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0779发布日期:2019-11-25 22:2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



背景技术:

鼠标作为电脑输入设备,成为常用工具,一些鼠标高强度、高精度使用者,如:职业电竞人、电竞爱好者、设计师等,由于长时间使用鼠标,容易产生手部疲劳、神经压迫,这是由于鼠标握持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现有绝大部分鼠标都是“趴握式”的常规结构,这类鼠标由大拇指、无名指或小拇指夹持,由于这类鼠标的尺寸普遍小于手掌,使用中手部骨骼和肌肉长期向内挤压收缩,造成紧张和疲劳。

除了上述常规“趴握式”鼠标,还有一种“竖握式”鼠标:一种下宽上窄,外观立面类似锥形或三角形的鼠标。其左键、滚轮、右键从高到低依次分布于一个斜面上,该斜面与桌面呈30至90度之间的夹角。握持时并非手掌向下平趴于鼠标,而是手掌斜趴于鼠标斜面上,同该斜面一样与桌面形成约30至90度夹角,大拇指抬升远离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依次从高到低放置。“竖握式”鼠标通过改变握持的角度,对于腕部压力改善有一定效果,但是通过使用后发现,其最大的缺点是:由于使用中需要将手腕由放平变为竖立,手掌由平趴变为侧趴,手指离离桌面更远,这些改变对于操作时手部的运动方式也造成了改变。虽然改善腕部压力,但损失了操作灵活度,削弱控制精细度,达不到部分高强度、高精度使用情形的要求。这种损失虽然可以通过练习来弥补和改善,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缓解手操作鼠标时的压力的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包括:食指接触弧面、大拇指接触弧面和虎口部位弧面,所述食指接触弧面、大拇指接触弧面和虎口部位弧面均位于鼠标左键的左侧,且相互之间平滑连接成兔耳状结构,所述食指接触弧面与人体的食指内侧相配合,所述大拇指接触弧面人体的大拇指内侧相配合,所述虎口部位弧面与人体的食指和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相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指托面和侧翼,所述手指托面和侧翼均位于鼠标右键的右侧,且相互之间平滑连接成翼状结构,所述手指托面与人体的无名指和小拇指的内侧相配合,所述侧翼与人体的小拇指的外侧边相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掌托,所述手掌托位于鼠标的后侧,所述手掌托与人体的手掌部相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拱桥,所述拱桥位于所述指托面的中部与人体的无名指和小拇指的第三关节相对应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食指接触弧面和大拇指接触弧面形成喇叭状的张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张开口为封闭、半封闭、填充物质或者置入其他形态的装饰物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食指接触弧面和大拇指接触弧面的尾部相交或者相离。

进一步地,所述侧翼与兔耳状结构之间的宽度不小于人体手掌的宽度。

当该鼠标正置于使用者面前的平面时,当使用者手掌向下覆盖于鼠标本体,基于这种趴握式握持方式,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狭长空隙地带,设置了一个外凸的兔耳状结构,该结构包括“大拇指接触弧面”、“食指接触弧面”、“虎口部位弧面”这三部分,三个弧面部分分别对应手部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和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部位,三个弧面构成一个连续曲面,这个连续曲面的各个曲面弧度与手部对应部位高度重合,使手的握持力均匀分布于该曲面,使手部保持正常的握姿,无需施加额外的力即可移动和抬升鼠标,并且不需要无名指与小拇指的参与,其中鼠标的抬升动作完全依托于对该兔耳结构的握持。该鼠标的兔耳结构是鼠标握持和移动的关键力学作用部分,它改变了传统握持鼠标方式,将力学作用点从原来的大拇指与无名指或小拇指之间转移到了手部最有力的虎口部位,并释放出无名指与小指。

除了兔耳状结构,在鼠标位于无名指和小拇指部位设置有一处手指托面,使无名指和小拇指置于其上,以减少与使用平面的摩擦。无名指和小拇指第三关节处设置一拱桥结构,用于将第三关节抬高,抬高的作用是使手部保持一个自然弯曲的状态,并且有所倚托。在拱桥结构外侧设置有翘起的侧翼,侧翼与手掌一侧接触,可通过掌侧推动它来移动鼠标,起到了辅助移动作用。手指托面、拱桥以及侧翼构成了该鼠标的辅助托举结构,它使鼠标具有了宽大的外壳,可以使五指和手掌能够以自然松散的方式置于鼠标上,通过扩大与鼠标接触面积的方式使手部压力均匀分布在鼠标表面,提高了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的手握姿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的截面示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的耳结构示例图。

附图中标记为:

11食指接触弧面

12大拇指接触弧面

13虎口部位弧面

14手指托面

15侧翼

16手掌托

17拱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耳结构和手掌托举结构的鼠标壳,如图1和3所示,包括:食指接触弧面11、大拇指接触弧面12和虎口部位弧面13,所述食指接触弧面11、大拇指接触弧面12和虎口部位弧面13均位于鼠标左键的左侧,且相互之间平滑连接成兔耳状结构,所述食指接触弧面11与人体的食指内侧相配合,所述大拇指接触弧面12人体的大拇指内侧相配合,所述虎口部位弧面13与人体的食指和大拇指之间的虎口位置相配合。兔耳状结构的食指接触弧面、大拇指接触弧面和虎口部位弧面这三部分分别对应手部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和虎口部位,手柄的三个弧面构成一个连续曲面,这个曲面的各个面与手部对应部位高度重合,使手的握持力均匀分布于手柄。优选的,如图2和3所示,还包括手指托面14和侧翼15,所述手指托面14和侧翼15均位于鼠标右键的右侧,且相互之间平滑连接成翼状结构,所述手指托面14与人体的无名指和小拇指的内侧相配合,所述侧翼15与人体的小拇指的外侧边相配合;还包括手掌托16,所述手掌托16位于鼠标的后侧,所述手掌托16与人体的手掌部相配合。在鼠标位于无名指和小拇指部位设置有一处手指托面14,使无名指和小拇指置于其上,以减少与使用平面的摩擦。无名指和小拇指第三关节处设置一拱桥17,用于将第三关节抬高,抬高的作用是使手部保持一个自然弯曲的状态,并且有所倚托。在拱桥结构外侧设置有翘起的侧翼15,其中,所述侧翼15与兔耳状结构之间的宽度不小于人体手掌的宽度。托举结构的设置,使鼠标具有宽大的外壳,也使鼠标后部的手掌托也足够宽大,得以支撑大部分手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3所示,所述食指接触弧面11和大拇指接触弧面12形成喇叭状的张开口,这个开口的内径“a”小于外径“b”。如图4所示,所述张开口可以为封闭、半封闭、填充物质或者置入其他形态的装饰物部件。如图5所示,所述食指接触弧面11和大拇指接触弧面12的尾部相交或者相离。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