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152发布日期:2020-05-26 17:2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内存有限,一般需要移动存储装置对可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扩容,以满足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容量需求。但是可移动电子设备从移动存储装置中进行数据下载或对移动存储装置中下载的音视频进行在线播放时,是会消耗可移动电子设备大量的电量,存在着可移动电子设备中断从移动存储装置中进行数据下载或对移动存储装置中下载的音视频进行在线播放,对可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充完电后,再继续从移动存储装置中进行数据下载或对移动存储装置中下载的音视频进行在线播放。存在着用户体验不佳,以及可移动电子设备对数据的下载不顺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能够对移动设备一边充电,一边进行预存数据的下载,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快充模块、存储模块和集线器,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集线器、所述快充模块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集线器与所述存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移动设备电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第一电压,并通过所述集线器将所述第一电压传输至所述快充模块;

所述快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将预存数据通过所述集线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接口;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将所述处理后的第一电压和所述预存数据传输至所述移动设备,以便所述移动设备同时进行充电和预存数据的接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快充模块包括快充单元和过压保护单元,所述集线器、所述快充单元、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及所述第二接口依次电连接;

所述快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通过所述过压保护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二接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协议转换芯片、控制芯片和存储单元,所述集线器、所述协议转换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存储单元依次电连接;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控制芯片将所述预存数据传输至所述协议转换芯片;

所述协议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预存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预存数据通过所述集线器传输至所述第二接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多个闪存存储器和ddr内存芯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存储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集线器、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快充模块均电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通过所述集线器接收所述第一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三电压,将所述第三电压传输至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快充模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存储装置还包括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存储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指示灯用于在所述存储模块的控制下发出工作状态指示信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存储装置还包括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快充模块电连接;

第二指示灯用于在所述快充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压时,发出充电指示信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快充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集线器集成在pcb板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存储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接口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盖合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所述外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接口接收供电装置提供的第一电压,并通过集线器将第一电压传输至快充模块;快充模块将第一电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二接口;存储模块用于将预存数据通过集线器传输至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和预存数据传输至移动设备,以便移动设备同时进行充电和预存数据的接收。可见,通过多功能存储装置可对移动设备同时进行充电以及预存数据的传输,使得移动设备不会因为电量不足,而中断对预存数据的接收,让用户体验更佳,以及预存数据的传输更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的协议转换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的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多功能存储装置;10-第一接口;20-第二接口;30-快充模块;31-快充单元;32-过压保护单元;40-存储模块;41-协议转换芯片;42-控制芯片;43-存储单元;431-闪存存储器;432-ddr内存芯片;50-集线器;60-电源管理单元;70-第一指示灯;80-第二指示灯;90-外壳;91-第一壳体;92-第二壳体;93-灯位;94-接口面;100-pcb板;2-供电装置;3-移动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1的一种可实施的结构框图,该多功能存储装置1包括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快充模块30、存储模块40和集线器50,第一接口10通过集线器50、快充模块30与第二接口20电连接,第二接口20通过集线器50与存储模块40电连接,第一接口10用于与供电装置2电连接,第二接口20用于与移动设备3电连接。

可以理解,多功能存储装置1可以是移动硬盘盒,该多功能存储装置1与普通的移动硬盘盒相比,增加了充电功能。能够在向移动设备3传输预存数据的同时,向移动设备3充电。使得移动设备3不会因为电量不足,而中断对预存数据的接收,让用户体验更佳,以及预存数据的传输更顺畅。移动设备3可以是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供电装置2可以是电源适配器,也可以是移动充电宝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0用于接收供电装置2提供的第一电压,并通过集线器50将第一电压传输至快充模块30;快充模块30用于将第一电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二接口20;存储模块40用于将预存数据通过集线器50传输至第二接口20;第二接口20用于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和预存数据传输至移动设备3,以便移动设备3同时进行充电和预存数据的接收。

在本实施例中,集线器50可以理解为总端口,可以采用型号为rts5412e的芯片。集线器50用于将第一接口10提供的第一电压传输至快充模块30,还用于将存储模块40提供的预存数据传输至第二接口20。快充模块30和存储模块40并行连接于集线器50,使得第一电压和预存数据互不干扰。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20均可以采用usbtype-c接口,以实现充电与大容量移动存储相结合的功能,且采用type-c接口具有支持正反插、支持usb3.1、小巧、支持快充usbpowerdelivery(pd)协议等优势。

请参照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1的另一种可实施的结构框图,快充模块30包括快充单元31和过压保护单元32,集线器50、快充单元31、过压保护单元32及第二接口20依次电连接。快充单元31用于将第一电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通过过压保护单元32传输至第二接口20。

可以理解,快充单元31可以采用usbpowerdelivery快充技术,若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20采用usb3.1type-c接口,快充模块30通过复用第一接口10的cc信号引脚,进行usbpd2.0/3.0快充的充电协议通讯。其中,usbpd是一种快速充电协议,而type-c则是一种新的接口规范,type-c接口默认最大支持5v/3a,但在实现了usbpd协议以后,能够使输出功率最大支持到20v/5a合计100w的电能。故快充单元31能够在第一电压大于移动设备3的工作电压时,对第一电压进行降压和快充处理,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传输至过压保护单元32;过压保护单元32能够对处理后的第一电压进行滤除杂波处理,还能在处理后的第一电压过压时,进行过压保护操作;过压保护单元32将经过滤波处理且电压正常的处理后的第一电压通过第二接口20传输至移动设备3,进而实现对移动设备3的快速稳定的充电。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40包括协议转换芯片41、控制芯片42和存储单元43,集线器50、协议转换芯片41、控制芯片42和存储单元43依次电连接。存储单元43用于通过控制芯片42将预存数据传输至协议转换芯片41;协议转换芯片41用于将预存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预存数据通过集线器50传输至所述第二接口20。

可以理解,预存数据可以是电影、音乐及照片等文件,移动设备3可以直接读取存储单元43中的预存数据,使得用户通过移动设备3的显示屏可以对存储单元43的预存数据进行阅览。当然,移动设备3也可以将自身的照片、视频及通讯录等数据通过第二接口20、集线器50、协议转换芯片41和控制芯片42传输至存储单元43进行存储。

其中,存储单元43包括多个闪存存储器431和ddr(doubledatarate,双倍数据速率)内存芯片。

请参照图3,为图2所示的协议转换芯片41的一种可实施的电路原理图。协议转换芯片41可以采用型号为asm235cm的芯片,协议转换芯片41与集线器50和控制芯片42分别电连接。协议转换芯片41用于将sata/pcie协议的预存数据转换为usb协议的预存数据,并将usb协议的预存数据通过集线器50和第二接口20传输至移动设备3。由于目前sata3协议的最高传输速率是6gbps,而pcie3.0x2传输速率为8gbps,pcie3.0x4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16gbps,sata3和pcie3.0的传输速率非常快,在sata与pcie协议端完全没有速率瓶颈,通过协议转换芯片41,可以达到usb3.1最大速率10gbps,使得预存数据的传输很快,适合大容量移动存储。换言之,若移动设备3中的数据传输至存储单元43进行保存时,移动设备3的数据经过第二接口20和集线器50传输至协议转换芯片41,将移动设备3的usb协议的数据转换为sata/pcie协议的数据,并通过控制芯片42传输至存储单元43进行存储。

请参照图4,为图2所示的控制芯片42的一种可实施的电路原理图,控制芯片42可以采用型号为sm2258xt-bga144的芯片,控制芯片42与协议转换芯片41和存储单元43分别电连接。控制芯片42与存储单元43之间通过多个通道数据总线连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43可以采用4个闪存存储器431,4个闪存存储器431分别与控制芯片42电连接,4个闪存存储器431中存储有预存数据。

请参照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1的又一种可实施的结构框图,图5所示的多功能存储装置1在图1所示的多功能存储装置1的基础上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60,电源管理单元60与集线器50、存储模块40和快充模块30均电连接。电源管理单元60通过集线器50接收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三电压,将第三电压传输至存储模块40和快充模块30。

可以理解,电源管理单元60与快充单元31、协议转换芯片41、控制芯片42和ddr内存芯片432均电连接,电源管理单元60为快充单元31、协议转换芯片41、控制芯片42和ddr内存芯片432提供工作所需的第三电压。由于快充单元31、协议转换芯片41、控制芯片42和ddr内存芯片432工作所需的电压可能并不相同,所以第三电压可以为多个不同的电压,电源管理单元60中包括多个直流-直流转换器,每个直流-直流转换器依据第一电压转换后得到的电压并不相同,进而实现获得多个不同的第三电压。具体地,第一电压可以为5v,第三电压可以为3.3v、1.8v和1.1v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存储装置1还包括第一指示灯70,第一指示灯70与存储模块40电连接,第一指示灯70用于在存储模块40的控制下发出工作状态指示信号。

可以理解,第一指示灯70与控制芯片42电连接,当控制芯片42接收到存储单元43传输的预存数据或协议转换芯片41传输的移动设备3的数据时,控制芯片42会控制第一指示灯70发出快速闪烁的红色灯光提示信息,以表示数据传输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存储装置1还包括第二指示灯80,第二指示灯80与快充模块30电连接,第二指示灯80用于在所述快充模块30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压时,发出充电指示信号。

可以理解,第二指示灯80与快充单元31电连接,当快充单元31向第二接口20传输第二电压时,快充单元31会控制第二指示灯80发出缓慢闪烁的绿色或蓝色灯光提示信息,以表示移动设备3处于充电中。当快充单元31停止向第二接口20传输第二电压时,快充单元31会控制第二指示灯80发出常亮的绿色或蓝色灯光提示信息,以表示移动设备3已充满电。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存储装置1还包括时钟振荡单元,时钟振荡单元与控制芯片42电连接,时钟振荡单元用于向控制芯片42提供时钟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0不仅可以与供电装置2电连接,还可以与个人计算机以及平板电脑等设备连接。当第一接口10与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连接时,存储单元43中的预存数据还可以通过控制芯片42、协议转换芯片41、集线器50和第一接口10传输至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中进行存储,其中,预存数据可以是移动设备3存储的在存储单元43中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第一接口10、集线器50、协议转换芯片41和控制芯片42从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中下载音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并可将从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中下载的音视频数据通过第二接口20传输至移动设备3。

请参照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1的一种可实施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快充模块30、存储模块40和集线器50集成在pcb板100(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线路板)上。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20可以设置在pcb板100上的同一端,也可以设置在pcb板100上的不同端。pcb板100还承载着被动器件电阻、电容和电感等,被动器件电阻、电容及电感采用smt(surfacemounted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的方式安装在pcb板100上。pcb板100上所有元器件的电性引脚通过铜箔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单元。

请参照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存储装置1的另一种可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多功能存储装置1还包括外壳90,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20均安装在外壳90的接口面94。可以理解,接口面94为外壳90的侧面,pcb板100设置在外壳90内,当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20设置在pcb板100的同一端时,接口面94为与pcb板100设置有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20的一端相对应的侧面。当第一接口10和第二接口20设置在pcb板100的不同端时,接口面94为与pcb板100设置有第一接口10的一端相对应的侧面,以及与pcb板100设置有第二接口20的另一端相对应的另一个侧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外壳90包括第一壳体91和第二壳体92,pcb板100设置在第一壳体91内,第二壳体92盖合在第一壳体91上形成外壳90。其中,第一壳体91和第二壳体92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盖合,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盖合。其中,外壳90可以采用金属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90上还设置有两个灯位93,安装在pcb板100上的第一指示灯70和第二指示灯80穿过外壳90的两个灯位93将工作状态指示信号和充电指示信号发送至外壳90外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存储装置1的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生产及组装简洁明了,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去安装和调试形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存储装置,该多功能存储装置通过第一接口接收供电装置提供的第一电压,并通过集线器将第一电压传输至快充模块;快充模块将第一电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二接口;存储模块用于将预存数据通过集线器传输至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处理后的第一电压和预存数据传输至移动设备,以便移动设备同时进行充电和预存数据的接收。可见,通过多功能存储装置可对移动设备同时进行充电以及预存数据的传输,使得移动设备不会因为电量不足,而中断对预存数据的接收,让用户体验更佳,以及预存数据的传输更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