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04707发布日期:2021-03-17 00:5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触摸控制和圆形屏幕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以及快捷操作方式的出现,使得智能设备的功能调节越来越方便,比如,通过滑动智能手机屏幕的边缘区域,可以调节智能手机的声音和调节智能手机的亮度。但目前快捷操作方式主要应用于方形的智能设备中,不能应用于圆形屏幕的智能设备中,比如智能手表。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实现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的快捷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应用于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并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

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

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

基于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调节所述待调节功能。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调节所述待调节功能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

基于所述当前功能值、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值;

将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所述目标调节值。

可选地,所述调节类型包括增强调节类型和减弱调节类型,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功能值、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值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调节类型为增强调节类型,则将所述当前功能值与所述待调节值的和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调节值;

若所述调节类型为减弱调节类型,则将所述当前功能值与所述待调节值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调节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第一纵坐标,并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第二纵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纵坐标和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一角度,并将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二角度;

基于所述第一纵坐标、所述第二纵坐标、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角度;

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和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确定所述待调节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第一横坐标,并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第二横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第一位置区域;

基于所述第二横坐标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第二位置区域;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和所述第二位置区域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功能。

可选地,所述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确定预设圆半径,基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和所述预设圆半径确定所述圆形屏幕对应的边缘区域。

可选地,所述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步骤包括:

侦测到用户手指触摸所述圆形屏幕,并确定触摸点在所述圆形屏幕对应的边缘区域时,将所述触摸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起始触屏点;

侦测到用户手指以所述起始触屏点为起点的滑动轨迹在所述边缘区域时,将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终点触屏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并基于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基于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基于起始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终点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基于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调节待调节功能。由此可知,本申请在调节待调节功能的过程中,通过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功能、调节类型和待调节值,并通过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调节待调节功能,实现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中待调节功能的快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

图4是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边缘触屏事件的类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5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并基于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基于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基于起始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终点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基于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调节待调节功能。由此可知,本申请在调节待调节功能的过程中,通过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功能、调节类型和待调节值,并通过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调节待调节功能,实现了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中待调节功能的快捷操作。

具体地,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1005,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通信总线1002。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board),用户接口1003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无线接口(如蓝牙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wireless-fidelity))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wifi模块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终端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在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并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

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

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

基于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调节所述待调节功能。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

基于所述当前功能值、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值;

将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所述目标调节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调节类型为增强调节类型,则将所述当前功能值与所述待调节值的和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调节值;

若所述调节类型为减弱调节类型,则将所述当前功能值与所述待调节值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调节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第一纵坐标,并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第二纵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纵坐标和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一角度,并将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二角度;

基于所述第一纵坐标、所述第二纵坐标、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角度;

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和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确定所述待调节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第一横坐标,并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第二横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第一位置区域;

基于所述第二横坐标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第二位置区域;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和所述第二位置区域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功能。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预设圆半径,基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和所述预设圆半径确定所述圆形屏幕对应的边缘区域。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侦测到用户手指触摸所述圆形屏幕,并确定触摸点在所述圆形屏幕对应的边缘区域时,将所述触摸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起始触屏点;

侦测到用户手指以所述起始触屏点为起点的滑动轨迹在所述边缘区域时,将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终点触屏点。

基于上述的终端设备架构但不限于上述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数据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完成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一种圆形屏幕的数据调节装置,也可以是一种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本实施例以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作为执行主体进行举例。

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应用于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确定预设圆半径,基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和所述预设圆半径确定所述圆形屏幕对应的边缘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终端设备表示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比如,圆形屏幕的智能手表。终端设备在确定触摸操作对应在圆形屏幕中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之前,终端设备需要确定圆形屏幕中的边缘区域,具体如下: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的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并确定终端设备中预设圆的预设圆半径,其中,预设圆半径是技术人员根据终端设备的大小进行设定的,本实施例不作限制。然后,终端设备根据屏幕半径和预设圆半径确定圆形屏幕的圆环区域,并将该圆环区域确定为圆形屏幕的边缘区域。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施例中其一应用场景图,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是以圆形屏幕的左上角为原点,原点右边为横坐标,原点下边为纵坐标建立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大于零,因此,圆形屏幕内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大于零。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只是为了更好的举例说明,不代表只有本方法,其他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还可以为以圆形屏幕的右上角为原点,原点左边为横坐标,原点下边为纵坐标建立的坐标系,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大于零;还可以为以圆形屏幕的左下角为原点,原点右边为横坐标,原点上边为纵坐标建立的坐标系,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大于零;还可以为以圆形屏幕的右上角为原点,原点左边为横坐标,原点上边为纵坐标建立的坐标系,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大于零,同理,以上构建的坐标系中,圆形屏幕内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大于零。

图3中的外层圆即为终端设备的圆形屏幕,r即为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内层圆即为终端设备中的预设圆,r即为预设圆的预设圆半径,外层圆和内层圆之间即为圆形屏幕的圆环区域,即圆形屏幕的边缘区域。

步骤s20,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并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操作可以是用户手指点击,或者用户使用点击笔点击,本实施例不作限制,为了更好理解,本实施例以用户手指点击举例说明。

终端设备确定圆形屏幕的边缘区域后,当侦测到用户手指点击圆形屏幕时,确定用户手指的点击点是否在边缘区域之内,若终端设备用户手指的点击点在边缘区域之内,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点击点为起始触屏点。终端设备在确定起始触屏点后,检测在边缘区域之内是否存在用户手指滑动的滑动轨迹,若终端设备检测在边缘区域之内存在用户手指的滑动轨迹,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触发边缘区域触屏事件,并确定该滑动轨迹的轨迹终点,将该轨迹终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终点触屏点。然后,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对应的横坐标和终点触屏点对应的横坐标,根据起始触屏点的横坐标、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与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大小关系,确定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位置区域,根据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其中,待调节功能包括但不限制于调节圆形屏幕的亮度、调节终端设备的音量和切换圆形屏幕的主题。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当用户手指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都在圆形屏幕的边缘区域之内时,才确定为触发边缘区域触屏事件。若用户手指的滑动轨迹不完全在边缘区域之内,则将滑动轨迹脱离边缘区域对应的瞬间轨迹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终点触屏点。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定义圆形屏幕中左侧区域对应的待调节功能为调节圆形屏幕的亮度,定义圆形屏幕中右侧区域对应的待调节功能为调节终端设备的音量,结合图3,起始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1,y1),终点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2,y2),起始触屏点的横坐标x1大于r,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x2大于r,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都是在圆形屏幕中右侧区域,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为调节终端设备的音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侦测到用户手指触摸所述圆形屏幕,并确定触摸点在所述圆形屏幕对应的边缘区域时,将所述触摸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起始触屏点;

步骤s202,侦测到用户手指以所述起始触屏点为起点的滑动轨迹在所述边缘区域时,将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终点触屏点。

具体地,终端设备侦测到用户手指点击圆形屏幕,并确定用户手指的触摸点在圆形屏幕的边缘区域之内,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触摸点为起始触屏点。终端设备在确定起始触屏点后,若检测到用户手指以起始触屏点为起点的滑动轨迹,并确定该滑动轨迹在边缘区域之内,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触发边缘区域触屏事件,将滑动轨迹的末端轨迹点确定为用户手指的终点触屏点。

其中,确定用户手指的触发点是否在边缘区域之内,以及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轨迹是否在边缘区域之内的方法,本实施例可为勾股定理计算方法,但不只限制于勾股定理计算方法。结合图3,用户手指的触发点的坐标点为(x1,y1),滑动轨迹的末端轨迹点的坐标点为(x2,y2),r为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r为预设圆的预设圆半径根据,可以理解为,圆形屏幕的圆心坐标为(r,r),根据勾股定理可知,若(r-x1)2+(r-y1)2>r2,则确定触发点(x1,y1)为起始触屏点,同理,若(r-x2)2+(r-y2)2>r2,则确定滑动轨迹的末端轨迹点(x2,y2)为终点触屏点。将(r-x)2+(r-y)2<r2的触发点确定为非边缘区域点,即非起始触屏点和非终点触屏点。

步骤s30,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

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后,确定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纵坐标和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纵坐标,终端设备将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与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进行位置关系比较,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在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的下方,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上往下滑,即减弱调节类型。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在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的上方,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下往上滑,即增强调节类型。

可以理解为,将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与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进行大小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调节功能对应的调节类型。

进一步地,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大于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即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在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的下方,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上往下滑,即减弱调节类型。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小于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即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在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的上方,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下往上滑,即增强调节类型。

进一步地,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小于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即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在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的下方,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上往下滑,即减弱调节类型。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大于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即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在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位置的上方,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下往上滑,即增强调节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哪种方法确定调节类型,取决于坐标系的建立方法,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第一纵坐标,并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第二纵坐标;

步骤s302,基于所述第一纵坐标和所述第二纵坐标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步骤s303,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

具体地,结合图3以及图3的坐标系,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和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将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与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进行大小比较,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大于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即确定终点触屏点在起始触屏点的下方位置,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上往下滑,即减弱调节类型。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小于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即确定终点触屏点在起始触屏点的上方位置,终端设备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下往上滑,即增强调节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结合图3,起始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1,y1),终点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2,y2),待调节功能为调节终端设备的音量,终端设备确定y2大于y1,即确定终点触屏点在起始触屏点的下方位置,则确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方向为由上往下滑,即减弱终端设备的音量。

步骤s40,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

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和待调节功能对应的调节类型后,将起始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的连线,与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垂直的直径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确定为起始触屏点的角度,根据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和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确定起始触屏点的角度值。将终点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的连线,与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垂直的直径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确定为终点触屏点的角度,再根据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和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确定终点触屏点的角度值。然后,终端设备根据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起始触屏点的角度、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和终点触屏点的角度确定所需要调节的角度值,根据所需要调节的角度值与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计算,得到待调节功能的待调节功能值。

步骤s50,基于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调节所述待调节功能。

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调节类型和待调节值后,确定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根据当前功能值、调节类型和待调节值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调节值,并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目标调节值。

进一步地,如图4,图4是本实施例中边缘触屏事件的类型。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可参考图3中的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以圆形屏幕的左上角为原点,原点右边为横坐标,原点下边为纵坐标建立的坐标系,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大于零,因此,圆形屏幕内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大于零。图4中的(x,y)代表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r代表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若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x<r,终端设备则确定触屏事件的类型为左上滑或者左下滑。若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x>r,终端设备则确定触屏事件的类型为右上滑或者右下滑。若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y<r,且一个x>r,一个x<r,终端设备则确定触屏事件的类型为上左滑或者上右滑。若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y>r,且一个x>r,一个x<r为,终端设备则确定触屏事件的类型为下左滑或者下右滑。若滑动大于等个区域认定为全圆,如从右上正转滑动到左下或左上。

本实施例通过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并基于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基于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基于起始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终点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基于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调节待调节功能。由此可知,本申请在调节待调节功能的过程中,通过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功能、调节类型和待调节值,并通过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调节待调节功能,实现了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中待调节功能的快捷操作。

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所述步骤s20还包括:

步骤s203,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第一横坐标,并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第二横坐标;

步骤s204,基于所述第一横坐标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起始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第一位置区域;

步骤s205,基于所述第二横坐标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第二位置区域;

步骤s206,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和所述第二位置区域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功能。

具体地,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对应的横坐标和终点触屏点对应的横坐标,根据起始触屏点的横坐标、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分别与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大小关系,确定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分别处于圆形屏幕的位置区域,根据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结合图3,定义圆形屏幕中左侧区域对应的待调节功能为调节圆形屏幕的亮度,定义圆形屏幕中右侧区域对应的待调节功能为调节终端设备的音量,定义圆形屏幕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对应的带调节功能为切换圆形屏幕的主题,起始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1,y1),终点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2,y2)。若起始触屏点的横坐标x1小于r,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左侧区域,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x2小于r,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左侧区域,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都是在圆形屏幕中左侧区域,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为调节终端设备的亮度。

若起始触屏点的横坐标x1大于r,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右侧区域,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x2大于r,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右侧区域,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都是在圆形屏幕中右侧区域,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为调节终端设备的音量。

若起始触屏点的横坐标x1大于r,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右侧区域,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x2小于r,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左侧区域,起始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中右侧区域,终点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中左侧区域,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为切换圆形屏幕的主题。

若起始触屏点的横坐标x1小于r,终端设备确定起始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左侧区域,终点触屏点的横坐标x2大于r,终端设备确定终点触屏点处于圆形屏幕的右侧区域,起始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中左侧区域,终点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中右侧区域,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为切换圆形屏幕的主题。

本实施例通过确定起始触屏点对应的第一横坐标,并确定终点触屏点对应的第二横坐标;基于第一横坐标与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起始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上的第一位置区域;第二横坐标与圆形屏幕的屏幕半径的相对大小,确定终点触屏点在圆形屏幕上的第二位置区域;基于第一位置区域和第二位置区域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功能。由此可知,本实施例通过起始触屏点的第一横坐标、终点触屏点的第二横坐标和屏幕半径即可确定触发事件对应的待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了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中待调节功能的智能性。

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01,将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一角度,并将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二角度;

步骤s402,基于所述第一纵坐标、所述第二纵坐标、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角度;

步骤s403,基于所述目标调节角度和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确定所述待调节值。

具体地,终端设备将起始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确定为起始触屏点的角度,将终点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确定为终点触屏点的角度。终端设备通过三角函数计算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和屏幕半径,得到起始触屏点的角度值,并通过三角函数计算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和屏幕半径,得到终点触屏点的角度值。然后,终端设备将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与屏幕半径,以及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与屏幕半径分别进行大小对比,得到对应的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起始触屏点的角度和终点触屏点的角度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角度。结合图3,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大于屏幕半径,且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小于屏幕半径,终端设备则将起始触屏点的角度与终点触屏点的角度进行求和,得到的和值即为目标调节角度。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小于屏幕半径,且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小于屏幕半径,终端设备则将起始触屏点的角度与终点触屏点的角度进行求差,得到的差值即为目标调节角度。终端设备得到目标调节角度后,根据目标调节角度和预设角度确定对应的调整比例,再将该调整比例和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相乘,得到的乘积即为待调节值,其中,预设角度由技术人员设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为,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小于屏幕半径,且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大于屏幕半径,终端设备则将起始触屏点的角度与终点触屏点的角度进行求和,得到的和值即为目标调节角度。若终端设备确定比较结果为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大于屏幕半径,且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小大于屏幕半径,终端设备则将起始触屏点的角度与终点触屏点的角度进行求差,得到的差值即为目标调节角度。计算目标调节角度的方法由坐标系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结合图3,起始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1,y1),终点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2,y2),当前亮度值为c,预设角度为180度,起始触屏点的角度为a,终点触屏点的角度为b,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起始触屏点的角度a的三角函数公式为sina=|r-y1|/r,计算终点触屏点的角度b的三角函数公式为sinb=|r-y2|/r,由于|r-y1|和|r-y2|均为大于零,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则确定角度a和角度b均为正值。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y2大于屏幕半径r,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y1小于屏幕半径r,终端设备确定目标调节角度为(a+b),目标调节值为d=c*(a+b)/180。

本实施例通过将起始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一角度,并将终点触屏点与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为第二角度;基于第一纵坐标、第二纵坐标、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角度;基于目标调节角度和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确定待调节值。由此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纵坐标、第二纵坐标、屏幕半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确定目标调节角度,自动根据目标调节角度和当前功能值确定待调节值,从而提高了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中确定待调节值的智能性。

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5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所述步骤s50包括:

步骤s501,确定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

步骤s502,基于所述当前功能值、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值;

步骤s506,将所述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所述目标调节值。

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调节类型和待调节值后,确定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然后,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对应的调节类型为增强调节类型或者减弱调节类型,根据待调节值、调节类型和当前功能值确定目标调节值,并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目标调节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02,基于所述当前功能值、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5021,若所述调节类型为增强调节类型,则将所述当前功能值与所述待调节值的和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调节值;或者,

步骤s5022,若所述调节类型为减弱调节类型,则将所述当前功能值与所述待调节值的差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调节值。

具体地,终端设备若确定调节类型为增强调节类型,则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与待调节值进行求和,得到的和值即为目标调节值。终端设备若确定调节类型为减弱调节类型,则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与待调节值进行求差,得到的差值即为目标调节值。

在本实施例中,比如,结合图3,起始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1,y1),终点触屏点的坐标点为(x2,y2),待调节功能为调节终端设备的音量,当前亮度值为c,预设角度为180度,起始触屏点的角度为a,终点触屏点的角度为b,计算起始触屏点的角度a的三角函数公式为sina=|r-y1|/r,计算终点触屏点的角度b的三角函数公式为sinb=|r-y2|/r,由于|r-y1|和|r-y2|均为大于零,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则确定角度a和角度b均为正值。终点触屏点的纵坐标y2大于屏幕半径r,起始触屏点的纵坐标y1小于屏幕半径r,终端设备确定调节类型为减弱调节类型,目标调节角度为(a+b),目标调节值为d=c-c*(a+b)/1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02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3,检测所述目标调节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待调节功能的最大功能值;

步骤s504,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调节值小于所述最大功能值,则执行步骤s506;

步骤s505,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调节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功能值,则将所述最大功能值确定为所述目标调节值,并执行步骤s506。

具体地,终端设备确定待调节功能对应的目标调节值后,检测目标调节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待调节功能的最大功能值,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目标调节值小于待调节功能的最大功能值,终端设备则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目标调节值。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目标调节值大于或者等于待调节功能的最大功能值,终端设备则将最大功能值确定为目标调节值,并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最大功能值。

本实施例通过确定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基于当前功能值、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值;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目标调节值。由此可知,本实施例自动通过当前功能值、待调节值和调节类型确定对应的目标调节值,并自动将待调节功能的当前功能值调节至目标调节值,从而提高了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中功能值调节的智能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装置。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装置应用于圆形屏幕的终端设备,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起始触屏点和终点触屏点,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在所述圆形屏幕上的位置区域确定待调节功能;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和所述终点触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调节类型;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起始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和所述终点触屏点与所述圆形屏幕的圆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确定对应的待调节值;

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调节值和所述调节类型调节所述待调节功能。

其中,上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与上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相对应,其功能和实现过程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终端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所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圆形屏幕的触摸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数据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数据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货物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货物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完成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