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行卡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32021发布日期:2020-10-02 10:1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行卡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行卡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银行业务发展,各家银行为了满足用户业务需求,向用户提供了线上开户业务。其中,线上开户业务是指用户自己利用安装于终端设备上的银行客户端进行银行卡开通的业务。

例如,当用户拥有银行a的银行卡,且用户想要通过银行b客户端申请银行b的银行卡时,首先,用户需要在银行b客户端中填入用户个人信息以及银行a的银行卡卡号,以使银行b工作人员根据该用户个人信息以及银行a的银行卡卡号到银行a进行信息查询,得到银行a反馈的用户信息。然后,银行b工作人员根据银行a反馈的用户信息,核实用户身份是否合法,若是,则银行b工作人员为用户发放银行卡;若否,则银行b工作人员通过银行b客户端告知用户开户失败。

可见,因银行b工作人员获取银行a反馈的用户信息的耗时较长,使得上述银行卡发放流程耗时较长,如此导致银行卡发放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银行卡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简化银行化的发放流程,从而提高银行卡的发放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银行卡管理方法,应用于管理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管理标识是由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和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用于管理具有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

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用户发放银行卡。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具体为:

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从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中选择一个银行卡标识,确定为参考银行卡标识。

可选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

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建立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具体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或者,

生成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建立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更新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利用更新后的目标管理标识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客户端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银行卡标识以及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处理管理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待处理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待交易银行卡标识;

根据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交易管理标识;

将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执行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对应的交易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银行卡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管理标识是由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和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用于管理具有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用户发放银行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中,当第一银行服务器接收到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的携带有目标管理标识的开户请求时,第一银行服务器将该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并将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能够具有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进行管理的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并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然后,管理服务器将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第一信息和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用户发放银行卡。

其中,因一个用户只有一个管理标识,而且预设映射关系用于记录每一管理标识对应的银行卡标识集,故在管理服务器获取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之后,管理服务器能够基于该目标管理标识获取到第二银行服务器中的第一信息,以使第一银行服务器能够基于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向用户发放银行卡。可见,第一银行服务器能够借助管理服务器获取到第一信息,无需银行工作人员去其他银行进行信息查询,如此能够有效地节约第一信息的获取时间,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假设用户101已经拥有银行a的银行卡h、银行b的银行卡i以及银行c的银行卡j;用户101对应的管理标识为key1;存储在区块链中的预设映射关系包括key1与银行卡标识集l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该银行卡标识集l={h,i,j}。基于上述假设可知,当用户101想要利用安装在终端设备上的银行d客户端102向银行d申请一个新银行卡时,

首先,用户101在银行d客户端102上输入key1,并在银行d客户端102上触发携带有key1的开户请求;

其次,银行d客户端102将该开户请求发送给银行d服务器103,以使银行d服务器103将key1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4;

然后,管理服务器104从区块链中获取已存储的预设映射关系,并从该预设映射关系中查找出对应于key1的银行卡标识集l,并从银行卡标识集l中选择银行卡标识h,将银行卡标识h发送给银行a服务器105;(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是以“从银行卡标识集l中选择银行卡标识h”为例进行说明的,而且在本申请中,可以从银行卡标识集l中选择任一银行卡标识)

其次,银行a服务器105根据银行卡标识h查询用户101在银行a中存储的相关信息,作为银行a提供的用户101的信息,并将银行a提供的用户101的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4;

最后,管理服务器104将key1对应的状态信息和银行a提供的用户101的信息发送给银行d客户端102,以使银行d客户端102依据key1对应的状态信息和银行a提供的用户101的信息,判断是否向用户101发放银行卡。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h”是银行a服务器105分配给银行卡h的银行卡标识;“i”是银行b服务器106分配给银行卡i的银行卡标识;“j”是银行c服务器分配107给银行卡j的银行卡标识;“m”是银行d服务器103分配给银行卡m的银行卡标识。也就是,每个银行的银行卡标识是由该银行自己生成分配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管理服务器104,例如管理服务器104可以是任一种能够执行银行卡管理方法的服务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104可以是区块链中任一能够执行银行卡管理方法的节点服务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方法实施例一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包括s1-s5:

s1:第一银行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的开户请求,并将该开户请求携带的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管理服务器。

第一银行服务器用于表征接收到用户开户请求的服务器。例如,第一银行服务器可以是图1所示的银行d服务器103。

第一银行客户端对应于第一银行服务器,而且第一银行客户端用于表征触发用户开户请求的客户端。例如,第一银行客户端可以是是图1所示的银行d客户端102。另外,第一银行客户端安装在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中,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计算机、ipad等电子设备。

开户请求用于请求发放银行卡,而且开户请求携带有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其中,

目标管理标识是指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而且在预设映射关系中,目标管理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用户。例如,如图1所示,在预设映射关系中,key1用于唯一标识用户101。

s2:管理服务器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并将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服务器。

参考银行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参考银行卡,而且参考银行卡标识是由第二银行服务器分配的。也就是,参考银行卡是由第二银行服务器管理的。例如,如图1所示,银行卡h是由银行a服务器分配的,且银行卡h是由银行a服务器管理的。

第二银行服务器用于表征在用户申请开户期间向第一银行服务器提供用户身份验证信息的银行服务器。例如,如图1所示,因银行a服务器为用户申请银行d开户期间向银行d服务器提供了用户101的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故当银行d服务器为第一银行服务器时,银行a服务器为第二银行服务器。

预设映射关系包括目标管理标识和参考银行卡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且预设映射关系用于记录每个用户的管理标识对应的银行卡标识。其中,用户的管理标识对应的银行卡标识是指用户所拥有的银行卡的标识。例如,如图1所示,当用户101拥有银行卡h、银行卡i以及银行卡j,且用户101的管理标识为key1时,则用户101的管理标识对应的银行卡标识为h、i以及j,也就是,预设映射关系包括key1与银行卡标识集l={h,i,j}之间的对应关系。

预设映射关系是由管理服务器根据各银行提供的用户所拥有的银行卡的银行卡标识确定的。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预设映射关系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该实施方式将以包括目标管理标识与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包括目标管理标识与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若参考银行卡为用户的第一张银行卡,则包括目标管理标识与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具体为:管理服务器先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参考银行卡标识;生成目标管理标识;建立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预设映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目标管理标识的生成过程,例如,目标管理标识可以随机生成。又如,目标管理标识可以根据参考银行卡标识并利用预设算法生成;其中,预设算法可以预先设定。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参考银行卡为用户的第一张银行卡,则管理服务器可以确定预设映射关系中不存在该用户的管理标识,从而可以确定应该为用户生成一个用于唯一标识该用户的管理标识。基于此可知,在情况1下,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参考银行卡标识之后,可以先生成用于唯一标识用户的目标管理标识,再建立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建立的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至预设映射关系中,以使预设映射关系包括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情况2,若参考银行卡为用户的非第一张银行卡(如第二张银行卡等),则包括目标管理标识与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具体为:管理服务器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参考银行卡标识及目标管理标识;建立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预设映射关系。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如果参考银行卡不是用户的第一张银行卡,则管理服务器可以确定预设映射关系中已存在该用户的管理标识,此时,管理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参考银行卡标识及目标管理标识之后,直接建立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建立的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至预设映射关系中,以使预设映射关系包括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参考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为例进行说明的,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银行卡标识与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均可以按照上述两种情况建立,为了简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也就是,在预设关系中的每条银行卡标识与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均可以按照上述两种情况建立。

基于上述预设映射关系的相关内容可知,预设映射关系中记录了每个用户在不同银行下的开户相关信息,使得管理服务器能够基于用户的管理标识来从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每个用户在不同银行下的开户信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s2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具体为:管理服务器先在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再从对应于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中选择一个银行卡标识,确定为参考银行卡标识。例如,如图1所示,当预设映射关系包括key1与银行卡标识集l={h,i,j}之间的对应关系,且目标管理标识为key1时,则管理服务器先在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key1的银行卡标识集l,再从l中任一选择一个银行卡标识作为参考银行卡标识(如,选择h作为参考银行卡标识)。

s3: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银行服务器接收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参考银行卡标识之后,第二银行服务器查询对应于参考银行卡标识的相关信息(例如,用户信息、银行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等),作为第一信息,并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其中,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以及用户状态信息,用户状态信息用于描述用户属于黑名单用户。

s4:管理服务器将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一银行服务器。

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用于描述具有目标管理标识的用户是否属于黑名单用户,而且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是根据各银行下的用户状态信息确定的,具体为:只要存在一家银行将该用户设置为黑名单用户,则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表征具有目标管理标识的用户为黑名单用户。例如,如图1所示,若银行b将用户101设定为黑名单用户,则key1的状态信息表征用户101为黑名单用户。

s5: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第一信息和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用户发放银行卡。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银行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第一信息之后,第一银行服务器依据第一信息和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用户是否符合发放银行卡的要求,若是,则确定为用户发放银行卡,并为用户分配新银行卡标识,以使该新银行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用户在第一银行下的银行卡;若否,则将开户失败的信息发送给第一银行客户端进行显示。其中,发放银行卡的要求可以预先设定。

基于上述s1至s5的相关内容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中,当第一银行服务器接收到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的携带有目标管理标识的开户请求时,第一银行服务器将该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并将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能够具有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进行管理的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并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然后,管理服务器将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第一信息和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用户发放银行卡。

其中,因一个用户只有一个管理标识,而且预设映射关系用于记录每一管理标识对应的银行卡标识集,故在管理服务器获取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之后,管理服务器能够基于该目标管理标识获取到第二银行服务器中的第一信息,以使第一银行服务器能够基于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向用户发放银行卡。可见,第一银行服务器能够借助管理服务器获取到第一信息,无需银行工作人员去其他银行进行信息查询,如此能够有效地节约第一信息的获取时间,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保证预设映射关系能够随着用户所拥有的银行卡个数的变化而更新。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银行卡管理方法除了包括上述s1-s5以外,还包括s6-s8:

s6:管理服务器接收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新银行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具有第一银行服务器的银行(也就是第一银行)为用户发放的新银行卡。例如,如图1所示,银行卡k为银行d为用户101发放的新银行卡,且银行卡k的银行卡标识为k。

s7:管理服务器建立新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s8:管理服务器根据新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预设映射关系。

基于上述s6至s8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银行为用户发放新银行卡时,第一银行服务器可以将用于唯一标识新银行卡的新银行卡标识发送给管理服务器,以使管理服务器能够利用新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预设映射关系,以使更新后的预设映射关系包括新银行卡标识和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如图1所示,当管理服务器104接收到银行d服务器103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k”时,管理服务器104建立key1和k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该对应关系更新预设映射关系,使得更新后的预设映射关系包括key1和银行卡标识集l={h,i,j,k}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此能够实现预设映射关系的实时更新。

在一些情况下,若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是根据用户所拥有银行卡的标识生成的,则为了保证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能够实时地表征用户所拥有银行卡信息,可以使得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随着用户所拥有银行卡的增加而更新。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银行卡管理方法除了包括上述部分或全部步骤以外,还包括s9-s12:

s9:管理服务器在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s10:管理服务器接收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s11:管理服务器根据新银行卡标识和对应于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更新目标管理标识。

s12:管理服务器利用更新后的目标管理标识更新预设映射关系,并将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第一银行客户端进行显示。

基于上述s9至s12的相关内容可知,当管理服务器接收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之后,管理服务器可以先根据新银行卡标识和对应于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中的所有银行卡标识,利用预设算法生成新目标管理标识,作为更新后的目标管理标识;再利用更新后的目标管理标识更新预设映射关系,并将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第一银行客户端进行显示。例如,如图1所示,当管理服务器104接收到银行d服务器103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k”时,管理服务器104可以先根据h,i,j以及k并利用预设算法生成key1’,再将预设映射关系中的key1替换为key1’,以使更新后的预设映射关系中包括key1’和银行卡标识集l={h,i,j,k}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管理服务器104还将key1’发送给银行d客户端进行显示,以使用户101获知更新后的管理标识。

其中,因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是根据用户所拥有银行卡的标识生成的,使得管理服务器能够根据用户所拥有银行卡的标识校验映射关系中存储的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从而使得映射关系中存储的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能够始终保持正确,如此能够避免因映射关系被非法篡改导致的开户风险,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开户安全性。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能够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黑名单共享,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银行卡管理方法除了包括上述部分或全部步骤以外,还包括s13-s15:

s13:管理服务器接收第三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银行卡标识以及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

第三银行服务器用于表征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的银行服务器。例如,如图1所示,当银行c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银行卡标识j的状态更新信息时,银行c服务器就是第三银行服务器。

目标银行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目标银行卡,且目标银行卡标识是由第三银行服务器分配的。也就是,目标银行卡是由第三银行服务器管理的。

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用于描述具有目标银行卡的用户被加入第三银行的黑名单。

s14:管理服务器根据目标银行卡标识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处理管理标识。

s15:管理服务器根据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更新待处理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

基于上述s13至s15的相关内容可知,当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第三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银行卡标识以及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之后,先根据目标银行卡标识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处理管理标识,再依据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更新待处理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例如,如图1所示,当银行c将用户101加入黑名单时,银行c服务器107将银行卡标识“j”的状态更新为处于黑名单中;然后,银行c服务器107将银行卡标识“j”的状态更新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4,管理服务器104先根据银行卡标识“j”确定管理标识key1,再将key1的状态更新为处于黑名单中,以使得除了银行c以外的其他银行均了解到用户101已处于银行黑名单中。可见,因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能够根据各银行中银行卡标识的状态信息更新,使得只要存在一个银行将银行卡标识的状态信息更新为处于黑名单中,则用户对应的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就更新为处于黑名单中,如此能够使得用户的所有开户银行均了解到该用户被拉入黑名单的信息,如此能够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黑名单共享。

在一些情况下,银行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对应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用户是否符合交易业务要求(例如,用户不处于黑名单中)。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银行卡管理方法除了包括上述部分或全部步骤以外,还包括s16-s19:

s16:第四银行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第四客户端触发的待处理交易请求。

第四银行服务器用于表征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待交易银行卡标识的银行服务器。

其中,待处理交易请求用于请求待处理交易,而且待处理交易请求携带有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待处理交易,例如,待处理交易为贷款交易。

待交易银行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待交易银行卡,且待交易银行卡标识是由第四银行服务器分配的。也就是,待交易银行卡是由第四银行服务器管理的。

s17:管理服务器接收第四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待交易银行卡标识。

s18:管理服务器根据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交易管理标识。

s19:管理服务器将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四银行服务器,以使第四银行服务器根据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执行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对应的交易业务。

基于上述s16至s19的相关内容可知,当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第四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待交易银行卡标识之后,先根据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交易管理标识,再将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四银行服务器,以使第四银行服务器根据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执行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对应的交易业务。例如,如图1所示,当用户101利用银行卡i向银行b申请贷款时,银行b服务器106将银行卡标识“i”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4,以使管理服务器104先从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得到对应于银行卡标识“i”的管理标识key1,再将key1的状态信息发送给银行b服务器106,以使银行b服务器106根据key1的状态信息判断用户101是否满足贷款要求(例如,不能是黑名单用户),若是,则执行向用户101提供贷款的相关流程;若否,则通过银行b客户端提示用户贷款失败。如此能够有效地避免为黑名单用户提供贷款,如此能够提高银行交易的合理性。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银行卡管理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装置实施例

装置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装置的技术详情,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装置30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管理标识是由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和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302,用于将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用于管理具有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

第二发送单元303,用于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用户发放银行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1,具体为:

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从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中选择一个银行卡标识,确定为参考银行卡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

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建立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具体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或者,

生成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银行卡管理装置300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银行卡管理装置300还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更新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更新后的目标管理标识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客户端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银行卡管理装置300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银行卡标识以及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处理管理标识;

第三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待处理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银行卡管理装置300还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四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待交易银行卡标识;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交易管理标识;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执行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对应的交易业务。

基于上述银行卡管理装置300的相关内容可知,当第一银行服务器接收到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的携带有目标管理标识的开户请求时,第一银行服务器将该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并将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能够具有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进行管理的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并将该第一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然后,管理服务器将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第一信息和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用户发放银行卡。

其中,因一个用户只有一个管理标识,而且预设映射关系用于记录每一管理标识对应的银行卡标识集,故在管理服务器获取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之后,管理服务器能够基于该目标管理标识获取到第二银行服务器中的第一信息,以使第一银行服务器能够基于管理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是否向用户发放银行卡。可见,第一银行服务器能够借助管理服务器获取到第一信息,无需银行工作人员去其他银行进行信息查询,如此能够有效地节约第一信息的获取时间,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设备实施例

设备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技术详情,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以及存储器402;

所述存储器4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401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也就是说,处理器40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管理标识是由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和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用于管理具有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

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用户发放银行卡。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具体为:

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从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中选择一个银行卡标识,确定为参考银行卡标识。

可选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

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建立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具体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或者,

生成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建立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更新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利用更新后的目标管理标识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客户端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银行卡标识以及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处理管理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待处理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待交易银行卡标识;

根据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交易管理标识;

将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执行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对应的交易业务。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400的相关内容。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介质实施例

介质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详情,请参照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银行卡管理方法的任一实施方式。也就是说,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其中,所述目标管理标识是由用户通过第一银行客户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和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查询得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用于管理具有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的银行卡;

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用户发放银行卡。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映射关系和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管理标识,确定参考银行卡标识,具体为:

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从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中选择一个银行卡标识,确定为参考银行卡标识。

可选的,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的生成过程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

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建立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参考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具体为:

接收第二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或者,

生成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建立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目标管理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映射关系中查询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

接收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发送的新银行卡标识;

根据所述新银行卡标识和所述对应于所述目标管理标识的银行卡标识集,更新所述目标管理标识;

利用更新后的目标管理标识更新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目标管理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银行客户端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银行服务器发送的目标银行卡标识以及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处理管理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标识的状态更新信息,更新所述待处理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银行服务器发送的待交易银行卡标识;

根据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和所述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待交易管理标识;

将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四银行服务器根据所述待交易管理标识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执行所述待交易银行卡标识对应的交易业务。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相关内容。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