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的可调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3496发布日期:2019-11-29 17:1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的可调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的可调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和“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结构简单,适用的范围较大,但是现有的触摸屏在使用时,使用角度通常为单一固定状态,导致角度调节的灵活性较差,影响使用观看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抗静电的可调式触摸屏,解决了现有的触摸屏在使用时,使用角度通常为单一固定状态,导致角度调节的灵活性较差,影响使用观看的效果的问题,达到令触摸屏在使用时能够便捷的进行角度的调节,提高使用和观看和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静电的可调式触摸屏,包括壳体、屏体、电路板、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防静电膜、传感线和转动装置,所述壳体内侧中部设置有屏体,所述壳体内部四角通过突出圆杆与电路板前端面四角进行插接,所述电路板前端面左端和底端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并且电路板前端面右端和顶端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壳体后端通过强力胶与转动装置进行粘接,所述屏体、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与传感线电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由底板、收放槽、支杆、扭簧、固定孔、转杆、套头、固定螺杆和固定装置组成,所述转动装置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收放槽,所述支杆底部与收放槽左右两侧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杆和收放槽固定连接,所述支杆顶部右端与固定孔嵌入配合,所述转杆左右两侧后端与支杆转动连接,并且转杆前端焊接有套头,所述固定螺杆左端与支杆右侧顶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左右两端与底板螺栓连接,并且固定装置前侧中部从前到后依次与固定孔、收放槽和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套头前端通过强力胶与壳体后侧中部进行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由固定销、挡板、弹簧和拉板组成,所述固定销外侧后端三分之一处与挡板滑动连接,并且固定销后端与拉板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前后两端分别与挡板和拉板进行焊接,所述挡板左右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与壳体后端螺栓连接,所述固定销前端从前到后依次与固定孔、收放槽和底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位于固定销的外侧后端,并且弹簧的最大弹力限度为2n。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固定销的连接处设置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内侧结构与固定销的外侧结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转杆右侧后端通过固定螺杆与支杆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杆外侧设置有防滑槽,并且防滑槽在固定螺杆上呈等距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厚度大小和收放槽的槽深大小分别为1.2cm和1cm,所述转杆的长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型号为fu808l200-bd10。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型号为st-0121st0124。

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膜的型号为cspp213膜。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触摸屏在使用时,使用角度通常为单一固定状态,导致角度调节的灵活性较差,影响使用观看的效果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旋转装置,再拉动限制装置,令限制装置从固定孔上滑出,使支杆通过扭簧的弹力向上转动,然后旋动固定螺杆,使固定螺杆取消对转杆的接触贴紧,在对转杆施力后,使转杆能够带动套头在支杆上进行转动,对触摸屏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达到令触摸屏在使用时能够便捷的进行角度的调节,提高使用和观看和效果的优点,并且通过在底部上设置了限制装置,再拉动拉板,使拉板带动固定销在挡板上滑动,使固定销能够在固定孔,收放槽和底板内进行滑动,并且通过弹簧对固定销提供稳定的回弹复位,达到便捷的对支杆进行固定和拿出使用,提高触摸屏放置时的稳定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屏体-2、电路板-3、红外线发射器-4、红外线接收器-5、防静电膜-6、传感线-7、转动装置-8、底板-801、收放槽-802、支杆-803、扭簧-804、固定孔-805、转杆-806、套头-807、固定螺杆-808、固定装置-809、固定销-8091、挡板-8092、弹簧-8093、拉板-809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静电的可调式触摸屏:包括壳体1、屏体2、电路板3、红外线发射器4、红外线接收器5、防静电膜6、传感线7和转动装置8,壳体1内侧中部设置有屏体2,壳体1内部四角通过突出圆杆与电路板3前端面四角进行插接,电路板3前端面左端和底端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4,并且电路板3前端面右端和顶端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5,壳体1后端通过强力胶与转动装置8进行粘接,屏体2、红外线发射器4和红外线接收器5与传感线电连接,转动装置8由底板801、收放槽802、支杆803、扭簧804、固定孔805、转杆806、套头807、固定螺杆808和固定装置809组成,转动装置8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收放槽802,支杆803底部与收放槽802左右两侧前端转动连接,扭簧804左右两端分别与支杆803和收放槽802固定连接,支杆803顶部右端与固定孔805嵌入配合,转杆806左右两侧后端与支杆803转动连接,并且转杆806前端焊接有套头807,固定螺杆808左端与支杆803右侧顶端螺纹连接,固定装置809左右两端与底板801螺栓连接,并且固定装置809前侧中部从前到后依次与固定孔805、收放槽802和底板801滑动连接,套头807前端通过强力胶与壳体1后侧中部进行粘接。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809由固定销8091、挡板8092、弹簧8093和拉板8094组成,所述固定销8091外侧后端三分之一处与挡板8092滑动连接,并且固定销8091后端与拉板8094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093前后两端分别与挡板8092和拉板8094进行焊接,所述挡板8092左右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与壳体1后端螺栓连接,所述固定销8091前端从前到后依次与固定孔805、收放槽802和底板801滑动连接,对支杆803进行便捷的固定,提高触摸屏使用放置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弹簧8093位于固定销8091的外侧后端,并且弹簧8093的最大弹力限度为2n,为固定销8091提供复位的弹力。

其中,所述底板801与固定销8091的连接处设置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内侧结构与固定销8091的外侧结构一致,为固定销8091提供稳定滑动效果。

其中,所述转杆806右侧后端通过固定螺杆808与支杆803顶端固定连接,对转杆806进行便捷的转动和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螺杆808外侧设置有防滑槽,并且防滑槽在固定螺杆808上呈等距间隔分布,提高手部使用时的摩擦力。

其中,所述底板801的厚度大小和收放槽802的槽深大小分别为1.2cm和1cm,所述转杆806的长度为1cm,使转杆806可以部分放入收放槽802,完成收放。

其中,所述红外线发射器4型号为fu808l200-bd10,使用寿命较高。

其中,所述红外线接收器5的型号为st-0121st0124,灵敏性较强。

其中,所述防静电膜6的型号为cspp213膜,防静电效果好。

本专利所述的固定螺杆808是一种由设置有螺旋槽的圆柱和设置有防滑槽的圆盘焊接成的部件,通过圆柱上的螺旋槽结构,使其能够在与之螺旋槽配对的物件上进行相对的螺旋运动,所述的弹簧8093是一种存储机械能的弹性物体,利用它的弹性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和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和仪表中。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本装置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使底板801底板与放置面贴紧接触,然后将传感线7与外部控制源相连接,如手机和电脑等,随后,使外部控制源通过传感线7令屏体2、红外线发射器4和红外线接收器5带电并开始进行工作,使外部控制源将数据通过传感线7传输显示在屏体2上,并使红外线发射器4向红外线接收器5发射红外线,当手部触摸屏体2时,手指挡住了红外线发射器4向红外线接收器5发射的红外线,随后会使传感器7将红外线挡住的位置信息传输到外部控制源上,使外控制源受到数据后做出相对的响应,手指在屏体2上滑动时,会产生静电,此时通过防静电膜6,可以在手指与屏体2间进行隔绝,使手部与防静电膜6接触,通过防静电膜6的防静电效果,减少使用时的静电,使用时,若需要对屏体2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便可以先用手向后拉动拉板8094,使拉板8094带动固定销8091向后滑动,并使弹簧8093压缩产生弹力,然后令固定销8091分别在固定孔805、收放槽802、底板801和挡板8092上向后滑动,使固定销8091前端从支杆803上滑出,随后取消对拉板8094的施力,令固定销8091通过弹簧8093的回弹力复位,随后,当固定销8091从固定孔805中滑出后,便会使支杆803在扭簧804上进行上下的转动,并带动转杆806向上转动,此时,便可以通过逆时针方向的旋力旋动固定螺杆808,使固定螺杆808在支杆803上进行向右的螺旋运动,使固定螺杆808左端取消对转杆806的接触固定,然后用手握住壳体1,用所需调节方向的力对壳体1施力,使壳体1通过套头807对转杆806进行施力,带动转杆806在支杆803上进行转动,使屏体2能够调节到所需的使用角度,随后,再通过逆时针方向的旋力旋动固定螺杆808,使固定螺杆808在支杆803上向左进行螺旋固定,使固定螺杆808左端对转杆806进行贴紧固定,使转杆806无法进行转动,从而对屏体2进行固定,不需要时,再通过向后的拉力拉动固定销8091,使固定销8091前端从收放槽802中向后滑动缩回,然后对支杆803施加向下的推力,使支杆803在收放槽802上转动复位,带动转杆806复位,并使扭簧804产生回弹力,复位完成后,然后再取消对固定销8091的施力,使固定销8091通过弹簧8093的回弹力滑入固定孔805内,对支杆803进行固定,从而使壳体1和屏体2固定复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