装置更加贴合电子设备的外表面,以提升连接装置的不显著效果,提高电子设备的外形美观性。而当连接装置显著时,即连接装置在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由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转变时,通过连接装置自身形状的改变以及相对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位置的改变,连接装置的部分第一容纳空间7和/或第二容纳空间8中移出,以增强其显著效果,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打开时相对于现有电子设备具有更加明显的结构区别。

进一步的,在上述基础之上,如图1-图8所示,还优选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通过第一转动件9和第三表面5的第一位置转动连接,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通过第二转动件10和第三表面5的第二位置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转动件9的转动基准(即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件10的转动基准满足平行条件;和/或,连接装置的第三局部通过第三转动件11和第四表面6的第三位置转动连接;连接装置的第四局部通过第四转动件12和第四表面6的第四位置转动连接;其中,第三转动件11的转动基准和第四转动件12的转动基准满足平行条件。在此结构中,满足平行条件指的是第一转动件9的转动基准和第二转动件10的转动基准、第三转动件11的转动基准和第四转动件12的转动基准平行或近似平行,但不重合。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连接装置与第一本体1的外表面和/或第二本体2的外表面均具有两条转动轴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相对于一个本体仅存在一条转动轴线的设置方式,不仅令连接装置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连接更为牢固,而且还能够提升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转动的稳定性,令电子设备的开合能够更加可靠的进行。

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能够实现其他功能,即: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从重叠姿态向平铺姿态转变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的第一边缘15和第二本体2的第二边缘16之间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如图4-图8所示;其中,第一边缘15为第一本体1连接连接装置侧的边缘,第二边缘16为第二本体2连接连接装置侧的边缘,如图6所示。此种结构的连接装置,能够随着电子设备打开角度的增大,实现两个本体之间间距的先增大后减小,相对于现有的随着打开角度的增大而无法改变两个本体间距或仅能够令间距增大或减小的连接装置,可以实现两个本体之间间距的反复变化,令电子设备的前期打开操作(即间距增大的阶段)更加方便且省力,同时在电子设备打开操作的后期,能够再次减小两个本体之间的间距,令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可以得到提升。此外,另一种设置方式中,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从重叠姿态向平铺姿态转变的过程中,连接装置也可以令第一边缘15和第二边缘16之间的间距持续增大而不减小。

具体的,如图1-图8所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前述的第一局部、第二局部、第三局部和第四局部分别为第一铰接件17、第四铰接件20、第三铰接件19和第二铰接件18。在这四个铰接件中:第一铰接件17铰接在第一本体1的第三表面5,即第一铰接件17通过第一转动件9和第三表面5的第一位置转动连接;第二铰接件18的一端与第二本体2的第四表面6铰接,即第二铰接件18的一端通过第四转动件12和第四表面6的第四位置转动连接,第二铰接件18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件17铰接;第三铰接件19铰接在第四表面6,即第三铰接件19通过第三转动件11和第四表面6的第三位置转动连接;第四铰接件20的一端与第三表面5铰接,即第四铰接件20通过第二转动件10和第三表面5的第二位置转动连接,第四铰接件20的另一端与第三铰接件19铰接。上述多个铰接件通过相互铰接以及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铰接构成了连杆机构,并令连杆机构围绕多个铰接点转动,实现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相对转动,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的开合。

上述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构成的连杆机构可以为连接装置的全部组成结构,也可以仅为连接装置的其中一个连接模组,而连接装置在此种情况下则包括多个相同结构的连接模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既可以通过一个连接模组实现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多个连接模组实现转动连接。当连接模组为一个时,优选其设置在第一边缘15和第二边缘16的中间部位;当连接模组为多个时,其可以间隔并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边缘15和第二边缘16上,或者也可以令更多个连接模组接触设置(即相邻连接模组之间不存在间距),并布满第一边缘15和第二边缘16,如图2所示。

前面提到的第一容纳空间7用于容纳第四铰接件20的局部和/或第一铰接件17,且第一容纳空间7的形状与第四铰接件20的局部和/或第一铰接件17的形状匹配,同时被第一容纳空间7容纳的第四铰接件20的局部和/或第一铰接件17可以为属于不同连接模组的多个;同样的,第二容纳空间8用于容纳第二铰接件18的局部和/或第三铰接件19,且第二容纳空间8的形状与第二铰接件18的局部和/或第三铰接件19的形状匹配,同时被第二容纳空间8容纳的第二铰接件18的局部和/或第三铰接件19可以为属于不同连接模组的多个。在此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还优选第一铰接件17设置在第三铰接件19的相邻位置的对面位置,第二铰接件18设置在第四铰接件20的相邻位置的对面位置,以使得第一容纳空间7和第二容纳空间8关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贴合面(该贴合面指的是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贴合时所在的平面)非对称设置,和/或使得第一本体1上的铰接件和第二本体2上的铰接件相对于贴合面非对称设置。其中,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相对位置关系为:第一铰接件17和第四铰接件20均铰接在第一本体1上,此两者相邻设置,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均铰接在第二本体2上,此两者也相邻设置,同时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上的第一铰接件17和第二铰接件18也相互铰接,此两者相对设置,而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也相互铰接,从而令此两者同样相对设置,即第二铰接件18设置在第一铰接件17的相对位置,且设置在第三铰接件19的相邻位置,第四铰接件20设置在第三铰接件19的相对位置,且设置在第一铰接件17的相邻位置,或者说,在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连接而成的四边形中,第一铰接件17和第三铰接件19位于四边形的两个对角上,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位于四边形的另两个对角上,并且在此四个铰接件中,第一铰接件17和第二铰接件18靠近连接边缘(此连接边缘指的是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用于连接连接装置的边缘)的端部设置。

由于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具有上述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以会导致与其匹配的第一容纳空间7和第二容纳空间8关于贴合面非对称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或者说,由于上述的相对位置关系,会导致第一本体1上铰接的铰接件和第二本体2上铰接的铰接件相对于贴合面非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优选呈对角设置的铰接件的结构相同,即第一铰接件17和第三铰接件19的结构相同,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的结构相同,也就是说,连接装置包括的多个铰接件具有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之间既可以相对设置,也可以相邻设置。如此设置后,就使得第一容纳空间7和第二容纳空间8的形状相同,而非对称则具体指的是此两者错位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同时,如果将第一铰接件17和第二铰接件18看作一组连接结构,将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看作另一组连接结构,则还令此两组连接结构之间相互颠倒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并且,由于第一铰接件17和第三铰接件19的结构相同,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的结构相同,所以在组装连接装置时,可以令第一铰接件17和第三铰接件19相互替换设置;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也可以相互替换设置但需颠倒设置方向,例如将原来与第一铰接件17相邻设置的第四铰接件20颠倒后设置于第二铰接件18原来所处的位置,并使第四铰接件20与第一铰接件17铰接,同理,原来与第一铰接件17对面设置并铰接的第二铰接件18,将其颠倒后设置到第四铰接件20原来所处的位置,以使第二铰接件18和第一铰接件17相邻设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铰接件17、第三铰接件19、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的形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本体1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外表面和第二区域的外表面具有高度差,以在第二区域容纳第一本体1的铰接件(即铰接在第一本体1上的全部铰接件),即第二区域对应前述的第一容纳空间7,而第一区域则为第一本体1上除形成第一容纳空间7的部分的其他部分;其中,第一铰接件17的外表面能和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即第一铰接件17位于第一容纳空间7中时其外表面与第三表面5满足共面条件;第四铰接件20具有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第一端部21的外表面能和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第二端部22的外表面无法和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即第一端部21外表面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和第三表面5满足共面条件,如图2-图4所示,而第二端部22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第三表面5满足共面条件,如图4-图8所示;同样的,第二本体2具有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三区域的外表面和第四区域的外表面具有高度差,以在第四区域容纳第二本体2的铰接件(即铰接在第二本体2上的全部铰接件),即第四区域对应前述的第二容纳空间8,而第二区域则为第二本体2上除形成第二容纳空间8的部分的其他部分;其中,第三铰接件19的外表面能和第三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即第三铰接件19位于第二容纳空间8中时其外表面与第四表面6满足共面条件;第二铰接件18具有第三端部23和第四端部24,第三端部23的外表面能在第三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第四端部24的外表面无法和第三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即第三端部23的外表面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和第四表面6满足共面条件,如图4所示,而第四端部24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第四表面6满足共面条件,如图4-图8所示。在此结构中,由于第一铰接件17的外表面能和第一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具体的是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铰接件17与第三表面5共面,如图2所示,而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则不共面,如图3-图8所示)、第三铰接件19的外表面能和第三区域的外表面满足共面条件(具体的是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三铰接件19与第四表面6共面,如图2-图4所示,而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则不共面,如图3-图8所示),所以第一铰接件17和第三铰接件19为能够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贴合的平面部件,本实施例还优选位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铰接件17贴合在第一本体1上时,第一铰接件17的顶面与第三表面5平齐,如图4所示,同样的,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三铰接件19贴合在第二本体2上时,第三铰接件19的顶面与第四表面6平齐,如图4所示;而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则为仅部分(即第一端部21或第三端部23)能够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贴合的立体部件,并且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的其余部分(即第二端部22和第四端部24)则始终不与第三表面5或第四表面6贴合,如图2-图8所示,以使连接装置具有显著特征。另外,本实施例中,不排除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在特定情况下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其他表面贴合,例如在电子设备闭合的状态下,第二端部22和第四端部24可以相对于第三表面5和第四表面6垂直,且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侧面接触,如图4所示。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高转动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外表面配合,本实施例优选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均为板状件,并进一步优选第一铰接件17和第三铰接件19为十字型的平板结构,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为平板通过折弯而形成的、截面呈l型的弯板结构,并且十字型结构的第一铰接件17、第三铰接件19和l型结构的第二铰接件18、第四铰接件20相互匹配,即如图1和图2所示,在l型结构的第一端部21(或第三端部23)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凹槽,十字型结构中四个端部的一端能够伸入到此凹槽中而与凹槽匹配,同时伸入到凹槽中的一端,其两侧与相邻的两端围成了两个开口,在该端伸入到凹槽中的同时,l型结构上构成凹槽侧壁的两部分则分别伸入到两个开口中以与开口匹配,从而通过此三组凹凸结构的匹配,构成了第一铰接件17和第二铰接件18的匹配、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的匹配。并且,第一铰接件17的十字型结构中的两个相对端部(此两端中的其中一端即为伸入到第二铰接件18的凹槽中的端部)分别被第一转动件9和第五转动件13穿过,其中第五转动件13为铰接第一铰接件17和第二铰接件18的转动件,该第五转动件13与第二转动件10同轴设置;第三铰接件19的十字型结构中的两个相对端部分别被第三转动件11和第六转动件14穿过,其中第六转动件14为铰接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的转动件,该第六转动件14与第四转动件12同轴设置;第二铰接件18的l型截面中,距折弯部较近的端部(即第三端部23)被第四转动件12穿过,距折弯部较远的端部(即第四端部24)被第五转动件13穿过;第四铰接件20的l型截面中,距折弯部较近的端部(即第一端部21)被第二转动件10穿过,距折弯部较远的端部(即第二端部22)被第六转动件14穿过。

上述第一转动件9、第二转动件10、第三转动件11、第四转动件12、第五转动件13和第六转动件14均为转轴,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容纳空间7的形状与第一铰接件17以及第四铰接件20的第一端部21的形状相匹配,所以第一容纳空间7为如图1所示的多边形空间,同理由于第二容纳空间8的形状与第三铰接件19以及第二铰接件18的第三端部23的形状相匹配,所以第二容纳空间8也为多边形空间。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优选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的中间部位被同一中间铰接轴25穿过,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关于中间铰接轴25中心对称设置。设置该中间铰接轴25,能够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使第一铰接件17和第三铰接件19关于中间铰接轴25对称转动,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也对称转动,从而实现前述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间距的先增大后减小,进而令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在转变至平铺姿态之前,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实现相互靠近(即间距减小),以减小甚至消除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间隙,同时,通过连杆机构相对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凸起、伸出,连接装置避让到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背面,以避免对相互靠近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造成干涉,使得连接装置被间隙很小甚至无间隙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遮挡,进而令连接装置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拼合成的显示面上不显露,从而令双屏电子设备可以达到面积更大的整块屏的视觉效果,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性能。

如图4所示,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为0度时,此时第一铰接件17完全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7中,并与第一本体1平行;第二铰接件18的第三端部23(即l型结构中折弯部两侧部分中长度较小的部分)容纳于第二容纳空间8中,并与第二本体2平行,第二铰接件18的第四端部24(即l型结构中折弯部两侧部分中长度较大的部分)垂直于第一铰接件17,并和第一本体1的第一边缘15以及第二本体2的第二边缘16贴合;同理,第三铰接件19完全容纳于第二容纳凹槽中,并与第二本体2平行,第四铰接件20(在图4中被第一铰接件17和第二铰接件18遮挡而未显示)的第一端部21(即l型结构中折弯部两侧部分中长度较小的部分)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7中,并与第一本体1平行,第四铰接件20的第二端部22(即l型结构中折弯部两侧部分中长度较大的部分)垂直于第三铰接件19,并和第一本体1的第一边缘15以及第二本体2的第二边缘16贴合。

本实施例中,用于加工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的板材厚度,优选与第一容纳空间7和第二容纳空间8的深度相同,以使在图4所示状态时,第四铰接件20的第三端部23和第一铰接件17的顶面与第三表面5平齐,第二铰接件18的第一端部21和第三铰接件19的顶面与第四表面6平齐。

如图5所示,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以中间铰接轴25为转动轴线转动至夹角为45度时,第一铰接件17和第四铰接件20的第三端部23从第一容纳凹槽中移出,第二铰接件18的第一端部21和第三铰接件19也从第二容纳凹槽中移出,且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也不再与第一本体1的第一边缘15以及第二本体2的第二边缘16接触,同时第二铰接件18和第四铰接件20向远离第一边缘15和第二边缘16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边缘15和第二边缘16的间距逐渐增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依次变为90度和135度的过程中,第一铰接件17、第二铰接件18、第三铰接件19和第四铰接件20顺着图5中各自的转动趋势继续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一边缘15和第二边缘16之间的间距持续增大。

如图8所示,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即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平铺姿态时,相对于图7所示的135度时各个铰接件所处位置,第二铰接件18的第三端部23和第四铰接件20的第一端部21围绕中间铰接轴25转动而相互靠近,进而带动与第四铰接件20的第一端部21铰接的第一边缘15靠近与第二铰接件18的第三端部23铰接的第二边缘16,从而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靠近以及第一表面3和第二表面4的共面。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转动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在连接装置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平铺姿态时,第一本体1的第一表面3和第二本体2的第二表面4满足共面条件。即,该连接装置为上述电子设备中的连接装置,其结构和作用请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电子设备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