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89206发布日期:2021-01-08 14:2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键盘,具体涉及为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



背景技术:

设计工作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工业品研发、制造过程中的机械设计,纸质媒介的广告、房屋装修等所涉及的平面设计,为了追求产品、包装美感所设计的外观设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在设计工作基本都采用电脑的制图、设计软件进行,例如cad、proe、ps、3dmax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绘图软件时,通过输入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快捷键来实现某个功能,而不是在软件的功能键区寻找相应的功能按键。现有的普通键盘,为了输入一个快捷键,都需依次按照顺序敲击几次键盘,输入相应的字母,来实现快捷键的输入,费时费力,还需每次都记住快捷键的组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本发明可自由组合快捷键,只需按动一次就可完成整个快捷键的输入,高效快捷,无需背下快捷键由哪几个英文字母组成。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包括键盘本体、按键、组合件控制器、按键卡环、复位环。

所述的键盘本体包括面板、以及面板下方的电控槽,面板上设有键盘开关,面板顶面内凹有若干个键槽,按键卡环固定于键槽内部。

按键卡环圆周面上设有垂直布置的上滑道、下滑道以及水平滑道,上滑道、下滑道分别位于水平滑道上下两侧、且与水平滑道两端贯通连接,上滑道入口位于按键卡环上端面上,按键卡环底部设有下开口。

复位环套设于按键卡环外部,复位环内侧固定有条形卡槽,卡槽滑动设置于下滑道内部,卡槽开口面向水平滑道。

复位环底面与键槽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按键底部固定有按键轴,按键轴圆周面上设有滑杆,滑杆通过上滑道、水平滑道滑动至卡槽内部,按键内部设有信号发射模块,按键轴底部凸设有接电插头,接电插头与信号发射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面板下方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接电柱,接电柱顶面内凹有接电插孔,接电柱上部穿过下开口至于按键卡环内部,接电插孔位于接电插头正下方。

电控槽内部设有电控板、电源装置,电控板上集成有控制装置、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转换模块。

组合件控制器包括外壳、按压装置,外壳罩设于按键上方、其内部至少罩设有2个按键,按压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转轴以及套设于转轴上的若干片凸轮,相邻两片凸轮交错布置,转轴两端插设于外壳内壁上。

电路板、电源装置、信号发射模块、键盘开关均与电控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面板与电控槽之间设有电路槽、集水槽,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槽内部。键槽底面位于按键卡环外部的区域向下设有第一排水管。

电路槽底面设有第一孔,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孔,第一排水管下端穿过第二孔、第一孔至于集水槽内部,电路槽底面向下设有穿线管。

集水槽底面设有第三孔以及第二排水管,穿线管下端穿过第三孔至于电控槽内部。

电控槽底面支撑腿以及第四孔,第二排水管末端穿过第四孔至于电控槽下方。

优选的,面板上的按键分成6组、分别为备用键、组合件、单控键、数字键、第一功能键、第二功能键。

数字键组的按键分别为“1、2、3、4、5、6、7、8、9、0”按键。

第一功能键组的按键分别为“f1~f12”按键。

第二功能键组的按键包括“delete”、“enter”、“esc”、“backspace”按键。

备用键、组合件、单控键组的按键分别为“a~z”按键。

优选的,备用键组包含52个按键,为两组“a~z”按键。

优选的,转轴上套设有齿轮,外壳顶面穿设有杆,杆底部向下依次固定有限位板以及垂直的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杆顶面固定有压板,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压板位于外壳外部上方,齿条、限位板位于外壳内部。

优选的,外壳内部罩设有3个按键,外壳底部边沿处下方固定有定位块。

组合件组包含按键的数量为3的倍数,面板上内凹有定位槽,定位块插设于定位槽内部。

优选的,转轴上套设有三个凸轮,相邻两个凸轮之间偏移的角度为45°~90°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顶面设有标签。

一种制图软件快捷键输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键内部的信号发射模块通电后,发射一定频率的信号,电控板上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再由信号转换模块转换成与其对应的“a~z”,传递给电脑。

信号发射模块所发射信号的不同频率分别与“a~z”相对应;

b、将只需由1个按键组成的快捷键放置在单控键组,例如画图中圆形的快捷键“c”、直线的快捷键“l”;

c、将需要2个或3个按键组成的快捷键放置在组合键组,且组合成一个快捷键的几个按键按照输入顺序依次排列成一行,例如画图中拉伸的快捷键“ext”、并集的快捷键“uni”;

d、将组合键控制器罩设于组合键组内的一组快捷键上,并在标签上注明该组快捷键的名称。

输入时,向下按动压板,齿条下移,通过齿轮带动转轴旋转,凸轮依次下压外壳内部的几个按键,按键下压时,接电插头插入至接电插孔内部,信号发射模块通电发射信号,电控板将其转换成对应的字母,输入到电脑中。

优选的,备用键组、组合键组、单控键组的按键可相互调换。

从键槽中取出按键时:旋转按键,使滑杆从卡槽内部沿水平滑道滑动至上滑道下方,然后上提按键,将按键藏键槽中取出;

将按键插入键槽时:将按键的滑杆插入至上滑道底部,然后旋转按键,使滑杆沿水平滑道滑动并卡至卡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按键可自由移动、放置,可根据个人习惯布置键盘去各个按键的位置,有效的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2)组合件控制器下方罩设有若干个按键,几个按键组成一个快捷键,只需按动压板,通过凸轮的旋转,就可依次按照顺序按动几个按键,完成快捷键的输入,方便快捷,同时无需记住每个快捷键的组成,只需一次组装,就可重复使用。

(3)防水功能优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外形图,

图2为本发明底视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电路槽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集水槽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电控槽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面板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组合件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组合件处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组合件处纵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组合件处水平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按压装置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复位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6去除复位环后局部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复位环与按键轴安装示意图,

图19为按键轴旋转后示意图。

图中:1-面板、1a-备用键、1b-组合键、1c-单控键、1d-数字键、1f-第一功能键、1g-第二功能键、101-键槽、102-定位槽、103-第一排水管;

2-电路槽、201-第一孔、202-穿线管、203-电路板、2031-第二孔、204-接电柱、2041-接电插孔;

3-集水槽、301-第二排水管、302-第三孔;

4-电控槽、401-支撑腿、402-第四孔、403-电控板、404-电源装置;

5-按键、501-按键轴、502-滑杆、503-信号发射模块、504-接电插头;

6-组合件控制器、601-外壳、6011-定位块、602-按压装置、6021-转轴、6022-凸轮、6023-齿轮、6024-限位盘、603-杆、6031-齿条、6032-限位板、604-压板、605-第一弹簧、606-标签;

7-键盘开关;

8-按键卡环、801-上滑道、802-水平滑道、803-下滑道、804-下开口;

9-复位环、901-卡槽;

1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制图软件专用键盘,包括键盘本体、按键5、组合件控制器6、按键卡环8、复位环9。

所述的键盘本体包括面板1、以及面板1下方依次设有的电路槽2、集水槽3、电控槽4,面板1上设有键盘开关7,面板1顶面内凹有若干个键槽101,按键卡环8固定于键槽101内部。

由附图16、附图17所示,按键卡环8圆周面上设有垂直布置的上滑道801、下滑道803以及水平滑道802,上滑道801、下滑道803分别位于水平滑道802上下两侧、且与水平滑道802两端贯通连接,即上滑道801下端与水平滑道802一端贯通连接,下滑道803上端与水平滑道802另一端贯通连接。上滑道801入口位于按键卡环8上端面上,按键卡环8底部设有下开口804。

复位环9套设于按键卡环8外部,复位环9内侧固定有条形卡槽901,卡槽901滑动设置于下滑道803内部,卡槽901开口面向水平滑道802。下滑道803宽度大于上滑道801宽度以及水平滑道802的高度。卡槽901沿下滑道803滑动至最上端时,卡槽901的开口与水平滑道802平齐。

复位环9底面与键槽101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0。

按键5底部固定有按键轴501,按键轴501圆周面上设有滑杆502。由附图18以及附图19所示,滑杆502通过上滑道801、水平滑道802滑动至卡槽901内部。按键5内部设有信号发射模块503,按键轴501底部凸设有接电插头504,接电插头504与信号发射模块50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面板1下方设有电路板203,电路板203设置于电路槽2内部。电路板203上设有接电柱204,接电柱204顶面内凹有接电插孔2041,接电柱204上部穿过下开口804至于按键卡环8内部,接电插孔2041位于接电插头504正下方。按键5下移,接电插头504插入至接电插孔2041内部,电路板203向该按键5内部的信号发射模块503通电,信号发射模块503通电后发出信号。

电控槽4内部设有电控板403、电源装置404,电控板403上集成有控制装置、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信号发射模块503所发射的信号可为超声波、射频芯片等,信号接收模块可接收信号发射模块503通电后发出的射频信号,然后信号转换模块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不同射频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不同,即不同射频信号对应“a~z”中不同的因为字母,进行电脑输入。

为了防止键盘进水,对键盘内部的电气零部件造成损坏,本实施例键槽101底面位于按键卡环8外部的区域向下设有第一排水管103。

电路槽2底面设有第一孔201,电路板203上设有第二孔2031,第一排水管103下端穿过第二孔2031、第一孔201至于集水槽3内部,电路槽2底面向下设有穿线管202。

集水槽3底面设有第三孔302以及第二排水管301,穿线管202下端穿过第三孔302至于电控槽4内部。

电控槽4底面支撑腿401以及第四孔402,第二排水管301末端穿过第四孔402至于电控槽4下方。

洒到键盘上的水,通过按键5与键槽101之间的缝隙流入到键槽101内部,然后通过第一排水管103直接排入至集水槽3内部,再由第二排水管301排入至电控槽4下方。支撑腿401将电控槽4支撑起来,使得电控槽4底部留有空隙,可使水流及时排除。电控板203的接电线束通过穿线管202直接进入到电控槽4内部,与电控板403电性连接,避免与水接触。就算大流量向键盘上倒水,水流也会快速排出,不会流入到电器元件上。

面板1上的按键5分成6组,分别为备用键1a、组合件1b、单控键1c、数字键1d、第一功能键1f、第二功能键1g。

数字键1d组的按键5分别为“1、2、3、4、5、6、7、8、9、0”按键,第一功能键1f组的按键5分别为“f1~f12”按键,第二功能键1g组的按键5包括“delete”、“enter”、“esc”、“backspace”按键。数字键1d、第一功能键1f、第二功能键1g的按键5的输入模式可采用传统键盘的输入模式,也可采用信号发射模块503与电控板403相互配合连接的模式。

备用键1a、组合件1b、单控键1c组的按键5分别为“a~z”按键,备用键1a组包含52个按键5,为两组“a~z”按键。

组合件1b组的按键5上方罩设有组合件控制器6,由附图11至附图14所示,组合件控制器6包括外壳601、按压装置602。外壳601罩设于按键5上方、其内部至少罩设有2个按键5。按压装置602包括水平布置的转轴6021以及套设于转轴6021上的若干片凸轮6022,相邻两片凸轮6022交错布置,相邻两个凸轮6022之间偏移的角度为45°~90°,转轴6021两端插设于外壳601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外壳601内部最多罩设有3个按键5,组合件1b组包含按键5的数量为3的倍数。转轴6021上套设有3个凸轮6022,凸轮6022与转轴6021固定连接,凸轮6022位于按键5的正上方,相邻两个凸轮6022之间偏移的角度为90°。

由附图15所示,转轴6021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齿轮6023,外壳601顶面穿设有杆603,杆603底部向下依次固定有限位板6032以及垂直的齿条6031,齿条6031与齿轮6023啮合连接,杆603顶面固定有压板604。杆603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605,第一弹簧605位于压板604与外壳601顶面之间。齿条6031、限位板6032位于外壳601内部,限位板6032外径大于外壳601顶面的开口。

所述的外壳601顶面设有标签606或标记板,标签606或标记板上可标记由该组合件控制器6按下后,绘图软件所输入的快捷方式对应哪个功能。

外壳601底部边沿处下方固定有定位块6011,面板1上内凹有定位槽102,定位块6011插设于定位槽102内部。

电路板203、电源装置404、信号发射模块503、键盘开关7均与电控板403电性连接。

一种制图软件快捷键输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键5内部的信号发射模块503通电后,发射一定频率的信号,电控板403上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再由信号转换模块转换成与其对应的“a~z”,传递给电脑。

信号发射模块503所发射信号的不同频率分别与“a~z”相对应;

b、将只需由1个按键5组成的快捷键放置在单控键1c组,例如画图中圆形的快捷键“c”、直线的快捷键“l”;

c、将需要2个或3个按键5组成的快捷键放置在组合键1b组,且组合成一个快捷键的几个按键5按照输入顺序依次排列成一行,例如画图中拉伸的快捷键“ext”、并集的快捷键“uni”;

d、将组合键控制器6罩设于组合键1b组内的一组快捷键上,并在标签606上注明该组快捷键的名称。

输入时,向下按动压板604,齿条6031下移,通过齿轮6023带动转轴6021旋转,凸轮6022依次下压外壳601内部的几个按键5,按键5下压时,接电插头504插入至接电插孔2041内部,信号发射模块503通电发射信号,电控板403将其转换成对应的字母,输入到电脑中。

同时,备用键1a组、组合键1b组、单控键1c组的按键5可相互调换。

从键槽101中取出按键5时:旋转按键5,使滑杆502从卡槽901内部沿水平滑道802滑动至上滑道801下方,然后上提按键5,将按键5藏键槽101中取出;

将按键5插入键槽101时:将按键5的滑杆502插入至上滑道801底部,然后旋转按键5,使滑杆502沿水平滑道802滑动并卡至卡槽901内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