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73448发布日期:2021-02-26 16:1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属于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双系统架构单向传输系统指的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硬件主板,独立运行两个操作系统,两个系统之间采用单向传输介质进行通信,数据只能从发送端系统到接收端系统。现有的双系统架构单向传输系统,需要分别接入发送端和接收端系统中进行配置,操作繁琐。
[0003]
双系统架构单向传输系统,如果能够实现只将管理工具连接到系统发送端进行配置,然后在系统内部发送端自动向接收端进行配置同步,那么就可以简化两侧系统配置时的操作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双系统架构单向传输系统中,如何实现只需要接入发送端系统进行配置,由发送端系统向接收端系统同步并对接收端配置进行核查。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送端系统与接收端系统启动时加载各自本地配置文件;2) 管理工具连接在发送端系统一侧进行配置,每配置完成一条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都将该配置文件实时同步到接收端系统;3)管理工具配置保存时,发送端系统与接收端系统同时保存本地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触发配置核查;4)进行配置核查;5)配置核查失败时,发送端系统可自动执行配置同步,同步完成后再次进行配置核查;或6)手动执行配置同步命令,进行配置同步及核查。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主要应用于双系统体系架构中。管理工具连接到系统发送端进行配置,然后在系统内部发送端自动向接收端进行配置同步,并通过配置核查技术确保两侧配置相同,当两侧配置不一致时能及时反馈,实现了单向配置传输及配置同步核查。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两侧系统初始化示意图;图2为管理工具连接发送端系统进行配置示意图;图3为管理工具连接发送端系统保存配置示意图;图4为保存配置后,自动触发配置核查示意图;
图5为配置核查失败时,自动触发配置同步示意图;图6为配置核查失败时,手动执行配置同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09]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 一种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收端系统与接收端系统启动时加载各自本地配置;所述本地配置包含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正常运行所需的配置信息;2)管理工具连接在发送端系统一侧进行配置,每配置完成一条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都将该配置文件实时同步到接收端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发送端系统收到一条配置文件,对配置合法性进行校验;b) 若校验失败,反馈失败并丢弃无效配置;若校验成功,更新配置,将该配置文件发送到接收端系统;c)接收端系统收到一条配置文件,更新配置。
[0010]
3)管理工具配置保存时,两侧同时保存本地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触发配置核查;4)进行配置核查,具体步骤如图4所示:a.发送端系统对本地配置计算hash值并同步到接收端系统进行校验,同时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事件;实际配置文件可能比较大,对比完整配置文件比较消耗时间,因此两侧系统采用相同的摘要算法对各自的完整配置进行计算,接收端系统对比两个摘要值是否相同,相同则核查成功,不同则核查失败;b.接收端校验两侧配置的hash值,当两侧配置的hash值相同时读取控制通道中的数据;否则不做处理;c.延迟设定时间后,发送端系统多次尝试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关闭事件,并根据写入成功与否来判断接收端的校验结果,写入成功说明配置核查成功,写入失败说明配置核查失败,将核查结果返回给管理工具。
[0011]
所述控制通道内只有一个数据缓存块,即同一时间只能写入一条控制命令,当控制通道已写满时,再次写入则返回失败。接收端仅在判断两侧配置的hash值相同时,才读取控制通道数据,读取数据后发送端才能再次写入成功。
[0012]
发送端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事件后,根据设定的延迟时间及尝试次数,周期性尝试写入核查关闭事件,当写入成功则停止尝试,最后根据写入成功与否来判断接收端的校验结果。
[0013]
配置核查失败时,发送端再次触发配置同步及核查时,由于核查事件已经写入控制通道内,因此直接尝试写入核查关闭事件。
[0014]
接收端配置核查成功时,先后从控制通道读取核查事件和核查关闭事件。
[0015]
5)配置核查失败时,发送端系统根据配置决定是否自动执行配置同步,同步完成后再次进行配置核查;或6)手动执行配置同步命令,配置同步。
[0016]
实施例2一种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收端系统与接收端系统启动时加载各自本地配置;所述本地配置包含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正常运行所需的配置信息;2) 管理工具连接在发送端系统一侧进行配置,每配置完成一条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都将该配置文件实时同步到接收端系统;3)管理工具配置保存时,发送端系统与接收端系统同时保存本地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触发配置核查;4)进行配置核查,具体步骤如图4所示:a.发送端系统对本地配置利用国密sm3算法计算摘要,并同步到接收端系统进行校验,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事件;b.接收端校验两侧配置的摘要,当两侧配置的摘要相同时读取控制通道中的数据;否则不做处理;c.延迟设定时间后,发送端系统多次尝试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关闭事件,并根据写入成功与否来判断接收端的校验结果,写入成功说明配置核查成功,写入失败说明配置核查失败,将核查结果返回给管理工具。
[0017]
所述控制通道内只有一个数据缓存块,即同一时间只能写入一条控制命令,当控制通道已写满时,再次写入会返回失败。接收端仅在判断两侧配置的hash值相同时,才读取控制通道数据,读取数据后发送端才能再次写入成功。
[0018]
发送端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事件后,根据设定的延迟时间及尝试次数,周期性尝试写入核查关闭事件,当写入成功则停止尝试,最后根据写入成功与否来判断接收端的校验结果。
[0019]
配置核查失败时,发送端再次触发配置同步及核查时,由于核查事件已经写入控制通道内,因此直接尝试写入核查关闭事件。
[0020]
接收端配置核查成功时,先后从控制通道读取核查事件和核查关闭事件。
[0021]
5)配置核查失败时,发送端系统根据配置决定是否自动执行配置同步,同步完成后再次进行配置核查;或6)手动执行配置同步命令,配置同步。
[0022]
实施例3一种双系统架构的单向配置同步及核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收端系统与接收端系统启动时加载各自本地配置;所述本地配置包含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正常运行所需的配置信息;2) 管理工具连接在发送端系统一侧进行配置,每配置完成一条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都将该配置文件实时同步到接收端系统;3)管理工具配置保存时,发送端系统与接收端系统同时保存本地配置文件,发送端系统触发配置核查;4)进行配置核查,具体步骤如图4所示:a.发送端系统对本地配置利用md5算法计算摘要,并同步到接收端系统进行校验,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事件;
b.接收端校验两侧配置的摘要,当两侧配置的摘要相同时读取控制通道中的数据;否则不做处理;c.延迟设定时间后,发送端系统多次尝试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关闭事件,并根据写入成功与否来判断接收端的校验结果,写入成功说明配置核查成功,写入失败说明配置核查失败,将核查结果返回给管理工具。
[0023]
所述控制通道内只有一个数据缓存块,即同一时间只能写入一条控制命令,当控制通道已写满时,再次写入会返回失败。接收端仅在判断两侧配置的hash值相同时,才读取控制通道数据,读取数据后发送端才能再次写入成功。
[0024]
发送端向控制通道中写入核查事件后,根据设定的延迟时间及尝试次数,周期性尝试写入核查关闭事件,当写入成功则停止尝试,最后根据写入成功与否来判断接收端的校验结果。
[0025]
配置核查失败时,发送端再次触发配置同步及核查时,由于核查事件已经写入控制通道内,因此直接尝试写入核查关闭事件。
[0026]
接收端配置核查成功时,先后从控制通道读取核查事件和核查关闭事件。
[0027]
5)配置核查失败时,发送端系统根据配置决定是否自动执行配置同步,同步完成后再次进行配置核查;或6)手动执行配置同步命令,配置同步。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