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77326发布日期:2020-09-11 21:3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全球卫星导航测绘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gnss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普及,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cors)在城市测量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cors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络等技术,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根据需求按一定距离建立长年连续运行的若干个固定gnss参考站组成的网络系统,是空间信息的基础设施。cors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每个基准站都要实时向数据中心上传原始观测数据,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要求基准站在本地要实时记录原始观测数据。当某个基准站的通信链路出现问题时,此时原始观测数据将无法实时上传至数据中心,基准站本地记录的原始观测数据将是主要的数据备份,当通信网络恢复正常时,数据中心便会向基准站发送请求,请求其上传通信中断时间段内的原始观测数据,由于基准站接收机通常是性能比较低的处理器,传统的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都是将二进制的原始观测数据实时记录在文本文件中,而非使用高级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因此当数据中心发送数据重传请求时,采用传统的记录方法记录的文件无法高效率提取具体某一个时间段的数据,为了降低接收机的处理负担只能采用将整个文件全部回传的方法解决。这种模式实际运行中给数据中心的后期数据处理带来较多的不便,尤其当基准站越多带来的冗余负担越大。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能够解决cors系统中某一个基准站的通信链路由异常恢复到正常时,基准站能够响应数据中心更加精细的请求,实现最小单位到分钟级别的原始观测数据的回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解析gnss原始观测数据,实时返回当前gnss历元时间和原始观测数据的长度和内容;在每次新建文件时自动生成文件参数信息并写入文件,将返回的原始观测数据块实时写入文件,实时返回此时文件的偏移值;根据返回的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的偏移值建立索引表,将所述索引表存放在内存中并实时更新,当一个文件记录完毕要关闭时,将所述索引表写入文件;当接收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回传请求时,根据文件名确定时间信息,通过所述时间信息定位文件,打开定位到的文件,读取数据索引表,根据时间信息定位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通过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将对应的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进一步地,所述gnss历元时间精确到一秒。进一步地,所述原始观测数据采用从前往后依次包括文件参数信息、原始观测数据、数据索引表的分区结构进行数据记录。进一步地,所述实时返回当前gnss历元时间具体为每秒返回gnss历元时间;所述实时返回此时文件的偏移值具体为每秒返回文件的偏移值。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返回的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的偏移值建立索引表具体为以一分钟为单元生成一个索引字段。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文件名确定时间信息具体为根据文件名确定小时,根据小时定位文件;所述通过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将对应的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具体为调用文件读写函数将对应的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进一步地,所述读取数据索引表具体为读取文件末尾的数据索引表。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原始观测数据记录系统,包括中央决策单元、数据记录单元、数据解析单元、数据索引单元和数据回传单元;其中,所述数据解析单元用于实时解析gnss原始观测数据,实时返回当前gnss历元时间和原始观测数据的长度和内容;所述中央决策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解析单元返回的结果实时传递给所述数据解析单元和所述数据索引单元;当一个文件记录完毕要关闭时,将索引表通过所述数据记录单元写入文件;所述数据记录单元用于在每次新建文件时自动生成文件参数信息并写入文件,将所述中央决策单元返回的原始观测数据块实时写入文件,同时将此时文件的偏移值实时返回给所述中央决策单元;所述数据索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决策单元返回的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偏移值建立索引表,将所述索引表存放在内存中并实时更新;所述数据回传单元用于当收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回传请求时,根据文件名确定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定位到文件,打开文件读取文件末尾的数据索引表,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定位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通过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将对应的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解析gnss原始观测数据,实时返回当前gnss历元时间和原始观测数据的长度和内容;在每次新建文件时自动生成文件参数信息并写入文件,将返回的原始观测数据块实时写入文件,实时返回此时文件的偏移值;根据返回的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的偏移值建立索引表,将索引表存放在内存中并实时更新,当一个文件记录完毕要关闭时,将索引表写入文件;当接收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回传请求时,根据文件名确定时间信息,通过时间信息定位文件,打开定位到的文件,读取数据索引表,根据时间信息定位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通过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将对应的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执行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原始观测数据记录系统。本发明改进原始观测数据在本地基准站接收机内部的记录方法,在数据记录过程中根据gnss历元时间和数据块偏移建立索引表,当接收机收到数据中心的重传请求时,在索引表中根据请求时间与gnss历元时间进行匹配即可快速获取所需时间段的数据块的偏移地址,这种机制既不增加基准站处理器的负担同时还可以降低网络通信的载荷,能够极大的提升cors系统的可靠性与健壮性。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的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始观测数据分区结构;图3为本发明的原始观测数据记录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解析gnss原始观测数据,实时返回当前gnss历元时间和原始观测数据的长度和内容;本实施例中,gnss历元时间能够精确到一秒。如图2所示,原始观测数据采用从前往后依次包括文件参数信息、原始观测数据、数据索引表的分区结构进行数据记录,即在数据区后面增加数据索引表。传统的索引方法通常是将数据索引表放在文件开头,但由于原始观测数据通常在文件开头要存在文件参数信息,各类gnss解算软件通过文件前面的文件参数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因此,本实施例将数据索引表放在数据区末尾,采用此种方案可以完全不影响gnss解算软件对数据的处理。在每次新建文件时自动生成文件参数信息并写入文件,将返回的原始观测数据块实时写入文件,实时返回此时文件的偏移值;根据返回的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的偏移值建立索引表,将索引表存放在内存中并实时更新,当一个文件记录完毕要关闭时,将索引表写入文件;本实施例中,每秒返回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的偏移值,但是以秒为单位建立索引实际意义并不大,反而会增加系统负担,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数据索引单元以一分钟为单位,即每隔60秒生产一个索引字段。索引表如表1所示,假设该文件记录的是15:00:00到15:59:59的数据,数据索引表中一共会生成60条索引值,每分钟的原始观测数据量假设为x0-x58,当接收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回传请求时,根据文件名确定时间信息,本实施例中,因为数据通常是一个小时一个文件,文件名中包含具体的时间信息,因此,根据文件名确定具体是哪一个小时内的数据,通过时间信息定位文件,打开定位到的文件,读取文件末尾的数据索引表,根据时间信息定位数据块偏移,假设数据中心需要的数据的时间端是某一天15:08:00到15:15:00的数据,通过索引表便可以计算该段数据的起始偏移为x7+1024,具体的数据块大小为x14-x7,确定了数据在文件中的偏移和大小之后便可以调用文件读写函数将该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表1索引表gnss历元时间数据偏移1500001024150100x0+1024150200x1+1024…………………………………………….……………155900x58+1024155959x5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原始观测数据记录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中央决策单元、数据记录单元、数据解析单元、数据索引单元和数据回传单元;其中,数据解析单元用于实时解析gnss原始观测数据,实时返回当前gnss历元时间和原始观测数据的长度和内容;gnss历元时间通常是可以精确到一秒。中央决策单元用于将数据解析单元返回的结果实时传递给数据解析单元和数据索引单元。数据记录单元用于在每次新建文件时自动生成文件参数信息并写入文件,将中央决策单元返回的原始观测数据块实时写入文件,同时将此时文件的偏移值实时返回给中央决策单元;数据索引单元用于根据中央决策单元返回的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偏移值建立索引表,将索引表存放在内存中并实时更新,当一个文件记录完毕要关闭时,中央决策单元将该索引表通过数据记录单元写入文件。在一实施例中,中央决策单元每秒都会返回时间和文件偏移值给数据索引单元,但是以秒为单位建立索引实际意义并不大,反而会增加系统负担,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数据索引单元以一分钟为单位,即会每隔60秒生产一个索引字段。数据回传单元用于当收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回传请求时,根据文件名确定时间信息,本实施例中,因为数据通常是一个小时一个文件,文件名中包含具体的时间信息,因此,根据文件名确定具体是哪一个小时内的数据,根据时间信息定位到文件,打开文件读取文件末尾的数据索引表,根据时间信息定位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通过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调用文件读写函数将对应的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本发明提供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解析gnss原始观测数据,实时返回当前gnss历元时间和原始观测数据的长度和内容;在每次新建文件时自动生成文件参数信息并写入文件,将返回的原始观测数据块实时写入文件,实时返回此时文件的偏移值;根据返回的gnss历元时间和文件的偏移值建立索引表,将索引表存放在内存中并实时更新,当一个文件记录完毕要关闭时,将索引表写入文件;当接收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回传请求时,根据文件名确定时间信息,通过时间信息定位文件,打开定位到的文件,读取数据索引表,根据时间信息定位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通过数据块偏移和数据块大小将对应的数据块全部读取出来发送给数据中心。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执行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原始观测数据记录系统。本发明改进原始观测数据在本地基准站接收机内部的记录方法,在数据记录过程中根据gnss历元时间和数据块偏移建立索引表,当接收机收到数据中心的重传请求时,在索引表中根据请求时间与gnss历元时间进行匹配即可快速获取所需时间段的数据块的偏移地址,这种机制既不增加基准站处理器的负担同时还可以降低网络通信的载荷,能够极大的提升cors系统的可靠性与健壮性。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